油畫多層覆蓋法的注意事項
多層覆蓋法是相對於一次性作畫法定義的。在一次性作畫法中,物體的造型及色彩必須兼顧完成,而多層畫法是分步進行的。首先在底色層上或精確或粗略地勾畫出素描關係,在不過多考慮細節的基礎上薄塗一層顏色,然後鋪設覆蓋層。
歐洲古代大師在鋪覆蓋層時通常採用一次完成作畫法,這樣能保持畫面的生動感。同時也常用坦培拉顏料作底色層,坦培拉顏料含油少,幹得快,並且能夠提高覆蓋層各種色彩的亮度。
覆蓋層的著色應儘可能一次或一次一個部分地完成,同時底色層必須乾燥,否則吸油。根據古代歐洲大師的「肥蓋瘦」原則,覆蓋層用的顏料一定要比底色層含油多一點。
底層顏色最好用松節油稀釋後薄塗,調色劑用於覆蓋層。在覆蓋層使用的顏色中,無論是否需要,都加一點白色顏料,能避免此後色層變黑和產生裂紋。
覆蓋層(至少第一層)要比底色層塗得稍微流暢一些。像罌粟油、亞麻籽油甚至核桃油等脂油都可與樹脂光油一起使用。根據古代的技術法則「肥蓋瘦」,覆蓋層用的顏料一定要比底色層稍微「肥」(含油多)一點。
底色層一定要富含色料,即富含不透明顏料,同時相應地少含結合劑,這樣,乾燥時就會具有無光的效果。
底色層上非常濃厚的顏色應當刮掉,要刮到什麼程度,取決於作品的特點。許多畫家為了使色彩朦朧,習慣於刮擦和亂塗。用打磨材料將表面磨平與上述作法一樣,對錶層的黏附力是有害的。用水,甚至用鹼液沖洗,也同樣是危險的。
如果在底色層膚色部位使用了濃重的、接近於最終效果的紅色或黃色,就必須用薄擦的方法,薄薄地用淺色擦一遍,否則色彩效果就會刺目和沉悶。對於底色層上的強烈色調,其素描效果受損,並成為不利因素就得緊接著處理,加以改善或補救。


※今日教學直播(免費試看)
※玩轉油畫色彩,幾種色彩畫法
※「意識流」繪畫開創者:張紅年
※大筆觸油畫的美
※陳逸飛:中國傳統古典美女
TAG:油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