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太極八卦掌 華拳 傳統武術也很厲害!實戰當屬中國功夫牛!

太極八卦掌 華拳 傳統武術也很厲害!實戰當屬中國功夫牛!

預備勢

動作分解:兩腿伸直,兩腳靠攏;兩臂垂於身體兩側,兩手五指併攏貼在腿側(圖1)。

要領說明:頭要端正,下頦內收,眼向前平視;挺胸、直腰、松肩、兩臂自然下垂;精神貫注,呼吸均勻,神情安靜。

一、虛步迴環亮掌

動作分解:右手從右側向右、向上成弧形直臂上舉,手心朝左;眼看右手(圖2)。

右臂外旋,屈肘使手心朝上沿左肩前下降,落於左腋前;左手則在右手屈肘下降的同時由身前屈肘從右臂裡面向上直臂穿出,手心朝右;眼看右手(圖3)。

右手從左腋前向下、向右直臂弧形迴環,左手同時從上向左直臂弧形環繞;眼隨右手(圖4)。

右手繼續向上繞環;至頭頂時,向拇指側屈腕亮掌,屈肘橫架,掌心超前;左手則相應地從左向下、向身後直臂繞環,至身後時,五指撮攏屈腕成勾手,反臂斜舉,勾尖朝上;兩腿隨之屈膝半蹲,右腿支撐,左腿伸向身前,以左腳掌虛著地面,成左虛步;眼向左側平視(圖5)。

要領說明:上述四個分解動作,實是一個完整的兩臂上下迴環的動作,必須連貫起來做,不要中斷。兩臂迴環時,兩肩必須放鬆,不要「僵肩硬項」。兩眼目光始終隨著右手上下左右地轉動,直到虛步塑成後才轉視左側方。右手屈腕成橫掌時,一定要甩腕抖手,以符亮掌之稱,僅僅是屈腕的動作,是不夠的。虛步必須虛實分明,右腿要盡量半蹲,左腳面要綳平,以腳前掌虛沾地面;上身要挺胸、拔背、塌腰,防止由於左臂的反舉而形成拱背現象;右橫掌要盡量屈腕、伸指,左勾手也要用勁屈腕、撮指,左臂盡量向上反舉。

二、並步雙勾手

動作分解:右腿微直起,左腳前上半步,右腳隨即跟上靠攏,兩腿直立;左勾手不動,右掌在右腳靠攏的同時即從身前向下、向身後變勾手反臂斜舉,勾尖朝上;眼仍向左側平視(圖6)。

要領說明:要挺胸、拔背,腰要直,兩肩要松沉並向後張展,腕要屈,手要撮,肘要直,兩臂要盡量向後上反舉。

三、胸前抱拳

動作分解:兩勾手變拳,分從左右兩側向胸前屈肘環抱,肘平舉,掌心朝下,拳面相對;眼仍向左側平視(圖7)。

要領說明:兩拳緊握,腕部要平,拳背與肘成平行;兩前臂略高於上臂,兩肩向下松沉;胸挺、背拔,腰要直;兩腳併攏,膝挺直;腹部要自然,不要因挺胸而縮腹,以防止由於縮腹而使氣往上浮。

四、左右撐拳

動作分解:兩拳從胸前向左右沖撐伸平,拳心朝下,眼看左拳(圖8)。

要領說明:兩拳沖撐必須快而有力。沖撐之後,兩拳握緊,兩肩松沉略向後張;肘、腕伸平,拳背稍高過肩;挺胸,拔背、直腰;兩腳併攏,膝挺直。

五、左右雙沖拳

動作分解:右腳不動,左腳向左開步,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兩拳同時從兩側屈肘收抱於腰側,拳心朝上;眼看左側(圖9)。

上動未停、上身左轉,左腳尖外展,右腳跟外轉,左腿屈膝前弓,右腿挺膝後蹬,成左弓步;兩拳隨即向前平伸衝出,拳心朝下;眼看兩拳(圖10)。

重心後移,左腳尖里扣,右腳跟里轉,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上身在左腳尖里扣的同時右轉,兩拳隨之屈肘收抱於腰側,拳心朝上;眼看右側(圖11)。

上動未停,上身右轉,右腳尖外展,左腳跟外轉,右腿屈膝前弓,左腿挺膝後蹬,成右弓步;兩拳隨即向前平伸衝出,拳心朝下;眼看兩掌(圖12)。

要領說明:上述四個分解動作,第二與第三動之間稍有停頓,其他動之間均不應停頓。兩拳平沖時,兩肩必須下沉,兩拳握緊快速衝撞才能有力;兩拳衝出後,拳背微高過肩,兩拳間隔與肩同寬。由弓步變馬步兩拳收抱時,兩拳必須在上身右轉的同時屈肘收回,不要做成在上身右轉之後才收回。馬步,必須使兩大腿屈平,腳尖里扣,兩膝外展,挺胸,直背,塌腰,兩肩松沉,兩肘向後夾緊。弓箭步,必須使前腿屈平,前腳腳尖正對前方,腳跟不可離地拔起;後腿必須挺膝蹬直,後腳腳尖盡量里扣,腳跟與腳外側均不可離地掀起;臂部下沉,重心應在兩腿之間。

六、挑拳馬步架打

動作分解:左臂外旋,從身前向下、向後直臂弧形繞環,至身後時左拳背朝上;上身在左拳向後繞環的同時趁勢從左向後轉,面向東方;左腳跟在左拳繞至下方時里轉,左腿隨之屈膝,右腳跟在左拳繞至後方時外轉,右腿挺膝,成左弓步;右拳不動;眼隨左拳轉動(圖13)。

上動不停,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從身前向上屈肘收於右肩前;右拳同時從身後向下、向前直臂弧形繞環,拳眼朝上(圖14)。

上動不停,重心後移,上身右轉,左腳尖里扣,右腳跟里轉,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右臂內旋使拳眼朝下,屈肘向上舉起,橫架於頭頂上方;左拳隨即向左側平伸衝出,拳心朝下;眼看左拳(圖15)。

要領說明:兩拳繞環時肩關節要放鬆,而在構成馬步時沖拳必須迅速有力。此動中間的弓箭步系過渡動作,不一定要求將左大腿屈平,但後腿拔跟掀腳的現象還是絕對不能允許的。馬步架打,兩大腿均要屈膝坐平,腳尖里扣,兩膝外展,襠勁內收,挺胸、直背、塌腰、右肘稍向後張,兩肩下沉,左拳稍高過肩,左拳腕要直。

七、虛步護身掌

動作分解:上身左轉,右腳跟外轉,右腿伸直,左腳跟隨之里轉,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左拳變掌平舉於身前,掌指朝上,小指側朝前;右拳變掌,從上向胸前屈肘落下,附於左肘內側,掌指朝上,小指側朝前;眼看左掌(圖16)。

上動稍停,左腳跟微向外轉,左腿屈膝全蹲,右腿伸直平仆;左臂內旋,直腕使拇指側朝下,右臂外旋直腕使拇指側斜朝下,兩掌在仆腿的同時一起從前向下、向右腳處繞環擺動,擺至右腳上方時,兩掌拇指側均朝上;上身隨兩掌的繞環擺動趁勢右轉,眼隨兩掌轉動(圖17)。

上動不停,左腿直起,左腳向里收半步,腳跟離地;上身隨之直立,兩掌繼續向上繞環擺動;眼隨兩掌(圖18)。

上動不停,右腳跟外展,上身左轉,右腿屈膝半蹲支撐,左腿屈膝半蹲以腳尖虛沾地面,成左虛步;兩掌同時從上向身前環繞擺動,至身前時,兩掌屈腕、掌指朝上成側立掌,左掌平舉於胸前,右掌屈肘附於左肘內側;眼看左掌(圖19)。

要領說明:兩掌繞環,肩關節放鬆,繞環要快速,身法眼神必須與兩掌的繞環協調一致。成虛步之後,兩腳虛實必須分明,上身要挺胸、拔背、塌腰,左掌掌指高與眉齊,右掌掌指高與頦齊,兩掌盡量屈腕,除拇指外其餘四指均要盡量伸張。

八、躍步雙擺掌

動作分解:右腿伸直立起,左腿屈膝在身前提起,左腳腳面綳平,腳尖朝下;兩掌不變,眼仍看左掌(圖20)。

左腳向前落步,上身前移(圖21)。

上動不停,右腳向前躍進,左腳蹬地跳起;同時松肩直腕,兩掌從前向下、由右側向後直臂弧形繞環擺動,左臂內旋,右臂外旋,眼隨兩掌(圖22)。

右腳先落地,左腳隨之向前落地,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兩掌同時從後向上、向前直臂弧形繞環擺動,至前方時,兩掌屈腕使掌指朝上成側立掌,左掌平舉於胸前,右掌屈肘附於左肘內側;眼看左掌(圖23)。

要領說明:提膝獨立,右腿要挺膝伸直,左小腿向右側斜垂,力求站立穩固。虛步轉提膝時左腳不要著實踏地,應完全依靠右腿的力量迅速站起。躍步不必騰空太高,僅要求兩腳離開地面就可;落地要輕,右腳宜用腳前掌先著地。兩臂繞環應與步法配合協調,在右腳落步時兩掌繞環至後上方,在左腳落步時兩掌繞環至胸前。弓步和側立掌要領同前。

九、拗弓步穿掌

動作分解:上身稍起,左掌屈肘略向後移,右掌直腕由左掌背上向前穿出,眼看右拳(圖24)。

上動不停,右掌繼續向前直臂平伸直穿,掌指朝前,拇指側朝上;同時左掌直腕從胸前屈肘向後方直臂平伸,掌指朝後,拇指側朝上;右腳趁勢稍向右移,兩腿仍成左弓步,眼看右掌(圖25)。

要領說明:兩掌前後平穿要同時完成,平穿之後兩掌高度微過肩。所謂拗弓步是指左腳和右肩同向前方,或者右腳和左肩同向前方。本動是左腳右肩同向前方的拗弓步,右肩必須盡量向前送伸,左肩必須盡量向後牽引,腰部向左擰轉。拗弓步一般不允許後腳向外開移,本動又名「斜步十字手」,所以在這裡是前腳向外移動小半步的。

一十、左右弓步架推掌

動作分解:左腿直起;右臂內旋使拇指側朝下,從身前屈肘向左腋窩弧形繞環抄起,至左腋時,掌心朝里,掌指朝後;同時左臂內旋使拇指側朝下,從身後直臂向下、屈肘向右前方弧形繞環上挑,至右前方時,拇指側朝上;同時左腿屈膝用腳內側向右踢擺;眼看左掌(圖26)。

上動不停,左腳向右前方落步,左腿稍屈膝;左掌同時直臂向上挑起,掌指朝上,掌心朝右;右掌同時從左腋處直臂向下、向前弧形環繞擺動,掌指朝下,掌心朝左;眼隨左掌上視(圖27)。

上動不停,左掌繼續從上向左後、向下直臂弧形繞環,隨後變拳,屈肘收抱於左腰側;拳心朝上;右掌同時繼續從下向右前、向上直臂弧形繞環,掌心朝左;左腳不動;同時右腿屈膝在左腿後面離地向左提起,腳尖朝左,腳底朝上;眼看上身左側(圖28)。

上動不停,右腳向右前方落步,腳尖里扣,右腿伸直;左腳跟趁勢里轉,左腿屈膝半蹲;上身同時左轉;左拳不變;右掌隨之從上向胸前屈肘屈腕平放下按,掌心朝下,掌指朝左;眼看右掌(圖29)。

上動不停,右肘下垂,臂外旋使掌心朝上,從胸前向下、向右腳處直臂弧形繞環擺動,至右腳處拇指外側朝上;上身隨之右轉,向右腳處探身前傾;左腿同時屈膝全蹲;右腿伸直平仆;眼隨右掌轉動(圖30)。

上動不停,上身前移,右腳跟里轉,右腿屈膝半蹲,左腳跟外展,左腿挺膝蹬直,成右弓步;右掌同時從身前向上屈肘橫架,掌心朝上,掌指朝左;眼向前平視(圖31)

左拳變掌,從左腰側向身前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側朝前;眼看左掌(圖32)。

右腿直起,左掌直腕隨臂內旋使拇指側朝下,從身前直臂向下、屈肘向右腋處弧形繞環抄起,至右腋時,掌心朝里,掌指朝後;右掌同時從上向身後直臂下沉,臂內旋使拇指側朝下,屈肘向左前方弧形繞環上挑,至左前方時,拇指側朝上;同時右腿屈膝用腳內側向左踢擺,落步於左前方,腳尖朝右前方;眼看右掌(圖33)。

上動不停,右掌直臂向上、向後、向下弧形繞環,左掌隨之從右腋處直臂向下、向左前方、向上弧形繞環;右腳不動;左腿屈膝在右腿後面離地向右提起,腳尖朝右,腳底朝上;眼隨右掌轉動(圖34)。

上動不停,右掌變拳,屈肘收抱於右腰側,拳心朝上;左腳隨之向左前方落步,腳尖里扣,左腿伸直;右腳跟趁勢里轉,右腿屈膝半蹲;上身同時右轉,左掌則從上向右胸前屈肘屈腕平放下按,掌心朝下,掌指朝右;眼看左掌(圖35)。

上動不停,左肘下垂,臂外旋使掌心朝上,從胸前向下、向後、向左腳處直臂弧形繞環擺動,至左腳處拇指外側朝上;上身隨之左轉,向左腳處探身前傾;右腿同時屈膝全蹲;左腿伸直平鋪;眼隨左掌轉動(圖36)。

上動不停,上身前移,左腳跟里轉,左腿屈膝半蹲,右腳跟外展,右腿挺膝蹬直,成左弓步;左掌同時從身前向上屈肘橫架,掌心朝上,掌指朝右;眼向前平視(圖37)。

右拳變掌,從右腰側向前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側朝前;眼看右掌(圖38)。

要領說明:上述十三個分解動作,第一至第七動為右弓步上架前推。第八至第十三動為左弓步上架前推。除第七與第八動的中間應有停頓外,其餘各動均連貫起來做,不可有中斷現象。左右架推,前半部是兩臂的迴環動作,必須使兩臂繞環快速,手眼身步配合一致,力求輕靈園活,防止僵肩硬項、身鈍步滯。後半部的上架前推,必須做得快而有力。上架時腕關節要趁勢抖腕側屈;前推時肩部要向下沉墜,掌在腰側先成倒掌而後使臂內旋以螺旋形狀向前速推,在推進過程中腕關節始終屈緊,不要放鬆。構成弓步架推後,前伸掌掌指高與眉齊,肩部盡量向前引伸;上架掌使臂肘屈為半圓,肘肩盡量向後展張;上身要挺胸、直背,腰部要向架掌的一側擰轉;前腿要屈平,後退要蹬直,兩腳不可出現拔跟掀腳的現象;更要防止臀部的凸起。本動中的仆腿雖是過渡動作,但必須要使腳尖里扣、屈膝全蹲,防止撅臀,拔跟、腳不里扣。本動中的兩腳左右踢擺,一定要用腳內側象踢氈子那樣向里踢起,屈膝使小腿向里大腿向外,不要使大小腿均向里。本動中的兩腳在身後提步,要使腳底朝上,提得高一些,不要一離地就走,也不要使腳尖下垂。

一一、震腳下插掌

動作分解:上身稍起,左掌從上向左直臂下降至平舉部位,掌心朝下,掌指朝左;右掌同時直腕,右臂內旋使掌心朝下,從前向下直臂下降至左膝近處,掌指朝下;頭左轉,眼看左掌(圖39)。

上動不停,上身半面向右轉,右腳不動,左腳即離地從身前向右邁步,左臂內旋使拇指側朝下,從左繼續向下、由右臂上面向右直臂弧形擺動;右掌同時屈肘收於左腋下面;眼隨左掌(圖40)。

上動不停,左掌從右繼續向上、向左、向下直臂弧形繞環,至下方時伸向身前斜下舉,拇指側朝上;右掌則相應地從左腋下面向下、向右、向上直臂弧形繞環上舉,拇指側朝後,掌指朝上;左腳不動,右腿在右掌繞環上舉時屈膝提於身前,右腳腳面綳平,腳尖朝下;眼向前方平視(圖41)。

上動稍停,右掌隨屈肘貼近右耳側(圖42)。

上動不停,左腿屈膝,右腳在左腳內側剁地震腳並步;與此同時,右掌向前下方與左掌相搓,眼看右掌(圖43)。

右掌向前下方直臂插伸,拇指側朝上;左掌隨之屈肘收於右肩前,掌心朝右,掌指朝上,緊貼右臂;兩腿同時屈膝全蹲,眼隨右掌(圖44)。

要領說明:兩掌迴環要同邁步、提膝的動作協調一致。當右掌繞環至上舉時,上身宜擰腰半面右轉,使左肩順向前方,右肩向後牽引;右臂要盡量上伸,左臂要盡量下伸;右腿屈膝盡量上提,右腳扣攏,左腿膝部挺直,左腳五趾抓地站穩;上身挺胸、拔背、直腰、頭向上頂,項直,氣向上提;使全身勁力渾凝一團。震腳下插掌時,必須使下蹲、震腳、搓掌下插這三個動作在同一時間內一起完成,與此同時,如果能運用極短促的爆發性的向外呼氣的「氣法」技巧,使之與下蹲、震腳、搓掌下插這三個動作配合一致起來,則更加完善。下蹲插掌後,兩腳兩膝必須併攏靠緊,防止臀部上撅,兩肩下沉,右肩應向前伸一些,兩掌除拇指屈緊外其餘四指均要併攏用勁向掌背的一面伸張。

一二、提膝托掌

動作分解:兩腿直起,右臂外旋,從前向下、向後直臂弧形繞環擺動;左臂外旋,掌心朝上,由右肩處向前上方直臂伸出;眼隨右掌轉動(圖45)。

上動不停,右腿直立,左腿隨即屈膝在身前提起,左腳腳面綳平,腳尖朝下,成獨立步;同時,以左肘關節為軸使前臂上屈,臂內旋使左掌心朝右,提肘使前臂向右下降,屈腕使掌心按扶於左膝上面,掌指朝右;右掌相應地從後向上直臂弧形繞環上舉,至上方時肘稍屈,屈肘抖手成橫掌,掌指朝左,掌心朝前;眼隨右掌移動,在抖手亮掌時轉向正前方平視(圖46)。

要領說明:上述兩個分解動作必須連貫起來做,中間不可中斷;提膝、按掌、托掌這三動作一定要在同一時間內迅速完成。右肘要向右稍作展張,左肩要防止由於提肘而出現上聳現象。提膝獨立,要領同前。

一三、上步高舉腿

動作分解:左腳向前落步,左掌直腕直肘,臂外旋使掌心朝前,從前向後直臂弧形繞環擺動;同時右掌直腕,臂外旋使掌心朝後,從上向前直臂弧形繞環擺動;右腳隨屈膝離地,向後掀翻腳掌(圖47)。

上動不停,右掌繼續向下、向後繞環擺動,左掌繼續向上、向前繞環擺動;同時右腳向前上步,左腳離地向後掀翻腳掌(圖48)。

上動不停,右掌繼續向上繞環上舉,至頭頂上方時,屈腕抖手成橫掌,屈肘橫架,掌指朝左,掌心朝前;右腿伸直,左腿屈膝在身前提起向前上方蹬伸直舉,左腳腳底朝上,腳尖朝後;左掌在左腿屈膝上提的同時屈肘按扶於左膝上面,掌心朝下,掌指朝右;眼看左腳(圖49)。

要領說明:兩臂向前迴環,肩、肘、臂均應自然放鬆,不要緊張。兩臂向前迴環必須和步法配合一致,動作力求協調、和諧。上步時,必須以腳前掌挖地而後使腳底後翻,膝部應稍屈,上身微向前頃,但須挺胸、直腰。高舉腿,以超過胸部為標準,兩腿均須伸直,左腳尖要勾緊,上身保持正直,站立要穩固,持續二至三秒鐘左右。如果缺乏腿功,也可以暫時不做舉腿動作,僅做如第十二動的提膝托掌動作,或者改做平舉腿也可。

一四、躍步雙分掌

動作分解:左腿下落屈膝(圖50)。

左腳隨即向前上步,重心前移;右掌從上向右直臂下降成平舉,掌心朝下;左掌從前向左臂振擺成平舉,掌心朝下;眼向前平視(圖51)。

上動不停,右腳向前躍進,左腳蹬地跳起;兩掌同時從兩側一起直臂向下、屈肘向身前弧形繞環抄起,至身前時兩掌錯臂交叉,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兩掌屈腕使掌指朝上(圖52)。

右腳先落地,左腳隨之向前落地,右腿伸直,左腿屈膝;兩掌同時向上經額前分向左右平擺,掌指仍朝上;眼看右掌(圖53)。

上動不停,兩掌變拳,屈肘收抱於兩腰側,拳心朝上;眼看右拳(圖54)。

要領說明:躍步要遠,落步要輕;兩掌外分時不要舉掌過高;兩掌變拳收抱要迅速。

一五、弓步雙沖拳

動作分解:兩腿前弓後蹬成左弓步,兩拳向前平伸衝出,拳心朝下,眼看兩拳(圖55)。

要領說明:沉肩、緊拳、出拳迅速有力,兩拳由腰間沖伸至整個拳程的五分之三時才開始臂內旋,使拳心轉朝下繼續沖伸,不要使兩拳一離腰側就將拳心轉向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舒筋骨,好學又有效!
太極不是溫柔的體操,這個凌空飛踢也極具攻擊性與殺傷力
太極拳攔路虎-賣弄水平
這位三花聚頂的一代宗師,將太極發揚光大,卻被義和拳破腹而死?
太極拳的練法!「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太極拳詠春拳八卦掌鬧出的笑話 是武術還是騙術?
郭石磊老師太極拳八卦掌練功心得一
搏擊教練與八卦掌大師約架告吹原因:北京霧霾太嗆人影響發揮!
東方不敗竟有原型?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為練武自宮?
傳統武術正名的機會來了!太極八卦掌大師即將迎戰格鬥狂人的高徒
太極拳倒下後八卦掌也完了,還有能站起來的傳統武術嗎?形意拳?
相比雷雷、馬保國和丁浩,唯獨太極八卦掌大師的避戰理由最有新意
格鬥狂人「垂簾聽政」,將再戰「保健」太極:弟子對陣八卦掌高手
八卦掌吳良辰臨陣脫逃!格鬥狂人:懦夫!這不是武林人該做的事
八卦掌吳良辰未打先逃!格鬥狂人竟變身被搏擊耽誤的演講家!
精神按摩?雷公太極為臨陣脫逃八卦掌吳良辰發聲!兩位皆是按摩師
中國八卦掌的一代宗師,和德國兵街頭對戰,最後因為辮子意外死亡
剛剛!格鬥狂人被放鴿子,太極八卦掌大師臨陣脫逃
這次格鬥狂人被耍得最慘!太極八卦掌大師:北京霧霾不適合比賽
中國武術家舊聞:八卦掌一代宗師單挑八國聯軍,死在了辮子上
八卦掌祖師董海川:因殺人無奈做了太監,死時仍保持打拳姿勢!
八卦掌實戰:龍形穿手掌圖文教學
此人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一,八卦掌創始人,曾大戰太極宗師楊露禪,真正的武痴!
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為何自宮入王府當差?是為了伺機刺殺皇帝?
八卦掌高手臨陣脫逃,拒戰格鬥狂人弟子!坦言只練套路不會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