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別毛坦廠:媒體聚焦高考工廠,神話里的故事都是騙人的

離別毛坦廠:媒體聚焦高考工廠,神話里的故事都是騙人的

每年的今天,安徽省六安市的這座小鎮都會重複上演一次離別。

以往甚至會有萬人送考的場面,大巴車多達幾十輛。小鎮的村民和學生的陪讀家長還會放鞭炮和煙花,很多學生不願意提前離校,就是為了能參加這樣的集體送行。

這是屬於毛坦廠的特殊節日,小鎮的居民和參考的學生家長都以毛中為榮。家長們在學校旁邊的「神廟」里焚香磕頭,在此之前,學校門前的「神樹」也享受著香火和祈禱,直到因為火災才被禁止。就連學校附近的出租房,也以清華,北大,復旦等高校命名,這裡的每一寸土地和空氣中都彌散著緊張的高考氣息。

近年來,小鎮上的毛坦廠中學每到高考季,都被推向輿論的漩渦,視頻和直播入場新聞報道方式,讓今年的毛坦廠更早更直觀的覆蓋全網,媒體千篇一律的冠以「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稱號。根據媒體報道,2017年的毛坦廠中學,55個高三班,67個復讀班,赴考學生近2萬人,超過小鎮常駐人口。

紐約時報將這裡稱為中國最神秘的「備考學校」之一,「這是一所強化記憶的工廠,(學生)不分晝夜地學習」。「這是一座偏僻的單一產業城鎮,出產的是應試機器,就像其他一些專門生產襪子或聖誕飾品的中國鄉鎮一樣心無旁騖。」

學校的百度貼吧里,有人給毛中師生歸納出一條生存法則,「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

但在慕名而來的學生和家長眼中,這裡就是一個創造神話的地方。家長在這裡也不再是個體, 而是一個群體。「只希望孩子考上大學。」

事實上,與另外一所同樣以高考聞名的中學相比,毛坦廠的升學率並非外界想像那麼神奇。2016年,毛坦廠應屆生一本達線率是23.8%,學校最近一次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是在10年前,也是迄今的唯一。而與它同樣有「地獄」之名的河北衡水二中2016年有33名學生考入北京清華,一本上線率約為78%。

毛坦廠的師生形容兩所學校不同,對方是鑄造廠,自己是修理廠。學校的目標是讓更多普通生考上大學。這也是毛中生源集中在農村孩子和復讀生所在。對於經濟條件落後的農村孩子,高考依然是自己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而毛坦廠就是這樣為高考而存在,為農村子女量身打造「美好的未來」。

毛坦廠被隔絕在安徽的山腳下,去最近的城市都要兩個小時車程。

在鎮上,當地政府取締了一切的娛樂場所。沒有網吧,沒有遊戲機廳,沒有撞球室,可以做的就是老老實實,心無旁騖學習,「在夾縫中讀書。」

為防止學生玩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學生住在十人間寢室里,連電腦的插頭都沒有安裝。

在毛坦廠中學,每天的學習時間至少有13個小時。這是硬性規定,班主任在教室里的時候,班主任盯著,不在教室里的時候,攝像頭盯著,一個教室有一百二三十人,配有兩個攝像頭。一旦上課開小差被老師抓住,等待學生的就是一頓拳打腳踢的暴打。

在毛坦廠,與學生一樣緊繃又疲憊的,就是這裡的教師。學生的成績與他們所拿的獎金息息相關,基本工資便是公立學校的2-3倍,獎金常常和工資一樣高,每有一個學生被一類大學錄取,教師團隊就能獲得4000元的獎金。

毛坦廠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並不高。很多人是親歷了高考失敗,來這裡背水一戰。外界傳言毛中復讀提高一百多分,正是因為此前的考上分值太低,提升空間大,事實上百分之八十的升本率是三本。

最辛苦的班主任崗,只招年輕的單身男性,每天監督100多名學生持續十多個小時。到了年底,會根據成績考核,末位淘汰,班主任與科任老師雙向選擇,有權利炒掉不滿意的科任老師。也難怪教師用來激勵學生的方法也異常粗暴,對男生就是打,女生就是罰站、抄書。因此,在毛坦廠中學,有相當一部分人被稱為「站神」、「抄男」、「抄女」。

作為毛坦廠中學學生的家長,其實內心也是矛盾的。「像我們家孩子,一本肯定是不行的,還是希望他上個好一點的學校,找個輕鬆點的工作。「「即使考上一本,也不知道他將來怎麼樣,心還是懸著的。」

學生家長明白,不是考上了好大學未來就一定闖得好。但是高考給了這些山村裡的孩子一條出路,一個機會。「努力學習才能改變家庭的命運,努力學習才能不種田打工。」

為了孩子能金榜題名,家長也是傾其所能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不會讓孩子插手洗衣、洗碗碟這些家務事,也不會讓孩子玩任何會影響他們學習的玩物,孩子在學習,她們就在一旁陪著。「得把事情做全了,不然會怪自己。」正如視頻中的尹永芳,吃飯時,筷子在哪兒也要問問母親。

毛坦廠很多學生都會有某種「護身符」,比如紅色內衣,安踏牌鞋子(對勾形的商標讓人聯想起正確答案),從學院大門外的商販哪裡買到的「健腦」茶包。

鎮上最暢銷的營養品是「腦清新」和「六個核桃」。時不時可以看到穿旗袍的家長,因為穿旗袍預示著考試可以「旗開得勝」。

高考前一晚,小鎮里的所有人都在鎮上的神樹前為孩子祈福禱告,會放飛孔明燈,當孔明燈升起,家長們歡呼雀躍。

每年6月5日是毛坦廠傳統的「送考節」,在這一天會有浩浩蕩蕩的專用大巴為學生送考:頭車司機要屬馬,寓意著「一馬當先」、「馬到成功」,送考車輛尾號必須是8,發車時間是上午8:08分。

這些或是迷信或是風俗的做法,都緣於毛坦廠中學的家長想要討個好彩頭,將命運與這些寓意綁定在一起,彷彿會更踏實,更有安全感。

因此,一些意外也就預示著不好的兆頭,例如:放飛的孔明燈被電線纏住、算命先生的預測……

復讀學生和陪讀家長的湧入盤活了這個鎮子的經濟,每年遷居於此的學生和陪讀家長超過2萬人,為全鎮創收上億元。

為了吸引學生家長,鎮子上的商店乾脆叫「狀元店」。陪讀媽媽們,為了能支付得起昂貴的租金和學費,在鎮子里的制衣作坊里工作:她們平均每天工作10小時,做近5000件產品,每月賺2000元工資。

毛坦廠的房價也因此「逆風而上」,樓盤廣告明目張胆地寫著「靠租金七年收回成本」。

考前,商家會用馬到成功、旗開得勝這些廣告語招攬顧客,每年高考前售出的孔明燈超萬隻。

所謂「高考工廠」絕不止毛坦廠一例,或者說毛坦廠中學只是時代的一個縮影,它集中了為「考上一個好大學」所有的現象,以至於有時候顯得奇葩可笑。

再次迎來毛坦廠中學的送考日。28輛送考車載著考生伴隨著鞭炮聲漸漸遠去。這一天是小鎮最熱鬧的一天,橫幅標語掛滿了小鎮,但是熱鬧終將歸於平靜,新一批的學生和家長又將開始新的戰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手Video 的精彩文章:

她們成群結隊,夜夜跳舞為你賺錢

TAG:一手Vid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