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虛偽界的大佬劉備,虛偽的最高境界是誠實

虛偽界的大佬劉備,虛偽的最高境界是誠實

劉備是《三國演義》里最會演戲的男人,說劉備是三國的演技派一點兒也不為過。儘管曹操、司馬懿都很會演戲,但和劉備相比,還是差了一大截。

劉備演戲的高超之處在於樹立正統的大旗,打起道德的幌子,用仁義來收買人心;

劉備演戲的高超之處在於聲情並茂、潸然淚下,以柔弱博得同情和信任;

劉備演戲的高超之處在於掩藏鋒芒,示人愚鈍,於聰明處裝傻,給對手以安全感。

以上三條,除了劉備劉玄德之外,試問三國男人誰能做到?

《三國演義》里劉備演戲的場面太多太多了。比如:為收買趙雲而摔阿斗,為了讓諸葛亮安心輔佐劉禪而說「君可自為成都之主」,為了瞞過曹操而掩藏鋒芒、栽花種草,為了奪取徐州而與劉表稱兄道弟……這一路數下來,真是太多了。下面,我們就撿劉備人生中比較重大的三次轉折點來分析劉備如何表演,感受一下這位演技派高手的高超演技。

劉備人生第一大轉折點:魚入大海、鳥上青天

劉備曾對關羽說:「吾乃籠中鳥、網中魚。——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宵,不受籠網之羈絆也!」說的是劉備離開許都,掙脫曹操的束縛,有驚無險地脫離了虎口。那劉備是如何脫離曹操束縛的呢?不靠別的,靠演戲。

劉備在下邳投了曹操,處決呂布後跟隨曹操一起回許都。在許都期間,劉備和董承等人預謀誅殺曹操。為了不讓曹操看出自己的志向,劉備「就下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劉備種菜的這一招沒能夠騙過曹操。曹操為了進一步試探,請劉備去喝「青梅酒」,酒桌上,曹操說出了那句驚天劈地的話:「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想要通過這句話來試探劉備,進一步確定劉備有沒有野心。結果,劉備的表演成功打消了曹操的疑慮。劉備因為曹操看穿了自己的心跡,筷子都嚇掉了。他一定覺得這下完蛋了。這時恰好響起了雷聲,劉備借雷說事,輕描淡寫且不乏幽默和自嘲地說了句:「一震之威,乃至於此。」這時候的曹操,已經沒有了顧慮,他相信了劉備的話,所以大笑說:「丈夫亦畏雷乎?」劉備於是借題發揮說道:「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一個害怕雷聲的男人,有何前途?曹操因此不疑劉備。還是郭嘉、程昱等旁人看得清楚,說曹操放走劉備是「放龍入海、放虎歸山」,把劉備比喻成龍、虎,可惜曹操終被劉備表演所迷惑,說了句「我有朱靈、路昭二人在彼,料玄德未必敢變心。」

為什麼要把「煮酒論英雄」這一節當作是劉備人生的轉折點?因為,通過曹操的口,劉備從此聲名遠播。劉備還和董承等結盟,「皇叔」的頭銜得到了漢獻帝的認可,用行動確立了正統的地位。從此,劉備正式與曹操對立。所以,這是劉備人生的第一大轉折點。

劉備人生第二大轉折點:奪取西蜀、奠定版圖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主要包括荊州大部、益州、漢中等地,征服孟獲後還包括南蠻(雲南、貴州的一部分),但蜀國的根基乃是益州,都城成都即屬益州。益州原屬於劉璋,劉備取益州,表演成分極重。劉備的目的就是奪取益州,但他讓自己的這一行為合情合理。所以他從始至終都在表演,通過表演,這種奪人地盤的行為竟然成了「仁慈寬厚」的做法。且看他是怎麼做的。

奪取益州,張松獻圖是關鍵一步。張松本來要把地圖獻給曹操,可惜曹操怠慢了張松。這個消息一定被劉備的「細作」探得,所以劉備很準確地知道張松的行程,才會派趙雲來迎接。

在酒宴上,劉備故意不提西川之事。張松用言語試探,結果劉備與諸葛亮龐統一起上演了一出雙簧戲,一步一步賺取張松的信任與同情。且看《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對話:

松以言挑之曰:「今皇叔守荊州,還有幾郡?」

孔明答曰:「荊州乃暫借東吳的,每每使人討取。今我主因是東吳女婿,故權且在此安身。」

松曰:「東吳據六郡八十一州,民富國強,猶且不知足耶?」

龐統曰:「吾主漢朝皇叔,反不能佔據州郡;其他皆漢之蟊賊,卻都恃強侵佔地土,惟智者不平焉。」

玄德曰:「二公休言。吾有何德,敢多望乎?」

松曰:「不然。明公乃漢室宗親,仁義充塞四海。休道佔據州郡,便代正統而居帝位,亦非分外。」

通過劉備等人的表演,張松已經確定了獻圖的對象。

張松要走,劉備設宴送行。此時劉備仍舊沒有得到地圖,所以他故伎重演。一番煽情道別之後,又是「潸然淚下」。這淚一流,張松徹底被征服了。他建議劉備取西川。劉備說劉璋是我宗親,不忍奪取。張松說劉璋太懦弱了,守不住,益州早晚要被人奪走,你不取,便宜了別人;還說了一番益州的重要性。這些劉備當然知道,可問題是怎麼取呢?此時劉備終於說出了早就想說的那句話:「雖欲取之,用何良策?」此話一出,劉備的真實意圖便顯露無疑。此時張松已經被劉備征服。不但獻了地圖,還把法正、孟達拉作內應,讓劉備輕輕鬆鬆就進入西川繼而佔為己有。

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話是有道理的。劉備進入西川後,劉璋手下多人勸劉璋殺掉劉備。可惜劉璋早已被劉備的演技迷惑,反把忠良作不仁。劉備干強盜之事,卻要立「仁義」之名,就像俗語說的:當了妓女,還要樹牌坊。

劉璋的帳前從事官王累在劉備入川前曾進諫說:「張魯犯界,乃癬疥之疾;劉備入川,乃心腹之大患。況劉備世之梟雄,先事曹操,便思謀害;後從孫權,便奪荊州。心術如此,安可同處乎?」王累把劉備看得很透徹。怎奈劉璋不納其言。

劉璋之所以對劉備如此放心,一、他認定劉備和他是同宗,不忍加害。二、他認為劉備是仁慈寬厚的君子。劉璋忘記了徐州的劉表也是劉備的同宗,但結果怎麼樣呢?

劉備要取益州,但他顧慮的是別人說他「奪同宗之地」,所以他遲遲不作決定,也不明說,只是「獨坐沉吟」。龐統這種聰明人當然知道劉備的顧慮。於是說了一堆大道理,把奪人城池的行為說成是「湯武之道」。劉備這才「恍然大悟」。

劉備兵不血刃,得了重鎮涪關,非常興奮,搞了個慶功宴。酒桌上對龐統說:「今日之會,可為樂乎?」

龐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也。」

玄德曰:「吾聞昔日武王伐紂,作樂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歟?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

劉備入川,名義是保護劉璋,實際是要奪西川。不然,何至於樂呢?劉備的酒後之言,和曹操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有何區別?

劉備人生第三大轉折點:問鼎神州、稱王稱帝

在前幾篇里我們就分析過,劉備的人生目標是當皇帝。所以,在他有了穩固的地盤、建立起「根據地」後,稱帝就提上了議事日程。稱帝的事情當然不能由他自己提出來。諸葛亮很識趣地當了發起人。諸葛亮說:

「今曹操專權,百姓無主;主公仁義著於天下,今已撫有兩川之地,可以應天順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順,以討國賊。事不宜遲,請便擇吉。」

劉備進行了一番表演:

表情:大驚。

理由:「劉備雖然漢室宗親,乃臣子也;若為此事,是反漢矣。」

諸葛亮再勸。

劉備堅決不從。

諸葛亮降低標準,尊玄德為「漢中王」。

劉備終於「勉強答應」。

劉備的目標是當皇帝,為什麼願意自稱「漢中王」而不直接稱帝呢?這是有原因的。古話說「槍打出頭鳥」。這時候稱帝的時機還不到。劉備的「國策」是「聯合孫權,抗拒曹操」,如果這時候貿然稱帝,必然被曹操抓住把柄,孫權也不會同意。倘若孫曹聯合,劉備危矣。劉備、諸葛亮都對當下局勢了如指掌。所以,諸葛亮提議——劉備反對——諸葛亮降低要求——劉備同意,一來一往,目的達成了,聲名遠播了,正所謂「名利雙收」。

曹丕稱帝,劉備表現出的是憂慮。他憂慮什麼呢?《三國演義》上沒有說,但孔明說了,孔明說「天下不可一日無君」。這話不能從劉備嘴裡說出,只能由諸葛亮等人說。所以劉備只是憂慮——為何憂慮?我本來是不想當皇帝的,但是為天下蒼生計,我還從了吧!——這是劉備的潛台詞。為了更加充分地表現出劉備當皇帝是「被迫無奈」,諸葛亮與百官還玩了一手,把整個嚴肅的稱帝儀式徹徹底底搞成了皆大歡喜的「喜劇」。

有人會說,這是諸葛亮的「計謀」。我覺得持這種觀點的人太天真了。三國社會等級森嚴,諸葛亮作為一個大臣,如果沒有得到劉備的授權或者暗示,他能這麼做么?他敢這麼做么?

在表演水平上,曹丕差劉備太遠了。

曹丕逼獻帝退位。獻帝沒辦法,只得寫份詔書,「傳位」於曹丕。曹丕讀了詔書,樂得屁顛屁顛就要坐龍椅。還是司馬懿提醒了他。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提議說:「不可。雖然詔璽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謙辭,以絕天下之謗。」 看吧,還是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演技高。

從劉備善於表演

我們能夠得到以下啟示:

1、虛偽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是誠實。正所謂:假到真,虛偽到誠實。

多少年來,很多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認為劉備是個誠實的人。其實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是最虛偽的人。因為劉備已經達到了虛偽的最高境界,所以,人們都覺得他是個誠實的人。所以,我們要不就誠實做人,要不就虛偽到最高境界。

2、在掌握了充分主動權的時候。自己想要做的,讓別人幫你去做。自己想要說的,讓別人幫你去說。

劉備要取徐州,他從來不說,而是劉表甘心情願把徐州讓出來。劉備想要當皇帝,他從來不說「我想當皇帝」,而是底下的人說「老大我們請你當我們的皇帝」。趙匡胤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不就是這樣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者空 的精彩文章:

TAG:行者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