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就是大乘道的發心和修持

這就是大乘道的發心和修持

菩薩用像母愛那樣深沉

熱烈的愛心對待一切眾生,

為眾生的脫苦得樂,

發心修證無上菩提,

自始至終堅持利眾功德和智慧雙修,

以智慧防止墮落世俗,

以慈悲心防止墮落小乘的自樂涅槃境,

入世度眾,永不間斷,

把自己修證成佛看做是

為利樂眾生的需要,

把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看做是自己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把一切思想言行是否完全符合這個

利眾的原則和目標作為區別善惡的標準,

徹底克服狹隘自私、貪婪憤恨等

品德缺陷和惡行

——這就是大乘道的發心和修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識活佛智慧 的精彩文章:

多識活佛:佛智不能沒有「分別」作用
多識活佛:告訴你「佛法」是什麼?
佛道三根本「出世心、菩提心、正見」
多識活佛:藏傳佛教的法脈
如何才能進入:無分別現觀直覺體驗狀態

TAG:多識活佛智慧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一般說的發心,發什麼心?
這類人,不論發心、聞思還是修行,都很難持久
佛所說的發財咒,要如是發心持誦才有效!
若發心錯了,還修什麼道
凡心問禪:為什麼要發心?發心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人發心和修道時,不要有這個妄想宣化上人原聲開示
樂來了,你還精進嗎?發心修道是被苦逼迫的
迴向要這樣發心觀想
學佛修行都發什麼心,發心有哪幾種呢?我們要如何發心?
最初的就是最高的,怎樣才能保護修道最初發心的意念?
人若是不經過一番的病苦,是絕不肯發心修行的
發心和發願有什麼不同
一日禪 發心就是修行
「你要多發心,常發願!」如何發心、發願?
沒發菩提心時很順當,一發心就有挫折,為什麼?
很有內涵的早安心語,拿去發心情說說吧
突發心梗,你要這樣做!
目的是讓他去發心
勸發菩提心,我對修行的理解和我最初的發心
適合發心情的一句話簽名說說,很潮很走心,快進來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