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式正宗回鍋肉 在四川你是吃不到的
回鍋肉是一種烹調豬肉的四川傳統菜式,回鍋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它色香味俱全,顏色養眼,是下飯菜之首選。
川式正宗回鍋肉 在四川你是吃不到的
屬於川菜系。起源四川農村地區。古代時期稱作油爆鍋。四川地區大部分家庭都能製作。回鍋肉的特點是:口味獨特,色澤紅亮,肥而不膩,入口濃香。所謂回鍋,就是再次烹調的意思。
【川式回鍋肉】
食材:二刀肉、青蒜、蔥、姜、蒜,干紅辣椒,花椒,郫縣豆瓣醬,料酒,糖,醬油。
做法:
一。帶皮五花肉冷水下鍋加入蔥段、薑片,花椒7、8粒,黃酒適量煮開。
二。撇凈浮沫,煮至八成熟,取出自然冷卻(筷子可插入即可)。
三。將肉切成薄片,姜、蒜切片,蔥切成斜段。
四。將青蒜的白色部分先用刀拍一下,然後全部斜切成段備用。
五。.炒鍋上火,加很少的油煸香辣椒、花椒及蔥姜。
六。下入肉片煸炒,至肉片顏色變透明,邊緣略微捲起。
七。將肉撥到鍋一邊,下入郫縣豆瓣醬(可以先剁細)炒出紅油。
八。適當的加入少許醬油或甜麵醬調色,與肉片一起翻炒均勻。
九。下入青蒜,點少許料酒,糖調好味道即可出鍋。
【注意事項】
一。要當天宰殺的鮮豬肉,肥四後腿二刀,瘦六寬三指,太肥則膩,太瘦則焦,太寬太窄都難成型。
二。清水煮肉,難出肉香,因此,水滾開以後,要先放入生薑(用刀拍開)、大蔥節、大蒜、花椒吊湯,等湯氣香濃,再放入洗凈的豬肉,六成熟就撈起備用,不能煮得太軟。
三。很多人等肉冷了再切,肥瘦易斷,熱的時候又燙手,下刀難以均勻,懂行的廚師,把撈起的肉放在冷水裡浸一浸,趁外冷內熱時下刀,如果有冰箱,可以把剛煮好的肉放到急凍室里兩三分鐘,這就更好切了。
四。豆瓣一定要正宗的郫縣豆瓣,用刀剁細,醬油要濃稠可掛瓶壁。
五。掌握火候是回鍋肉的關鍵。用中火,下肉片後,即下剁細的郫縣豆瓣,混合熬炒,使豆瓣特有的色澤和味道深入肉中。火候油溫拿捏得當的師傅,能把肉片熬製成一個一個的卷窩形狀,俗稱「燈盞窩」。肉片成窩時,立即放入甜麵醬、醬油少許,也可適當放幾滴料酒,放一點雞精,以增加香味和鮮味,然後,馬上加入配料,改為大火,翻炒至熟就可起鍋。
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乾咳、便秘和難產回鍋肉中所用的豬肉油脂含量高,甜麵醬及豆瓣醬均含鈉,故高血壓患者不宜多吃


※小夫妻下崗創業賣薰肘子肉 一年賺了26萬 大家都排隊買
※臉上起疙瘩的大廚 做出的才是正宗的疙瘩湯
※健身館花3000塊報名費 學來的減肥菜譜
※端午節吃粽子吃膩了就來點它吧
※五月端午給家人提前準備好哦
TAG:食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