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國產電影不好看的???
作為正能量博主,當你們屢屢吐槽華語片這樣或那樣不好的時候,我倒想稍微講講國產電影好的地方,推薦一些給你們。
可能是因為近期好的電影太少吧,倒是斷斷續續重溫了一堆90年代的華語老電影,雖然基本都是之前看過的電影,但是重看還是會喜歡,打開就放不下來,甚至為了看這些老國產片,專門去買了個會員。
真是魔力啊!
而現在很多華語電影則是打開就想馬上關掉的神跡,同樣是魔力啊!
雖然那些已經是20多年前的電影,但是,你卻仍能從中感受到一些特別親切、真實的東西,無論是那些鮮活的角色,以及他們所關心的、所困擾的事情,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反而是我們本該覺得親切的、當下的一些片子,卻總有些隔閡,會覺得特別假,有距離感。
一切從何群的《混在北京》開始,我也忘了為什麼會打開這部電影了
本片的陣容倒是格外強大,張國立、劇雪、奚美娟、方子哥、馮遠征、羅二羊等等,都是特別靠譜的演員。
或者說,那時候的演員大都很靠譜,也沒有什麼太不靠譜的,基本上拿出來一個,都是會演戲,也知道怎麼演戲的,所以,人家才會被稱作演員嘛!他們懂得尊重表演這麼個行當,演的角色也一個是一個,有他們的努力在裡面,讓觀眾能感受到他們是真實存在的。
《混在北京》是比較早的一代北漂電影了,這部1995年的電影,關於一群在北京掙扎辛苦的年輕人,一群住在單位宿舍的出版社員工,這群人同樣會有各種困惑與迷茫,房子太小、工作動蕩、金錢誘惑、未來的迷茫。我們這一代遇到的問題,他們那一代同樣少不了。
同時,他們還會遇到一些
現在不太談起的,屬於知識分子的困擾。
故事其實很有代表性,關於那個變革時代年輕人的種種困惑,一方面是知識分子的節操與矜持,另一方面是金錢的誘惑與那些由錢帶來的苦悶。
從曾經的理想主義,慢慢要世俗與金錢至上,大概就是那個轉型期的巨大變化。
不過,那時候的知識分子或者說關於知識分子的作品,總還是有些矜持。會不停自省與批判,錢與慾望到底是不是最重要,是不是還是應該有點自己的追求,這種小天真倒是讓人有些親切和感動。
畢竟,如今像我這種投身金錢海洋早已迷失自我的的人,對這些尚存理想的前輩們還是相當敬佩的。
加上演員也好,就好像方子哥的那個角色,很快就能落下來。
難得的,其實還是那些精氣神的東西,很難描述。可能就是他們一舉手一投足透著的親切勁,你會覺得這才是一群真實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是演員,並不是明星,他們出演的是角色,而不是撈錢的廣告牌子。
因為這一部,就開始了老電影回憶專場,找來一大堆重看。
那時候的好電影其實特別多,就好像大家最喜歡提的那部《頑主》
重看還是好看啊!
張國立、葛優、梁天與他們的3T公司,每天遇到各種奇怪的人,見識各種奇怪的事。
影片帶著那個時代的渾,好像一部我們目睹之怪現狀,同樣是對變化的種種不習慣與不理解。帶著點困惑,又是嬉笑怒罵式的小諷刺,你會覺得感同身受,又會覺得想像力十足。
就好像那場人人叫好的時裝秀
現在看還是很厲害啊,
主要還是牛在創意上了,想法這東西,真的是沒辦法。而好的創意,什麼時候也不會覺得過時,就想好的電影一樣。
順著葛優,還重溫了《大撒把》
這是夏鋼導演的代表作,由葛優與徐帆主演,估計很多人也都看過了,關於移民熱潮,而由之引發的一系列故事。一個是老公出國了,一個是老婆出國,這臨時組成的孤男寡女組合,也演繹著他們的溫情與曖昧。
回憶下,其實這也算國產愛情片里曖昧的代表了吧。兩個人有吸引、有關愛,最終卻還是要各自分開。
看的時候你會覺得輕鬆有趣、情節很輕鬆的故事片,但看過之後還是會覺得有點點落寞傷感。
其實《大撒把》的故事挺背的,兩個孤獨的靈魂,難得湊到一起,最終卻還是要發乎情止乎禮,各奔了東西,畢竟這裡有個道德的東西。
你看,葛優這樣的長相怎樣也不算是帥哥吧,但是他演的這種愛情故事,同樣會很多人喜歡,會感覺得被感動。畢竟,劇情以及角色,還有角色們通過劇情傳遞出的感情才更重要,那才是一部愛情電影可能會真正感人的元素。
不是你沖著銀幕哭,別人才會哭。真正的傷感是傷心,要有回味的。
而這樣電影會感人,可能還因為裡面那些情懷的東西。
說起情懷,還有另一部也很值得說說,就是葛優、梁天、謝園三人組的《天生膽小》
這是一部聽到名字就會讓人覺得有趣的片子,編劇是馮小剛,陣容組合也是那個年代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
這部電影真是讓人看出些情懷和傷感出來,梁天的角色本是一個天生膽小的人,卻當了警察,想要換崗,卻被擔任所長的葛優要求:必須先破三個案子,然後再說換崗的事情……
隨後,梁天就開始破案了
實際上,這是個挺套路的設定。這一系列的經歷,終究是要讓這個角色有所覺悟和變化。
最終,角色要在這破案過程中,面對並解決天生膽小這件事,最終要實現自己,去成長,去變化,不過在最後那幾場戲,你還真看到一些激情與感動的地方,好像長不大的孩子,終究還是要決定去長大,感動也就帶出來了。
帶著青春味的城市電影還有挺多,比如張暖忻的《北京,你早》,這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導演,當初的《沙鷗》與《青春祭》,都能看到一些與眾不同的青春氣息,
而《北京,你早》同樣是很值得一說的好片子,同樣是很正式,很年輕,那個時代的城市記事。
那裡的演員有賈宏聲和馬曉晴,也是那個時代的偶像,尤其賈宏聲,當初絕對是公認偶像,一身的不羈與叛逆。
而馬曉晴也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演員,她的角色,也是那個時代年輕人的代表吧。
有她的理想與追求,有可愛的一面,卻也有不少小毛病,特別生動的一個角色。
還有那時候還有頭髮的王全安
那是60後的青春故事,有點愣頭青,卻很舒服,也很真實,它很難得的記錄下了那個時代的青春,現在看還是很青春。
女導演的話,還喜歡90年的寧瀛,喜歡她的《找樂》與《警察故事》,說到底,還是真實。
好像關於幾個退休老頭的故事《找樂》
明明是離我們很遠的事情,退休老頭沒事幹,所以要找樂,這本是個特別有距離感的故事,然而,卻會覺得親切。說到底,還是其中那些人是真實的,親切的,事兒也是真實的,親切的,好像發生在身邊,自然很舒服。
在她的片子里,總會有現實主義的味道,紀實感與同期音這些。寫實的方式,不但讓劇情與設定更親切,實際上,也讓這些電影在很多年之後重看,有了影像資料的意義,它記錄了一個離我們遠去的年代。
再選的話,就該是黃建新的三部曲了:《站直咯,別趴下》《背靠背,臉對臉》《紅燈停,綠燈行》,都是牛振華與黃建新合作的電影,而且片名也都非常有趣。
其中背靠背我之前也專門介紹過,特別喜歡的一部電影,基本上一部電影讀懂自己人。
而另外兩部也都是非常黃建新的小市民喜劇,關於這些小小市民,普通人的五味生活,苦辣酸甜。
說來說去,還是真實,真實的東西才會帶來認同感與回憶。
或許生澀,卻難得的真誠,也讓感情有了更多共通的地方。
所以才難忘啊!
(圖片源自豆瓣)


※關於《異形:契約》,這篇影評我是服的
※9分!這一季的最佳動畫,就是這部痛快的狗糧番
※端莊中帶點野性的莉莉·詹姆斯丨賞色
※今年最爛好萊塢大片誕生丨影向標
※本周可以看異形啦!!!以及各種五星推薦的國產片
TAG:桃桃淘電影 |
※國產電影太好看,蔣欣一張電影票包場還看睡著?這說法讓人看不懂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啊?
※你看過的最好看的老電影是什麼?
※誰說中國沒好電影?那些讓你看十遍,二十遍,百看不厭的國產電影
※元宵節電影已就緒!你就不想看看嗎?
※說說有哪些值得看的電影呢?
※有什麼好看的搞笑電影?
※不錯的的幾部國產電影,你都去影院看過了么?
※你認為最好看的電影是哪些?
※只有高智商才看得懂的電影,你看懂了幾部?
※有完沒完?這麼多好看的電影,約嗎?
※5部好聽又好看的電影,沒看過就太可惜啦吧!
※不要說在家沒事做,這些精彩的電影你都看過了嗎?
※馮小剛為什麼說:好的電影沒人看,不好的電影票房高,票房高才能證明電影好嗎?
※一個你很喜歡的小說,被拍為電影后,你會去看嗎?
※電影《解憂雜貨店》熱播,不知道好看不好看?我是沖著熱巴和王俊凱來的,走起!
※寒假看什麼?近期好看的電影,瞎哥告訴你
※帶你們看一部超級好看的電影吧。
※國產動畫電影還有希望嗎?真的能夠在某一天崛起嗎?
※你最不想看的電影是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