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代傢具為中國古典傢具發展史上的最後一個時期。雖然清代檔案、歷史文獻浩如煙海,但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卻不多,故從事清代傢具研究的學者多是從現存實物中進行分析。清代坐具在造型和結構上繼承了明代的傳統,但清代宮廷坐具的造型趨向於複雜,鑲嵌和雕刻大量增多。瀋陽故宮珍藏有許多精美的明清椅子,展示出了明清坐具所具有的諸多特點。

清代紅木透雕嵌螺鈿靠背椅,通高108、座高52、椅面66×52厘米。造型端莊、凝重,靠背垂直,搭腦呈駝峰式,扶手短、寬、厚,鵝脖細圓、彎曲,可以上承肘壓,下適手扶。既顯得美觀舒適,又無牽強生硬之感,足見制者的匠心。其座面與靠背均鑲嵌黑白花大理石,靠背透雕「福祿壽喜」圖案。此椅引人注目之處在雕嵌上,從扶手到靠背滿嵌螺鈿,搭腦上嵌一「壽」字篆體圖案,外沿有11朵團花。鑲大理石圓框上嵌有10個蝙蝠,間隔有不同的壽字圖案,雕工均十分美觀。靠背左上雕梅雀,栩栩如生,下雕蝠鹿紋,代表著福祿雙全。並有嵌螺鈿,閃閃發光,點綴成梅花紋,恰到好處。其花澤淡雅,美觀大方,雕飾雖繁,不為所累,收到了華麗妍秀、面面生姿的效果。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木透雕嵌螺鈿靠背椅

清代紅木嵌螺鈿靠背椅,通高98.7、座高55、椅面65.6×52厘米。搭腦為蝙蝠式,很別緻;扶手較寬厚,鵝脖彎曲光滑,帶束腰,管腳處有羅鍋棖,椅腳為回紋方棱,垂直收足,做工精細,比例適度,給人一種勻稱和沉實的感覺。靠背、扶手三鑲黑白花大理石,靠背中心處鑲有一圓形大理石。大理石也稱雲石,是在地殼內高溫高壓下變軟,並在所含礦物質發生變化時重新結晶形成。顏色很多,通常有明顯的花紋,其石面紋飾,既像洶湧波濤的大海,又像狂風席捲的沙漠。大理石旁邊為如意紋,雕刻較深,見稜見角,雕工精緻,內容豐富。如意上還雕有猴等圖案,所雕如意用紫檀木,其搭腦上木質雖都是紅木,但有深、淺色之分。看出此椅用料較節省,並摻有其它硬雜木,是典型的京作。扶手下雕有葫蘆紋,並鑲有小長方形大理石,非常優美;靠背所鑲圓框上嵌滿螺鈿,圖案為暗八仙紋。所雕如意及搭腦上所刻的蝙蝠上都嵌有五彩螺鈿。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木嵌螺鈿靠背椅

清代紅木透雕鑲大理石靠背椅,通高102.5、座高49.5、椅面69×50.4厘米。搭腦呈靈芝式。椅角呈「爪抓球式」。垂直收足,靠背鑲圓形大理石,上面分別刻著「晚山碧雲」和「寒谷積雪」。其天然圖案既像夜晚的白雲,又像寒冷的山谷里堆積的厚厚白雪,宛然是一幅潑墨山水畫。扶手及靠背均透雕靈芝花紋,其上雕靈芝圖案,以折枝花和聯朵的形式,象徵起死回生的功效,喻意著坐椅能無疾去病。此椅為典型的「廣作」;表現為用料粗碩,雕刻較淺,轉折比較靈活,雕工細緻,造型講究奢華和繁複。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木透雕大理石靠背椅

清代紅木鑲大理石靠背椅,亦稱硬太師椅。通高109.5、座高50、座面64×48厘米。搭腦呈「橋樑式」,扶手呈彎曲狀,中凹旁凸,並向下順斜,適合人體;帶束腰,腿外撇。榫卯十分緊密、牢固,整體造型十分優美;木質紋理裸露,木形呈圓木棍式,柔滑,圓潤,簡練,凝重。靠背鑲圓形大理石,靠背和扶手均雕葡萄紋。早在宋代,曾出現一種以官銜命名的十分特別的帶有荷葉托首的交椅,即稱為太師椅。太師是官名,是尊貴、高雅的象徵。據傳太師秦檜坐在交椅上,因仰頭時無意中將頭巾墜落,官員吳淵立即把頭巾撿起來給秦檜戴上;隨後,命人製做了一種荷葉托首,由工匠安在椅靠上。太師椅由此產生,傳開。不久,朝臣都用這種交椅以仰首而寢。明代太師椅已不是指帶荷葉托首的交椅了,而是椅背、扶手呈圈者。清代把屏背式扶手椅稱為太師椅,造型莊重嚴謹,用料厚重,寬大誇張,裝飾繁縟。這些特徵都是為了突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完全脫離了追求舒適的初衷,而趨向於尊嚴。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木鑲大理石靠背椅

清代紫檀木浮雕靠背椅,通高119、座面80×52、座高36厘米。紫檀木是「木中之王」,多無大器。因此,此椅比較珍貴。此椅造型別緻,靠背有背傾角,呈三屏風式,中高側低。搭腦後仰、柔軟、順滑,扶手為屏板式,里外部皆浮雕串枝花,形象生動細緻,雕刻技法成熟,圓潤渾厚,不露刀鋒,製作極精。座面下帶束腰,三彎腿下帶托泥,屏板、腿、牙飾浮雕卷草紋。扶手所用檀木顏色要比靠背、座面和腿處深。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紫檀木浮雕靠背椅

清代圈椅,高103、寬72.5厘米。靠背刻有一個篆書「壽」字,在結構上承襲了明式坐具的榫卯結構,做法巧妙,牢固耐用。此椅在高度上比明式坐椅有所下降,以適合人們使用,這較明式更為實用。做工是比較精緻的,造型也較美觀。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圈椅

清代檀木透雕嵌螺鈿靠背椅,通高105、座寬66.3厘米。靠背透雕圖案:由兩如意環抱著松樹、翠竹,再加上以五彩螺鈿形成的梅花,構成三友圖;搭腦上還有用五彩螺鈿鑲嵌成相對而飛的蝴蝶。扶手裡向單面雕刻花紋並鑲嵌大理石,座面鑲有方形大理石,束腰下鼓牙面上鑲嵌有螺鈿纏枝花紋;足飾回紋。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檀木透雕嵌螺鈿靠背椅

清代鐵梨木透雕嵌螺鈿靠背椅,高104.7、寬66厘米。椅座和靠背都鑲有黑白花大理石,圍板及腿部分滿嵌螺鈿;扶手框中為浮雕「喜上眉梢」紋。帶束腰,羅鍋棖。搭腦為雙峰式,中心處鑲嵌有五彩螺鈿,圖案為兩支蝙蝠環繞在一個團壽字周圍,兩旁螺鈿梅雀圖。靠背鑲嵌圓大理石。圓框上面鑲嵌有22個壽字變體圖案。椅面鑲著方形大理石,兩側雕刻著雙鹿、梅花和喜鵲,形成一個福祿壽喜的圖案。座椅的前面滿嵌五彩螺鈿,圖案為梅枝、梅花。兩腿的花牙處中心嵌有12朵梅花,兩側為兩隻喜鵲的傳統吉祥紋樣。古人以喜鵲為喜的象徵,唐宋時期即有此風俗。梅花諧音「眉」字,畫喜鵲站在梅花枝梢,即組成了「喜上眉(梅)梢」的吉祥圖案。鐵梨木傢具的存世數量不算少,但在傢具家族中的地位一直很低,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鐵梨木透雕嵌螺鈿靠背椅

清代紅木透雕嵌螺鈿靠背椅,通高101、寬65.7厘米。座面鑲嵌長方形黑白花大理石,靠背鑲有圓形黑白花大理石,扶手雕花籃,雕刻與鑲嵌組成福祿壽喜如意紋,方腿加管腳棖,回紋方足。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木透雕嵌螺鈿靠背椅

清代紅木透雕嵌螺鈿靠背椅,通高100、座寬65.5厘米。扶手雕梅花,四腿頂端浮雕獸頭,足作獸爪按球狀。紅木堅硬、緻密,原色淺紅,年久經空氣氧化,逐漸變深,似黑里透紅略呈紫,年輪紋呈直紋。紅木坐椅,明代即有,清代較多,以廣作為最好,俗稱「徹紅木」。清代紅木坐椅數量較多,這是由於紅木具有莊重的材色,是清代坐椅追求的理想材料。紅木生長在中國廣東、雲南及東南亞,尤其是印度為主要產地。紅木傢具一般被認為始於明代,到了清代才大量生產。所以,從總體上說,紅木傢具主要反映的是清代傢具特色,在造型藝術上絕大多數屬於清式範疇。用量粗大、形體厚重、線形強烈、結構繁複,呈現出一種與明式迥然不同的造型特點和時代風貌。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木透雕嵌螺鈿靠背椅

清代紅木透雕鑲廣石靠背椅,通高105.5、座高50.6、寬66.2、厚50厘米。靠背雕有靈芝紋飾,鑲嵌有圓廣石;扶手及框內雕有靈芝紋,椅足飾捲雲紋。清代傢具風格十分注重裝飾,傢具鑲嵌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與清代統治者來自於游牧民族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滿族人性格豪放,喜歡華麗的裝飾和艷麗的色彩,而繁縟的鑲嵌更能符合他們對審美的要求。在注重物質生活享受和極端頹靡的思想意識下,傢具生產達到了高峰,也使這一時期的鑲嵌藝術達到了頂峰。傢具鑲嵌的材料如大理石、貝殼等,日益豐富,多樣化,後期還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使其鑲嵌藝術達到了傢具史上的最高峰。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木透雕鑲廣石靠背椅

清代紅木鏤空漢瓦靠背椅,通高104、座高51、寬63.5、厚50厘米。座椅的靠背鑲有白色大理石,鏤空流雲、蝙蝠、盤腸,扶手鏤空漢瓦,篆書「延年益壽」四字。一個時代的文學與繪畫藝術也會對當時的傢具鑲嵌有一定的影響。文人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群體,自魏晉以後,他們就倡導脫俗遁世、修身養性等思想,山水題材的圖案體現了文人退隱山林、親近大自然的想法。梅、蘭、竹、菊等題材的圖案則是文人雅趣的反映,這些都直接影響到當時傢具鑲嵌圖案風格的形成。所謂「寫意」的風格就是不追求事物的客觀真實性,而是強調「似與不似之間」的意境美,即根據抒發自我情感的需要對自然物的剪裁,以突出人的主觀情感,張揚個性。在風格上追求「氣韻生動」,這些都深深地影響了傢具鑲嵌圖案的設計。諸如此類的美學觀點被工匠們理解和吸收,就影響了清代鑲嵌裝飾的風格。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木鏤空漢瓦靠背椅

清代紅木邊嵌檀木山水靠背椅,通高107、座高48、寬100厘米。紅木邊里外部蘭漆地浮雕山水花紋,球形足,牙浮雕捲雲紋。邊嵌檀木,是清式坐具的一個重要特點。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木邊嵌檀木山水靠背椅

清代紅木嵌螺鈿石心靠背椅,高112、寬67厘米。在座椅的靠背中,有透雕嵌螺鈿的「福、祿、壽、如意」圖案,扶手內鑲有雲石浮雕葫蘆;椅面鑲長方形大理石。清康乾盛世為傢具的製造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傢具製作繼承了明代傢具結構上的傳統做法,但造型卻很複雜,風格大變,趨向華麗厚重,線條平直硬拐,裝飾繁瑣。從大量的現存清代傢具中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傢具追求的是莊嚴、富麗、豪華的風格。而清式傢具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注重裝飾。鑲嵌的效果尤為突出。可以說,到了清代,由於追求富麗堂皇風格的需要,而促進了螺鈿傢具的進一步發展,並成為螺鈿傢具的鼎盛時期。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木嵌螺鈿石心靠背椅

清代紅雕漆雲龍靠背椅,通高90.5、寬59.5厘米。靠背呈三屏風式,托首如意式,雕有「吉慶有餘」、「八吉祥」等圖案;余處雕花、雲、萬蝠紋。清代宮廷的雕漆造型古樸莊重,紋飾精美考究,色澤光潤,形態典雅,並有防潮、不變形的特點。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雕漆雲龍靠背椅

清代硬木雕團壽字靠背椅,通高97.5、寬62厘米。搭腦為雙峰式浮雕蝙蝠。靠背透雕團壽字,屬文字類的裝飾圖案。清代傢具上經常鑲嵌有吉祥文字和詩文,常見到的吉祥文字有福、祿、壽、喜等。還有用各種書法或變體形式組成的「百福」、「百壽」、「百祿」、「百喜」圖,詩文主要是鐫刻一些名人或書法家的作品。這些文字類圖案常作為傢具裝飾與傢具結合起來,體現出書法藝術、傳統文化與傢具藝術相應相生,體現出中國人的審美情趣。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硬木雕團壽字靠背椅

清代紅木鑲大理石竹紋靠背椅,通高100、座高50、座寬66厘米。座椅的靠背鑲嵌有圓形的大理石,兩側透雕竹紋,左右扶手雕有玉蘭花卉。搭腦為馬鞍式。玉蘭花代表著報恩,竹子寓意平安。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清 紅木鑲大理石竹紋靠背椅

從大量的傳世傢具中可以看出,用大理石鑲嵌的傢具是非常之多。而且南北通用,範圍非常廣泛,是清代傢具的主要裝飾手法之一。在傢具上鑲嵌較大面積的理石是廣作的特點之一。廣東地處亞熱帶,氣候比較炎熱,是氣溫較高地區,人們喜歡用大理石作為傢具鑲嵌材料。在椅的座和靠背等主要部分鑲以晶瑩冰潔、紋理秀美的大理石,在色彩上不僅起到鮮明的對比作用,也使坐具顯得雍貴華美。使用時,冰潔的大理石給人以清涼舒適感,加上大理石花紋變化萬千、奇妙異常,使觀者遐想連連。從紋飾上看,京作傢具較其它地區又獨具風格。它從皇家收藏的古代玉器、銅器上吸取素材,巧妙地裝飾在傢具上。

清代在明代的基礎上又發展的更加廣泛了。明代多雕刻螭虎龍,而清代則以龍紋最為常見,其它還有螭紋、獸面紋、勾捲雲紋等。根據傢具造型的不同特點,而施以各種不同形態的紋飾,顯示出各式古香、文靜典雅的藝術形象。

該文章摘選自《收藏家》雜誌APP,欲知曉更多藏品工藝請前往應用商店下載。

清代紅木靠背椅的鑲嵌裝飾風格賞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看古人如何把「空調」穿在身上
宋代女子的「美妝神器」——陶瓷粉盒
看古人如何把竹席「穿」在身上
如何通過觀感區分新老瓷器的胎體
古陶瓷鑒定研究|如何通過觀感區分新老瓷器的胎體

TAG:文藏 |

您可能感興趣

田園風格怎麼裝修,裝修風格的搭配
現代風格軟裝和色彩搭配技巧
插畫風格的紋身
老兵店內紋身作品欣賞——小臂部位黑灰風格紋身
仁壽豐巢裝飾風格,火爆新中式風格裝修
復古風格裝修,風格懷舊配飾新潮,另一種設計風格
天津武清別墅現代中式風格裝修效果圖,幽靜安然,木香裊裊
攝影師鏡頭下的美女,白色襯衣配破洞牛仔褲時尚優雅的風格,圖四……
唐嫣風格大變,身穿白色襯衫搭配亮緞短褲,大膽秀出小蠻腰!
風格鮮明,品鑒帝舵碧灣格林尼治型赭棕色皮帶腕錶
簡歐風格電視背景牆,漂亮又實用的裝飾
簡約客廳風格裝飾畫選擇 神清氣爽山水畫
配色混搭風格,清新浪漫的冰淇淋小居
裝修風格與軟裝搭配:北歐風格
小清新風格插肩袖短毛衣
王源走紅毯,一身帥氣黑色西裝,紳士風格獲得讚賞!
模特紅衣黑裙別樣風格,齊肩短髮秀出幹練氣質
彩色玻璃風格
認識六種室內裝飾風格,你喜歡哪一種裝飾風格?
景德鎮瓷瓶攝影賞析,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