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目不識丁,卻官至封疆大吏!

此人目不識丁,卻官至封疆大吏!

張曜(1832年~1891年),號亮臣,字朗齋,乳名阿牛,祖籍浙江上虞,後遷居錢塘竹竿巷(今下城區武林街道孩兒巷、竹竿巷一帶),寄籍順天大興(今北京市),光緒十一年(1885年)授河南布政使,十二年調補山東巡撫。

雖然日後官至封疆大吏,但張曜自小就不愛讀書,加上家境貧寒,無人管教,長到二十齣頭依然目不識丁,光棍一條。雖說肚子里沒什麼墨水,但卻生得膀大腰圓,一身的力氣。作家寒波在《老殘遺恨》中就這樣描述張曜:猛大蟲似的一條大漢,黑楞楞好一副水牛般魁梧結實的身坯,渾身肌肉疙瘩賽如鐵彈一般,比試石鎖石擔,力大無窮,無人能勝得過。

在家鄉,大夥都喊他的乳名阿牛,他確實是人如其名,謀生全憑一身蠻力,在鎮上一家碾米作坊為人舂米糊口,每次能背米三四百斤,行走如飛,在街上橫衝直撞,見者無不害怕。

這樣的苦日子沒過多久,張曜的機會就來了。此時農民起義的烽火燃遍大江南北,太平天國如星火燎原,自廣西金田村起義,迅速佔有長江中下游許多省份,建都南京,稱為天京。北方的農民軍則稱捻軍,崛起於安徽、河南、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固始縣正處在捻軍活動中心附近,很多貧苦農民參加了起義軍,蒯賀蓀被捻軍弄得焦頭爛額,縣中卻無兵可守、無將可用。這個時候,蒯知縣突然想起了自己的這位遠房表親,一身的蠻力,干別的不行,打仗或許倒是塊料。於是命張曜充任團董,訓練三百名團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氏宗親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此人幹掉3個皇帝,卻不篡位稱帝!
《康熙王朝》他的功勞,被周培公佔了!
一代武神趙子龍為何會敗於曹真之手?
梁山好漢中結局最好的人,裝病騙過宋江,最後成為一國之主!
被評為二等殘廢的開國將軍:媳婦和妹妹慘死,毛澤東讓他帶兵報仇

TAG:錢氏宗親俱樂部 |

您可能感興趣

此人目不識丁竟官至山東巡撫,而且同僚和百姓對他的評價都極高
此人目不識丁,卻有一身好武藝,自宮當了太監,最終混到萬人之上
此人連袁世凱和曾國藩都不放在眼裡!卻只忌憚這目不識丁的老婦!
楊業是此人手下敗將,目不識丁卻在朝堂拽文,惹得哄堂大笑,皇帝寵信一生
此人目不識丁,卻與老子和孔子齊名
他目不識丁卻被諸葛亮賞識和信任,最後成為蜀漢四大將領之一
此人目不識丁,一句話惹得哄堂大笑,皇帝寵信一生,楊業是手下敗將
她目不識丁,卻是《紅樓夢》里最不信命的女人,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本是一奴隸,卻翻身當皇帝,目不識丁的他,一句話竟成大俠口頭禪
清朝一窮小伙,目不識丁,被親戚痛罵一頓後投軍,後成封疆大吏
阿不都亞運會大放異彩,一人卻挨噴,球迷:有目不識泰山!
此將軍素有將才,但目不識丁,憨厚老實卻得皇帝信任
前蜀王建雖然目不識丁,但對文化人卻相當禮遇
曹操錯過的將才,被趙雲挖走,目不識丁,無名小卒當上蜀漢大將軍
他是文官也是清末名將,目不識丁遭彈劾,最後卻成為一代名臣
軍閥里的泥石流!目不識丁卻酷愛吟詩,這一首讓人讀了笑噴
呂蒙稱三國神將無人敢不服,活捉關羽,目不識丁卻研透兵法
從目不識丁的武夫到封疆大吏,怕老婆的張曜何以能成晚清名臣?
萬墨林目不識丁,為何杜月笙卻相中他,還讓他幫自己管理賬務
一個目不識丁的人,被人強迫推上帝位,後來竟成為史上公認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