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胯、松胯、坐胯,其實就是?
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老說開胯松胯坐胯之類的
一個胯就把人搞暈了
其實就是關節靈活、
肌肉有勁,韌帶彈性
你能跳50個龍形,關節肯定活
根本就沒有坐胯之說,起碼孫老從來沒說過
比如說單重三體式,就一種
現在出來好幾個狀態的三體式
結果,絕對單重三體式出來了
孫老強調的是周身散亂之氣收于丹田
三體式重心偏重於後腳即可
所謂消息全憑後腳蹬
就一個三體式,
其實幾分鐘就能說清楚,剩下的就是你的毅力
我最佩服的就是那些吳橋雜技的小孩子,不容易,雖然前景不佳
如果武術那樣吃苦,肯定都是高手
其實很多真傳,都是無奈狀態下一代代傳下去的
武術這種東西你要是真傳,有時候真的會很窘迫。
因為你真練,不忽悠,沒錢可進
不少功夫好的練家子,生活卻很窘迫
孫祿堂有真功夫,也是他著書立說之後,加之確實有超人之功夫,生活才好
大多數真練武術的,生活狀態一般
那些有經濟基礎的練武術,除外
所以說過去常說窮文富武
呵呵,潑冷水
當然你有個不錯的工作,練練拳,身體好。也不錯
同時了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當作愛好和健身身心健康,更不錯。
比如我把這個貼上來,你再看看所謂極限三體式,一對照就知道毛病在哪
是孫祿堂先生對還是別人人對?
那我堅信孫祿堂的三體式對
孫祿堂先生說里胯極力抽勁
恰恰與松胯相反
這裡說的是鬆開,但是說的是兩胯里根
我所說,都是有出處的
胯那裡本身不會松的
只會關節會更靈活
實際上是脊椎踏踏實實的放在這個基座上,本身才更靈活
靈活的基礎是穩定
否則靈活就變成了晃蕩不定
所以為什麼形意拳第一步就是站樁
做到上下如一,像樁子一樣,不要動搖這個
圓襠,其實就是抱胯,讓它更穩
更穩才會出現靈活
我的看法啊,僅供參考
世間一切靈活都是相對穩定而言
因為我們要利用這個地球的重力
我們的老祖宗們早就認識這點
所以說天圓地方
練拳途徑也是
明勁、暗勁,化勁
先整先穩,然後暗化再生。
何為開胯(源自百度百科)
盤拳之初,以拔胯,開胯為主,胯是人體中節的中節。胯跟脊柱合稱為龍虎之勁,動物之奔跑捕物,而物不能逃,皆在於此!在內家拳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是內家拳發勁的核心部位。
開胯的價值
開胯:使胯能夠藉助胯根的大筋(肌腱、韌帶)能夠快速崩彈,並且能夠產生回彈效果。在武術當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寧教十手拳,不教一把胯」,對功夫的增長起到決定性作用!
盤拳之初,以拔胯,開胯為主,胯是人體中節的中節。胯跟脊柱合稱為龍虎之勁,動物之奔跑捕物,而物不能逃,皆在於此!在內家拳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是內家拳發勁的核心部位。所以大家也就明白我們一開始為什麼要將胯盤開。在拳中有不可代替的位置。
胯的結構
「胯」是指人類骨骼的一部分,即胯骨,它是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恥骨組成,統稱為髖骨(或盆骨)。
開胯的練習方法
開胯的目的是盤開胯根至膝彎的大筋,借從而產生自動的皮筋般彈射勁力,練助肩胯的反擰對拔,將「大筋」拉伸,習一段時間後達到胯自動「崩彈」的效果。練至身如彈簧,讓你擁有「龍虎二勁」,延年益壽筋骨齊鳴。
光有大筋的緊,沒有大筋的彈,是無法拉開的,用大筋跟不用大筋形態差異不大,對後期的發展影響太大了!
動作要點
撥胯的幾點要求:1.膝固定
2.擰肩胯,肩至下頜
3.胯跟肩的反擰形成對掙
4.抖胯彈肩,貼肘發勁 (原理:拔伸胯部大筋,用大筋彈射胯,形成被動發力
開胯練習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動作熟練、到位,做到肩胯擰轉帶動手臂;
第二階段:從起點抖發到終點單一發勁,要求瞬間彈抖能打出筋骨崩彈聲;
第三階段: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實現被動迴環發勁,要求肩胯內臟整合生生不息。
誤區及注意事項:
1,腰胯不分
「活胯」與「彈胯」差距巨大,「胯」與「肩」相合,可以體現出身體的活,而「彈胯」是用胯根大筋崩彈而出,是一種被動發勁狀態,跟肩相合,可以使身體變得暴烈而靈動!而傳統拳中通常所說的「腰勁」,其實並不是腰椎的擰轉,而是指將腰椎向後撐開,使脊柱成「弓」,要的是縱向的崩彈。一味看拳譜練,會形成很多的誤區,想當然用「腰椎」橫向擰轉發勁,會損傷脊柱。大家都知道「脊」有縱向的支撐力,但卻沒有橫向勁力,橫向勁力來自於「胯」,縱向的脊柱崩彈卻得益於「腰椎」的後撐,「螺旋」是由胯的擰,脊的彈相合而撐成,明白這個道理,功夫就不容易出偏差!
2,襠胯不分
胯和襠是兩碼事,"襠"是倆腿所夾之角,而"胯"其實是骨盆之位的一塊地域。襠和胯很容易混淆,且在隱私部位,難以示範。,不能簡單地把開胯理解為橫叉,壓腿
3,只注重大筋的拉伸,而不注重彈抖
胯」是基礎的基礎,在練習的過程中,大家必須要明白「開胯與開弓」的相似之處,「開弓」需要外力的撐拔,開胯也一樣,需要將「胯根」撐拔開,同樣需要藉助外力。開弓以後,射箭是一個自動化的過程,開胯也是一樣,只要如「弓」一般,將「胯根大筋」崩緊,同樣可以做到如「弓弦」般的崩彈。「開弓放箭」是「緊中緊」,意欲崩斷弦,「撐筋拔骨」同樣需要極力撐開,崩緊,在緊的當中尋找發勁的根源。因為我們太熟悉由極松到極緊狀態的肌肉「爆發力」,對於「極緊」狀態下,用更緊的方式產生更多的「彈簧勁」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其它關節也是如此。所以在「開胯」的過程中,「鎖肩拉胯」是類似於「開弓」的過程,也是打出「顫勁」的根本前提所在!
檢驗標準
胯能夠藉助胯根大筋抖彈,並且打到點以後形成回彈,能夠發出關節腔音,筋骨齊鳴的嘭嘭聲
下面給拳友推薦幾本孫祿堂的書:


※樁功解密:樁功由功架和功法兩項內容構成!
※開胯?好難呀!鬆動骶髂關節的最好方法是練三心並站樁!
※男女50歲以後的人生享受!
※身備五張弓 拳式無鬆懈!大松大軟藝難成!
※古傳八段錦及行氣練氣秘要
TAG:九五太極養生 |
※你認為是硬漢開的車,其實很多都是軟妹子在開!
※讓杜鵑花開爆盆,開的又多又大的技巧,其實很簡單
※「其實感情,最怕的就是拖著。」
※扭轉運勢,其實就自身的習慣開始做起,說到底修身、養德才是關鍵
※衝鋒號都有哪些作用:起床、訓練、衝鋒,其實還有你不知道的!
※剛從非洲回來的維和警察:墨鏡、迷彩服、真槍實彈,看上去好酷,其實……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腰果,開心果,芥末,它們是怎麼長出來的?
※吵架拌嘴其實在「秀恩愛」,再吵架也不會分開的星座!
※火影忍者都說主角開掛,其實開掛最明顯,最實用的當屬他?
※圓臉、臀大、腿粗、微胖的女人,其實你的命最好。
※拿狙擊步槍打正在飛行的飛機,其實還是可以夠的著的
※黑眼圈、打呼嚕、磨牙,其實都是鼻炎惹的禍
※抖腿是智障行為?其實抖腿是有益的
※其實,我們可以真正享用的不是黃金,而是五穀雜糧和乾淨的水
※其實,單身真的挺好的
※李天佑的結局,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新買的電腦,不是開機就用的,有幾個設置,其實很關鍵
※火影忍者,鳴人被認定為吊車尾的存在:其實是個隱形的天才!
※真正的放下,其實就是為了她
※真正的「佛」,其實就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