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江南夏未滿,遍摘小楊梅

江南夏未滿,遍摘小楊梅



鮮甜一味值千金,


軟紅浸齒如崖蜜。



本文摘自拾文化旗下素食平台


純素







盛夏的果實,皆鮮磊可愛。尤其是夏至前後,南方雨足烈曬,把青澀的果子染得通紅。時令楊梅,就是其中珍品之一。




人說,五月的楊梅,初疑一顆值千金。



我猜說這話的人肯定嘗過冰水浸楊梅。涼氣浸透果子,酸甜味更加突出。咬在嘴裡,像嚼了塊清新軟香的冰雪。







雖然味道像梅子,但相比青梅的酸爽,楊梅更以甘甜為勝。所以那種超市裡賣的盒裝蜜漬楊梅,雖然甜得有些發膩,但還是讓人忍不住大口塞進嘴,然後暢嚼起來。就連楊桃核,也能有滋有味地空嚼半晌。







在紹興這個江南勝地,能與黃酒媲美的特產,就是楊梅了。




老家紹興的周作人,對鄉味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情,唯獨對楊梅的滋味念念不忘。每到初夏見

其他莓果上市,他就會想念咂摸起記憶里那股鮮甜的味道來。







在《楊梅》一文中,周作人借用《紹興府志》的記載,描繪了一幅「楊梅出遊盛景」:




「方楊梅盛出,好事者都以小舫往游,因置酒舟中,市堤楊梅,與酒相間,足為奇觀。婦女以簪髻上,丹實綠葉繁麗可愛。又以雀眼竹盛貯為遺,道路相望不絕。識者以為唐人所稱荔枝筐,不過如此。」



楊梅與酒並聲叫賣,游迤不絕。但最有意思的還要屬姑娘們把楊梅果子當髻簪來戴。紫紅如微繡球,幾瓣翠葉插在髻間,有一種楠玉髮飾般的可愛。







楊梅果子多產自江南,又很注重鮮味,所以無緣鮮楊梅的我等北方人,就只能靠鹽藏、蜜漬、糖制、火酒浸等法子來解饞了。




《齊民要術》里的「鹽藏」法就很有效。




按比例把楊梅和鹽混合、晒乾,再用杬木皮煮汁腌漬楊梅干。

如果加蜜一起腌漬的話顏色就會變深,不加蜜的話,楊梅都會保持原先的亮麗色澤,經年不壞。



有的菜譜里還會加上甘草水,讓楊梅更有腌漬的異香。這倒是跟今天鹽漬楊梅的做法差不多。







不過作為甜口黨,我覺得《清供錄》里的「渴水楊梅」看起來更誘人。




「楊梅不計多少,掬弱自然。汁濾之十分凈,入砂石器內,慢火熬濃,滴入水,不散為度。貯以凈器,用時每斤梅汁入蜜三斤,腦察少數,冷熱任用。」




慢火把洗凈的楊梅煮軟,熬煮過程中點滴加水,等到熬成一鍋濃稠的楊梅醬糊,就按一比三的比例和蜜混合存在罐子里。




楊梅能融化蜜的甜味,熱的時候稀釋了拌桂花喝,是不可言喻的香甜;涼的時候浸片薄荷喝,是能消渴解暑的良茶。







不過說到底,楊梅最出名的做法,還是「楊梅燒」。




周作人說,「楊梅生食固佳,浸燒酒中一日,啖之亦向有味,浸久則味在酒中,即普通所謂楊梅燒,乃是酒而非果矣。」







把楊梅果子浸到高濃度白酒里,泡一天再拿出來吃,會有十分清爽的感覺。如果直接把果子加冰糖和白酒混合封存,幾周過後,就是色澤瑰麗的楊梅酒了。




泡酒的果子,和泡了果子的酒,都是夏季去悶解暑的絕佳小食。







《本草綱目》記載,「楊梅可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憒惡氣。」




楊梅幫助消食生津、止咳止瀉,是夏季煩悶燥熱時的清甜一味。




江淹稱楊梅「寶跨荔枝,芳帙木蘭」,這都是虛誇了。真正讓我迷戀的,只是那熟楊梅厚沉的甜味,和回甘時一團薄荷般的果香而已。







-

END

-





更多精彩文章推薦


?


豆腐一碗,端賞百味


紅豆不生相思生羹湯


消夏:涼麵勝雪,素麵攢鮮




掃下方

二維碼

可關注

純素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很多人喜歡墳頭上寫生平,我偏要在墳頭裝wifi
世上本沒有那麼多大胸,直到這篇乾貨出現!
有一女孩站我左邊(打一字)
如何成為一個會表達的人?丨最傷人的四種表達方式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