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河北省局創新乳製品監管,合格率達99%,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河北省局創新乳製品監管,合格率達99%,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河北

以5類指標、6種分析模式、9條預警規律為核心技術,通過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風險,建立「機器換人」的智慧監管,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實現了乳製品安全監管新跨越。

在前不久結束的科技活動周期間的「全國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創新科技成果展」上,河北省成功建立的乳製品安全風險監測模型預警系統的相關科研成果引人關注,目前該系統已在河北省實現常態化運行。

GIF/6K

2008年以來,河北一直把乳製品質量安全問題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中之重,持續探索加強乳製品監管的新思路、新機制、新舉措。

2013年以來,河北著手創新研發「乳製品安全風險監測數字化預警模型」。該模型通過收集乳製品關鍵品質指標、供求價格、採購和產品數量、原料與成品換算關係、生產區域分布等5類關鍵風險指標數據,採用趨勢分析、比較分析、供求分析、歷史分析、地域分析和工藝分析6種統計分析方式,創造性搭建9個一般性規律模型。

2016年底,相關的科技項目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GIF/6K

目前,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已經在全省的42家乳製品生產企業質檢部門安裝了該模型軟體終端,企業每月兩次報送原料乳和成品乳的5類風險指標;同時結合全省乳製品安全全覆蓋抽檢監測數據,形成乳製品生產信息和檢驗結果大資料庫

通過模型軟體計算分析,清晰呈現全省乳製品各個風險指標的每日雷達圖、年度趨勢曲線圖和一般規律圖。如果某項關鍵指標嚴重偏離一般性規律,模型軟體就會「亮紅燈」。

該模型既能實現對同一企業從原料採購到成品銷售的縱向監控,也能實現對不同企業間品質指標的橫向監控,以及對同一樣品企業自檢數據和監管部門抽檢結果的比對,及時發現企業可能存在的非法添加、摻雜摻假、自檢水平低等安全風險。

模型的廣泛深入應用,實現了從點上問題發現系統性問題,從企業問題發現行業性問題,進而及時發現行業潛規則;節約監管成本,很好地彌補了食品企業多、監管人員少的矛盾以及大量投入卻發現不了風險隱患等現實問題,達到了「足不出戶,盡收眼底」的監管效果。

4年來,該模型軟體已經收集省內各乳製品企業35萬條原料信息、20餘萬條成品信息,376種成品的151655條監測數據,共發現並預警32家次乳製品企業可能存在的85條風險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河北省局均及時進行核查處理,約談企業負責人,並先後2次召開全省乳企情況通報會,開展3次集中整治,切實消除安全風險隱患。

記者了解到,在以往的監督檢查中,因為缺乏對企業各項數據綜合分析和企業間橫向比較,一些企業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監管人員難以發現。4年來,該模型軟體預警功能日臻成熟並顯示出強大威力,助推監管模式由「到企業去查問題」轉變為「帶著問題查企業」,初步實現了精準監管。

預警模型的應用運行也有效遏制了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不規範行為,倒逼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嚴格管理制度、加強人員培訓、加大檢測投入,企業的自律意識明顯增強,全省乳製品行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近年來,河北乳製品質量安全持續保持較高水平,各級抽檢合格率均達到99%。

文/《中國醫藥報》 記者 劉雲濤

新媒體編輯:申楊

統籌策劃:李雪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醫藥報 的精彩文章:

一起為食葯監總局點贊!全國科普講解大賽榮獲優秀組織獎
劃重點!科技部、食葯監總局等6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不容錯過的科普視頻!關於「葯」,你需要一點必備知識……
我國積極申請加入ICH,業界人士怎麼看?
520這個周末,中國健康傳媒集團170餘名員工聚在一起幹了件溫暖的事!

TAG:中國醫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