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來到蔣介石別墅,掉頭就走,只說了一句話,令人深思
毛澤東1954年在杭州期間,興緻勃勃地去過蕭山、德清、紹興東湖農場、杭州郊區等地農村,聽取當地領導彙報,親自走下農田,步入農家,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
毛澤東那種雖身居高位,卻始終保持艱苦奮鬥、深入群眾的領導作風,深深激勵著那個時代的廣大幹部。
1959年11月,毛澤東主席在杭州組織讀書小組,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在這期間,毛澤東曾去爬山,爬的是杭州郊外位於德清縣境內的莫干山。
毛主席來到蔣介石別墅,掉頭就走,只說了一句話,令人深思
莫干山為天目山之餘脈,主峰塔山,海拔719米,平均海拔500米,素有「清涼世界」的讚譽。「莫干」名字來源於戰國名匠幹將莫邪夫婦曾在山中的劍池鑄成天下聞名的幹將、莫邪雌雄寶劍的故事。
自古名山僧尼多,從南北朝開始建造寺院,到清朝乾隆時期山上已經有400餘座寺廟,據說當時天池寺一個住僧每天走訪一座廟,需要一年才能回到自己的寺院。
莫干山離杭城60多公里。汽車盤亘于山中。那天,車到山腰,毛澤東下了車。毛澤東一邊走一邊觀賞著莫干山景色,還一邊與羅瑞卿、田家英一行說古道今,談笑風生。
毛主席來到蔣介石別墅,掉頭就走,只說了一句話,令人深思
莫干山南麓的金陵村,有個「松月廬」。蔣介石曾三次到此地召開重要會議或休息。據說,那天,毛澤東行至松月廬。聽陪同人員介紹,這裡曾是蔣介石、宋美齡住過的別墅。
毛澤東一聽,一陣沉默,接著,他丟下一句話:「我們走的是不同的路。」掉頭就走。
毛澤東登山不盡興不往回走。午飯後稍作休憩,毛澤東又興緻勃勃地到觀瀑亭觀瀑,順蘆花盪西行至莫干山最高峰——塔山望遠,東望太湖,南看錢塘,西眺江西。他手指了指遠處峰巒疊嶂的群峰,對身邊的汪東興說:「山那邊,就是你們江西弋陽了。」
毛主席來到蔣介石別墅,掉頭就走,只說了一句話,令人深思
沉思片刻,毛澤東說:「弋陽縣出了個人民英雄方誌敏。」毛澤東眺望遠方碧水漣漣的太湖和翠綠的群山,深情地說:「方誌敏同志在敵人的監獄裡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我從事革命鬥爭的略述》等著作。這些著作是贛東北地區的革命鬥爭史,是一個共產黨員的革命意志、情操和高尚人格的寫照,是不朽的佳作。」講到方誌敏同志年僅36歲就犧牲了時,毛澤東不無惋惜地說:「方誌敏同志是個大智大勇、很有才華的革命家。他死得偉大,我很懷念他。」
毛澤東是個極重感情的人。說到難過處,他全然沒有了登山的興緻,隨即怏怏地下山了。
周總理酒量有多大?志願軍戰士回國後,排著隊向周總理敬酒,周總理來者不拒
中國人民志願軍從1950年10月19日跨過鴨綠江,到1953年7月27日讓美軍簽下《朝鮮停戰協定》,共歷時兩年零9個月。
但是,戰爭勝利後,中國人民志願軍並沒有全部撤離朝鮮,而是繼續留在朝鮮,幫助朝鮮人民一起戰後重建。直到1957年11月,毛主席對金日成說:「鑒於朝鮮的局勢已經穩定,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使命已經基本完成,可以全部撤出朝鮮了。朝鮮人民可以完全依據自己的力量來解決民族內部事務。」
因此,195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後一批人回到國內,正式結束了在朝鮮的戰鬥。
朝鮮人民歡送志願軍回國
幾天後,周恩來總理特地在北京飯店設宴,為志願軍的代表們接風洗塵。
周總理的秘書何樹英知道,在這種場合,肯定會有很多人來向總理敬酒,於是就暗中把總理的酒都換成了白開水,以免總理喝得太多。
宴會開始後,周總理端起酒杯,首先向全體代表敬了一杯酒。但當他一口將杯里的「酒」喝掉之後,卻皺了一下眉,轉頭對何樹英說:「今天都很高興,不要這個,換成酒。」
何樹英不敢反駁,只好把水都倒掉,給總理換上了貨真價實的茅台酒。
幾杯酒下肚,現場的氣氛越來越熱烈,志願軍戰士們都紛紛圍過來,排著隊向周總理敬酒,表達他們的敬意。
但是,志願軍戰士這麼多,總理怎麼能喝得過來?幾杯過後,何樹英急了,對大家說:「你們的心意總理都領了,就不要再敬酒了!」
但志願軍們都不聽,還邊抹眼淚邊說:「我們好不容易才見到周總理,我們一定要給敬愛的總理敬一杯酒,表達我們最崇高的敬意!」
何樹英還想再勸,卻聽周總理說:「沒關係,戰士們這幾年太不容易了,這次終於回到家了,我一定要陪他們喝個痛快!」
於是,面對志願軍戰士們的敬酒,周總理來者不拒,杯杯不落空,誰也不知道他喝了究竟有多少杯。
最後,志願軍司令楊勇看周總理喝得實在太多了,就站出來攔下了大家,對總理說:「總理,開始跳舞吧。」
周總理這才笑著對大家說:「好,聽你們司令的,大家去跳舞吧!」
看著大家都走後,周總理這才找了張椅子,一屁股坐下,靠在上面就睡著了。何樹英趕緊上去,想把總理背到休息室,但喝醉的人都會非常沉,何樹英背了幾次都沒成功,只好又找來一個服務人員,把周總理連同椅子,一起抬進了休息室。
志願軍戰士們為什麼會對周總理如此尊敬、熱愛?自然不是沒有原因的。
當年志願軍剛剛入朝時,正值寒冬,而且國內的經濟也不好,在後勤上得不到保障,出現了大量的非戰鬥減員,很多戰士都被凍死、餓死。作為志願軍司令的彭德懷,心裡非常難受,就專門回到國內,向毛主席反應了這件事。
1951年2月24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了一次會議,專門討論志願軍的後勤問題。因為當時剛剛建國不久,百廢待興,每個領域都在省錢花,因此當彭老總提出前線需要支援的時候,很多人都搖頭嘆氣,說自己也有困難,幫不上忙。
彭老總向來脾氣急,一聽大家這麼說,猛地一拍桌子,叫道:「這也困難,那也困難,就是你們愛國,難道志願軍不愛國!你們去前線看看,戰士吃的什麼,穿的什麼?傷亡那麼多人,他們為誰犧牲?現在既沒有飛機,火炮又很少,後方運輸根本沒有保障,糧食服裝運不上去,又餓死、凍死了很多戰士,難道國內就不能克服困難嗎?」
在場的人也很不服,光你們志願軍困難,我們就不困難嗎?但周總理朝大家擺了擺手,示意都不要吵,並讓彭老總先回去,自己會儘快解決。
彭老總帶著一肚子不痛快走了,周總理也開始了忙碌的解決工作。在周總理的巨大努力下,全國上下都掀起了一股為志願軍捐錢捐物的熱潮。
有一次,周總理去北京一家機關單位視察給志願軍做炒麵的情況,看人手不夠,就親自抄起了鏟子幫忙。大家都知道,總理的右臂受過傷,所以只能用左臂活動,沒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旁邊的工作人員趕緊把鏟子搶過去,讓總理歇一會兒,周總理說:「不要緊。我們在國內受點累算什麼,志願軍在前線很艱苦,要把炒麵做好送給他們當乾糧,支援他們打勝仗啊!」
因為長期超負荷工作,周總理病倒了,但還是沒有停下工作,經常去視察給志願軍做後勤的工作。連鄧穎超也看不下去了,就去找毛主席,讓毛主席勸勸他。毛主席就給他寫了個條子,讓他放下工作,先休息三天。
周總理剛休了一天,就讓秘書去找毛主席,說,自己已經好了,可以工作了。但毛主席仍然批示說:「維持原判。」
秘書拿著毛主席的批示,「理直氣壯」地又讓周總理休息了兩天。
面對這樣的周總理,如果你是志願軍戰士,你會不會也向他敬一杯酒?
自古評論出人才,如果您是人才,請說上一句?,你若喜歡這篇文章請回1,不喜歡請回2,謝謝您的參與!


※陳毅眼中的「五虎將」卻出人意料,徐向前都排不上名次?
※她是女匪首稱號「駝龍」,被張作霖槍斃前,竟提出一個特別要求?
※他是開國元老,居功自傲,貪心冒進,毛主席下令「永不啟用」
※毛主席死後,許世友為何帶槍進了主席靈堂?真正原因其實就一個
※行軍打仗林彪只佩服他,做人謙遜曾三辭元帥軍銜,連毛主席都驚嘆
TAG:唯人不唯己1 |
※看到蔣介石住過的別墅,毛主席丟下一句話,扭頭就走
※毛主席看到蔣介石和宋美齡住過的別墅後,掉頭就走,還丟下一句話
※張學良被囚台灣,蔣介石唯一看來他一次,只說了一句話他就哭了
※毛主席看到蔣介石和宋美齡住過的別墅後,掉頭就走,還說了這樣9個字
※蔣介石去世時,為何毛主席高興不起來,只說了這三個字?
※毛澤東曾說:我們唯一的敵人被蔣介石自己打倒了,這個人到底是誰?
※蔣介石逝世後,毛主席只說了這三個字,卻讓人欽佩不已
※鬼子在知道他的時候不敢外出作戰,蔣介石聽到他來了都得躲著,毛主席很敬佩他
※蔣介石說了一句什麼話,讓一生想洗白的杜月笙,放棄了此念頭
※蔣介石唯一一次到延安,被窯洞的艱苦所震驚,只待了一天就走了
※蔣介石孫子被抓,他指著牆上的畫像說了一句話,警察只好放人!
※老對手蔣介石在台灣去世,主席聽後為啥一臉淡定,只說了三個字?
※蔣介石有一個愛好,就是和人拜把子,來看看他都和誰都結拜了
※毛主席佔領北平!蔣介石:他傷到我筋骨了,爬不起來了
※蔣介石只給半小時,此元帥卻講了一個半小時,毛主席說他又立一功
※唯一敢扇蔣介石耳光的將軍,事後問其原因,他:沒想到他能成主席
※毛主席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蔣看後只說了4個字,令人費解
※蔣介石去世之後,毛主席只說了三個字,至今耐人尋味
※得知蔣介石去世的消息後,毛澤東就說了這三個字,耐人尋味!
※魯迅只見過袁世凱一面,就用一句話評價他,把蔣介石都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