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慾望是煩惱,奉獻是快樂

慾望是煩惱,奉獻是快樂

布施除了要有無私的奉獻以外,

更重要的是布施的目的是什麼。

布施是對治你的貪心和慾望的。

人總是希望佔有。他只會問我為什麼少,

多了他一定不會去追問。

在單位領工資,發現少了5塊,

就要追問為什麼少了5塊錢。

他從來不會問:「我的卡里又漲了200塊錢。

哪裡來的呢?」凡夫的本質就是貪慾、佔有。

這就是我常講的,人在世界上生活,

他老是做加法,就是越多越好。

穿的要多、吃的要多、住的要多。

到最後你再穿得多,就像鄉下罵人的,

你裹屍最多能穿七件嘛。穿得完嗎?

我看那個死了沒有把衣服都穿上的,

都個給你扔了,燒掉了,還是得不到。

今天有幾件衣服是穿爛的?

全都是趕時髦,都要好的。

這都是慾望。

但是佛法講生活要簡樸一點。

如果我們現在把它穿完了,

那子孫後代穿啥?

如果你都把它吃完了,

那子孫後代吃啥?

你看今天地下都在挖。

一會又在地下抽水了,

一會又在挖炭了,一會又在挖黃金了。

我們這些人都挖來吃了,

倒是享受了,子孫後代沒有吃的怎麼辦?

那就人吃人唄。你試試看嘛,

這個世界將來就會這樣。

人沒有吃的,那就互相殘殺唄,

互相掠奪唄。

所以要明白佛法講的奉獻、

布施就是要對治你貪慾的心、

佔有的慾望,

把多的東西都奉獻出去。

奉獻是一種快樂,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對奉獻和布施,

心裡都是難捨的。

老是在掂量:「我到底的給還是不給?

我給多少?」

有菩薩精神的人絕對不會掂量:

「萬一我沒有怎麼辦呢?」

你只要是無私的、無我的,

福報一回來,人家都是幫你的。

你看世界上不是有很多報道嗎?

一個人有難了,

另一個人傾家蕩產地幫助他,

最後幫人的人沒落了,

被幫助的人知道了,

還打聽找他說:

「那個人過去幫過我呀,

我也一定要幫助他!」

一樣的道理。

GIF/74K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找到自己,世界才能找到你!
人要有一顆乾淨的心
請記住別人的「滴水之恩」!
武漢古德寺:中國唯一的阿難陀風格漢傳佛寺廟
葉曼老師談末法時代的女眾修行——紅塵中品味難得的清涼

TAG:拜佛去 |

您可能感興趣

煩惱是庸人自擾,隨緣是快樂妙方
願你快快樂樂沒煩惱
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樂觀不是沒煩惱,而是懂得知足
佛是煩惱,煩惱是佛?
寶寶胖,是可愛還是煩惱?
「油畫」憂鬱是因為自己無能,煩惱是由於慾望得不到滿足!
生活,有苦樂,人生,有起落;樂觀,不是沒煩惱,而是懂得知足
很多人雖然懂得快樂之道,但是為什麼還會有煩惱痛苦呢?
宋朝禪詩:若能讀懂,煩惱離你遠去,一生快樂幸福
你是不是也在為脫髮煩惱
煩惱是生活,快樂也是生活,那何不快樂的生活呢?
熱情送祝福 願你快快樂樂沒煩惱
希望你的煩惱
多愁善感,總是喜歡自尋煩惱的四個星座,不會讓自己好過
煩惱是助緣,煩惱即菩提
有人總讓你起煩惱,是應該遠離,還是去歷練?
只有習慣於站在煩惱里仰望幸福,才能收藏點點滴滴的快樂
個高但是長得「壯?我們懂你的煩惱
煩惱,是因為太在意
矛盾,是煩惱?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