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通過耳朵診疾病,耳針珍藏版!

中醫:通過耳朵診疾病,耳針珍藏版!

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喲

中醫師創辦,中醫診病學 中醫亞健康調理,中醫膳食調理, 權威「 靠譜。 中醫養生知識,你身邊的中醫養生專家!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其中第一項便是望診。望診的分類有很多,比如目診、甲診、面診、手診等。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祝家特色的耳診。其實我們的耳朵不光能聽聲還能診病,在疾病診斷過程中,耳診的準確率為70%左右

耳垂位於耳朵最下端,摸上去很柔軟,沒有軟骨,是耳朵上唯一肉多的部位,耳垂前面與面頰相連,後面則與耳輪尾相接。「倒置胚胎示意圖」中,耳垂對應的是胎兒的頭部,因此該部位與人的頭腦,面頰密切相關。

耳垂紅腫。多提示咽喉不適,如咽干、咽痛等。(如下圖)

耳垂圓形凸起:在耳垂外上側有一圓形(鼓包中央凹陷)或丘形突起,多提示病人膽囊不適,可有口苦、膽區隱痛等癥狀,可見於膽結石、膽囊炎或膽囊切除的病人。(如下圖)

冠狀溝:出現在耳垂部的一斜行凹溝,與水平線約成45度角。多提示心臟供血不良,可有心慌、胸悶等癥狀,常見於肺心病、冠心病等。(如下圖)

耳垂斜行突起:該突起位於耳垂、可延及至對耳屏,與水平線約成50度角。常提示牙齒不適,可有刷牙出血等癥狀,常見於牙齦炎、牙周炎。

2、冠狀溝、心區病、胃痛與心和膽囊的關係、按眼緩心慌.低血壓耳型.降壓型

如果心臟出了問題,這個耳朵會露出什麼馬腳呢?

其實這一點也不神秘,咱們都知道,中醫有 「四診法」—— 「望、聞、問、切」,這其中的「望」就是指通過觀察患者外部特徵來推斷疾病發生的根源。針對冠心病的診斷,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耳診,就是指通過觀察耳朵的外部特徵來推斷是否有冠心病的徵象

在我們中醫理論中有 「耳主貫聰而通心竅,為心之司,為腎之候也」的說法,《黃帝內經》中也有 「視耳好惡,以知其性」的記載,並認為耳與經脈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十二經脈都直接或間接地經過耳朵,所以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的說法。現代生物全息理論也發現了耳朵與人體器官的對應關係,並確認了八十多種內外科疾病與耳朵的變化有關係,所以人體有病時,耳朵就會有反映。耳朵的形態、色澤和紋路的變化都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這是我進行耳診的理論依據。

心區光反射增強:即耳甲明顯變亮,多提示心臟功能不佳,可有心慌、胸悶等癥狀。(如下圖)

3、肺型耳、貼穴得氣

肺型耳:

多提示肺為該人的薄弱環節,可有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

特徵:耳舟上部尤其是耳周明顯寬大且較平坦是肺型耳特點。有的人此處會出現皮屑。

臨床意義:易患呼吸系統疾病,平時注意保護呼吸道。提示皮膚過敏。

肺經在體內的當令時間是凌晨3點到5點,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一條經脈,它從上腹部開始,通過大肺腸和肺部,向上繞過喉嚨,從上臂頂部的中府次出來,現於體表。沿上臂和前臂下行,至大拇指末端的少商次終止。支脈從手指部分出,走向食指末端,與大腸經相連接。

穴視診是通過對耳廓及耳穴區皮膚進行細微觀察,以其病理形態診斷疾病的方法。

一、視診的準備

耳穴視診時要求診室採光充足,室溫適宜,環境安靜,並充分暴露檢查部位。診前注意不要用力擦洗耳廓,以免引起血管擴張而變色,或把陽性物擦掉。耳廓不潔 時,可用棉球輕輕擦凈,同時,還要注意性別、季節、氣候的差異。必要時還可藉助放大鏡,以觀察耳廓耳穴皮膚的細微變化。

二、視診的方法

視診時醫者兩眼平視,以一手之拇指和食指輕輕牽拉耳廓,對著光線,由上而下,由外而內的按解剖部位順序仔細觀察。當發現陽性反應物時,用中指由耳背向前 頂起,將皮膚繃緊,以觀察陽性反應物的大小、形態、色澤等。如一次不易確診,可將繃緊的皮膚慢慢放鬆,再慢慢繃緊,進行反覆觀察。並注意與對側耳廓對照, 以監別陽性反應物的真偽和性質。

視診中,如發現有隆起、結節等陽性反應物時,應以手指或探棒觸試結節的大小、硬度、移動性、邊緣是否整齊及有無壓痛等。如有血管變化,應注意血管的正常分布和異常擴張及充盈血管的走向。

三、陽性反應的主要類型

根據我國學者的研究和我們的觀察,視診時陽性反應的主要類型為:

1·變色耳穴部位呈點狀或片狀紅暈、暗紅、暗灰、蒼白或中央蒼白邊緣紅暈等,多見於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肝炎、腸炎等和肺炎、腎炎、關節炎、高血壓及一些婦科疾病。

2·變形常見的變形有結節狀隆起、點狀凹陷、圓圈形凹陷、條索狀隆起或凹陷、線狀交叉等。多見於肝硬變,肝腫大、膽結石、結核病、腫瘤、心臟病、胃下垂等。

3·丘疹有水泡樣丘疹(似雞皮疙瘩),紅色或白色丘疹,多見於婦科疾病、腸道疾病、腎炎、心肌炎、慢性氣管炎等。

4·血管充盈耳穴部血管過於充盈或擴張,可呈順血管走向充盈、局部充盈或成圓圈狀、條段狀等形態。多見於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壓、支氣管擴張、哮喘等。 。

5·脫屑多為糠皮樣皮屑,不易擦去,常見於肺區。多見於皮膚病、更年期綜合征、便秘等。

四、陽性反應的臨床意義

1·有點狀或片狀紅暈、充血或邊緣紅暈的紅色丘疹,脂溢有光澤時,多為急性炎症性疾患。

2·有白色點狀或片狀凹陷,隆起,白色丘疹,無脂溢無光澤者多為慢性器質性疾病。

3·有結節性隆起、暗灰色點狀或片狀時多見於腫瘤。

4·有糠皮脫屑不易擦去者,多見於皮膚病、胃腸病及婦科疾病等。

5·有條段狀、線狀、圓形或半圓形白色或暗灰色疤痕時,多見於手術或外傷後的疤痕。

在臨床實踐中,有些健康人的耳廓上有時也可看到色素沉著、白色結節或凍傷疤痕,但壓之不痛,此乃假陽性,應注意與之監別。

五、常見疾病耳穴視診陽性反應舉例

(一)呼吸系統疾病

1·急性支氣管炎常在氣管或支氣管穴區看到點狀或丘疹樣紅暈,或呈點狀白色邊緣紅暈,有光澤。

2·慢性支氣管炎於氣管、支氣管穴常呈點狀、片狀白色、邊緣紅暈、無或有光澤。

3·支氣管哮喘常於肺、支氣管、氣管穴區看到紅色或白色點狀丘疹,無光澤。

4·急性肺炎兩肺區常呈點狀、片狀或丘疹樣紅暈,有的呈點狀白色的邊緣紅暈、有光澤。

5·肺結核病於肺區常可見到大小不等的點狀灰白色鈣化點或呈索型,皮膚光亮。若呈點狀或丘疹充血、有光澤或輕擦出血者,多為活動期肺結核;若呈點片狀暗紅凹陷、基底有光澤,則可能有肺空洞。

(二)循環系統疾病

1·先天性心臟病(如室間隔缺損、未閉動脈導管等)在心區常可見點狀凹陷,或點狀白色、邊緣紅暈等。

2·風濕性心臟病在心區常呈點片狀白色、邊緣不清。

3·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4的病人於心區可見充血性片狀紅潤,或微血管擴張。

4·冠心病病人常在耳垂部出現斜行皺紋,被稱為"耳垂皺"或"耳折症",同時還可能在心區觀察到形態變化,如呈半圓形或條狀紅色、暗紅等。

5·心肌炎在心區可有散在性點狀紅潤或丘疹紅暈。

6·高血壓病則常在腎上腺、腦點、腦幹、皮質下等穴位觀察到點狀或片狀紅暈等。

(三)消化系統疾病

1·食管炎在食管區常呈點片狀紅暈,邊緣不清,有光澤。

2·急性胃炎於胃區呈點狀或片狀紅暈有光澤。

3·慢性胃炎則呈片狀白色,部分有皮膚增厚。

4·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在胃或十二指腸穴區可見點、片狀白色或線狀暗紅邊緣紅暈,少數有丘疹。

5·胃下垂患者則在胃區外側近對耳輪處呈片狀白色增厚,邊緣不清。

6·慢性腸炎在大小腸區有片狀或丘疹充血,並有脂溢。

7·急性闌尾炎時在闌尾區可看到點狀或丘狀充血,少數有水皰樣紅暈。

8·胰腺炎於胰膽區呈現皮膚紅腫及大小不等的出血點。

9·慢性膽囊炎在胰膽區可見點狀白色、邊緣紅暈。

10·膽結石在膽區有小結節,如小砂子顆粒狀,或呈點狀白色斑點,邊緣清楚,急性發作時邊緣紅暈。

(四)泌尿系統疾病

1·急性腎炎常見於腎穴區呈點或片狀紅暈,有光澤。

2·慢性腎炎於腎區多呈片狀白色或圓形皺摺,少數為丘疹樣白色。

3·腎盂腎炎於腎區多呈白色丘疹或紅暈,少數呈片狀白色。

4·腎結石於腎區呈點片狀白色,邊緣紅暈,或呈沙樣白點。

5·急性膀胱炎於膀胱穴區則呈點片狀白色、白色丘疹或皺摺、不光滑。

(五)其它疾病

1·盆腔炎、附件炎於子宮穴區可見點片狀或丘疹樣紅暈,有油脂。

2·痛經常在子宮穴區有點片狀白色或紅暈,有的呈點狀丘疹,邊緣有紅暈、有光澤。

3·蕁麻疹於肺區常見糠皮樣脫屑,不易擦掉。

4·增生性脊柱炎常於相應部位呈結節狀或條索狀隆起,少數則呈點片狀白色。

5·胃癌患者常在胃穴區呈結節狀隆起、尖硬、粗糙,邊緣不清,壓痛顯著。

六、耳廓色澤與疾病

正常人的耳廓色澤微黃而紅潤。如果耳部發生不同的色澤改變,則提示有不同的疾病發生。

1·全耳色白,常見於暴受風寒,或寒邪直中。亦見於貧血病。

2·全耳色青而黑,常見於劇痛患者。

3·耳垂色青,為房事過多的表現。

4·耳輪焦黑、乾枯,為腎精虧極的徵象。

5·耳朵紅腫,為少陽相火上攻,或為肝膽濕熱火毒上蒸,也可以是中耳炎或癤腫、凍瘡所致。

6·耳背上見到紅色脈絡,並伴耳根發涼,多為麻疹先兆。

7·耳垂經常潮紅,為多血質體質者。由於受寒耳垂變為紫紅色,就會腫脹,甚至發展為潰瘍,還容易發生痂皮,這是體內糖過剩的表現,易患糖尿病。

8·耳垂肉厚而寬,色紅,身體肥胖者容易患腦出血。

9·耳垂肉薄,連血管網都看得清者,見於患呼吸系統疾病和突眼性甲狀腺腫患者;耳垂肉薄呈咖啡色,見於腎臟病、糖尿病。

中醫養生資訊第一公益平台, 今天不養生 明天養醫生, 獲得更多養生資訊 ,獲得更多健康!請搜索 dsl568加關注,歡迎訂閱 ! 分享傳播健康知識 ,功德無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森林中醫養生資訊 的精彩文章:

TAG:大森林中醫養生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耳針祛除黃褐斑,給您美白面龐
中醫耳針治療抑鬱症,綠色無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