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遠見獎:在視覺傳播上創新,讓媒體更受尊重

遠見獎:在視覺傳播上創新,讓媒體更受尊重

多米尼克·布拉克(Dominic Bracco II)獲獎的項目「The Backs of Men」是關於美墨邊界生活的。他用照片和視頻講述了故事,然後開發了一個舞台劇,以另一種形式講述故事。

斯蒂芬·梅耶斯(Stephen Mayes)是一位視覺傳播顧問,同時也是蒂姆·赫瑟林頓信託機構(Tim Hetherington Trust)的執行總監,近日他在接受美國攝影界新聞(PDN)的採訪時,介紹了該組織遴選遠見獎(Visionary Award)獲獎者的過程,以及如何做到讓媒體更受人們尊重。

PDN:蒂姆·赫瑟林頓遠見獎想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

梅耶斯:我們的目標就是尋找和支持那些在視覺傳播領域嘗試創新的人們。他們也許還用著傳統媒介,但卻帶來了新的視覺體驗;或者他們用著全新的媒介,但在嘗試不同的東西。我們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在努力嘗試打破傳播的界限。

PDN:申請的過程是什麼樣的?

梅耶斯:我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六七十名提名者一一致電,他們中有的對藝術特別感興趣,有的是計算機專家,還有些是攝像師、攝影師。我把對視覺內容的形式限制降到最小。

PND:有多少位提名者?

梅耶斯:大概有60人。

PDN:之前的獲獎者們是如何推動視覺傳播發展的?

梅耶斯:第一個獲獎者(2015年)是一個夫妻檔團隊——艾琳·瓊斯瑪(Eline Jongsma)和凱爾·奧尼爾(Kel O』Neill),他們用360度全景視頻講述了世界上最後的北非白犀牛的故事。他們真正探索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救助美洲和非洲犀牛的方式。這部影片不僅講述了白犀牛的故事,還運用新科技對故事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

埃利納·瓊斯瑪(Eline Jongsma)和凱爾·奧尼爾(Kel O Neill)關於北白犀牛的虛擬現實紀錄片項目。

PDN:2016年獲獎的是多米尼克·布拉克二世(Dominic Bracco II),他的作品講述了文化和社會經濟力量對美墨邊境居民生活的影響。請問他的作品是如何契合該獎項的目標的?

梅耶斯:布拉克二世出生在墨西哥邊境,他講述的這個故事非常貼近他的內心。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故事,並非像它平時所呈現的那樣非黑即白。他為無法用攝影講述整個故事而感到沮喪。於是他自學了寫作,花了七年的時間寫了一個舞台劇和一本小說。可以說,他用豐富的想像力拓寬了媒介融合的領域。

PDN:布拉克二世2015年也入圍了決賽,但只有2016年得到了獎。這兩年的作品有什麼不同?

梅耶斯:每個評委都有自己的觀點。但對於布拉克二世來說,他在2015年參賽時就給自己設立了一個看起來不可想像、無法完成的任務,後來在2016年的比賽申請截止前,他成功地完成了其中很大一部分,評委們都感到非常吃驚。

PDN:那是個什麼樣的任務?

梅耶斯:在這兩年間,他和一位導演一起工作,開始了他舞台創作的早期階段。對2015年的評委來說,這個任務對於一個攝影記者來說似乎是天方夜譚,但是布拉克二世做到了。

多米尼克·布拉克(Dominic Bracco II)獲獎的項目「The Backs of Men」與美墨邊界的生活有關。

PDN:這個獎的獎金有多少?

梅耶斯:2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7.7萬元)。

PDN:參賽者們選擇報道的群體很重要嗎?哪些是你們希望看到的?

梅耶斯:非常重要,但有時也不需要面對非常大的人群。我有一些合作過的藝術家或記者,他們報道的目標只是很小的社區,但影響力是巨大的。規模不重要,想像力才是關鍵:把誰作為目標?為什麼?結果怎麼樣?

PDN:評委都是哪些人?是怎樣挑選出來的?

梅耶斯:我們有五個評委,其中總會有一個人和蒂姆·赫瑟林頓有私人關係,有的人與他的工作有機構聯繫,然後還有一個攝影師。評委每年都在變化,評審的口味也在隨之改變。

PDN:在郵件中,你說你越來越不相信20世紀的新聞標準在今天是有價值的。可以具體解釋一下嗎?

梅耶斯:在我看來,媒體運行的過程一直都在排除信息。比如說,如果我們做一個關於食物短缺的故事,你會拍攝一系列照片,把食品短缺之外的信息全都排除。無論選擇什麼故事,過程都是這樣。最終你所得到的就是講述一個更大故事的模板,個體成為更多人和更大故事的象徵。

PDN:這有什麼不對嗎?為了幫助人們理解,你必須讓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信息上。

梅耶斯:不,我不這麼認為。因為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也更複雜。

PDN:那你會建議哪種選擇呢?

梅耶斯:舉個例子,看看Instagram這樣的社交網路,你可以看到新聞攝影之外的所有東西。你可以看到生活的各種隨意性,任何單張照片都只能告訴你很少的信息,但是合起來卻比攝影記者講述的故事更豐富。所以這不是一個「這個或那個」或「可替代」的問題,這是一個「和」的問題。我認為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這場媒介擴張是頗有意義的。

PDN:媒體經常被指責帶有偏見。你拒絕中立和客觀,如何才能做到讓媒體更受人們尊重呢?

梅耶斯:我認為,正是對20世紀新聞標準的堅守讓我們陷入了今天的混亂。我們認為標準和中立的新聞事實上並非如此,尤其是當你置身另一種文化中的時候。所有的媒體都有一個世界觀,一個立場,一個角色。這讓觀眾和讀者要為自己所閱讀的內容負責。雖然人們對此感到不舒服,但這確實是一個更可靠的立場。

本文轉自《中國攝影報》,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國際 的精彩文章:

彭祥傑:二次元Cosplay
蒂姆·赫瑟林頓遠見獎揭曉
絲路中國——中烏建交二十五周年攝影展基輔開幕,《樂活》《述說》參展
隗合元:《微動·城市》
牛畏予攝影作品集錦

TAG:影像國際 |

您可能感興趣

王興:顛覆性創新固然重要,但選擇判斷也很重要
何炅儘力了?《快樂大本營》收視創新低,離開了才知道謝娜有多重要!
推介三代核電技術創新發展,中國受到各方高度重視!
創新本身不重要,有用的創新才重要
邵大浪:回望傳統是為了更好創新
《終焉誓約》插旗東京電玩展:比創新更重要的是敢於創新的勇氣
鄭爽新劇創新播放模式,觀眾可以一口氣看完全集?
世界盃直播的新拐點:電視收視創新高,高調入局的新媒體收成幾何
創新和創新的包裝,你想像不到!
戶外廣告的視覺創新!
對話倪愷:創新不難,難的是讓創新「持續而有意義」
這部韓劇一開播收視率就創新紀錄,網友:誰讓男主越看越喜歡
重視創新信心的激發效應
求是:讓開放創新的亞洲成為世界繁榮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龐中華:「創新比臨帖更重要!」
傳播創作與傳承創新
東方衛視雙劇熱播 突破傳統觀念題材創新
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該如何創新?
國產創新葯為啥總是難產?政策給力,新葯創製方能突出重圍
遊戲創新已死?也許你需要重新了解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