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物被村民砸碎為建材建房,二十年後,被告知是中華三大瑰寶之一

此物被村民砸碎為建材建房,二十年後,被告知是中華三大瑰寶之一

此物被村民砸碎為建材建房,二十年後,被告知是中華三大瑰寶之一

文物保護界公認的中華三大瑰寶分別是黃帝陵、炎帝陵和禹王碑。

黃帝陵、炎帝陵皆為世人所共知。禹王碑卻是神龍半現,東一麟、西一爪,首尾不見。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民間傳說,大禹治水,到了南方,擇南嶽衡山72峰之一嶽麓峰高地居住,斬惡龍、斗洪水,終於將洪水治好。

長沙先民感激涕零,一致要求在嶽麓山頂立碑為大禹記功。

大禹推託不掉,故意提供了77個猶如天文一般的奇古文字讓百姓鐫刻。

百姓雖不能辨認,但選出最好的石匠,將該77個字一筆一划依樣刻在嶽麓山頂的石壁上。

千載之後,有方外道士雲遊經嶽麓山頭,無意中看到碑文,興趣大起,便一個字一個字地考證辨認起來。

從晨到夕,已認出了76個字。

道士興奮莫名,正要一鼓作氣考證辨認完最後一個字,忽感雙膝冰涼,低頭看時,洪水滔天,快要淹沒嶽麓山頭,自己雙腳已泡在水中,不由得大驚失色,連呼「救命」。

這一驚,先前考證辨認出的碑文登時忘得乾乾淨淨,而洪水也隨著記憶瞬時退去。

道士望著退去的洪水,恍然大悟:此乃天書,百姓不可讀認。

民間傳說是這樣,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卻記載了另外一種說法:大禹的父親鯀治水不力,被舜斬殺於羽山(今山東鄭城東北)。繼承父業的禹出同樣治水無方,他聽說黃帝曾把一部以金簡為頁、青玉為字的治水寶書藏在衡山上,便到衡山尋找,殺白馬祭祀求神,夢中得到天上神仙蒼水使者的指點,找到了金簡玉書,將治水之方刻在岣嶁峰石碑上。

此物被村民砸碎為建材建房,二十年後,被告知是中華三大瑰寶之一

此事,羅含《湘中記》、酈道元《水經注》、王象之《輿地記勝》均有記述。

後世把大禹殺白馬的山峰叫做「白馬峰」,把掘出寶書的山峰叫做「金簡峰」,把那塊石碑叫做「禹王碑」。

據說,在「禹王碑」附近,還有禹跡蹊、拖船埠等古迹。

至於「禹王碑」上碑文的流傳,南北朝的《粹璣錄》上稱,是南齊高祖蕭道成的兒子貴陽王蕭爍「愛采佳石翻刻」,讓人摹寫,「始見於世」。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大詩人韓愈、劉禹錫雖然無緣一睹「禹王碑」真面目,甚至連臨摹碑文也沒見過,但都作有「詠禹碑」詩,使「禹王碑」名聲大噪。

其中,韓詩云:

岣嶁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

蝌蚪拳身薤葉披,鸞飄鳳泊拿蛟螭。

事嚴跡秘鬼莫窺,道人獨上偶見之。

我來咨嗟涕漣湎,千搜萬索何處有?

劉詩云:

常聞祝融峰,上有神禹碑。

古石琅玩姿,秘文璃虎形。

從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到唐朝韓愈的「詠禹碑」詩,我們都可以看到,「禹王碑」最先是刻在岣嶁峰上的,並非民間傳說里的嶽麓峰。

嶽麓峰上之所以出現有「禹王碑」,其實是南宋文士何致所為。

明末嶽麓書院山長,人稱嶁山先生的吳道行著《禹碑辨》記:南宋文士何致於嘉定五年(1212)游南嶽衡山,在樵夫導引之下,來到了岣嶁峰藏碑處,臨摹碑文,複製到了嶽麓山峰。而明嘉靖十二年(1533),潘鎰將碑文拓出,傳之世。

誠如清代錢泳說的「三代已有文字而今不傳,所傳者唯《大禹岣嶁山碑》、《比干銅槃銘》、《周宣王石鼓文》」,天下名士得知潘鎰所拓碑文是三代時的文字,無不紛紛加入考釋碑文的行列。

其中最著名的,是著名歷史學家、甲骨文專家郭沫若考釋碑文的故事。

禹王碑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碑高1.7米,寬1.4米。字形如蝌蚪,既不同於甲骨鐘鼎,也不同於籀文蝌蚪,蒼古難辨。據說,郭沫若鑽研其拓本三年僅識得三字,所以,碑文內容至今還是謎。

此物被村民砸碎為建材建房,二十年後,被告知是中華三大瑰寶之一

當然,像明代楊慎、沈鎰、楊時橋、郎瑛,清代杜壹,當代長沙童文傑、杭州曹錦炎、株洲劉志一等對碑文都有自己的考釋的結果,但都是自說自話,難得學術界認同。

話說回來,潘鎰拓嶽麓山峰碑文,致使天下只知嶽麓山峰有「禹王碑」,而不知其是「禹王碑」的複製品,而真的「禹王碑」還在岣嶁峰。

現存於世的西安碑林、紹興禹陵、雲南法華山、武昌黃鶴樓等處「禹王碑」碑文,全都是以嶽麓山峰「禹王碑」碑文為藍本的翻刻。

實際上,岣嶁峰的「禹王碑」在南宋朝以後就謎一樣的消失了。

2007年07月,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欄目組專門錄製一期尋訪禹王碑的節目,派出攝製組到南嶽衡山實地尋訪。

有一個在南嶽區文物管理處工作的老人,名叫曠光輝,向攝製組報料。他說,在上世紀80年代,他在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時,在南嶽衡山雲峰寺下的望隱橋旁邊看見一塊巨石。職業心理使然,他感到該巨石異常特別,就仔細的考查了一下。該巨石形同一顆大桃,高2米,桃右有字5行,每行13字,桃左上端有字3行共12字,合計77個「蝌蚪文」。巨石上的字數、位置與《南嶽志》關於禹王碑的記載相符,而且形同長沙嶽麓山的「禹王碑」。所以他懷疑該碑就是禹王碑的母本。為此,也曾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但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結果。在之後的數年裡,他都時時關注這塊碑。1996年湖南衡山縣福田鋪鄉雲峰村的一戶農民,要在此建房子。他感到巨石會有被毀的危險,就特意去給該農戶講了文物法關於文物保護的內容。但當時該碑沒有明確的說法,所以該農戶還是在碑所在的地方建了房子並且把該碑砌進了牆裡。

此物被村民砸碎為建材建房,二十年後,被告知是中華三大瑰寶之一

欄目攝製組在曠光輝老人的帶領下,在湖南衡山縣福田鋪鄉雲峰村七組找到了碑。

但碑已經成為牆體,根本無法識別。

在徵求屋主同意後,牆體被拆開。

由此,這個被認為是「禹王碑母本」的碑終於重現在人們的面前。

但令所有人遺憾的是,原本有77字的禹王碑現在已經無法看清。

原來由於建房的需要,碑身已經被打碎了一部分,有65個字也跟著被打掉了。剩下的12個字也幾乎無法辨認。

屋主被告知石碑是中華三大瑰寶之一,徹底傻眼。

地文物部門所能做的,就是對禹王碑遺址採取了緊急保護措施,開展禹碑原址、原碑的進一步確認工作,整理破譯禹碑文字,積極著手將禹王碑遺址申報為文物保護對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沙龍 的精彩文章:

《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誰更偉大?紀曉嵐舉一例子,二者高下立判
秦陵兵馬俑為何不戴頭盔?秦兵的親筆述說與專家解釋截然不同
特邀嘉賓出席「太平天國研討會」,一驗身份,乃是洪秀全直系子孫
闖王麾下猛將,闖王在世時其名不顯,闖王死後大放異彩,青史留名
外國人盜竊了關羽媳婦墓?損失大嗎?弄清事件真相,讓人啼笑皆非

TAG:歷史沙龍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五大奇門錘:中國錘第一,重百餘斤,砸裂第四,砸碎第五,將第二、三擊飛一丈開外
世界五大奇門錘:中國錘第一,重百餘斤,砸裂第四,砸碎第五
一模一樣的瓷瓶被乾隆砸碎後,這隻精美絕倫的孤品自然是無價之寶
他用一把鐵鐧,砸碎一個皇帝的腦袋,朱元璋也險些被他炸成碎片
皇帝都鑒寶無數?這兩位都把玩過此物,得知用途後,當場將其砸碎
大國野心被砸碎,空軍基地尚未建成,就被民兵摧毀
冷兵器中的破碎大王:岳飛後人用的一百多斤,一種砸碎秦始皇副車
農民砸碎青銅器去鍊鋼鐵,被考古人員買走,碎片拼出四張大臉盤子
世界三大競技兵器:中國這件岳雲用過,砸碎外國兩件,能不奪冠?
高樓墜落一蘋果,砸碎了兩家人安樂!
隋末兩個蒸人名將的下場:一個被來護兒斬為三段兩個都被百姓砸碎
我國衛星又一次歷史突破!繼北斗之後,這顆星砸碎老外枷鎖
女子深受高空拋物之害,一塊豆腐砸碎擋風玻璃,之前是豆漿
乾隆陵墓被盜,寵妃屍體不腐,乾隆頭骨被砸碎,可談一代帝王下場
羅永浩澄清「漢奸」稱呼,之後網友說「你三觀被鎚子砸碎了嗎」
此人以百萬錢買下一把古琴並砸碎,卻從此名揚天下
「精日沒啥」,羅永浩三觀被鎚子砸碎了么
高空墜蘋果砸碎女嬰頭骨,這些「天外來物」主要有三大來源
女子在外撿到一存錢罐,開始以為是空的,砸碎之後嚇得她趕緊報警
一聲巨響過後,普京奇蹟美夢被砸碎,如今又遭受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