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鑽石貿易究竟掌握在誰手中?

世界鑽石貿易究竟掌握在誰手中?

鑽石,以無堅不摧的硬度和璀璨奪目的光芒被人們視作愛情的象徵。隨著鑽石珠寶產業的標準化、制度化,當下,幾乎絕大多數人都認同鑽石稀有、珍貴、保值傳世,而事實上鑽石是否真如我們所認知的那樣?鑽石的價值究竟由誰在把控?

不同顏色的鑽石

鑽石真的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寶石?

人們說鑽石稀有,因為它深埋地下,開採難、產量低。在18世紀以前確實如此,人們僅僅能在印度哥達瓦里河和克利須那河三角洲的沖積礦床中發現它們。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鑽石都僅僅是貴族、王室的專享。無論是維多利亞女王王冠上的光之山鑽石、法國王室擁有的攝政王鑽石,還是曾屬於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希望之星……無一不是源自印度。

收藏在盧浮宮的「攝政王」鑽石,重140.64克拉

英國女王母后王冠上鑲嵌了「光之山」鑽石

直到1725年,巴西黃金礦工沿著米納斯吉拉斯州熱基蒂尼奧尼亞河的河床發現了第一顆不是來自印度的鑽石,使得巴西在之後的100年時間裡,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鑽石開採地。

19世紀70年代,人們在南非發現了沖積砂礦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岩筒,使得南非一躍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鑽石生產國,令鑽石的產量極速增加。到如今全球每年的鑽石開採數量大約可達1.3億克拉(2.6萬公斤),累計開採數量更是超過50億克拉(9 0萬公斤)。其中1/5的開採量是在21世紀初期的5年里完成的,在過去的10年里,除了9個全新的礦區已經陸續開採挖掘,位於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等新世界鑽區的全新鑽石礦區還會陸續被開採。如果你要說鑽石的產量低、稀有,那近200年的開採量已經超過之前人類2000年歷史中鑽石量的數千上萬倍。

金伯利礦(Big Hole)在1914年關停,共出產了約2722 公斤鑽石,現已成為南非著名的旅遊景點

18世紀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經預言,如果能成倍地生產出大量的鑽石,鑽石的價格將大幅度下跌。但是實際上,鑽石的價格卻從未有過絲毫下跌,反而被宣傳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傳世之寶,這又有何緣由?鑽石行業一直以來都呈現出壟斷勢頭,超過七成的鑽石礦區開採主要集中在四大鑽石開採公司手中。除了我們熟知的戴比爾斯(Debeers),還有俄羅斯的埃羅莎(Alrosa)、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以及力拓集團(Rio Tinto)。

不同等級的鑽石原石

如今大多數被認為具有商業開採價值的鑽石礦除了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這些位於非洲的鑽石產區外,還有加拿大、俄羅斯以及澳大利亞(北部和西澳大利亞)等新鑽石礦區。2005年,俄羅斯的鑽石產量佔據全球鑽石總量的近1/5。也因為俄羅斯大型鑽石礦的發現,讓埃羅莎公司的市場份額逐年攀升。同時根據英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原生金伯利岩筒,其中西澳大利亞的阿蓋爾礦山(Argyle)在20世紀90年代達到了42噸的產量峰值,此外加拿大和巴西西北地區都有尚未開採已探知值得開採的鑽石礦。我們所熟知的這四大鑽石開採商,牢牢把控著位於澳大利亞、加拿大、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等地區的大片鑽礦。這幾大鑽石開採巨頭加起來幾乎已經佔據了超過世界上70%的鑽石礦區,讓鑽石貿易話語權牢牢地把控在這些行業巨頭手中。

阿蓋爾礦的地下電站

一句廣告語重振了整個市場

曾經讓戴比爾斯佔據全球壟斷霸主地位的掌舵人恩內斯特·奧本海默(Ernest

Oppenheimer)說過:「增加鑽石價值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它們稀少,控制產量。」

恩內斯特·奧本海默(右一)帶領戴比爾斯一度壟斷了鑽石行業。直到21 世紀初期,俄羅斯、加拿大等地的鑽石礦被發現,才迫使壟斷格局打破

1947年,一句「A diamond is forever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幾乎讓全世界都愛上了鑽石,從此鑽石成為愛情與承諾的象徵。這一營銷方案的推廣成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維護鑽石價格平穩,幾乎暫停了南非大部分礦區開採的戴比爾斯,再次回到了鑽石市場的霸主地位,重振了鑽石在美國的市場,並且成功地打入了此前沒有購買鑽石歷史的國家市場(如日本、韓國、中國等)。這句1947年由艾耶父子廣告公司(N.W.Ayer&Son)為當時最大的鑽石貿易公司戴比爾斯(DTC)專門打造的slogan(廣告語),幾乎歷經近一個世紀仍經久不衰,到如今依然是De Beers Diamond Jewellers鑽石珠寶品牌的宣傳語(De Beers Diamond Jewellers指由戴比爾斯礦業公司和奢侈品集團LVMH合資創辦的面向終端的高端珠寶品牌)。

也因為這句廣告語,讓戴比爾斯在中國家喻戶曉。這家19世紀創立的全球最大的鑽石開採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運營商、鑽石礦和生產設施分銷渠道。其旗下分設不同公司,以支持整個鑽石產業從開採到貿易分銷的不同需求。其業務更是遍布28個國家以及包含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加拿大在內的四大礦區。在19~20世紀,戴比爾斯壟斷著全球的鑽石銷售市場。其中,鑽石貿易公司(DTC)作為戴比爾斯的分公司,掌握著鑽石市場的推廣與坯鑽的貿易銷售。

發現「非洲之星」的庫里南鑽礦

De Beers當之無愧的鑽石產業霸主

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 (De Beers Consolidated Mines),1888年由英國商人塞西爾·羅德斯(Ceci Rhodes)創立,後由德國移民、猶太裔商人恩內斯特·奧本海默在1926年接掌。作為全球領先的鑽石公司,戴比爾斯因其無與倫比的鑽石探測和開採技術而聞名世界。

塞西爾·羅德斯戴比爾斯創始人

「De Beers」一詞源自最早在南非發現金伯利鑽石礦的一對兄弟。1871年他們在位於南非的自家農場上發現了鑽石,但是其沒有能力掌控鑽石礦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於是最終放棄了這塊土地。後來人們在這塊土地上挖掘了我們所熟知的金伯利鑽石礦坑(Big Hole),還有一個以他們姓氏命名的戴比爾斯鑽礦。1888年,在南非鑽石熱潮中獲得巨大成功的塞西爾·羅德斯擊潰了當時的競爭者Barney Barneto,佔有了當時南非全部的鑽石礦坑,並正式成立了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成為南非鑽石的壟斷者。到了1889年,塞西爾·羅德斯與位於倫敦的Diamond Syndicate公司達成了關於鑽石貿易的戰略協議,以商定好的價格出售坯鑽,從而調節鑽石產量和維持鑽石的價格。而這一舉措相當成功,在1891~1892年的貿易蕭條期,它讓鑽石的價格趨於穩定。之後,塞西爾·羅德斯為了預防這種新的壟斷地位被打破,提出了shareholders制度,即戴比爾斯最著名的看貨商制度。這一舉措極大地保證了戴比爾斯在鑽石市場的話語權。當塞西爾·羅德斯在1902年去世的時候,戴比爾斯已經控制了全球90%的鑽石產量。

正在進行打磨的鑽石

另一位讓戴比爾斯走向輝煌的人是後來的掌舵人—猶太裔商人恩內斯特·奧本海默。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所開創的英美礦業公司都是戴比爾斯公司在南非最強的競爭對手,而在僵持不下之後,兩家公司通過互置股權完成了合作,並在1929年,恩內斯特·奧本海默成為戴比爾斯的掌舵人,開始了奧本海默家族與鑽石產業長達百餘年的輝煌發家史。而在兩家公司合作之後,戴比爾斯再次成為南非鑽石市場的壟斷者。為了提高鑽石的價值,恩內斯特關閉了手中所有的鑽石礦,導致在1930~1933年,世界鑽石產量從每年的2200萬克拉驟降到不足1.4萬克拉,從而國際鑽石價格持續飆升。

直到21世紀,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發現大量鑽礦,才打破其佔據全球90%鑽石產業的霸主地位。即便如此,時至今日它依然在全球的坯鑽進出口貿易中佔有35%的份額。

文/ 王lol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商業 的精彩文章:

嘉德年的「大觀之夜」如何成為業界的焦點?
乾隆爺的審美,真像別人說的那樣差?
名人信札收藏火了,真的是因為「見字如面」嗎?
時隔6年 葛飾北齋的巨浪再次亮相大英博物館
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年度評選」啟動

TAG:藝術商業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度,才是全球鑽石供應和貿易最老牌的玩家,並開啟了世界珠寶貿易史
迷你世界:土豪玩家上線!走路會掉鑽石,鑽石還會自動跟隨玩家!
珠寶專家手把手教您如何識別鑽石
龍珠英雄:把完美神官悟空抓在手中,鑽石古拉已勝過自在極意功?
芒果中的愛馬仕,堪稱芒果界的鑽石!
海賊王:網友猜測鑽石果實落在他手上,後果不堪設想!
鋯石真的就是假鑽石么?珠寶界中最冤的冤大頭此鋯石非彼鋯石
毒蛇守護鑽石的奇葩說法,世界最倒霉的鑽石,誰得到都沒有好下場
乾貨丨珠寶行家不會告訴你的鑽石挑選技巧!教你選到完美婚戒!
世界未解之謎:科學家稱,地球內部還藏著大量鑽石!
我的世界:遊戲中的武器大比拼,鑽石劍成為墊底的存在
我的世界挖礦技巧之鑽石鎬和黑曜石
中國鑽石大城,知道在哪嗎?曾挖出「傳國鑽石」,但卻離奇失蹤!
現在世界上最好的鑽石來自海洋?你還局限於陸地開採鑽石嗎?
迷你世界:鑽石也能自爆?玩家解開鑽石的隱藏秘密,瞬間炸出大坑
海賊王:在海賊世界,你最想刷到哪個果實?鑽石果實讓人瘋狂
「中國人造鑽」讓世界鑽石巨頭驚慌,超低價讓鑽石走下奢侈品神壇
《海賊王》中希留竟吃了鑽石果實?實力堪比鷹眼,索隆陷入苦戰!
這顆鑽石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印度波斯英國爭著搶?
白冰竟把「手鐲」當耳釘,還在上面鑲「鑽石」,那麼重耳朵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