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被小朋友打了後,應該如何對待

孩子被小朋友打了後,應該如何對待

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回來經常說有個小朋友打他。有兩次我發現他的脖子被抓破、手上有咬痕。問了好多家長,說這個愛打人的孩子也曾打過他們的孩子。於是我們教育他被打時就可以還手,但別人沒動手時不可以打別人。結果孩子現在變得特別愛發脾氣,一有不滿就打人,甚至是打父母。打我們時他爸爸就狠狠打他,他就會反抗。而且在外邊跟人打招呼也喜歡拍別人,真不知道怎麼教育。是不是受幼兒園這個小朋友的影響呢?還是我們的教育方式也有問題?

關於「受欺負了是不是應該打回去」這個議題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支持者和反對者旗鼓相當,各執一詞,都有自己的立場。

從我個人的視角來說,比較主張當孩子在外面受欺負時,家長應該教育孩子學會保護自己,但這種保護不是簡單的打回去。也就是說,在面對孩子被欺負這件事上,我們需要讓孩子意識到,怎樣做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例如,如果有人推你、打你、咬你,你感到疼或者害怕時,要大聲叫出來。出聲而不是悶不做聲,在某種程度上能起到震懾或者引起他人注意的作用,或許就能達到化解危機的效果。

如果單純的叫聲不能制止對方的行為,那麼需要學會阻擋和隔離自己與對方的距離,與此同時,大聲警告對方:「你不要這樣,我不喜歡!」如果對方比自己力氣大很多、難以對抗,要學會躲避和逃離,然後迅速告訴能保護自己的人,例如老師。這樣多角度多層次地指導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比簡單告訴他打回去,能讓孩子學會區分何種程度是在保護、防禦,何種程度是攻擊,並且能讓孩子明白「打人」歸根到底是不好的行為。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這樣的行為反應,需要家長在日後的教育中糾正前面的失誤。首先,發脾氣和打人的行為要區分看,發脾氣說明孩子有情緒問題,打人是他面對自己情緒的一種反應。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學會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通過發脾氣、打人這樣的不良方式來表達。

其次,打父母的時候以暴制暴本身就是強化「打人」這一行為,所以肯定不是有效的改善方法。可以取代的行為是,父母一邊控制住孩子「打父母」這個行為,例如抓住他的手,將他控制在安全距離內,一邊共情他憤怒的情緒感受,例如可以對他說「爸爸知道你很不開心」「你現在很生氣對不對」等語言。被共情後的情緒反應一般都會被弱化,然後父母告訴他,不管怎麼生氣都不能打人。在初期矯正的時候,可以準備一些抱枕或者紙片,允許孩子將情緒通過打、扔抱枕或者撕紙片來發泄。當家長逐漸能幫助孩子學會識別、表達和管理自己情緒的時候,就能用更多積極的方式來宣洩。例如,將不開心的事情寫或者畫在便利貼上,粘在自己身上,然後使勁地蹦,把它們都甩下來等遊戲的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樂匯 的精彩文章:

「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

TAG:師樂匯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該不該讓他打回去呢?
孩子被小朋友打後,就要立刻還回去?幼兒園老師說這是錯的
當孩子說「媽媽,幼兒園小朋友都不跟我玩」時,你會如何應對?
孩子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了家長應該怎麼辦?
「媽媽,幼兒園小朋友都不跟我玩」孩子這樣說時,你會如何應對?
流感來襲,小朋友該如何應對!
孩子比賽中不慎摔倒,看了後面小朋友的行為,網友:你咋教的孩子
孩子六歲前,這些道理應該讓他明白,以後深受老師和小朋友的歡迎
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欺負 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你好,小朋友!這個兒童節,讓我們再孩子一次!
娃在幼兒園常被同一個小朋友打,寶媽心急如焚,該如何優雅地插手
孩子和小朋友搶玩具怎麼辦?家長不再為難,一招巧應對
別輕視:被小朋友欺負後,孩子們非常渴望爸媽能做這些!
我可以當你的小朋友嗎?
「媽媽,小朋友欺負我」,與其告訴孩子還回去,不妨教孩子這三招
你好,小朋友,如今你們長成了什麼模樣?
曬小朋友「逆襲」火了,當看到長大後的他們,幸虧當時忍住沒扔了
小朋友讓狗狗陪她們跳皮筋,狗子: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近期「男友風」男生頭像很火:希望我這小朋友,讓你牽掛讓你難忘
當孩子問你為什麼別的小朋友都不願意和我一起玩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