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條與牛哥:兩百年「大戲」太重年輕一代如何擔起
在彌井「四月八農耕節」的巡遊隊伍里。有人突然問我「書影老師你還認識我嗎?」仔細看這個老太太裝扮的人原來步是昨天村劇團排練現場的二條嗎?怎麼反串角色了。
後來在傳統巡遊的表演上,耕讀漁樵四齣戲,他在最重要的「耕」中扮演一個送飯的農婦。戲不多,也不是主要角色,但他鋤地的動作給我留下印象,完全不是表演,就是實際動作,非常流暢自然,也告訴我他就是一個真實的農民。
在巡遊上第一個表演的傳統劇目是「漁」,由兩個人來完成,女角是我住客棧的老闆娘何四萍,男角叫牛哥。兩人以對唱形式演繹在打魚與生活中的瑣碎細節,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展示夫妻的日常生活快樂與質樸。非常有趣,逗得大家笑聲不斷。
二條叫李華松,今年40歲了,他曾在外面打工、開車、做生意,但現在想多為家鄉做事情,就回到了村裡。去年開始加入村劇團演出。
牛哥叫李春發,今年也是四十歲,他說自己就是個農民,一直也沒有離開過農村。
雲南省劍川縣彌沙鄉彌井村在古代產鹽,因此富甲一方,成為滇西重鎮,非常繁華富足。鼎盛時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也引來了戲班子連軸演出,使這個地方的百姓痴狂的愛上了戲劇,把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定為「農耕節」,這一天除了祭祖、巡遊,最重要的是村民要自己演出一場滇劇,這習俗一下子已經傳承了200多年。
二條與牛哥還有老班主的兒子(也在村劇團),還有一個同齡人都喜歡文藝,早年這四個人組成彌井村的「小虎隊」,唱歌、跳舞,瘋玩了很多年,引領著村裡年輕人的時尚,他們喜歡的不是戲曲,而是更為時尚的現代歌舞音樂.......
現在他們都是年近四十的人了,人到中年卻是劇團里的小字輩,小學徒,不僅唱不了主角,挑不起大梁,要學習的也太多了。戲曲不像唱歌,嗓子好有樂感就成,唱戲劇需要功底,需要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的學,不僅要形似更要神似,而這基礎非幾年功夫才成,他們還都太嫩了。
牛哥也是一樣,現在主要是一些跑龍套的角,雖然沒有唱腔,沒有戲文,甚至舞台上只是站台和過場,但他總是很認真,候場時緊盯著戲台,怕錯過出場的時機,神經綳得緊緊的。
二條在演齣戲中出現的並不多,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管理音響功放,「四月八農耕節」彌井村要唱兩天大戲,但白天場或晚上換場是還有很多歌舞以及學校兒童演出,二條掌握「發聲權」,不敢懈怠。
二條對我說他現在是最忙的時候,為了唱戲他把工程項目都停了,損失挺大的。如果可以他寧可掏兩千塊錢而不參加活動。可是如果大家都這樣想、都這樣做,那沒有人唱戲了,錢又有什麼用?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啊,必須要捨棄自己。其實他們這些年輕人對戲劇了解的並不多,也談不上愛好,但為了傳承必須要做,這是責任也是義務。
其實這也是彌井人的普遍想法,也是我在彌井村感受最深的傳統文化凝聚力。每年的農曆四月八,彌井的村民無論是在外面打工的,還是已經遠嫁他鄉的,不管千里萬里,這一天都要返回故里,尋根歡聚祭拜祖先,表達最純真的赤子情懷。彌井農耕節只是一種方式,對家鄉的熱愛才是最直接的真情告白。
牛哥說他就是農民,他的工作就是種地,他給我演示鋤頭的各種使用方法,很專業,他在這塊土地上已經耕耘了二十多年。
其實牛哥還有一個角色,家裡開辦了農家樂,滿屋子掛著臘肉,可惜這裡比較偏僻,不是每天都有外人來。有時好幾天也沒有生意。彌井的臘肉與火腿都非常好吃,但還藏在深山人未識啊,遠道的遊客品嘗後都會大加讚揚。
今年村裡由集體出資建了一個新客棧,二條說是他負責裝修建築的,住宿環境很不錯了,可惜沒有多少遊客過來,大部分時間也是空著。
彌井村在古代產鹽,這裡有古老的鹽井,也有淡淡的鹹味清泉,可惜這些資源不知如何利用,就白白的流淌了。而彌井村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民俗資源也都很豐厚,就是離城市太遠了,知道的人不多,前來的遊客更少了,到現在這裡還是貧困的高寒山區。
在「四月八」傳統古典戲劇演出中間,二條、牛哥和小夥伴們加演了一個現代小品《碰瓷》,他們說是用半天時間編排的,結果非常成功,「小虎隊」的文藝天才不是吹牛。演出詼諧幽默,劇情緊湊,環環相扣,看出了他們的演繹功底和舞台把控。歷史的傳承與文化基因是深植於彌井人心裡的,給他們舞台就會給你精彩。
文化在、根基就在;熱情在,傳承就在。除了二條、牛哥還有其他年輕人加入進村劇團里來,把責任與擔當融入自己人生與生活。同老一代村戲班人不同,他們不是愛好戲劇,而是責任使然。可惜沒有多了解這些年輕人的想法,演出完後匆匆都奔赴自己的工作崗位了,有的還是很遠很遠的異鄉。
彌井唱大戲不會中斷,因為在他們眼裡、心裡看到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對故土的留戀,這是他們的根,更是他們的魂。


※玉樹十三歲女孩雕刻瑪尼石賣錢養家,雙手已如滄桑老婦
※呼倫貝爾又乾旱了!約好的草原還行嗎?
※老「戲骨」何麗昆奶奶: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一嫁成菩薩藏區穩千年,她才是中華民族最偉大女性
※滇劇老班主何四代 為什麼眼裡常含著淚水
TAG:書影 |
※雲朵║隔著一個年代的愛,太重了
※如來只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豬八戒沙僧是不是處罰太重?
※哥們這雞太重了,三個人抬著稱重
※清朝存在近三百年,對中國百害而無一利?我們的偏見太重了
※世上最奇葩的蛋糕:花樣百出,第二個口味太重,最後一款很逼真!
※「五大美女」未ps照流出,熱巴黑眼圈太重,劉濤年紀大卻很是年輕
※世上最奇葩的蛋糕:第二個是離婚蛋糕,最後一個口味太重了!
※千年一遇美少女被批丑炸了!原因竟然是黑眼圈太重?
※最奇葩搞笑的抱枕,第二個口味太重,最後一個網友表示跪了!
※這5個被明星帶火的零食,看到第一個我就饞了,第3個太重口味!
※古代最狂的五首反詩,第三是宋江所寫,第一殺氣太重,令人不寒而慄
※歷史上最後一個劊子手,因殺人太多戾氣太重,晚年竟落得這般下場
※五十歲許晴比歐陽娜娜還年輕?看來髮型真的太重要!
※這個篡位皇帝殺戮太重,連9歲小孩也不放過,結果二代就亡國了
※12星座誰今生吃虧次數最多?一個實在,一個心太善,一個太重情
※左邊第一個妹子心機也太重了吧,說好的一起扮鬼臉呢
※海賊王:看了幾十次也模仿不來的5個動作,女帝最羞恥,最後一個太重口了
※現在的年輕人,都把錢看得太重!
※這4個星座心機太重,跟他們在一起太累了
※活得最累的三個星座,一個太體貼,一個太重情義,一個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