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名師點評今年中考作文:審題時還需注意細細品味「埋」字
「埋下一顆種子」和「種下一顆種子」是有細微差別的。
2017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統一學業考試作文試題是《就這樣,埋下一顆種子》,要求:(1)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3)不得抄襲。
上海市盧灣中學校長、上海市名校長名師工程後備、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何莉認為,今年的中考作文題「就這樣,埋下一顆種子」,沿襲了近年來全命題的作文形式,考生面對這個題目容易行筆成文,有話可說,有事可敘,基本沒有審題障礙。
考題引導考生關注自我,關注成長、注重體驗,引導考生表達自己對自我的認識、對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在情感上很接地氣,在構思上容易拓展,給了考生寬泛的思考空間。
在審題和立意方面,仔細審題、關注細節、思維縝密、構思獨特的考生容易拿高分。細度文題,「就這樣」其實有一定的限定性,要仔細思考「這樣」是怎樣的?「這樣」應該是某個對我今後的人生產生深遠影響的特定的瞬間、特定的事件、特定的場景等等,「這樣」既要求有生動具體的畫面感,更要求有典型性和獨創性。在寫作時,應該突出個人感受,通過自己的筆觸寫出真情實感,寫出對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價值的啟示,彰顯思維的深度和思想的高度。
種子是一切事物的開端,種子的隱含義、比喻義很豐富,可以是誠信的種子、科學的種子、人文的種子、真善美的種子等等,考生平時作文寫過很多這類題材,應該可以信手拈來,調動生活積累,快速地選材立意。但要寫出新意、技高一籌,還需要仔細推敲。
審題時,還要注意品味題目中的「埋」字。「埋下一顆種子」和「種下一顆種子」是有細微差別的。「埋」是藏在心頭,讓種子在內心悄然萌生,最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長成參天大樹。為了凸顯這個「埋」字,寫作時,可以選擇倒敘,站在今天的成長或成就的基礎上,回想過去「埋」下種子的瞬間和事例,能更好地寫出當時的「種子」對自己心靈成長或理想的形成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從而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更能引人入勝。
(許沁 綜合整理)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笪曦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上海攻堅高端製造:咬定轉型升級,提振實體經濟
※除了做實業、玩資本,企業還有第三條不為人知的「生財之道」,你了解嗎
※長寧老公房加裝電梯,堅持不願攤錢的二樓被他一句話說動……
※這份國務院新規為何規定「一把手」開會必須最後發言?
※巨型飛碟越過吉林大橋?有啥稀奇!分分鐘,記者「邀請」飛碟造訪大上海
TAG:上海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