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雲樓隨筆】詩香一脈

【聽雲樓隨筆】詩香一脈

讀汪曾祺先生的遊記《天山行色·伊犁聞鳩》:「到伊犁,行裝甫卸,正洗著臉,聽見斑鳩叫:

『鵓鴣鴣——咕,

『鵓鴣鴣——咕……』

這引動了我的一點鄉情。

……

昆明似乎應該有斑鳩,然而我沒有聽鳩的印象。

上海沒有斑鳩。我在北京住了多年,沒有聽過斑鳩叫。

張家口沒有斑鳩。我在伊犁,在祖國的西北邊疆,聽見斑鳩叫了。」

不禁莞爾。因為我從這一段文字中,讀出了老杜的詩意。

小杜鵑

杜甫詩《杜鵑》,開篇四句就是:「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雲安有杜鵑。」

對杜甫這種寫法,後人褒貶不一。

邵子湘贊曰:「古拙。樂府有此法,不害其為大家。」

宋牧仲評曰:「然詩不佳。」

王遵岩看法相近:「斷不可為訓。」

王阮亭則道:「興觀群怨,讀此恍然有得。」

不是我厚此薄彼,偏愛汪曾祺。汪文是活學活用,杜詩乃仿效照搬,就事論事,這一點,汪比杜高明。

說話得有根據。請讀漢樂府詩《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首詩,清新,自然,琅琅上口。蓮與憐諧音,憐字古意有憐愛,愛惜之意。此詩借採蓮傳達男女戀情,顯而易見,不算穿鑿附會。與老杜的《杜鵑》一對照,高下立判。

清沈德潛編撰《古詩源》時,評點此詩為奇格。奇么?奇,也不奇。《詩經》里,這種詩格屢見不鮮。迴環往複,詠嘆再三,簡單的意象因此而豐盈,且餘韻悠長,富有樂感。如《詩經·衛風·木瓜》,十二句詩,五十四個字,分為三段,一共只調換了六個字,言簡意賅,真叫經濟。

《詩經》,漢樂府,杜工部,汪曾祺,上下幾千年,一脈相承,這不奇怪。令我奇怪的是,殷商的甲骨文中也有這種「詩格」。舉例如下:

其一:「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來雨。其自東來雨。其自北來雨。其自南來雨。」

其二:「……王占曰:吉。東土受年吉。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中土受年吉。」

這兩則卜辭,就是兩首成章可誦的小詩,簡直與漢樂府詩《江南》如出一轍。也許有人會問,殷商時代在公元前十七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而《詩經》的創作年代,大約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葉。而漢朝更晚。先後時序,順理成章,有什麼可奇怪的?

說起甲骨文的發現,倒也有趣。一八九九年,著名古文字學家王懿榮,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從中藥的「龍骨」上第一次見到甲骨文,他「細為考訂,始知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則確在篆籀之前。」後來,曾有專家認為,商朝滅亡,而「失國霾(通埋)卜」,甲骨文從此湮滅。既已湮滅,何談傳誦。這就是說,《江南》的作者也許讀過《詩經》,而《詩經》里的歌者卻不可能看到卜辭。

細想,這似乎不太可能。周因於殷禮,殷商盛行的卜筮之風,由鄉野而入廟堂,由廟堂而返鄉野,凡祭祀、征伐、田獵、出入、年成、風雨、疾病等,皆用龜甲獸骨占卜吉凶。這種風行朝野的活動,不可能由於殷商王朝的覆亡而戛然而止。

換言之,即便「失國霾卜」,也會在民間繼續流傳。正如《詩經》里的「風」,本來就是各個地方的民間歌謠,口傳心授,不脛而走於華夏大地。它們是同一棵大樹分出的枝椏。禮失而求諸野。各種藝術形式,同樣也蘊藏於「野」。從殷商至春秋的幾百年間,詩香一脈,薪盡火傳。何況,近年來陸續出土的周代甲骨文,也證實了卜辭的存在。

而今,人們對京劇、崑曲、皮影戲等藝術形式的興衰,極為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但也不必悲觀。美的東西,有極強的生命力,不那麼容易消逝。正如魯迅先生所言:「石在,火是不會滅的。」

寫在紙上,是歷史;刻在心裡,是永恆。

二00七年四月

本欄目文章著作權,屬牛憲綱所有。

已授權襄陽快線獨家刊登。

受著作權法保障。未經授權不允許私自轉載。

轉載請聯絡後台,微信號: qianru525

往期回顧

【聽雲樓隨筆】天然生出的花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襄陽快線 的精彩文章:

輕柔如風,素凈如雲

TAG:襄陽快線 |

您可能感興趣

流年若夢,一脈詩香
散文三卷書香歲月《三月詩香》《文會情深》《墨香四月天》
吳昌碩、潘天壽師徒筆下的荷語詩香
擁一懷春意,品一抹詩香
詩香本草——垂盆草、丁公藤、丁香、八角茴香
林允截胡詩詩香奈兒代言?景甜沒金主資源下滑?袁姍姍喜歡陳曉?
詩香氤氳,時光不老
詩香首首句含痴 可嘆篇篇少妙詞
花開泛詩香 蕊放閃金波
劉詩詩香奈兒最新大片,第二張真不能忍,最後一張忍無可忍!
詩香中了解這個智慧勇敢的民族——滿族//作者:王琦
你若幸福,必有詩香……
中國詩詞大會丨你若幸福,必有詩香...(精編好書)
朗誦:染一紙詩香   等你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