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湘軍在中國近代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廣東人革命、江浙人出錢、湖南人流血」。繼前幾日的「川軍」系列後,筆者今天開始就來好好跟您說說湘軍。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在衡州府城北部蒸水注入湘江的地方,有一塊低洼之地,名喚演武坪。這裡與兩個著名的歷史人物有關,一個是吳三桂,一個是曾國藩。吳三桂在這裡練兵反清,曾國藩在這裡練兵保清。對晚清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的湘軍,就是在這裡走上正軌的。


湘軍的起源:最早,這支軍隊叫楚勇

湘軍,是一種現象,代表著漢人士大夫崛起,幫助清朝打滅太平天國。與曾國藩同時,甚至還稍早一點的江忠源、胡林翼、王鑫,以及曾國藩之後的左宗棠、李鴻章,甚至包括吳長慶、袁甲三(袁世凱的叔祖)等人,都是這個時代湘軍現象的體現者。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湘軍起源於江忠源。江忠源是湖南新寧縣舉人,早在1847年起,就已經組織團練鎮壓雷再浩、李沅發、趙金龍等叛亂。1852年,太平軍出廣西,進湘鄂,所向披靡,清廷深感綠營和八旗兵已不足用,便飭令各省舉辦團練,以助「攻剿」。

江忠源即組織了500人隊伍赴廣西參加鎮壓,江忠源這支隊伍稱楚勇。也就是後來被叫做湘軍的軍事系統,在其最初起源時叫做楚勇。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1853年1月21日,因母喪回湖南湘鄉守制的禮部右侍郎曾國藩奉命幫同湖南巡撫張亮基督辦湖南團練。後來,曾國藩認為團練不足恃,決定組建一種新的軍隊,這就是「湘軍」

中國古代的軍隊,大致可分為官方軍隊和民間軍隊兩大類,它們都是在很早前就出現了。民間軍隊,曾經多數是以創始人、主將的名字來命名的,如「岳家軍」、「戚家軍」、「楊家將」、「呼家將」,等等。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只有從曾國藩創立「湘軍」開始,才有了以地方來命名的軍隊,後來就有了什麼「淮軍」、「川軍」、「桂軍」、「粵軍」、「晉軍」、「東北軍」、「西北軍」、「北洋軍閥」、「直系」、「奉系」、「皖系」、「魯系」等等。


二十萬太平軍打不過兩萬湘軍,湘軍為何如此勇武

在天平天國運動中,有個小插曲,便是李秀成二十萬太平軍竟然拿曾國荃的兩萬湘軍一點辦法都沒有。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當然了,這裡有一定的客觀因素。

一來,天王催得很急,嚴令李秀成儘快趕走曾國荃,不容他慢慢解決;二來,二十萬人要想長期圍困下去,非得有源源不斷的糧草接應才行。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冬天馬上就要來臨,二十萬人的冬衣還沒有著落,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看來只有強攻了,憑著強大的兵力優勢,李秀成決定重拳出擊,用全面進攻讓曾國荃顧此失彼,一舉摧毀天京城外的湘軍。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當然了,這都是天平天國的客觀因素,最讓人津津樂道了就是湘軍本身的體制了。


看了湘軍的建軍標準,你就知道湘軍為何勇武了

湘軍建軍標準是:「呼吸相顧,痛癢相關,赴火同行,蹈湯同往,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

在武器裝備上,湘軍不僅向外國採購洋槍洋炮,還自設船廠,仿造新式武器。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在戰術層面,湘軍無往不利的制勝法寶只有六個字:結硬寨,打呆仗

所謂「結硬寨」,湘軍到了一個地方以後馬上要紮營,它這一點是學太平軍。

湘軍每到一個地方首先要看地形選擇紮營地點,最好是背山靠水,然後要修牆挖壕,牆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塊組成。壕溝深一尺,壕溝挖出來的土必須要搬到兩丈以外,以防敵人用挖出來的土很容易地把壕溝填掉。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曾國藩的「結硬寨」能夠達到「制人而不制於人」的目的。因為太平天國佔了很大地方,湘軍本來執行的是進攻的任務,但是他通過「結硬寨」的方法把進攻任務轉變成了防守任務。

湘軍的這種方法,使他們到了一個地方就安營紮寨,不是進攻,而是等著別人進攻。

他們的任務是進攻城市,清朝指定的目標是攻打天京等等城市,怎麼進攻呢?很簡單,到一個城市邊上以後開始挖壕,並不跟太平軍打,而且每駐紮一天就挖一天壕溝。被湘軍攻打的城市,如安慶、九江等,城市城牆外圍的地貌全都被當年所挖的壕溝改變了,湘軍打一個城市用的不是一天兩天,他們用的是一年兩年,不停地挖壕溝。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這個辦法很有效,一道加上一道,無數道無數道地圍,無數道無數道地挖,一直讓這個城市水泄不通,就看城裡的糧食能堅持多久。斷敵糧道、斷敵補給,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這就是「打呆仗」

同時,對比同時期的軍隊,湘軍是最有文化的一支。

湘軍不能被簡單地視為一支普通的軍隊,它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集團:既是軍事集團,又是政治集團,同時還是一個文化集團。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作為軍事集團,湘軍有較八旗與綠營軍更為優越之組織和顯赫之戰功;作為政治集團,其主要將帥掌握了全國大部分地方的軍政與經濟實權;作為文化集團,湘軍執著於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和思想信仰,形成了一道蔚然可觀的歷史人文風景。

湘軍是一個有統一思想文化的軍隊,具體來說,是一支由具有共同價值信仰的儒將所主導的文化集團。湘軍和清代其他軍隊如八旗、綠營、淮軍乃至新軍相比較,其最大特色不在於軍制,而在於其深厚的儒家文化。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從湘軍的「選士人,領山農」的軍隊構成,到湘軍「衛道」的建軍宗旨,從湘軍的治軍訓軍的原則和方法,到他們對儒學的研究傳播活動,無不深深地體現出一種儒家文化理念的全面滲透,使得湘軍成為一支真正具有文化統攝力的軍隊,並且能夠和清廷的武裝力量及近代軍閥的武裝力量區別開來。


「中華要滅亡,除非湖南人先死絕」

在中國近代最動亂的那個八年,共經歷了22次會戰7次在湖南。首戰淞滬,其精銳便是湘軍(中央部隊大多數都是三湘子弟)。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淞滬的核心主力,毫無疑問是「幾乎精銳盡出」的中央部隊,能夠上的基本上都上了;而地方部隊里,桂系、粵系、川系、西北軍、東北軍也都有部隊參加了這次大規模的戰役。

但是湘軍不一樣,既不只是」幾乎精銳盡出「,也不只是「有部隊參加」,而是全軍上陣,一邊把所有的湘軍部隊拉到上海參戰,一邊用湖南的保安部隊、預備部隊不斷補充傷亡太大的前線部隊,並開始全省大範圍的徵兵。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全面戰爭來臨的時候,以維護小集團利益為核心的各系軍閥,甚至是中央部隊的各派系,都或多或少存在保存實力、消滅異己的現象,這也是那八年來打得如此慘烈的一個原因。從來沒有哪次戰役,從來沒有哪個地方軍隊,像在上海的湘軍部隊一樣全軍動員、前赴後繼、毫無私心(除了川軍)。

湘軍將士上陣殺敵,常說「來生再見」,便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老湘軍「要死卵朝天,不死變神仙」的風貌猶存。

「中華要滅亡,除非湘軍先死絕」,為何湘軍這麼厲害?


後記

「中華要滅亡,除非湖南人先死絕」,這一句話便是對湘軍最好的褒獎與讚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 的精彩文章:

明朝的廠衛和宦官,讓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成為太監王國
四川在古代共建立過多少個政權?然而卻無一統一天下
有人出人、有錢出錢,這就是最真實的四川歷史
從古代的科舉到如今的高考,一紙文憑已說明不了什麼了
一段感天動地的川軍歷史,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四川人

TAG:刀墓手札 |

您可能感興趣

華晨中華新車震撼來襲!搭載寶馬發動機,性能完爆X1,網友:華晨中華要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