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東北經濟那些事兒 國家壟斷的生產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經濟始終處於嚴重的短缺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國家建設的需要,根據經濟資源國家優先利用的原則,中國對工業產品實行的是國家統一收購制。在這種制度下,國家對所有產品制定了統一的價格,並且這種價格一經確定,就多年不變。任何工廠企業都沒有定價權,對自己的產品自主定價。國家設有專門的物價局分駐各地監督檢查物價執行情況。從理論上說,工廠企業具有產品的銷售權,在國家規定的價格下,可以自行組織銷售自己的產品。然而,所有的工廠企業必須優先生產來自國家的指令性訂單,按照這個訂單生產出來的產品由國家組織收購。只有國家收購以後的剩餘部分,工廠企業才能自行銷售自己的產品。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國家下達的指令性訂單往往超出了一個企業正常的生產能力,企業必須加班加點才能完成國家的指令性生產計劃。根本就沒有能力再生產用來自己銷售的產品。況且企業自己組織銷售,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絕大多數企業犯不著自找麻煩。企業生產計劃外產品,原料供給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承接國家指令性生產計劃的企業,其原材料供應是由國家來保障的。國家通過物資供應配額指標,以指令性調撥的方式向生產企業平價供應所需要的原材料以確保生產任務順利完成。國家指令性生產任務以外的原料供應是沒有保障的。那個年代,所有的物資都短缺。原料採購很成問題。有些緊俏的工業原料,即使企業願意出高價,也照樣買不到。為了保證國家採購的指令性生產任務的需要,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會輕易把那些緊俏物資轉讓給他人。因為在那個時代,完成國家指令性生產計劃是一件光榮而重大的政治任務。如果完不成,企業領導人要受到嚴厲的懲罰。為了蠅頭小利而冒政治風險,是一件十分得不償失的事情。沒有人會輕易觸碰這個雷區。況且,為了在國家制定的價格基礎上多賣點自己的產品,就去市場上高價購買原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犯傻的事情。國家與企業的關係是,國家壟斷了企業上下游的原材料供應和產品銷售環節,所有的工廠企業都不是一個獨立的經營單位,而只是一個加工車間。企業內部設立的供銷科,更多的是辦理出庫入庫的具體手續,承擔的是物流管理功能。與後來的銷售和採購完全不是一回事。表面上看每一個企業都是獨立的經營單位,但在實際的具體工作中,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形同虛設,被國家的物資供應採購體系無形中剝奪了。


※再捋捋「影響因子」的鬍鬚
※對於職稱評定工作的一點建議
※高校取消編製?逆淘汰之後,就是機會的到來
※如此「階級固化論」有道理嗎?
※話說《白鹿原》的「舔碗」情結
TAG:科學網-博文精選 |
※東南亞國家哪些是兩洋國家?
※北大留學生出任非洲最多美女國家的總統,說話帶京腔稱中國為故鄉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南洋那些事兒
※中國歷史故事——國家的傳說
※亞洲哪些國家路況佳,哪些國家路況差?
※「老子化胡」去過哪些國家,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超乎想像的影響
※非洲小伙迷上中醫 把養生講座帶到很多國家
※德國新財長:不再對其他歐洲國家經濟進行「說教」
※網友評選最好玩的東南亞國家,這個國家你肯定沒去過!
※東南亞唯一擁有航母的國家你知道是誰嗎?
※中國對這種東西說了一聲「不」,很多歐美國家都炸開了鍋!
※當國家允許生三胎,寶媽你們還生嗎?網友們的回答太扎心了
※世界上沒有首都的國家是哪些國家?
※外媒稱我國航母開始「下餃子」,讓一些國家非常無奈
※外國人問:為什麼越南與東南亞地區的其他國家區別那麼大?
※秦國統一前的那些小國家你都知道嗎?
※國外奇葩生育政策!這些國家拿錢狂砸,只為鼓勵國民多生孩子!
※美國等西方國家徹底死心!只因俄羅斯剛剛發生的這一件大事!
※咱們援助非貧困國家 美沒事幹說我們做錯了 這是為何?
※外國人問東南亞國家中,哪國對該地區影響最大?印尼最被網民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