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是今年法國高考的語文卷,4小時只考了一道作文題

這是今年法國高考的語文卷,4小時只考了一道作文題

今年17歲的淼淼,目前是法國馬賽一所高中的學生,與我通過網路結識。上周日,我帶上親手做的紅豆酥,去到她只有周末才會回去的租屋,給她打氣。對她來說,這一周很特別、也很緊張,因為從6月15日開始,她將要去參加法國的一年一度的高考。

神奇的「法國語文課」:文學浸潤整個課堂

淼淼來到法國上學,是2013年12月的事。當時只有13歲的她,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來到馬賽。剛來的時候,完全沒學過法語的她,只會說「你好」和「謝謝」。到法國的第一年,淼淼幾乎都在學法語,從發音開始。到了第二年,她有了一些進步,就作為全校唯一的中國人,跟著法國同學開始上課。那個時候,淼淼雖然已經學習了一年的法語,但上課仍是處於幾乎聽不懂的狀態。用淼淼的話來說,「每一天都是看著窗外的天空度過」。到了第三年,淼淼終於勉強克服了語言障礙,數理化的課程已經能完全無障礙聽懂。

(圖片說明:淼淼和她的同班同學在高中校園裡,淼淼為中排坐起第三)

然而,有一門課,淼淼卻是從始至終都感到有些困難,那就是「法語課」(Francais)。法語課大致上可以對應中國學校里的「語文課」,對法語水平要求非常高,但又跟中國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最明顯的一點不同要屬對「文學」的偏重。在中國,語文課雖然會涉及文學相關的內容,但課程設置並不主要關於文學。而法國的法語課,則對文學和文學史有著非常突出的強調。

法國高中也會進行分科。除了文科和理科,法國比中國還要多一科——社會經濟科。淼淼選擇了理科。文科每周有6小時的法語課、理科和商科是每周4小時。每周的法語課,老師會先用2個小時講一篇法語文章,這些文章全部來自於法國的名家名作。另外的2個小時,老師會講方法論,藝術史等相關知識。他們一共學了22篇文章。

我曾看過她的課堂筆記,實在是自慚形穢:每一篇文章的時代背景、作者介紹、中心思想;以及每一句的詞句分析、寫作手法、人物形象,都是他們要學習的。法語課上所學習到的知識,包括法國、歐洲的歷史、文化、文學等,使淼淼對這個國家,乃至整個歐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法語課上的問題都是從人類出發的,所以會讓她在現實中想起很多句子。

(圖片說明:淼淼的法語課筆記)

比如,面對自己喜歡的男生,她會不自覺的代入法語中有關愛的內容。當她和那個男生的關係飛速發展的時候,就會有些不安,因為「愛情的滿足不可來地那樣快那樣容易」(l』amour ne doit être assouvi ni rapidement ni facilement)。但是轉念一想,賀拉斯(Horace)又說過「及時行樂」(Carpe diem)。這些作品中的語言深深地影響了她的思想。

在課上,她所接觸的從16世紀至今的詩歌、戲劇、小說,幾乎都是法語經典純文學代表。從巴爾扎克到普魯斯特,從莫里哀到伏爾泰,從莫泊桑到杜拉斯,從拉辛到加繆,法國文學,這座世界文學史的豐碑,就這樣一點一點地進入了高中生的生活。淼淼現在很喜歡上法語課。因為當你真正系統地去學習文學時,那種對於文字的感知會越來越強烈,自己也會變得感性起來。

(圖片說明:淼淼的課堂讀物)

法語雖然在高考中所佔比重不算多,卻還是十分重要。對淼淼來說,因為明年高三畢業後,想申請法國的預科進行學習。預科是法國高等精英教育的第一步,它取決於一個學生的高二和高三平時成績、以及高二的法語高考成績。 所以,對於想要就讀精英學校的學生來說,高三結束時的那個高考,其實遠沒有國內那種緊張感,因為錄取結果多半在那之前就已經被決定了。

法語高考紀實:筆頭分析和口頭表達,一個都不能少

法國高中每年有三個學期,法語高考會提前舉行,時間是在高二的第三學期末進行。法語高考分為兩個部分,筆試和口試,筆試是四個小時,口試50分鐘。一般來說,口試會在筆試後的兩個星期左右進行,今年的筆試安排在6月15日,口試在6月27日。理科和社會經濟科的法語高考筆試有5個板塊,文科有7個板塊。

(圖片說明:法國學生參加高考)

屬於理科和社會經濟科的5個板塊是

-中世紀至今詩歌的表達方式

-XVII世紀至今戲劇的表達方式

-XVII世紀至今小說中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分析

-XVII世紀至今小說中所有人物分析

-XVII世紀至今文學上的人類問題

到真正考試時,會從這五個板塊中抽一個出來,附上3篇文章進行分型。板塊雖是確定的,但文章卻完全沒辦法準備,畢竟那是包含了從XVII世紀到現在的法國文學。今天的法語高考考到的是第四個板塊:XVII世紀至今小說中的人物分析。考試時給出了三篇文章

節選自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 在斯萬家那邊. 貢布雷篇》(1913)

節選自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抵擋太平洋的堤壩:第二章》(1951)

節選自加繆的《第一個人:第一卷,第六章》(1994)

第一題:三篇選文中的小說人物是以同樣的方式被虛擬世界影響的嗎?(4分)

第二題:請在三篇選文中擇一篇進行評論、解析或續寫(16分)

在4個小時的考試中,淼淼花了一個小時先通讀三篇文章,選中第二篇來進行評論,接下來就把第二篇文章讀了10遍,自己列出大綱,按照平時的訓練開始書寫。爭分奪秒的三個小時里,淼淼寫了6頁A4紙,全是滿滿當當的答案。淼淼當時覺得寫得很順利,但寫完之後又開始擔心自己有沒有跑題,對於第一大題只寫了一半的結果,覺得很可惜。

考完了筆試,淼淼還需要複習12天以後的口語考試。對她來說,那更是一場鏖戰。到時候,口試的老師會從22篇文章裡面隨機抽出一篇,找到一個論點要求你展開。雖說有30分鐘的準備時間,但10分鐘的講解最少也要講2000字的內容,第二個10分鐘又是老師和學生就文章內容進行辯論。

筆頭上的分析寫作,和口頭的表達辯論,兩者構成了法語高考的兩條線。的確,也許我們寫作的機會越來越少,但平時生活中,卻時常面對需要辯論的機會,是否有清晰的邏輯,是否有連貫的表達,這些是看一個人是否擁有優秀表達能力的標準。常有家長跟我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愛表達,其實,我們的教育制度一直沒有給他學習規範表達的機會,沒有這樣的練習。

語文的力量:我們需要一種什麼樣的語文課?

因為我自己在馬賽教中文的關係,回想到以前在國內的語文課,又聯繫到法國的法語課,不禁要思考,語文到底是要學什麼呢?

曾經聽一位老師講過,現在的語文課過於重視字詞,卻忽視了文章本身。不是說注重細節不好,而是應該在把握總體的條件下,再去鑽研細節。可大多數時候,學生們想起語文課就是字的發音,詞的書寫,或者某個作者生於哪年,卒於何處。說話寫字學了多年,但那份對於文字的敏感讀卻日漸消失,最終變成只記得「茴香豆的茴有八種寫法的孔乙己」,這樣語文便失去了蓬勃的生命力。實際上,語文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那些賦予了深情與故事的文字,不光承載我們記憶,更是我們文化的圖騰。在浩瀚的歷史征途中,唯有文字才能雋永。所以,當我們去學習文學巨匠那些文字時,會覺得,自己作為這門語言的使用者,應是要扛起一面旗幟的。而在傳承文字與文化時,也要注重字詞的運用,實用性與人文性應是完美統一的。

而對淼淼這樣的小留學生來說,孤身在外,不僅是要面對學業上的壓力,更有獨自生活的艱辛。父母早已因為工作結束回到中國,而淼淼他們卻要在陌生的國家一個人艱苦奮鬥。不過,對她來說,那些她學過的文章,背過的文字,寫過的分析早已成為在心中生根發芽,融入她的血液,強健她的骨骼,讓她面對大千世界仍不忘初心。

(圖片說明:淼淼和同學在一起參加派對)

平時在學校住校時,淼淼的手機只有微信和messenger兩個應用程序,備考這半年,連這兩個程序也很少打開了。考試之前她告訴我,姐姐,我好緊張,失眠了很久。

我希望考完以後,淼淼可以睡個好覺吧。

Sophie

發自 法國馬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說 的精彩文章:

女留學生,你們為什麼要去「危機四伏」的遠方?
憤怒的英國公民和媒體是如何問責倫敦大火的?
中國版《深夜食堂》為什麼很違和?日本人在居酒屋最講究這幾點
遇刺黨鞭斯卡利斯是「自食其果」?曾多次支持放鬆槍支管制
李顯龍兄弟鬩牆公開家事引內鬥,新加坡民眾:你也配姓李?

TAG:世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