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積金比拼,深圳竟然全國墊底

公積金比拼,深圳竟然全國墊底

公積金比拼,深圳竟然全國墊底

雖然都叫公積金,但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因此職工繳納的公積金數額也各不相同,且這種不同並不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

根據住建部等部門發布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2016報告」),人均公積金繳存(全年,下同)最高的地區是西藏,為2.77萬元,排在其後的分別是北京、新疆,分別為2.16萬、1.92萬元。

排名最靠後的是山西省,人均公積金繳存只有0.73萬元,河南、陝西也偏低,分別只有0.78、0.88萬元。

2016年公積金繳存情況,點擊可放大(數據來源:住建部)

令人意外的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深圳人均公積金繳存水平也非常低。根據深圳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的《深圳市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2016年深圳公積金實繳職工567.70萬人,當年繳存額428.68億元,也就是說每人平均繳存金額為7551元,只比山西省好一點。

從全國來看,人均公積金繳存為1.27萬元。

再來看另外兩個一線城市,上海2016年公積金實繳職工764.74萬人,繳存額1018.58億元,也就是每人平均繳存金額約為1.33萬元;

根據廣州市公積金中心發的《廣州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2016年廣州公積金實繳職工390.61萬人,當年繳存額618.36億元,也就是說每人平均繳存金額約為1.58萬元。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雖然一線城市工資收入完爆其它地方,但是在繳存公積金上卻無特別的優勢,尤其是深圳,在全國房價最高的情況下,去年人均公積金繳存數竟然排名倒數。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深圳的平均公積金繳存數這麼低呢?

根據住建部上述報告,2016年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佔57.14%;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類型單位佔42.86%——儘管民營企業解決了中國大部分的就業人口,但繳存公積金的職工佔比並不佔優。

從報告可以看出,在繳存公積金的職工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企職工達到了近六成,這也部分解釋了國家機關、國企多的北京為何人均公積金繳存最多,而民營經濟發達的深圳人均公積金繳存就要少得多。

對於一些民營企業來說,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生產經營比較困難。為了給企業減負,從去年開始,中央政府要求各地將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調整為:單位和職工繳存比例不應低於5%,原則上不高於12%。

因此,此次各地上調公積金月繳存上限,受益更多的還是國企和一些效益比較好的民營企業的員工,底子薄的小企業以及效益不好的民營企業,很難提升公積金繳存金額。

中高收入者更容易享受公積金的福利

正如上述數據所反映的一樣,目前住房公積金受到爭議的地方在於,中高收入者更容易享受公積金的福利。

住建部等部門發布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繳存職工中,低收入群體佔49.81%,中等收入群體佔44.12%,高收入群體佔6.07%。貸款職工中,低收入群體佔36.61%,中等收入群體佔57.43%,高收入群體佔5.96%。

數據來源:全國住房公積金2015年年度報告

上述報告中,低收入指收入低於上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中等收入指收入介於上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1倍(含)~3倍之間,高收入指收入高於上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含)。

葉劍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積金制度的目標是要解決中低收入群體的基本住房需求,但目前來看,低收入群體獲益較少。」

在北京、上海和廣東,上述現象更為明顯。2016年,北京、上海、廣東公積金繳存中,低收入人群分別佔比53.1%、57.44%和68.99%,但是在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中,上述三地低收入群體只佔到30.6%、35.36%和26.64%。

數據來源:北京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

數據來源:上海市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

數據來源:廣東省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

廣東省的報告還顯示,職工貸款所購住房套數中,90(含)平方米以下佔38.76%,90~144(含)平方米佔51.83%,144平方米以上佔9.41%。

有業內人士評論認為,廣東住房公積金貸款中用於購買90平米以上住房佔比過半,意味著公積金貸款主要流向中高收入群體改善型居住需求,用於低收入群體的基本居住需求相較偏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夢旅途 的精彩文章:

青島部分事業單位職員制改革試點9月底前完成

TAG:醉夢旅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