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Huayhuash徒步之後記

Huayhuash徒步之後記

徒步就是這麼一回事,你走得很費力,但是知道自己還可以走很久。路不好走是一定的,可能是因為泥濘濕滑,可能是因為一路上坡,也可能是因為布滿碎石,這樣的路前面還有很長,看不到頭。這時候你會想,徒步不是應該以自己舒服的節奏走嗎?我為什麼不舒服?看看別人,好像也不輕鬆。於是,大家咬著牙,跟自己較著勁,跟別人較著勁,走上山坡,走下峽谷,跨過河流和草地,看到了大自然神奇的景觀和艱難,看到了自己的勇氣和膽怯,這大概就是徒步。

走在或許很美,或許什麼都看不見的天地之間,身體和地面,和萬有引力做鬥爭,不時地老天還下點雨雪來助興。精心準備的衝鋒衣,登山鞋全是泥,褲腳就根本沒法看了。全身都濕乎乎的,分不出是雨淋的還是汗出的,風吹來冷的全身發抖。看著別人似乎輕快的腳步,咬著牙拚命跟上,心想還好我不是落在後面的。終於走完了一天的路,到了營地,這時候其實感覺不到累,只會在心裡叫一聲:我靠,總算到了。

日復一日的爬上山口,走下峽谷,再爬上山口,看到美妙風景,曬著溫暖太陽的時候,覺得真是美好的體驗,然而更多的時候是悶頭走路,或輕快或費勁,總歸不會太輕鬆。走到了第六七天,身體的儲備消耗的差不多了,而恢復卻有些跟不上,就會更難一些。然而,不論怎麼難,卻又都沒問題,總是可以走下來的,於是,也就都算不上怎麼難。走到了最後,身體和精神都有些疲憊了,於是心滿意足的覺得也該回去了,開始想著回去以後先洗個熱水澡,把這些天積累的汗泥都去掉,然後清清爽爽的去吃個大餐。遇到別的人,講起徒步的經歷,總會眉飛色舞的講那些美景,那些刺激的新奇的體驗,說起難度,嗯,總歸有點難度的,不過,有誰會在乎呢?

Huayhuash路線:

第一天不走路,陸地交通到大本營4200米

第二天翻越4700米的山口,下降到4200米,再翻越4600米的山口,下降到4200米,全程21公里

第三天翻越4850米的山口,全程17公里

第四天無山口,十四公里約4小時,溫泉邊紮營

第五天最難,從4200米開始,翻越5000米的山口,然後下降到4400,再爬上5080米的San Antonio山口觀景,然後下降到4400的山谷紮營。

第六天比較輕鬆,下降到3500,爬升到4200紮營

第七天從4200爬升到4800,下降到4400再爬升到4850,下降到4000紮營

第八天爬升300米然後一路下降一千多米到村莊,坐車回Huaraz。

來Huayhuash徒步,身體上還是要有些準備的。

體力:體力要求並不是很高,平時可以輕鬆慢跑10公里的,體力就足夠了。

高原:適應高原是最重要的,Huaraz海拔3000左右,可以先住一兩天,參加個冰川徒步的一日團,或者去走一下Laguna69。如果走Laguna69覺得沒問題,那基本上就算適應了海拔。

技巧:用熟登山杖很關鍵。這次途中,經常看見一些人已經走不動了,而登山杖還綁在包上或拎在手裡。在走路和上坡時候,登山杖可以幫助節省很多體力,下坡和過泥地的時候更是可以提供額外的支撐,降低危險。

關於裝備:

包:因為有驢子馱行李,可以適當多帶點零食和衣服,裝在大背包里,請驢子馱著。不過一路上風吹雨淋,如果心疼背包,可以買個蛇皮袋裝東西,用完就扔。隨身的背包有20升就足夠了,背負系統要舒適,裝路上隨時要換的衣服,一些食物和水。最好用水袋,這樣可以隨時喝水而不用脫卸背包。

登山杖:兩隻登山杖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可以向旅行社租,一定要親自檢查過。

睡袋:就用旅行社提供的吧。旅行社只提供棉睡袋,因為價格便宜,一般是5度左右的溫標,每人兩條套起來用。我自己睡下來覺得足夠了。如果自己帶羽絨睡袋可能會心疼,因為帳篷里一般不幹凈,有細碎的泥土和草葉。徒步過程中雨水很多,潮氣大,受潮之後的羽絨睡袋保溫性會下降很多。

防潮墊:旅行社提供的防潮墊不知道睡過幾萬人了,泡沫墊子基本上壓扁了。如果能租一個充氣的墊子,舒適性會好很多。

帳篷:最好自己帶,或者自己租一頂,要親自檢查好,尤其是拉鏈。這次徒步中,我們這個隊15人,一共10頂帳篷,都很舊,所有的帳篷拉鏈都有問題。我每天都要修理拉鏈,到後面我已經很有心得了。而有的人實在弄不好,只好用幾個夾子臨時湊合一晚。這些帳篷很不講究,四季帳,三季帳都有,趕上什麼是什麼。試想,在夜裡零下五度到十度,如果住在三季帳里大概不會怎麼舒服。我問了其他隊伍的人,他們的帳篷也大抵如此。只有一隻豪華隊伍的帳篷非常好,可惜他們的費用高出我們幾倍。

其他:一些基本常識性的東西都需要帶著,比如墨鏡,防晒霜,防蚊蟲,創可貼,遮陽帽,雨衣(在衝鋒衣之外再帶一件輕薄的可以連背包一起遮住的輕薄雨衣非常實用。某寶有國產品牌的雨衣,Cordura材料,摺疊起來體積很小)。充電寶見仁見智,我的充電寶在低溫下掛了,而且永久性掛了,別人的用起來沒問題。

關於食物

食物都是旅行社準備好的,嚮導在到了第一天的營地時候打開箱子,才知道裡面都有什麼,然後他們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這幾天的時間裡,變著法兒的把這些東西都用掉,把大家餵飽。

一般來說,早餐有熱水,麵包,果醬。午餐都是早上做好帶著,肯定是冷的。晚餐有熱湯,熱菜飯。在高原地帶,米飯總是夾生的,多煮都沒用。意麵會好一些,可以全熟。一般前兩天有新鮮肉吃,後面就都是罐頭或肉腸了。茶和咖啡一直都有。如果自己想吃的好一點,可以考慮自己帶一些方便美味的東西。

每天早餐過後,每個人都會領到一份零食,裡面是一個水果,一小包餅乾,兩隻巧克力棒和幾塊糖,如果自己帶零食,建議是巧克力,葡萄乾之類可以快速補充能量的東西。不需要帶很多,路上吃東西的時間不多,因為停下來很快就會冷。

關於嚮導和驢夫們

行程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全靠他們了。一般來說,嚮導負責所有事情,包括路線,安全,吃,解決各種問題。嚮導得到的報酬也相對高一些,他們大多具有很好的經驗,對這一帶山區也足夠熟悉。比如我們這次的兩個嚮導都不錯,Api在Huayhuash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哈素斯來這裡時間不長,但是帶隊徒步也有十幾年時間了。據我觀察,其它幾隻隊伍的嚮導也都還不錯。所以基本上不需要很擔心。

驢夫們主要是力氣活兒兼打雜兒。每天裝卸行李,搭帳篷,洗碗之類的事情。每天早晨,嚮導告訴驢夫今天到哪裡紮營,他們就會自己趕著驢徑直走過去,然後把營地搭好。有時候他們和我們的路線是不同的,而且驢子總比我們走得快。我走的最快的幾天,驢子剛到營地不久,帳篷還沒搭起來,我就到了。

驢夫們的專業素養直接關係到營地的舒適性,然而,很悲催的是,我們隊乃至其它幾隻隊伍的驢夫們都不怎麼讓人放心。至少我每天早早到了營地,總要檢查一下我的帳篷。帳篷的開口是不是對著迎風的方向,外帳有沒有裝反,地勢是不是足夠平。有時候我會自己把帳篷轉90度方向,或是換個地方。我曾經見到另外一隻隊伍,他們的營地建在峽谷入口的高台上,那正是大風口。我很疑惑的過去走了一圈,發現有個帳篷的開口正對著風來的方向,雖然拉鏈門緊閉,整個帳篷還是被風吹得脹鼓鼓的,如果不是六根帳釘死死的拉住它,說不定就此破碎虛空而去了。

關於旅行社

瓦拉斯這個小地方,旅行社比飯館都多,滿大街的人都想攔住你問你去不去徒步。如何挑選見仁見智。一般來說,可以在網上預訂的會貴很多,因為這樣的人一定是時間緊湊,願意花點兒錢的。如果到了瓦拉斯再找旅行社談,怎麼選擇旅行社又是個難題。我也沒有好答案,我當時談了三家旅行社,價格都差不多,在500-600sol之間。(1 sol=2.11人民幣)我就憑自己的觀感選了一家,也許是因為這家的英語比較好吧。然而徒步回來,大家給這家的評價都不怎麼高。可能這也是要看點兒運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的陌生人 的精彩文章:

TAG:自由的陌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