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Phone十年前誕生秘聞:喬布斯最初根本不同意開發

iPhone十年前誕生秘聞:喬布斯最初根本不同意開發



iPhone十年前誕生秘聞:喬布斯最初根本不同意開發



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道,在蘋果iPhone手機上市十周年之際,一本名為《iPhone秘史》的新書揭開了第一代iPhone誕生前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


十年前,蘋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代iPhone智能手機,她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與科技、文化和親朋好友之間的互動方式。恰逢iPhone上市十周年之際(6月29日),美國科技網站Motherboard編輯布萊恩·默查特(Brian Merchant)撰寫的新書《iPhone秘史》(The One Device: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iPhone)將於6月20開售。


這本書道出了iPhone誕生前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例如,公司優秀工程師離奇失蹤,幾名員工還因為開發iPhone而離婚,沒有iPod就沒有iPhone,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最初根本不同意開發iPhone等。

工程師離奇「失蹤


如果2005年左右你在蘋果工作過,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員工突然失蹤了。最初,這種現象是慢慢發生的。原本有人使用的辦公位空了,一些團隊的核心成員突然不見了。沒人知道他們去哪了。


當時的蘋果軟體工程師伊凡·多爾(Evan Doll)稱:「我聽說過這件事,不知道蘋果在幹什麼。但有一點很明確:最優秀團隊的最優秀工程師被調往一個神秘的團隊。」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幾位經理會突然造訪一些優秀工程師的辦公室,然後關起門來密談。軟體工程總監亨利·拉米勞克斯(Henri Lamiraux)、軟體總監理查德·威廉姆森(Richard Williamson)和「星級」工程師安德烈·布勒(Andre Boule)就是其中的當事者。


威廉姆森回憶說:「我和拉米勞克斯走進布勒的辦公室,我們說:『布勒,你可能不認識我們,但我們對你很了解,知道你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師。我們希望你能跟我們走,做一個項目。什麼項目不會告訴你,但我們希望你今天就能加入。』」


布勒當然很迷茫,他說:「能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好好想想嗎?」威廉姆森回答說:「不行,今天就得做決定。」最終,布勒同意加入這個秘密的團隊。威廉姆森說,這樣的對話在整個公司進行了很多場。一些工程師仍滿足於當前的工作,就拒絕了。而像布勒這樣給出肯定答案的工程師,就去開發iPhone了。


接下來,這些工程師的生活就發生了改變。他們的私人生活幾乎消失了,他們不能告訴其他人自己在幹什麼,有幾名員工還因此而離了婚。當時幫助開發iPhone的頂級高管托尼·法德爾(Tony Fadell)稱:「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生性多疑,他不希望這些人泄漏任何相關消息。」


喬布斯甚至告訴法德爾:「你也不能向任何人泄漏iPhone相關消息,無論是在蘋果內部,還是在其他場合。」喬布斯也不希望法德爾招聘外部人士負責開發用戶界面,但允許法德爾在公司內部任意調派人手。


最終,由蘋果最優秀的設計師、程序師、經理和工程師組成的iPhone開發團隊誕生了,他們也成為了21世紀最偉大、但又名不見傳的創新力量之一。


決定開發iPhone

大約在2004年底,喬布斯正式批准開發iPhone。但是,在此前很久,開發iPhone的DNA就在慢慢形成。


威廉姆森說:「我認為,許多人看到它的外形,會認為它與其他計算機不同,但它卻與其他計算機一樣。事實上,在軟體方面,它比許多計算機更複雜。它的操作系統和其他任何一台現代化計算機的系統一樣複雜,而且,是我們過去三十年間所開發操作系統的進化。」


與許多已廣泛普及的高利潤技術一樣,iPhone也有許多起源故事。最初,蘋果曾有五個不同的手機或手機相關項目,從最初的小規模研發努力,到成熟的企業合作,最終在2005年左右初步成形。



iPhone十年前誕生秘聞:喬布斯最初根本不同意開發


iPhone原型機



與許多產品和技術一樣,iPhone並沒有一個具體的開端。它基於之前的各種想法、概念和發明,在不滿足於現狀和利潤的刺激下,經過緩慢發展、迭代更新後而形成的創新。即使公司高管在法庭上陳詞,他們也無法說出iPhone的一個具體起點。


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菲利普·席勒(Phil Schiller)在2012年曾表示:「有許多事情促使我們開發iPhone。首先,蘋果以開發Mac計算機而聞名。Mac雖然是一款偉大的計算機產品,但市場份額不大。後來,我們開發了風靡全球的iPod和iTunes,這改變了人們對蘋果的看法。人們不禁要問:你們能開發出iPod這麼風靡的產品,還會開發出什麼新產品呢?於是,人們紛紛獻計獻策:照相機、汽車,或其他一些瘋狂的產品。」


毫無疑問,最終我們選擇了手機。


通往iPhone的跳板

1997年,喬布斯重返蘋果。通過削減產品線,強化Mac業務,蘋果獲得了微薄利潤。但是,直至推出iPod,蘋果才發展成為一股重要的文化和經濟力量。與此同時,iPod也成為了蘋果推出iPhone的跳板。


法德爾說:「沒有iPod,就沒有iPhone。」法德爾被譽為「iPod之父」,後來負責iPhone硬體開發。2008年,法德爾離開蘋果,創建了智能家居公司Nest。後來,Nest被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


iPod 2001年上市,最初幾乎無人問津。但兩年後,就為蘋果貢獻了50%的營收。最初,為iPod管理歌曲的軟體iTunes僅支持Mac,後來才支持Windows。


經過兩年的發展,iPod於2003年達到最輝煌狀態,2004年漸露頹勢。主要是受到了手機的威脅,因為當時手機也能播放MP3。法德爾說:「如果讓你二選一,你會選誰?」這就是當時Motorola Rokr音樂手機誕生的原因。


iTunes手機誕生


2004年,摩托羅拉推出了一款極受歡迎的超薄翻蓋手機Razr。時任摩托羅拉CEO愛德華·桑德爾(Ed Zander)與喬布斯是好友,而喬布斯又非常喜歡Razr的設計。於是,二人便商議兩家公司如何在這方面展開合作。最終,「iTunes手機」誕生。當年夏季,蘋果和摩托羅拉聯手移動運營商Cingular推出了Rokr手機。


在公開場合,喬布斯抵制蘋果開發手機的想法。他2005年曾表示:「問題是我們沒有很好的運營商渠道,把手機銷售給消費者。在與手機廠商的合作談判中,運營商處於優勢地位。」


但私下裡,喬布斯卻有其他想法。蘋果一位前高管稱,喬布斯曾親口告訴他,運營商問題並不是他的最大顧慮。喬布斯擔心蘋果失去重點,當時也不確信智能手機會人手一部。


與摩托羅拉合作的消息公開後,市場傳聞也聞風而起。由於iTunes手機即將誕生,一些業內人士開始在博客上猜想:一款醞釀已久的革命性移動設備將橫空出世。


但在蘋果內部,人們對Rokr的期望值簡直是「低的不能再低了」。法德爾說:「我們都清楚Rokr有多麼糟糕。它載入速度很慢,對歌曲有許多限制,用戶體驗真的很差。」

而蘋果之所以能夠忍受這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想積累經驗。威廉姆森說,喬布斯想從中收集信息,想知道將來在與運營商談判時,如何能掌握主動權。


喬布斯曾考慮過蘋果自己購買帶寬,成為虛擬移動運營商。蘋果也接觸過Verizon,但未能達成協議。對於一款手機如何設計,電信運營商還是想要控制權。後來,Cingular高管給出了一個替代方案:賦予Cingular獨家銷售權,至於如何設計,完全由蘋果來決定。


解決用戶痛恨的問題


無論是喬布斯,喬納森·艾維(Jony Ive),法德爾,還是蘋果的工程師、設計師和經理,他們都認為:當時的手機體驗實在太糟糕,充滿了垃圾內容。


時任蘋果人機介面事業部(HIG)主管格雷格·克里斯蒂(Greg Christie)稱:「蘋果最擅長解決人們所痛恨的問題。」在iPod之前,沒人知道如何使用數字音樂播放器。在蘋果推出Apple II之前,計算機被普遍認為太複雜,外行人根本用不來。


時任蘋果電子郵件團隊經理尼丁·甘納塔(Nitin Ganatra)稱:「在啟動iPhone項目之前一年左右的時間,我們都在抱怨市場上的手機為什麼都那麼糟糕。這反映出了公司內部的一種越來越強烈的責任感:既然我們能成功地解決、改變並主導一個重要的產品類別(iPod),同樣也能改變另一個產品。」


甘納塔說:「當時,人們心中似乎有一種想法:我們也要進入該市場,解決當時手機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為什麼蘋果就不能生產一款手機呢?」


說服喬布斯


安迪·格里格農(Andy Grignon)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師,在開發iSight攝像頭時,與法德爾成為了好友。一天,法德爾找到格里格農,稱自己要開發一個新項目(iPhone),但需要有人來說服喬布斯。


法德爾知道,在開發手機方面,喬布斯也有了初步的想法。因此,他想事先有所準備。而格里格農最終也答應了法德爾的邀請。整個2004年,法德爾、格里格農和團隊其他成員都在努力工作,試圖把iPod與物聯網連接器(WiFi)相整合。

格里格農說:「在展示給喬布斯的第一個原型產品中,我們把一部iPod分拆開,連接上WiFi模塊,當然看起來不是很美觀。此外,我們還對軟體進行了修改。因此,早在2004年,滾輪式iPod就能瀏覽互聯網了,用戶還能利用滾輪來滾動網頁。」


這也是喬布斯首次看到用iPod上網。格里格農說,喬布斯挺喜歡產品創意,但對使用體驗並不滿意。喬布斯當時說:「我不想要這樣的產品。我知道在功能上可行,我也嘗試過了,非常感謝,但用戶體驗太糟糕了。」


格里格農說:「高管團隊一直試圖說服喬布斯,開發手機是一個偉大的想法。但喬布斯似乎並未看到成功的希望。」


除了格里格農,在蘋果工作了15年的老員工麥克·貝爾(Mike Bell)也是說客之一。貝爾曾在摩托羅拉無線部門任職,他認為計算機、音樂播放器和手機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在長達數月的時間內,他一直在勸說喬布斯。


2004年11月7日,貝爾在深夜向喬布斯發了一封郵件。他寫道:「史蒂夫,我知道你不想做手機。但我們做手機是有原因的:對於未來的iPod,艾維有一套很酷的設計,沒人見過。我們應該從中挑選出一種,融入蘋果的軟體,做成手機,而不是把自己的內容塞到其他手機中(與摩托羅拉的合作)。」


很快,貝爾接到了喬布斯的電話。他們談論了幾個小時,反覆推敲。貝爾詳細地向喬布斯闡述了未來的「設備整合」趨勢,最終,喬布斯終於被說服。他說:「好吧,我想我們應該去做。」隨後,在喬布斯的授權下,法德爾、格里格農和貝爾等人正式啟動iPhone項目。


觸摸屏和UI


在蘋果總部,一個早期的觸摸屏平板電腦項目仍在進行中。巴斯·奧丁(Bas Ording)和伊姆蘭·喬杜里(Imran Chaudhri)等開發人員仍在探索一種觸摸式用戶界面的基本架構。


一天,奧丁接到了喬布斯的電話。喬布斯當時說:「我們要開發一款手機。」


喬布斯告訴奧丁:「我們想要一種小尺寸屏幕,純粹的觸摸屏,沒有任何按鍵。」奧丁說:「我感到很興奮。雖然聽起來似乎不太可能,但這是一項很有趣的任務,我很想嘗試一下。」

數年來,奧丁和其他工程師一直在嘗試開發基於觸摸的用戶界面,如今終於可以派上用場。


2004年底,斯科特·福斯托爾(Scott Forstall,後來的iOS系統總負責人)走進了蘋果人機介面事業部(HIG)主管克里斯蒂的辦公室,告訴他同樣的消息:喬布斯想開發一部手機。


對於該消息,克里斯蒂已經等了10年。他說:「這樣的建議我提過10幾次了,把移動、互聯網和手機相結合將是一項重要業務。」


如今,克里斯蒂的人機介面研究團隊迎來了最激進的挑戰,設計以觸摸屏為基礎的智能手機UI。他的團隊聚集在蘋果總部的一個二層小樓上,房間布置得很隱蔽。喬布斯很喜歡這種風格,因為安全,iPhone項目已經成為公司的最高機密。


2005年2月,他們完成了設計思路,並向喬布斯彙報工作進展。從主屏幕,到電話本,到Safari瀏覽器,得到了喬布斯的認可。其中的艱辛和挑戰自不必說,雪上加霜的是喬布斯還給出了時間表。



iPhone十年前誕生秘聞:喬布斯最初根本不同意開發


另一種iPhone原型機



喬布斯希望能在5月份的公司「Top 100」會議上展示iPhone原型。參加公司內部的「Top 100」會議的是蘋果最優秀的100名員工,旨在為公司獻計獻策。而喬布斯希望在這次會上,向這最優秀的100名員工展示秘密的iPhone項目,並聽取意見和建議。


從3月到5月,時間緊,任務重。因為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克里斯蒂說:「這是一次殘酷的戰爭。」當時,克里斯蒂不希望工程師們每天驅車回家,於是把大家集中在賓館的房間里,徹夜奮戰。雖然也有緊張,但他們還是很興奮的。

最終,iPhone在「Top 100」會議上的首秀大獲成功。喬布斯非常滿意,每個人都大加讚賞。


iPod的外觀


當法戴爾聽說手機項目正在浮出水面時,他找出了iPod手機的原型設計,隨後參加了高管會議。


格里格農表示:「在一次會議上,他們討論成立手機項目。一個團隊已經在開發硬體和原理圖,以及所有關於這款產品的設計。在他們獲得喬布斯的批准之後,法戴爾的反應是:『哦,等等,實際情況是這樣』!正如他所說的,『這是我們考慮的原型產品』,已經有完整的設計。」


從理論上來說,這種邏輯無懈可擊:iPod是蘋果最成功的產品,而手機將會搶走iPod的市場。那麼,為什麼不開發iPod手機呢?法戴爾表示:「拿出iPod最佳的元素,並將手機裝入其中。這樣,你就可以使用移動通信,並一直攜帶你的音樂,而我們並不會失去iPod建立的品牌認知度。之前,我們已經在全球各地投入了5億美元進行宣傳。」就是這麼簡單。


請記住,儘管對蘋果來說,開發手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決定,但他們並不清楚這款手機應當有什麼樣的外觀或使用體驗,以及在各個層面應該如何工作。


當時負責iPod硬體的大衛·塔普曼(David Tupman)表示:「大約在2005年初,托尼開始說他們在做手機。我對他說,『我非常想從事手機方面的工作,希望領導這個項目。』而他的回答是,『不。你做不了這個。』他們面試了很多人,我猜他們實際上根本找不到合適人選,所以我就對他說,『我還在這裡呢。』而他這次回答,『好吧,就是你了。』」


安迪·格里格農表示:「我們將開發所有人都認為我們當時應該開發的產品:把手機移植到iPod上。」而他們開始著手去做這件事。


這是什麼樣的產品?


理查德·威廉姆森(Richard Williamson)身處喬布斯的辦公室。他要說一件沒人願意和喬布斯討論的事情:從蘋果離職。

多年來,他帶領WebKit的開發團隊,而WebKit是Safari瀏覽器的基本框架。關於WebKit,有趣的是這與蘋果的絕大多數產品不同,是開源的。而直到2013年之前,谷歌Chrome瀏覽器同樣採用WebKit框架。換句話說,WebKit是一款重要軟體。正如《福布斯》當時的報道,威廉姆森是矽谷的「搖滾明星」。不過,在WebKit平台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他感到自己精疲力盡。


他表示:「我們經歷了WebKit的三四個版本,我在想跳槽到谷歌去。當時,喬布斯邀請我談談。」


喬布斯並不開心。


在提到成功的計算機工程師時,我們的腦海里浮現出的形象很可能與威廉姆森一模一樣:戴著眼鏡、穿著襯衫、聰明、極客范。我們在帕洛阿爾托的一家壽司店進行了這次採訪。這家店沒有服務員,而是通過安裝在桌面的iPad來提供自動化服務。這是個非常合適的採訪地點。


威廉姆森說話溫和,帶著輕微的英國口音。他看起來和藹可親,但是會有些害羞。他的談話略顯緊張,但一陣見血。他非常了解代碼,擁有敏銳的行業嗅覺,懂得技術哲學,並善於討論從中提取的概念。



iPhone十年前誕生秘聞:喬布斯最初根本不同意開發


邊角不一樣的iPhone原型機



80年代中期,一位朋友說服威廉姆森創立公司,為早期PC,即Commodore Amiga開發軟體。他表示:「我們開發了一款名為『Marauder』的程序,用於對受版權保護的磁碟進行存檔備份。當然,這是官方對這款軟體的介紹。」實際上,他們開發的這款工具可以幫助用戶使用盜版軟體。他壞笑著說:「所以,我們有了經常性的收入來源。」


1985年,喬布斯在蘋果之後成立的公司NeXT規模不大,並且急需工程師。在那裡,威廉姆森見到了NeXT的兩名高管和喬布斯。他向他們展示了自己在Amiga平台上所做的工作,而他們當場就決定僱傭他。這位年輕的程序員隨後在喬布斯的軌道上工作了1/4個世紀。他開發的軟體成為了iPhone有機的一部分。

喬布斯對他說:「別離開。我們有個新項目,我認為你可能會感興趣。」


威廉姆森隨後要求先看看這個項目。他表示:「當時從軟體角度來看,項目根本沒有人,這僅僅只是喬布斯的一個想法。」這還不足以讓威廉姆森放棄待遇優厚的新工作機會。「谷歌有意給我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去做,因此這是個非常關鍵的時刻。」


「所以我說,『屏幕還沒有準備好,顯示技術不行。』不過喬布斯說服我,一切都能弄好。有辦法去做。」威廉姆森說到這裡停頓了一秒,「這都是因為喬布斯。我在NeXT時代就跟隨他,在他的目光下我已經屈服了好多次。」


那麼,接下來是什麼?當然,威廉姆森留了下來。「因此,當時我感覺願意開發一款可以上網的設備。」


哪一種手機?


威廉姆森表示:「喬布斯想要做一款手機,他希望儘快做出來。」但是,這將是哪一種手機?


當時有兩種選擇:1)參考備受喜愛和認可的iPod,在其中加入手機功能(從技術上來說這樣做更簡單,但喬布斯並不希望iPhone是一台移動計算設備,而是加強型的手機);2)將Mac電腦縮小為可觸摸操作的平板設備,並且支持打電話(這個想法更有趣,但概念可能過於超前)。


奧爾丁表示:「在演示之後,工程師們開始研究,要如何做才能把這個概念變為真實產品。無論是在硬體還是軟體方面。」首先接觸到這個概念的工程師對於短期內的可行性表示懷疑。「他們說,『天哪,這是我們完全不了解的,這會涉及到大量工作。我們甚至不知道工作量具體會有多大。』」


想要把體積龐大的多點觸控Mac電腦縮小為一款這樣的產品,其中的工作非常多。這其中將涉及到許多全新的、尚未得到過證明的技術。光是提出路線圖,將所有部分考慮周全都非常困難。


關於Rokr


整個2005年,Rokr的開發一直在進行。威廉姆森表示:「我們都認為,Rokr就是個笑話。」以實幹而著稱的喬布斯直到2005年9月初才看到這款手機,當時他已經準備向世界展示這款手機。他驚呆了。法戴爾表示:「他的說法是,『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我們要如何才能解決這裡的問題?』他知道這款手機是不合格的,但不知道究竟會有多差。在產品最終完成時,他甚至不想上台發布這款手機,因為這令人尷尬。」


在展示過程中,喬布斯拿著這款手機就像是拿著沒洗過的襪子。在演示中,Rokr曾有一度沒能正常從打電話切換至播放音樂,導致喬布斯看起來很激動。因此,就在喬布斯發布「世界上首部帶iTunes的手機」時,他已經在嘗試拋棄這款手機。他對iPod Nano大加讚揚,很明顯將這款產品當作了發布會的主角,而這讓摩托羅拉的高管們大為惱火。


法戴爾表示:「當他走下舞台時,感覺他非常失望。」Rokr成為了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連線》雜誌當時報道的標題是「這也能叫作未來的手機?」隨後,這款手機的返修率達到了行業平均水平的6倍。這款產品的各種糟糕令喬布斯也為之震驚,而這也促使蘋果加緊自主開發手機。法戴爾表示:「這還不是失敗的時候,只是剛剛開始。我們無法飛得太快。」喬布斯在發布會結束後也對法戴爾說:「我已經厭惡並厭倦和那些愚蠢的手機開發者打交道。」


法戴爾表示:「這是最根本的事情。這就是,我們要做自己的手機。」


「喬布斯在大會議室召開了一次大型會議。」奧爾丁表示,「所有人都出席了會議,包括菲爾·席勒和喬納桑·艾維。聽著,我們要改變計劃,我們基於iPod去開發,把它做成手機,因為這是個可行的項目。未來更容易預測。」這就是法戴爾的項目。關於觸摸屏的努力並沒有被放棄。在工程師努力進行開發時,喬布斯向奧爾丁、喬德里和用戶界麵糰隊的其他成員發布指示,要求為iPod手機設計界面,包括撥號、選擇聯繫人,以及使用設備上控制滾輪來瀏覽網頁的方式。


現在,蘋果有了兩個相互競爭的項目,都想成為iPhone。用蘋果工程師的話來說,這就像是「烘焙」。這兩個手機項目的代號分別為P1和P2,都是絕密級別的。P1就是iPod手機,而P2是仍在實驗中的多點觸控技術與Mac軟體的結合體。


公司內部的政治鬥爭隨後吞噬了這個項目,而這很可能就是起點,即成立兩支相互競爭的團隊。法戴爾的iPod部門仍負責升級iPod產品線,同時開發iPod手機的原型機。而斯科特·福斯特的Mac OS軟體部門則是另一支團隊。(用戶界面設計師同時為P1和P2項目工作。)


最終,負責iPhone最重要部分,包括軟體、硬體和工業設計的高管們,已經無法在同一屋檐下和平相處。一個人辭職,另一個人被解僱,而還有一個人成為了「後喬布斯時代」蘋果天才的代表。與此同時,設計師、工程師和程序員正在不知疲倦地工作,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將這兩個項目變為實際產品。


「Purple」團隊的領袖


每個絕密項目都有自己的代號,而iPhone的代號是「Purple」。


斯科特·福斯特表示:「我們在庫比蒂諾佔據了一處大樓,我們將它嚴密封鎖。」他負責Mac OS X軟體,並將負責iPhone的整個軟體項目。「我們從一樓開始。這裡是格雷格·克里斯蒂(Greg Christie)的人機界麵糰隊。我們封鎖了整個樓層,在門上安裝門禁,此外還安裝了攝像頭。如果想要進入實驗室,那麼你要刷卡4次才行。」他將這裡稱作「Purple宿舍」。這裡與宿舍很類似,人們一直待在那。


福斯特表示:「他們豎起了『搏擊俱樂部』的標誌,因為在電影里,搏擊俱樂部的首要規則就是你不能討論搏擊俱樂部。Purple項目的第一條規則就是,你不能在門外談論這個項目。」



iPhone十年前誕生秘聞:喬布斯最初根本不同意開發


iPhone原型機



很少有人還能想起,為什麼iPhone要用「Purple」作為代號。一種說法是,這個代號來自iPhone最初一批工程師之一斯科特·赫茲(Scott Herz)的紫色袋鼠玩具。這個玩具被當作了Radar系統的吉祥物,而該系統幫助蘋果全公司的工程師來跟蹤軟體的漏洞和問題。理查德·威廉姆森表示:「在蘋果,所有漏洞都通過Radar來追蹤。因此如果你是一名好奇心強的工程師,那麼可以在漏洞系統中看看人們都在幹什麼。而如果你正在從事一個秘密項目,那麼就需要思考如何在系統中掩蓋自己的痕迹。」


斯科特·福斯特出生於1969年,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蘋果。初中時,他良好的數學和科學技能讓他得以接觸到一門高級課程,從而用上蘋果IIe電腦。他學會了編程,並且水平優秀。不過,福斯特並不是典型的計算機極客。他曾是辯論冠軍,也是高中音樂劇演員,在《Sweeney Todd》中扮演主角。福斯特於1992年從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碩士畢業,隨後就加入了NeXT。


NeXT推出了針對高等教育市場的電腦,但定價過高。因此作為一家硬體公司,NeXT受到了衝擊。不過,通過授權其強大的NeXRSTEP操作系統,該公司仍然活了下來。1996年,蘋果收購了NeXT,讓喬布斯重回蘋果,並決定用NeXTSTEP來改變Mac電腦的老舊操作系統。這也成為了今天Mac和iPhone的基礎。在以喬布斯為首的蘋果,福斯特在公司的地位快速上升。他模仿了自己偶像的管理風格和獨特品味。《商業周刊》的報道將福斯特稱作「魔法師的學徒」。


一位前同事認為,福斯特是睿智而精明的領導者,但他過於崇拜喬布斯。「他總體上很好,但有時候感覺他應當做回自己。」福斯特負責將Mac軟體移植到觸摸屏手機中。有些人對於他的自我和赤裸裸的野心感到反感。例如有同事認為,他「非常需要奉承」。不過,很少有人質疑他的聰明才智和職業道德。亨利·拉米洛克斯(Hneri Lamiraux)表示:「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看待他,但我很高興與他共事。」


從NeXT時代開始,福斯特就領導了許多頂級工程師,例如亨利·拉米洛克斯和理查德·威廉姆森(Richard Williamson),而他們都參與了P2項目。威廉姆森開玩笑地將團隊稱作「NeXT黑幫」。與這個名字一致,他們某些時候的行為就像是嚴密、機密(高效)的組織。


P1項目


托尼·法戴爾是福斯特的主要競爭對手。


格里格農表示:「從公司政治角度,法戴爾想要掌握所有環節,包括軟體和硬體。一旦人們開始看到這個項目對於蘋果的重要性,每個人就都想從中分一杯羹。這也成為了法戴爾和福斯特之間史詩般戰鬥的開始。」


由於曾在Dashboard項目上與福斯特有過合作,因此格里格農成為了兩支團隊之間的介面。他表示:「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福斯特和他的組員就是『落水狗』。而他們總想找到自己的出路。我們堅信,我們將會勝出,因為這是法戴爾的項目,他完成了數千萬台iPod的銷售。」


因此,iPod團隊希望利用蘋果現成的音樂播放器開發出一款手機。他們的想法是開發一種能在兩種模式之間切換的iPod:音樂播放器和手機。關於早期產品,格里格農表示:「我們提出了一種新方式。這款產品仍會集成觸摸感應的控制滾輪,以及帶藍色背光的播放/暫停/前進/後退按鈕。而當你通過用戶界面切換至手機模式後,藍色背光將消失,橙色背光將會出現,而控制滾輪將可以用老式撥盤電話的方式撥出1到9數字。」


當這款設備處於音樂播放模式時,藍色背光將會在控制滾輪旁顯示iPod控制選項。屏幕會顯示iPod風格的文本和列表。如果將其切換至手機模式,那麼背光會變成橙色,並顯示撥盤電話的撥號方式。


塔普曼表示:「我們將射頻模塊集成進去,這實際上是帶揚聲器和耳機的iPod Mini,並且仍使用觸摸滾輪的界面。」



iPhone十年前誕生秘聞:喬布斯最初根本不同意開發


2006年,蘋果申請了一項專利,這項專利關於在iPod中提供撥盤電話的撥號方式。



格里格農表示:「你可以編寫簡訊,設備可以撥號,而這樣做是可行的。因此我們生產了數百台這種產品。」


然而問題在於,作為手機這些設備很難用。法戴爾表示:「在我們進行了第一次軟體迭代之後,很明顯毫無進展。由於滾輪界面的存在,這樣做完全行不通,因為你不會想要使用撥盤電話。」


設計團隊非常努力地想要得出一個解決方案。


巴斯·奧爾丁(Bas Ording)表示:「我提出了關於預測式輸入的設想。屏幕底部將會出現字母表,而用戶可以使用滾輪來選擇字母。你只需要點擊,即可寫出句子。因此我開發了技術,能從你的輸入中進行學習。這將會創建單詞資料庫。」不過這樣的方式依然很麻煩。


格里格農表示:「很明顯,我們過度依賴控制滾輪。還有簡訊和電話號碼,這真是一團糟。」


法戴爾說:「我們嘗試了一切,但沒有什麼可以起作用。喬布斯不停地催促。我知道他了解情況,我可以從他的眼睛裡看出這點。他只是希望我們能快一點。」


喬布斯會對法戴爾說:「加油,總歸有辦法的。」法戴爾認為:「他只是不想放棄,因此他不斷地催促,但卻毫無結果。」


他們甚至為這款命運悲慘的設備申請了專利。在蘋果公司內,辦公室和實驗室里確實有一些可以使用的iPod手機。格里格農表示:「我們確實打通了電話。」


蘋果手機上打通的第一個電話並非來自優雅的觸摸屏界面,而是老式的撥盤界面。奧爾丁表示:「我們已經非常接近。這就像我們本來可以完成它,然後將其產品化。然而我猜,某天喬布斯可能突然醒悟,『這樣的東西並不像觸摸屏一樣令人驚艷』。」


大衛·塔普曼表示:「對我們硬體團隊來說,這是很好的經歷。我們需要開發射頻板,這迫使我們挑選供應商,促使我們把一切都安排好。」實際上,iPod手機的某些元素確實移植到了最終的iPhone中,這就像是個0.1版本。例如,「iPod手機中的射頻系統最終被用在了iPhone里。」


請勿動手


當法戴爾第一次看到P2項目的觸摸屏平板電腦時,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也很困惑。「喬布斯把我拉到一個房間里,當時iPod手機的所有一切都遭遇了失敗。他說:『過來看看這個。』」喬布斯向他展示了ENRI團隊的多點觸控原型產品。「在後台,他們實現了觸控式Mac系統的運行。但這並不是觸控式Mac,實際上這是個有乒乓球桌和投影儀的房間,還有個大觸摸屏。」


喬布斯表示:「這就是我希望在手機中放入的東西。」法戴爾回應稱:「當然,這還沒有接近生產,只是一款原型產品,甚至都不是能規模生產的原型產品。這只是個研究項目。」


大衛·塔普曼則更加樂觀。「我當時說,我們需要找一種方式,來完成這項工作。」他相信,工程挑戰是可以解決的。「我說,『讓我們坐下來,仔細看看這些數字,把它計算出來』。」


iPod手機失去了支持。蘋果高管開始討論,應當繼續推進哪個項目。不過,蘋果的營銷負責人菲爾·席勒有了答案:兩個都不要。他希望有實體鍵盤,而黑莓手機是首款成為熱門的智能手機。黑莓手機配備了電子郵件客戶端和小型鍵盤。儘管其他所有人,包括法戴爾在內,都認為多點觸控是未來發展趨勢,但席勒仍然孤獨地堅持。


法戴爾表示,席勒「每次都坐在那裡,堅持自己的看法。『不,我們需要提供實體鍵盤。不。實體鍵盤。』他也不願意聆聽我們其他人都贊成的理由。我們對他說,『現在這種做法是對的。』而他總是回答,『你應該提供實體鍵盤。』」


席勒並不像其他高管一樣具備敏銳的技術嗅覺。蘋果先進技術集團前負責人布雷特·比爾布雷(Bret Bilbrey)表示:「席勒不是技術專家。有時候,你不得不像面對小學生一樣向他解釋一些事。」他認為,喬布斯喜歡席勒,因為「他看待技術的方式與美國普通人一樣,例如我們的爺爺奶奶」。


當團隊其他成員決定採用多點觸控技術時,席勒用腳投票。法戴爾表示:「這是一次重要會議,而我們將最終決定發展方向。而席勒爆發了。」


他喊道:「我們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法戴爾回憶:「喬布斯看著他說,『我厭煩了這個傢伙,我們能不要他了嗎?』隨後喬布斯把他請出了會議。喬布斯隨後和他在走廊里進行了溝通,席勒被告知,要麼接受這個項目,要麼就滾蛋。而他最終屈服了。」


這解決了最重要的問題:手機將以觸摸屏為基礎。喬布斯在一次會議上指著觸摸屏說:「我們都知道,這就是我們想要做的。所以我們要把它做出來。」


第二回合


蘋果一名前高管曾表示,iPod團隊和Mac OS團隊之間「發生了一場關於手機的宗教戰爭」。當iPod的控制滾輪被排除在外,而多點觸控佔得上風時,新的問題是如何開發手機操作系統。這是個關鍵決定,將決定iPhone被定位為配件還是移動計算機。


理查德·威廉姆森表示:「法戴爾和他的團隊認為,我們應當將其納入到iPod的方向上。我本人、亨利和斯科特·福斯特都認為,我們應當採用OS X系統,即蘋果的主要操作系統,並對其進行簡化。」


他表示:「當時發生了一些史詩般的交鋒,即關於應當去做什麼的哲學理念鬥爭。」


「NeXT黑幫」發現,他們有機會開發一款真正的移動計算設備,將Mac操作系統壓縮至手機中,並提供相應版本的Mac應用。他們了解操作系統的內部和外部,他們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已有十幾年時間。威廉姆森表示:「我們確信,有足夠的性能來運行一款現代化的操作系統。」他們認為,可以使用緊湊的ARM處理器,在手機上創造一台簡化版計算機。


iPod團隊認為,這一目標定得太高,而手機應當運行某個版本的Linux。這個開源系統在開發人員和開源支持者中很受歡迎,並且已經實現了在低功耗ARM晶元上的運行。安迪·格里格農表示:「現在我們已經開發了這款手機,但仍有一個很大的爭議,即應當搭載什麼操作系統。因為我們最初的基礎是iPod,而沒有人關心iPod的系統。這是一台家電,一款配件,我們認為這款手機也屬於同樣的品類。」


需要指出,即使是在iPhone發布之後,喬布斯也認為這「更像iPod」,而不是電腦。不過,對於一直以來在觸摸界面領域開展試驗的人士來說,這給個人計算和人機界面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亨利·拉米洛克斯表示:「毫無疑問有過爭議:這只是一個帶手機功能的iPod。但我們會說,不,這是在手機中集成OS X系統。這就是我們與iPod團隊發生嚴重衝突的原因,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更懂小型設備上的軟體。但我們的說法是,不,這就是一台計算機。」


威廉姆森表示:「當時我們根本不關心手機功能。手機功能是無關緊要的,就是一個調製解調晶元。我們關心的是,『操作系統是什麼樣子?交互模式是什麼樣子?』」通過這些描述,你可以看到理念衝突的根源:軟體工程師認為,P2項目不僅僅是開發手機,而是把具備手機外觀的設備當作「特洛伊木馬」,開發出更複雜的移動計算機。


難以置信:操作系統的簡化


當這兩種理念劍拔弩張之時,開發移動計算機的情況並不算好。


安迪·格里格農表示:「單去看看系統啟動時間,都會覺得可笑。」格里格農選擇的Linux快速而簡單,「當屏幕上列印出『prrrrrt』,系統就已經啟動完成了。」當Mac團隊首次編譯他們的系統時,「這就像是6行哈希標籤,隨後就卡在那裡,一點一點擠出來。你會覺得,這是來搞笑的嗎?一台設備光是啟動就這樣?沒搞錯吧?」


威廉姆森表示,「當時我們需要證明」,OS X的某個版本可以在這款設備上運行。因此「NeXT黑幫」開始工作,而競爭變得更激烈。尼汀·迦納特拉表示:「我們希望這款手機的目標是,蘋果將會真的發布這款產品。我們不想讓iPod團隊弄出一款像是iPod的手機。」


他們面臨的第一項工作就是,通過簡化版操作系統去實現驚艷到喬布斯的滾動操作。威廉姆森與奧爾丁進行了討論。「這樣做是可行的,看起來非常真實。當你觸摸屏幕時,你的手指將被完美地追蹤。手指下滑,屏幕也將向下滾動。」


威廉姆森指出,這樣的成果意味著採用Linux的選擇被徹底拋棄。「一旦我們移植成功OS X,並實現基本的交互操作,我們就做出了決定:我們將不再使用iPod的軟體,而是使用OS X。」


iPhone的軟體將由斯科特·福斯特的「NeXT黑幫」來開發,而硬體則交給了法戴爾的團隊。iPhone集成了觸摸屏,並具備移動計算機的性能。只要他們成功,那麼iPhone就能實現這樣的目標。(編譯/譚燃 昱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hone 的精彩文章:

我分期付款給我爸買了個iPhone7
喬布斯推出iPhone是為了掏吝嗇鬼的錢?
喬布斯氣到要從土裡爬出來?華強北賣得iPhone8簡直亮瞎眼
iPhone8來吧!更多的科技被曝光,話說錢已備好就等發布了
iPhone8最新完美設計,完爆網傳丑圖!

TAG:iPhone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發布會第一手內容:史上最大最貴 iPhone 誕生
十年前的今天!谷歌Google Chrome瀏覽器誕生
它是喬布斯的最後一款 iPod nano,還影響了「蘋果表」的誕生
Apink與Panda 的「奇蹟般的故事」年度 fan song 下周誕生
致敬 Steve Jobs 20 年前的今天首部 iMac 誕生
它是喬布斯的最後一款 iPod nano,還影響了 Apple Watch 的誕生 | 極客博物館
蘋果史上最大最貴iPhone誕生
Surface Pro誕生5周年 Surface之父:一款偉大的產品
又一個在線母帶服務誕生:SKnote 宣布 Master Tools 即將上線
iMac 誕生 20 年!Tim Cook 於 Twitter 上載 20 年前發布影片
再過兩個月,iPhone9或將誕生,你會和iPhone6s說再見嗎?
史上最大最貴iPhone誕生!iPhonex短命下架,準備搬磚嗎?
Insilico Medicine是一家誕生於數字化時代
搜索之路:Elasticsearch的誕生
Apple面向開發人員發布watchOS 5 Beta 9,下一個操作系統誕生
Kojima Productions推特講述《死亡擱淺》logo的誕生
目前最貴iPhone Xs Max誕生!畫面閃瞎
名畫鑒賞:維納斯的誕生-naissance de venus
iPhone手機維修率排行榜,iPhone7排第五,iPhoneX入圍,黑馬誕生
最不像希爾頓的希爾頓品牌誕生,Motto by Hil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