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音頻】誰說爸爸不會帶娃?最強大腦的Dr.魏給出一篇好爸爸使用指南!

【音頻】誰說爸爸不會帶娃?最強大腦的Dr.魏給出一篇好爸爸使用指南!




爸媽營說:




做3年多的親子教育內容了,一般看到爸爸帶娃的內容,要不就是只知道罵爸爸不帶娃,要不就是純粹說爸爸帶娃好但是也沒可用的辦法。




誰說爸爸不會帶娃?只是打開方式不對!



很多爸爸們並不是不想帶娃,但是確實不會做得不好,而媽媽們既希望爸爸們能參與帶娃,又矛盾於爸爸們做得不如自己好,有時候就會想算了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爸爸們就此作罷,樂得甩手。




這個情況就被最強大腦的Dr.魏稱為

【守門員效應】

,Dr.魏是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也是超級熱門的電視節目《最強大腦》的科學評審,之前因為他的科學嚴謹的風格,贏得了廣大高知網友們的喜愛。







而今天我們要播出的這個Dr.魏關於爸爸帶娃的教育音頻,是爸媽營第一次看到那麼實用又中肯的關於爸爸帶娃的教育內容。

科學性、實用性、爸媽的心理,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關鍵是聽起來還很輕鬆簡單!




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Dr.魏的好爸爸使用指南吧,看完這篇,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轉給了孩子爸。。。







來源:得到APP


Dr.魏 親述



▲ 強烈建議收聽,非常實用又中肯






爸爸天生不會帶孩子嗎?




大家好!這個周末,6月18日,就是父親節了,首先祝各位爸爸節日快樂!




我之前一直說,要讓爸爸多帶孩子。也給爸爸們提出了不少建議,讓他們可以把孩子帶得更好。(爸媽營備註:Dr.魏有一檔親子教育節目,所以此處指的是之前節目里的內容)




但是我也收到很多媽媽的留言,她們說:「Dr. 魏,你曾經說過的

母親守門效應】

的概念太形象了。我以前老守著孩子的門,不讓她爸碰,因為總覺得他真的是太笨手笨腳了,等他培養成育兒好幫手,還不如我自己來更省心。現在才知道,我要放開大門,讓爸爸參與進來。」




這樣的留言總是讓我很高興,培養爸爸和培養孩子是一個道理。爸爸像家裡的大孩子,如果嫌他做得不到位,不給他機會鍛煉,他參與得越來越少,最後不僅僅累壞了媽媽,對孩子的發展也不好。




如果媽媽願意給爸爸鍛煉的機會,爸爸就能成為非常得力的育兒好隊友。

我今天就來講講我們爸爸對孩子成長的好處,然後,給你一個實用的好爸爸使用手冊,作為父親節的禮物送給大家。







爸爸帶娃,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爸爸多參與帶娃對孩子的社會、行為、心理健康和認知能力都有積極影響。比如爸爸的積極養育可以降低男孩子青春期的行為問題和女孩子的一些心理問題,對他們的學業成就也有長期的積極影響。




爸爸帶的孩子語言發展能力更好。

為什麼呢?科學家推測,因為媽媽傾向用「娃娃語」跟孩子說話,就是孩子能理解的,比如「吃完飯飯我們去睡覺覺」這種語言。爸爸則喜歡用成人的語言跟孩子說話,剛才那句話,換了爸爸會直接說:「你來吃飯,然後去睡覺。」




這樣說話孩子一開始比較難理解,但同時逼得他們開動腦筋,去分析、猜測最後掌握更複雜的句子,和更多更難的辭彙。所以父親帶出來的孩子,語言能力會更強。爸爸對孩子語言能力的幫助甚至可以持續影響孩子未來在學校的表現。




爸爸還能促進孩子的社交發展。

研究發現,如果爸爸多跟子女進行有趣、有感情的互動,孩子之後在學校里會更受歡迎。可能在這些互動中爸爸教會了孩子識別人的面部表情,孩子的共情能力也更高了。




讓爸爸多帶孩子,不僅僅為了減輕你的負擔,還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一個利器。各位媽媽千萬不能再守在門口,把爸爸擋在育兒的門外,應該千方百計地把爸爸往門裡拉,使他成為你的育兒好夥伴。




各位媽媽,

你怎麼才能從最佳守門員變成最佳助攻手呢?




我給你3個建議:


第一,尊重爸爸帶孩子的方式;


第二,給爸爸成長的時間,多肯定,少批評;


第三,給爸爸清晰、具體的指令。








下面我來具體講一講:


1)尊重爸爸帶孩子的方式





第一條,要讓爸爸帶孩子,得給他充分的自主權。我在上一期節目里說了,爸爸要轉變心態,不要把自己當成育兒幫手,而得把自己當成育兒合伙人。媽媽也一樣,別把爸爸當成你的幫手。不是的,他在育兒方面應該和媽媽平起平坐,大家有同樣的發言權。




為什麼呢?因為爸爸他的育兒方式也許跟你不一樣,卻會有出乎意料的好處。很多媽媽會覺得,爸爸帶孩子太嚇人了。你看他,動不動把孩子往空中一扔,要是接不住怎麼辦?孩子自行車騎那麼快也不管,還在旁邊喊:「加油,再快點!」要是摔下來了怎麼辦?但是,

這樣給爸爸帶出來的孩子,很可能膽子更大,運動能力更強。

孩子運動能力帶來的好處,我在前面已經強調過很多次了,這方面爸爸確實有天生優勢。如果強迫爸爸按照媽媽的方式帶孩子,就白白喪失這個優勢了。(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




歸根到底,爸爸和媽媽有不同的功能。

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長,更多是細心照料寶寶,讓寶寶覺得安全。爸爸,是激勵寶寶,帶領寶寶去探索。

這兩類功能相輔相成,你肯定不能讓寶寶太魯莽,做太危險的事情,但也不能為了安全不讓孩子去探索。








包括很多媽媽會抱怨說:「孩子他爸這也叫帶娃嗎?他不就是整天跟娃玩嗎?」




可是,跟孩子玩也是帶孩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孩子是通過玩來學習,來探索世界,來跟世界互動的。




媽媽可能覺得讓孩子取得一些有形的進步才比較有意義,比如會背了一首唐詩,多彈了一段鋼琴,但是爸爸跟孩子瞎玩,其實對孩子的發展一樣重要。




爸爸帶孩子的方式可能跟你不一樣,但是其實非常有他的道理。你不能因為自己習慣怎麼帶孩子,就不讓爸爸用另外一種方式帶孩子。




再說了,爸爸按自己帶孩子的方式他才爽。他跟孩子打鬧、玩耍、賽跑,這是他最高興的事。

你強迫他不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帶孩子,那他會感到沒有樂趣,那他自然不願意再投入了。




所以,尊重爸爸帶孩子的方式,讓他能盡情享受到帶孩子的歡樂,是讓爸爸願意帶孩子的第一步。








2)給爸爸成長的時間,多肯定,少批評




當然,也有媽媽會說:「可是,有些事情還是有個標準,他做得不到位,難道也不能批評嗎?」




我給你第二點建議,要給爸爸成長的時間,多肯定,少批評。為什麼?

因為在很多事情上,爸爸跟媽媽標準還真不一樣。

比如收拾廚房,媽媽的標準是鍋碗瓢盆都洗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地放在碗櫥里,地上清掃得一塵不染。爸爸的標準是什麼呢?爸爸覺得把碗都放在水池裡,這叫把廚房已經收拾完了。




帶孩子也一樣。爸爸帶孩子去上鋼琴課,回來後你問他:「孩子今天課上得怎麼樣?」他說:「挺好,老師誇他有進步。」你再問:「那今天學會了什麼新曲子?老師有沒有指出他什麼問題?有沒有說有什麼地方他還要回來再練?」爸爸一聽傻眼了,因為在他的標準里,把孩子帶去了鋼琴課,又安全地帶回來了,就完成任務了,媽媽問的這些問題,那是老師和孩子自己要操心的事情。(囧,爸媽營一看這句真的是太准了!)




你還真得體諒爸爸,他不是消極怠工,而是真的覺得事情就這麼簡單。當然,育兒很多時候沒有這麼簡單,但你也用不著立刻生氣,而是要看到,他願意帶孩子去上鋼琴課,這個本身就值得表揚。如果你實在要他改進,那也要用肯定的方式來表達。








比如你可以這麼說:「你帶孩子去上鋼琴課真不錯,比我帶他去更高興。」然後再說:「你跟孩子玩得好,孩子聽你的,你下回多問問鋼琴老師,咱孩子還有什麼地方要注意,有什麼地方要回來多練練的?你問肯定比我問強。」




因為男性和女性在夫妻關係中最看重的地方不一樣。女性最擔心的是男性的感情,他是不是愛我;男性最擔心的是女性的眼光,她是不是仰慕我。爸爸最受不了媽媽的批評,因為那是在攻擊他的能力。反過來,就好像妻子最愛聽的是丈夫的甜言蜜語一樣,爸爸最愛聽媽媽的表揚。所以,你要用正面的態度來促進他的改變。




怎麼讓爸爸喜歡帶孩子?你下次只要看到他跟孩子在一起,多表揚他。「看,寶寶和你玩得多開心」;「舉高高還是爸爸做得好」;「寶寶好喜歡你給他騎大馬」。




這個我也要強調一下,其實並不是虛偽。要知道,現代爸爸基本都是在傳統家庭下長大的,從小他自己的父母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內」的,爸爸能更多參與到育兒中來,確實也值得表揚。當然,你表完揚之後,也可以乘機提出些適當的改進意見,這個時候,他特別能聽得進去。







3)給爸爸清晰、具體的指令




當然,有時候爸爸還真的是不行,確實需要你的指導,要注意給他清晰、具體的指令,這是我今天要說的第三點。




如果是那些爸爸本來有固定的想法的,比如怎麼跟孩子玩,你應該像第一條一樣,尊重他的玩法。但是如果你對這件事有明確的期望,那你要明確地跟他說。比如你要出門了,要給爸爸交代午飯,得很具體地說:




12點的時候吃輔食,刮四分之一個蘋果,拌四分之一個蛋黃,然後沖半瓶奶粉,讓寶寶躺下來喝,喝完給他一個安慰奶嘴,讓他睡覺。




為什麼要這麼詳細呢?是因為我剛才說的,爸爸跟你的標準不一樣,你

如果只是很模糊地跟他說一下,很可能到最後他完成的樣子跟你想像的不一樣,你覺得他是在糊弄差事,他還覺得特委屈,兩個人的矛盾就這麼產生了。

而且有些爸爸比較好面子,他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好意思問,只能自己摸索,你得事先直接告訴他,這樣才能更好更快地培養出好爸爸來。







最後,我也要小小地叨叨一下。爸爸到底會不會帶孩子,能不能帶好孩子?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它是一種期待效應,也就是說你放開手讓他去帶,鼓勵他帶,他就能帶好。如果你不相信他,一直守在孩子的門前不讓他碰,那他當然越來越不會帶孩子,

然後你還更加覺得自己守在門前有道理。





最終總結:




我希望你今天得到的是,千萬不要把爸爸拒之門外,一定要讓爸爸更多地帶孩子,因為這樣孩子才會更聰明,將來學習成績也會更好。




我今天給了你三個原則,


第一,尊重爸爸帶孩子的方式;


第二,給爸爸成長的時間,多肯定,少批評;


第三,給爸爸清晰、具體的指令。




希望你趕緊行動起來,用這三招,讓孩子他爸更多地帶娃。你也可以想一想,你周圍的閨蜜、朋友裡面,有沒有誰自己雖然帶娃帶得很好,但累得不得了。身為朋友,幫她一把,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她,讓她也能好好地利用她家裡那位爸爸,讓她家的孩子可以更好地成長!





爸媽營後記:




聽完了這個音頻,看完了這篇文章,是不是覺得說得非常中肯?




Dr.魏既大大方方承認了爸爸帶娃會有些疏忽,但也說明了爸爸帶娃的好處,同時非常認可與尊重媽媽們帶娃所付出的辛苦,但也鼓勵媽媽們容忍爸爸們的不足之處、更多地讓爸爸們參與帶娃。

科學性、實用性、爸媽的心理,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關鍵是聽起來還很輕鬆簡單!




而上面這個關於爸爸教育的音頻,

僅僅是Dr.魏在 得到App 里開設的【Dr. 魏的家庭教育寶典】一年365天的課程中的一節!




如果你還想收聽更多Dr.魏講述的親子育兒課,爸媽營也介紹一下這個很有科學系統性的課程。




最接地氣的科學育兒課



Dr. 魏的這檔【家庭教育寶典】課是一年365天裡面每周一、三、五更新的,整個內容都是音頻,聽起來非常方便。











每一個內容都非常通俗易懂,而且有非常嚴謹的知識體系,把整個知識體系分為了智力腦、語言腦、情緒腦、運動腦、創意腦5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包含了更細的細節,

全部都是爸媽們最關心的育兒話題。




比如:


如何鍛煉孩子的智力、記憶力、專註力?


如何堅持3步搞定發脾氣娃?


如何讓孩子做家務也培養領導力?




大家看一下課程表就能發現其中的框架非常嚴密又清晰。感覺當爸媽只要聽這些就夠了。。。












而這個課程所有主講人都是Dr. 魏,但實際他背後還有一群教育專家在背後提供知識依據。他曾經說過,因為他自己也是爸爸,在女兒的教育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爸媽們的無助和各種偽科學的謠言的可怕,所以才想到自己做了這樣一檔科學育兒的家庭課程。







而Dr.魏,35歲就成為了清華-北大聯合生命科學中心中心外博導,現任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主要研究人腦的工作方式,以及人是如何控制運動的。並創辦了兒童早期教育機構愛貝睿,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最科學嚴謹的育兒知識。




這些,都是爸媽營願意推薦這檔家庭育兒節目的原因。




這樣的好課太少了!


簡單,又科學,關鍵是好聽!




而且他還堅持每周答疑,爸媽們有問題,只要訂閱了這檔課程,就可以直接問。








如果你也希望收聽這檔節目,爸媽營嚴選這裡給到訂閱信息。






《Dr.魏的家庭教育寶典》




課程時長:104節課,10分鐘每節課(共17.3個小時)


課程形式:圖文+音頻


更新時間:每周一、周三、周五更新,全年(2017年3月14日-2018年3月13日)52周無間斷




訂閱價格:僅199元



訂閱成功後,即可閱讀全年(2017年3月14日-2018年3月13日)內出品的所有內容,永久收聽收看。




購買方式:


長按識別

二維碼

,即可進入課程頁面。





為什麼在爸媽營訂閱更划算呢?




因為得到App內是需要先充值才能訂閱的,最低充值金額是208元,然後才能訂閱Dr.魏這個課程199元。當然你也可以去訂閱其他課程,否則

你賬戶里always就會留9元,

。。。So,你們懂了吧?哈哈哈!







前500名,48小時內就可以獲得兌換碼啦,超過500名,我們還需要向得到申請兌換碼,要6月26日以後才能發送哦!敬請理解。




非常推薦購買給爸爸和老人聽,這是難得爸媽營覺得爸爸和老人也能接受的科學育兒課程了。




並不是只有媽媽們想把孩子帶好,請幫助爸爸和老人們更好地參與帶娃吧!




購買須知



1)請務必下載最新版【得到】App才能閱讀本專欄;


2)購買成功後打開「得到App」直接使用微信登錄即可(註:手機註冊得到的老用戶,請先綁定微信,再登錄使用);


3)根據得到官方要求,該專欄為虛擬內容服務,一經訂閱成功概不退款,介意請勿拍,敬請理解。







購買後,如何收聽收看




在【爸媽營嚴選】購買課程,48小時內,兌換碼會被貼到訂單快遞單號中




1)在【已發貨的訂單】中點擊【物流】





下面紅框地方,再次點擊







長按快遞單號,選擇拷貝







2)如果不知道如何查訂單,可在【爸媽營嚴選】首頁主菜單上進入:








兌換方式:




1)下載「得到」APP,並註冊登錄







2)登錄後,點擊右下角【我的】,進入頁面




3)在【我的】頁面中,找到並點擊【我的賬戶】







4)點【我的賬戶】頁面右下方【卡券中心】







5)輸入相應的兌換碼,點擊【兌換】







6)回到開始頁面,點擊下方【已購】










7)找到【Dr. 魏的家庭教育寶典】欄目,點擊進入













猜你喜歡:


爸爸為死而復生的女兒拍下一組照片,讓我們明白:能夠健康地活著,其他什麼都不重要



這就是女兒為什麼需要爸爸的原因,兒子也一樣!


【爸爸】見過好男人,但沒見過這麼好的,看完這些真是醉了!







關注爸媽營,打開首頁輸入框,


回復

媽媽

,看【媽媽教育專題】

200+

篇好文


回復

爸爸

,看【爸爸教育專題】132篇好文


回復

心理

,看【心理教育專題】112篇好文


回復

繪本

,看【史上最強繪本資料庫】


回復

下載

,看【61個頂級下載資源】


回復

安全

,看【安全教育專題】187篇好文


回復

明星

,看【明星教育專題】200+篇好文


回復

隔代

,看【隔代教育專題】91篇好文


回復

健康

,看【健康教育專題】173篇好文


回復

購物

,看【海淘購物專題】144篇好文


回復

早餐

,看【親子早餐專題】46篇好文


回復

二胎

,看【二胎教育專題】101篇好文


回復

英語

,看【英語教育專題】94篇好文


回復

樂高

,看【樂高教育專題】34篇好文


回復

看片

,看【電影動畫專題】54篇好文


回復

手工

,看【創意手工專題】65篇好文


回復

興趣

,看【早教興趣專題】26篇好文


回復

親子游

,看【親子游攻略】200+篇好文


回復

兒童房

,看【親子家居專題】137篇好文




爸媽營,www.bamaying.com


由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白領媽媽創立。長期與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專業人員合作。


只研究:精英爸媽們的學、玩、買!




商務合作:bd@bamaying.com


投稿郵箱:tg@bamaying.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營 的精彩文章:

有錢不買房,這對夫妻160天花60萬帶孩子旅行,覺得賺大了!
5.5元/片!好奇最貴、最頂級的紙尿褲免費送!最萌尿布寶晒圖大賽!【第三彈】
最寵溺的小白鞋!鹿皮內里、牛皮外層、4cm厚底顯高!美國Wayne Flex 高跟、平跟鞋6款,為舒適而生!
【健康】天吶!原來這麼小就要穿內褲!
【英語】0-12歲英語繪本,最值得學的書單在這裡!

TAG:爸媽營 |

您可能感興趣

媽媽這是什麼花?一個音頻拯救啞口無言的你
家用音頻設備怎麼選,Bose 還是索尼,看完你就知道了
佟麗婭 雷佳音頻頻互動,陳思誠總算回應了,一句話說出了實情
羅大倫《圖解舌診》音頻:身體好不好,舌頭說了算
一段「詭異」的音頻,每個人聽到的聲音不一樣……網友又吵起來了!
【音頻】給你的耳朵聽更美的聲音
當VR畫面可以做的很逼真時,VR音頻的發展又如何呢?
音頻 | 祝願即將臨產的孕媽媽們,一切如願
女神在《酷狗哆來咪》收到父親的驚喜音頻,聽哭了
劉昊然修音前的唱歌音頻曝光,網友:還是好好做個演員吧
音頻:孩子沉迷手機,問題出在哪兒?
「FM」們搶跑在線音頻第一股,荔枝夠不夠「甜」
五音不全也能唱出「中國好聲音」,音頻版的PS,麥霸專用
好消息!蘋果可以為未來的iPhone帶來雙藍牙音頻連接
HomePod不在華首發?蘋果玩智能音頻可要掂量
還不會大舌音?122個帶「rr」的單詞讓你舌頭彈到天荒地老!(含音頻)
太全了!常見的音頻介面,你知道幾種?
來看看,什麼是高解析數字音頻!
音頻 | 如何解決心態不好的問題?
深夜產房:車禍後倖存的新生兒,聽了一段音頻後笑了,媽媽卻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