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火熱論」論治脾胃病五:辛溫通陽,苦寒降泄,辛開苦降
飲食
06-19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請點右上角關注!
馮秋瑜,鄧家剛
辛溫通陽,苦寒降泄,辛開苦降
劉完素針對熱病初起不可純用辛溫解表之法,不宜投麻黃、桂枝辛溫大熱之劑,設立了雙解散、涼膈散等表裡雙解之劑。
辛溫以升散開郁,苦寒以瀉熱降濁,簡言之就是辛開苦降。
辛開苦降法,是在中醫四氣五味藥性理論指導下,運用辛溫和苦寒兩種不同性味的藥物組方,治療疾病的一種獨特方法。其中辛開苦降治療寒熱錯雜證,主要是用於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氣機阻滯之證。在具體應用時又要根據患者的個體體質差異、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寒熱的孰多孰少而調整辛溫與苦降葯的劑量,以達到以偏糾偏的效果,促進脾升胃降功能的恢復。
辛開苦降法作用的機制在於促進中焦氣機升降,使氣血生化有源,臟腑功能活動正常。
辛開苦降法豐富了寒熱並治治則,能使寒熱調和,開創了治療脾胃病的新思路。
如治療寒熱錯雜的脾胃病症時,劉完素主張用寒熱配伍,如在《黃帝素問宣明方論》中記載的「青橘皮丸」,是用青皮、三棱、黃連、莪術、巴豆,治療「胃熱腸寒」證,主要適用於「胃熱腸寒,善食而飢,便溺小腹而脹痛,大便或澀」。
青皮、三棱、莪術以及巴豆是辛溫之葯,黃連則為苦寒之品,辛開苦降,治療寒熱錯雜,臟腑不調,能平調寒熱,調理臟腑,行氣通便,療效甚優。
關注本頭條號,獲得前期專業內容。
請點關注,獲得更多專業中醫健康內容。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傅青主「宣郁通經湯」淺探其對痛經的獨到見解
※葉天士調氣機法治胃病淺探三:辛溫通陽,降補陽明
※劉完素「火熱論」論治脾胃病四:開發鬱結,宣通氣液,郁而發之
※傅青主「經典葯對」之:白朮七對
※葉天士調氣機法治胃病淺探二甘涼滋濡,潤降胃氣
TAG:神黃中醫說 |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