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泰州打造里下河生態經濟示範區

泰州打造里下河生態經濟示範區

本報訊 (記者 趙曉勇) 6月17日,中財辦、國家發改委、中科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南京大學等單位的13位專家學者齊聚南京,參加由省發改委主持的《泰州市裡下河地區生態經濟示範區發展規劃》研討論證會。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了對該規劃的評審,專家們認為該規劃充分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的發展理念,是「兩聚一高」在泰州的具體實踐,探索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對於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進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探索生態、可持續發展、致富百姓,具有重要意義。

泰州里下河地區涵蓋興化全域和姜堰8個鄉鎮,是全省「1+3」功能區劃分的關鍵節點,水域面積近120萬畝,有13000多條河流、23個湖泊湖盪。按照規劃,該生態經濟示範區將大力實施湖盪濕地生態修復、現代田園水鄉靚化、生態精品農業提升、新經濟新動能培育等8大生態經濟示範工程,瞄準生態經濟區功能定位努力打造宜賞宜玩宜游的全省生態公園、全農業產業鏈的全省綠色農場、彰顯鄉村特色的全省田園水鄉、水鄉「深呼吸小城」的全省天然氧吧,從而推廣「生態+」模式,以生態優勢增強對創新資源要素的吸附力,促進生態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里下河地區綠色發展、窪地崛起、致富百姓。

記者了解到,該生態經濟示範區將圍繞探索生態綠色發展致富百姓、跨行政區域生態文明機制建設和生態經濟品牌化標識化的新路徑。綜合考量該地區特點,建立以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綠色GDP指標考核體系,逐步弱化示範區內生態紅線保護區域面積較大鄉鎮的GDP考核,逐步取消示範區內重點生態功能區鄉鎮的GDP考核。強化一二三產融合,推動「生態+特色農業」的融合共生,積極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鏈,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優質品牌農產品的供給基地;強化綠色智能轉型,構建工業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構建生態旅遊產業鏈,著力打造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為主體的「特色田園鄉村」,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河湖生態系統恢復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生態水平。

深入謀劃泰州里下河地區生態經濟區在全省大布局中的定位和規劃,泰州市將積極探索發展新模式,走出一條生態環保、富有特色、致富百姓的發展新路子。按照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原則,突出里下河水鄉生態特色,加快促進生態與農業、旅遊、文化等產業的跨界融合。率先探索里下河地區生態經濟體制創新改革試驗,實現以體制創新倒逼、引領綠色發展的重大突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日報 的精彩文章:

守好「微德」不是小事
省管幹部國防教育培訓班結業
4個小故事「發現泰州之美」
儲備有力 打有準備之仗
海州工業園「產城融合」質速並重

TAG:新華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里下河捕魚方法之:瓦釣和轟溝
患水·治水·親水——里下河的千年「人水傳奇」
美文丨蔡萬破:里下河的孩子,與水結緣
將軍原是里下河走出的放牛娃,他筆下的家鄉獨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