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文春 追憶父親

劉文春 追憶父親

作者簡介

劉文春,網名晴空一鶴,文學愛好者,喜歡詩歌、散文寫作,作品見於《舞鋼報》、《河鋼報》、《柏風》、《紫煙》、《駐馬店日報》、《鈍詩刋》及其他微刊和雜誌。

追憶父親

在父親節來臨的時刻,不由的想起父親,已經離開我整整十年的父親。時間是醫治創傷最好的良藥,從父親辭世時的悲痛,到後來於忙忙碌碌的世俗中,逢生誕、祭日的思念,努力工作努力生活,自己活的好,才能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父親節,又給了一次憑弔、追憶父親的機會,我深深地懷念父親。

父親因病於2007年6月21日下午2時去世,享年84歲。父親的一生是清貧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是善良的一生。

父親去世的時候,我仍不能相信是事實。儘管我是親眼看著父親咽氣,並且在父親臨去火化的時候,我一直用手撫摸著他的臉、握著他的手,在我們撕心裂肺的哭喊中,父親被推著進了那個門。我口裡忍不住地喊,父親,您別害怕,我們都在這陪著您。

埋葬了父親,卻還一直想著父親還生活在家裡,還想著他在院子里走路的樣子,聽他輕輕的咳嗽聲,院子里飄出的二胡聲,星期天回去看他,拍他的鐵門,他答應著走出來開門......可是,這一切都是想像,父親真的已經離我而去了。

母親早於父親四年前已走了,父親又相繼離去,目睹親人的離去,人的生命在死亡面前是那麼地脆弱、那麼地不堪一擊。我悲傷我是一個苦命的人、傷心的人。在父親面前,我還是一個孩子,沒有了父親,我一下子成了沒有父母的人,一下子成了大人,成了被生活重壓的人,無處釋放壓力的人,不能膝下承歡的人,不能在父母身邊撒嬌的人,無時無刻不得不撐著面子不得不堅強的人。想起父母對我的教育和慈愛,我又是幸福的人。追憶父親,平常小事都是那麼可親,點點滴滴都是那麼甜蜜和心酸。

父親自小吃盡了苦、受盡了磨難。1924年7月15日,父親出生於舞陽縣吳城鄉協議村,在父親三四歲的時候,奶奶就去世了,可以說父親是穿百家衣吃百家飯長大的。在我的記憶里,父親曾講他十幾歲的時候,在舞陽縣參加抗日,一城人抵不過兩個日本兵手中的兩桿槍,當時日本人燒殺搶掠的惡行把人們嚇壞了,抗日變成了跑老日,只要聽說日本人來了害怕得躲的躲、逃的逃。跟著國民黨的隊伍抗日,父親當過小號手、當過警衛員、當過炊事員,後來不見有真的抗日行動,國民黨的隊伍反而跟日本人一樣禍害老百姓,父親在一個黑夜開了小差逃回了家。

到了二十幾歲,娶了母親進門,為了有口飯吃,父親跟人學戲,儘管是「下九流」的行當,可只要有碗飯吃,管它是幾流呢!實際上父親後來是真的喜歡上了唱戲,愛上了戲,這一生父親再也沒有離開過戲離開過舞台。剛開始父親跟著人家跑龍套、打打雜,但父親是個有心人,總是偷偷地記戲詞,聽人家唱,看人家做動作。到了夜晚,別人都睡著了,父親還在黙念著戲詞,記不住的第二天再聽人家唱、再問教戲的先生。那時教戲的老師都叫先生,也都是象父親一樣,沒有多少文化,不識多少字,都是一代一代地從上一個先生那裡口述記在腦袋裡又傳下來的。父親也沒有真正地拜師,可是,先生所教的戲、排的戲,父親沒有拉下一場、沒有拉下一出,全都記在心裡了。慢慢地,父親唱戲演戲的才能展現出來,不但能演有時還能指點別人,教戲的先生這才對父親刮目相看,安排父親演主角,經常對父親說戲,經過磨練,父親漸漸爐火純青,漸漸有了名氣。

到了1952年的時候,父親應邀到信陽鋼鐵廠豫劇團擔任老師,在那裡有了我的大姐和哥哥,直到1962年大下放的時候,父親他們又回到了老家。後來二姐、我和弟弟就出生在協議村。 在協議村生活的時間裡,父親仍然教戲。我們河南農村對梆子(豫劇)特別喜愛,村裡就有劇團,除了農忙平常也都排戲,跟那時社員下地幹活掙工分一樣。一年排幾場大戲,在春節是要演上幾天的,過去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可娛樂的,過大年看大戲是農村必不可少的。在農閑的時候,戲班子會被外村「寫」了去,還能為生產隊里掙錢掙面子呢! 在我十歲時,父親成立了劇團,讓我徹底地佩服我的父親,別看父親大字不識幾個,可整本整本的戲都裝在他的腦子裡、裝在他的肚子里。一出大戲,他能從頭到尾,每個角色、每個場次、怎麼出場、什麼動作、每段唱腔,是流水板、二八板等等不差分毫都記在心裡,一一排練了來。 說一齣戲,他往中間一坐,周圍的」角兒」根據他的口述各記各的詞,然後背詞,接下來拉場,直至把全場戲全部排練出來,再一遍一遍地過場,通暢無誤,算是一台完整的戲了。那時,我不少幫姐姐記戲詞,整整三大本子,在後來搬家中弄丟了,真是挺可惜的。

其實,我非常受益於父親成立劇團的日子。首先是幫姐姐記戲詞。姐姐初中畢業,記個戲詞提筆忘字,所以每次分她的角色她都央告我幫她記詞,她再照著背,幫她抄戲詞,再聽她讀戲詞,我早就會背了,她還在那裡「啃禿子」。我簡直就是她記戲詞的專職秘書。戲詞是很講究韻律的,現在想起來決不亞於詩詞,我一邊記一邊讀,當時不懂韻不韻律的,只是覺得很好聽,自己也非常喜歡,鍛煉了我寫字的速度與能力。二是他們劇團每天早上天剛亮就要去操場練功。所謂練功就是壓腿、劈叉、前空翻、後空翻以及出場前的亮相、扎架、舞棒、對槍等,我當時劈叉、下腰都不在話下,地上要是放個小手帕,我能下腰用口叼起來,還能在整個操場里翻一圈子筋頭。如今,別說翻筋頭了,腰腿硬了,早就下不下去了。但基礎就是那時打下的,所以身體素質一直蠻好。

逢村集或廟會,父親的劇團就會被「寫」了去,幾場大戲第一天唱什麼,甚至於上午該唱什麼,下午唱什麼,什麼戲適合晚上唱,父親都有了打算。對於臨出發前如何安排戲場,我就曾當過父親的記錄員,大戲三天,每一天安排得妥妥噹噹。要是大的廟會還會有對戲,就是兩個檯子唱戲,哪台戲唱得好哪台的觀眾就多,又是需要父親動一番腦子的,唱哪出怎麼唱才能唱倒對方,把對方台下的觀眾都吸引到他的台下來,是很關鍵的。我還記得廟會上唱完對戲回來,父親那得意、自豪的神情。

父親經常登台演出,無論將相王候、生武凈丑,父親一板一眼,總能贏得眾人的喝彩,是無愧於老師的稱號的。他教過的學生多得數不清,每逢過年,他的學生們就來看他這個老師,他們在屋子裡連說帶唱地就比划起來。

父親一生清貧,但在戲劇的舞台上,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人生,有帝王的輝煌、有武將的威猛、有家翁的善良、有丑角的喜劇,父親雖沒有成名成家,但父親在廟會上是與申鳳梅、劉忠和等戲劇表演藝術家對過戲的人,當時的父親並不比他們差多少,也許父親是吃了不識字沒文化的虧,但父親從不計較這些也不遺憾這些,他從不貪心,不奢望,儘管他的一生吃過很多苦受過很多罪,他已盡他所能養活了一家人,養育了同他一樣熱心、正直、善良的兒女,看到我們長大成人且生活幸福,他生前不止一次地流露,他滿足於他的一生,無愧於他的一生。因此,父親的一生是充實的,無私奉獻給了他的家庭、他的兒女、他所熱愛的戲劇事業。

父親樂於助人的品德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經常無條件地幫助別人。父親教戲養活家人已是不易的了,有一年的春節,他把家裡僅有的二十斤米分給了生活更無著落的同事,那年的春節,大姐和哥哥餓得坐在椅子上,頭靠在椅背上,直都直不起來了,嘴裡不停地說著:我要吃米,我要吃米......。父親在世時,每提及這件事,眼裡總是閃動著淚花。

在我的印象里,只要是趕到晌午,門外有叫賣聲的貨郎、有收破爛的老頭、有要飯的,他都會迎到門外去,把人家找了來,非讓人家在家裡吃頓飯不可,甚至晚上的時候,留人家在家裡住宿,以至於後來這些人都成了他的朋友,我們家也成了他們落腳的地方。父親常對我說,都是跑江湖養家糊口的,多不容易啊!父親說他也是跑江湖的,也是走到哪吃到哪,人家埠水喝、遞個饃吃,他都記在心裡,他也是這樣對待為了生活而「跑江湖」的人。他要我謹記,做好事做善事。儘管父親沒什麼文化,但說起大道理來絲毫不比做大學問的人差,實際上這正是父親一生為人處世的真實寫照。

1979年我們全家跟隨父親來到舞鋼,這個被看好的小山城。那時剛上初中的我才切身體會到生活的艱辛。沒有工作、沒有土地、沒有營生維持下的生活是多麼困難啊!父親一生飄泊,農活會得不多,人不圓滑也做不了生意,一家人靠什麼生活呀!父親只會唱戲教戲,方圓幾百公里無不知曉父親教戲的名氣,剛到舞鋼的那幾年,父親被西平、南陽等地的劇團請去當老師,父親就和二姐去了外地。如果說那時稱之為薪水的話卻不能以人民幣來體現,他們往往一個月給父親兩袋子面其中還包含著二姐作為一個頂梁演員的工資,雖然不多但解決了一家人的吃飯問題,背井離鄉受點苦又算得了什麼?試想西平與舞鋼的距離,在交通發達的今天不算遠,可那時是父親和姐用架子車拉著幾袋糧食硬是用腳一步一步丈量著回到家裡的,至今讓我想起來,眼睛都是酸酸的。

那時的我已經知道為父母分憂了,放了學,就和弟弟去撿煤渣、木柴用來燒火。後來我上了高中,儘管學習成績也很好,可總想幫家裡減輕負擔,在高三那年的冬天,還差半個學期就要高考,可正好趕上舞鋼公司的招工考試,我毅然報名考工,從此就參加了工作。雖減輕了家裡的負擔,但讓父親痛惜不已,愧疚他沒有能力供養我上大學,但我一直是父親心頭上的驕傲,在我們兄弟姐妹中至今也是讓父親感到欣慰的一個,我一邊工作,一邊參加了高自考,在學業上沒有留下太大的遺憾,加上自小養成刻苦學習的好習慣,讓我任何時候都是出類拔萃的,他以我為榜樣常對姐姐們的孩子說:多學學你三姨,學習多操心啊,夜裡我睡一覺醒來,你三姨還在學習呢!

我參加了工作,弟弟也上了班後,家裡生活明顯改善了。父親的年齡也一天一天大了,牙齒也一顆一顆地脫落了,父親便不再教戲,我們的生活也不靠父親教戲養活了,但父親對戲的喜愛有增無減,儘管唱起來嘴有點跑風,可父親有時閑著沒事,就自己拉起弦子自拉自唱起來。星期天我帶孩子回去,我對父親說唱一段吧,父親就說,好,給我們苗苗唱一段。聽得苗苗眉開眼笑的,直嚷嚷要跟她姥爺學唱戲。我雖沒有學唱戲,耳濡目染也會唱幾段,有時父親拉弦我就唱一段《白蛇傳》,唱一段《花木蘭》,也贏來女兒羨慕的眼光。

其實我們家就是一台戲,在父親的熏陶下,兩個姐姐和哥都會唱戲,且水平不一般呢!到了過節過年,大家都回來的時候,家裡那才叫熱鬧,唱一出穆桂英挂帥,一人分飾一到兩個角色, 一場戲就成了。 到了這個時候 ,不教戲了,父親也不曾離開過戲,聽戲、看戲,自己唱戲,變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不再外出教戲,經常待在家裡的父親助人、勤儉的習慣未改變。父親也許因為自小窮苦、走南闖北的,身體一直很好,到了八十歲的年紀,他還眼不花耳不聾的。每天早上一大早,他就會起床把院子里打掃乾淨,修整園子里的花草。買給他新衣服,他就會說,衣服夠穿就行了,不買恁多,省下錢你們自己用吧!吃剩的飯菜他總不捨得倒掉,孩子們吃飯要是掉個米粒,他就教育孩子說,想想我過去吃的是啥?現在可不許浪費糧食。鄰居家要是有個什麼事,他總是第一個過去幫忙,照看個門戶,看護小孩子啦,父親人緣好著呢!

門前的楊槐樹下,樹蔭濃厚,是夏天最熱鬧的地方,鄰居們都來這裡乘涼,談興濃的時候,有人提議:劉老師,你給我們說段書吧!父親就從屋裡找出家什來,把鼓架一支、鐵板一握就開腔了。說書、二胡都是父親的拿手好戲,父親的抑揚頓挫引得附近的人們尋聲而來。

我常常遺憾父親教戲的時候,我年紀尚小,不然會好好跟父親學學唱戲,學學說書,學學二胡,學會這些對他老人家也是安慰啊。

父親平時總教育我,人要有思想,要有遠大的理想,所以,他忙著教戲唱戲,但也沒忘記督促我的學習,囑咐我一定要努力,不能象姐姐一樣跟他學唱戲,要我做個有文化有知識的人,看到家裡牆壁上全都張貼著我的三好學生獎狀,他非常高興,他說學習好了才能有更大的出息。

父親一生向善,在我的記憶里,父親從沒有拍過我們一巴掌,由於唱戲,我們一家人都是高嗓門、亮嗓子,說話聲音也不會輕,經常家裡是熱熱鬧鬧的一台「戲」。父親說,這樣好,這樣才熱鬧。無論對待兒女或是對待鄉鄰,他都以一顆寬厚、仁慈的胸懷,樂觀、豁達,善良是父親一生美好的品德。

如今物是人非,看著熟悉的院落、看著堂屋裡父親的遺像、看著牆壁上掛著的那把二胡、看著屋角里的架鼓,可是父親,您去了哪裡?

鄭重聲明

根據騰訊對微信平台的最新規定,本平台自2017年1月15日起,實行新的打賞結算標準和制度,望新老作家認真閱讀細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閡。

1、作者所投稿件無論是否在紙質媒體刊登過,在微信平台必須是原創首發。

2、作品自推出之日起,七日後向shuai_pengju索要稿酬,平台只統計七日內打賞金額,七日後不另行發放。

3、單貼10元內不返還(包括10元);100元以外(包括100元)返還作者百分之五十;200元以外返還作者百分之六十;300元外返還作者百分之七十。

4、投稿時請附帶作者簡介和近期生活照,詩歌、詩組不低於三百字。凡大作已被其他微信公眾平台發布過的,請勿再投《 文學百花園》及《小說大世界》 謝謝支持。

投稿郵箱:1258873875@qq.com

稿費發放:shuai_pengju

注意事項

作者必須主動索取打賞細目及稿費。

《文學百花園》首屆全國徵文大賽啟事

主題:親情、友情、愛情(文體不限)

註:一等獎一名,獎金1500元;二等獎三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5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10名,獎金各50元。

1、來稿需註明【參賽】字樣 +作者簡介+作者生活照,否則,視為普通投稿。

2、小說、散文、故事、隨筆2000字左右為宜,不超過15000字;詩歌不超過50行。

3、本次大賽以點數取勝,打賞資金不返還(1元摺合2個點擊量),50字以上有效回復摺合3個點擊量。

4、本大賽獲獎者將會收到大賽組委會頒發的 榮譽證書、簽約證書,部分作品入選在《文學百花園 ·微刊精選》雜誌並刊出。

5、 大賽時間為三個月(4月20日——7月20日)收稿時間:即日起到7月20日止。

6、獲獎信息在最後一貼推出後的第10日公布 。

大賽郵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稿件:1258873875@qq.com

《文學百花園》、《小說大世界》聯合總編室

2017年4月13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學百花園 的精彩文章:

TAG:文學百花園 |

您可能感興趣

追憶父親張可廷
蔥奶/清明追憶母親恩
父親節!追憶我的父親!
《獨家》一江山戰役國軍指揮官王生明將軍之子王應文追憶父親
母親的老蒲扇——追憶天堂的母親
父親節」聲傳暖心,追憶父愛」
呂黎平將軍之子追憶父親眼中的偉人周恩來
唐玄宗追憶楊貴妃
「專訪」李延聲:追憶貝聿銘先生
父愛如山:追憶老爹
劉曉慶曬李敖親筆信追憶大師 直言:我懷念我們的「世紀會談」
暖春——追憶「老頭」
鐵漢柔情——高倉健追憶母親美文兩篇
追憶先人2——陳維華神父
賈靜雯父親節悲痛追憶亡父,喊話修杰楷:加油向爸爸學習
清明·聲音的追憶 單昭祥:老樹春深
父愛如山,追憶二叔
老趙追憶性系列散文之●養豬記
清明來臨,追憶母親!
一日行陳淑芬動情追憶張國榮 感懷陪伴沈殿霞最後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