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最強「卡皇」的對決,九款Geforce GTX 1080 Ti橫評

最強「卡皇」的對決,九款Geforce GTX 1080 Ti橫評

在GDC 2017上,NVIDIA發布了地表最強的遊戲卡GTX 1080 Ti,先行狙擊AMD仍未面世的RX VEGA顯卡,試圖率先搶佔高端市場份額。而GTX 1080 Ti來頭可不小,採用與Titan X Pascal一樣的GP102核心,兩者整體規格幾乎一致,但流處理器數略輸於新的Titan Xp,但是GTX 1080 Ti核心頻率更高,對於遊戲性能提升更加有幫助。而GTX 1080 Ti只要5699元,價格只有Titan Xp的3/5,性價比爆棚,簡直是遊戲發燒友的至愛。因此超能網啟動了有史以來「當量」最重的顯卡橫評項目「九款非公版GTX 1080 Ti」同場競技,那麼在非公版橫行霸道的今天,到底哪一款能奪取「王者的榮耀」呢?

GTX 1080 Ti顯卡規格

今年年初有關於GTX 1080 Ti顯卡的傳聞不絕入耳,然而一月過去了,二月也過去了,就在大家都已經不抱希望的三月終於落地了,其硬體規格如此接近Titan X Pascal,價格又如此之低,讓我們為之感到震驚,AMD今年的RX Vega還有戰勝希望嗎?

GTX 1080 Ti採用的GP102-350核心與Titan X的GP102-400、Titan Xp上的GP102-450同宗同源,都是共有6組GPC單元,原本每組GPC單元應該是由5組SMs單元,合計30組SMs單元,但GP102-350/GP102400核心是非完整版,只有28組SMs單元,Titan Xp則是滿血版30組SMs單元。因此GTX 1080 Ti共擁有28*128=3584個CUDA核心,88個ROPs光柵單元,224個TMUs紋理單元。

得益於台積電16nm工藝,GP102-350核心面積從GTX 980 Ti上的601mm2下降至471mm2,但是晶體管數量能同時暴增50%達到120億水平。而且Pascal顯卡頻率都比上一代提升了40%,GTX 1080 Ti默認公版頻率範圍是1480-1582MHz,實際運行頻率還有300MHz上升空間,因為這一Pascal顯卡性能提升不可謂不大。

GDDR5X顯存也是NVIDIA本次大力宣傳的重點,是NVIDIA有史以來第三款使用GDDR5X顯存的顯卡。儘管顯存位寬由Titan X的384bit縮減到352bit,顯存容量也削減1GB到11GB,與Titian X形成差異化。憑藉與美光通力合作再度推進GDDR5X顯存升級,顯存頻率提升至前所未有的11Gbps,因為能提供484GB/s帶寬,比Titan X Pascal還要高出4GB/s,配合上高壓縮無損緩存壓縮演算法,效率提高不少。

從Maxwell、Pascal架構開始,NVIDIA開始對顯卡功耗進行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功耗以及發熱都有不同程度降低。GTX 1080 Ti TDP設定在250W,提高晶體管數量以及頻率後依然能與上一代GTX 980 Ti持平。因此GTX 1080 Ti需要6+8 Pin外接供電,以滿足250W<(75+75+150)供電需求,不過非公版的GTX 1080 Ti可都是普遍配備了8+8Pin供電,藉此獲得更穩定的電力供應和更加適合超頻。

NVIDIA選擇GTX 1080降價700元為GTX 1080 Ti讓路,GTX 1080 Ti起步價為5699元,儘管非公版都是以為GTX 1080 Ti Founders Edition價格作為基礎,價格向上浮動,5699-7199元之間都有不同的選擇,但是作為規格、性能相近的Titan Xp售價就高達9699元,GTX 1080 Ti對於追求極致性能的玩家來說性價比極高。

本次GTX 1080 Ti顯卡橫評囊括了市面上我們能買到的9個品牌,包括:、華碩、七彩虹、EVGA、耕升、影馳、技嘉、映眾、微星、索泰(排名按英文首字母排序)。各家都有一款顯卡入選橫評,一共9款顯卡。

那麼哪一張非公版的GTX 1080 Ti會夠脫穎而出,奪得非公之皇?

評分標準

在眾多的顯卡橫評中,我們總結出了一套衡量顯卡性能的評測標準,包括衡量綜合性能的超能指數以及衡量購買推薦度的性價比指數,我們希望這兩個指標能切實地反映顯卡的實際表現,同時也符合主流用戶的消費需求。當然,這兩個指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每次評測的顯卡定位、價位不一,我們也會根據情況作出調整。

由於這次橫評的是GTX 1080 Ti顯卡,定位相當高端,因此將會更多地關注它的性能表現、顯卡特色。畢竟對於這個價位的顯卡都不是追求極致性價比,更願意為顯卡特色而埋單,因此本次評分針對過往高端顯卡評分作微小的改動,其標準如下:

超能指數(滿分100分)

超能指數

外觀及規格、功能部分不涉及具體的數據,所以只能根據每個顯卡的具體表現來打分,其中有些分數無可避免有著主觀看法,例如外觀、兼容性,這次我們引入了外部評分的準則,將評分權利移交到廣大玩家手中,盡量做到公平公正。

涉及數據測試的項目還是遵循了慣例,原則上是表現最好的產品得滿分,其他顯卡根據比例來算分,由於橫評的顯卡都基於相同的核心,性能差距之間的差異大多數來源於頻率上的設定,另一方面3DMark成績基數十分大,導致計算顯卡之間性能差異較小,因此評分時會採用多次方處理以拉開差距。

每個項目的測試中還會詳細給出測試時的情況和所用的測試方法。上述所有項目的匯總分數就是超能指數,反映了這個顯卡的綜合實力。

性價比指數

性價比= k x 超能指數N/ 價格 + 2 x 保修年數 (k、N為修正係數)

性價比指數反映的是顯卡的性能表現與價格之間的關係,除了顯卡的價格,我們還引入了保修期限因數,通過歸一化數學處理,將三者量化成具體數值,大家就可以知道哪張卡值得買。

寫在這裡:

超能指數和性價比指數是對這款顯卡的一個綜合性考量,我們盡量做得面面俱到,不過每個玩家需求不盡相同,對於某一方面會特別看重,因此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絕對公平的準繩,給出的超能指數以及性價比指數只是一個參考。成績匯總後,我們會按每款顯卡優點和缺點作個點評,並給出相應推薦。

測試平台:

新的一年當然用新的平台啦,這次我們使用intel今年最新的Core i7-7700K處理器,可以避免因為羸弱CPU的性能表現拖累顯卡性能。搭配上微星的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主板,還有芝奇 Trident Z DDR4 3200MHz 8G×4,Intel 600P 512GB、海韻 P1200W電源構成了基本測試平台,此外我們換用了酷冷至尊 MasterBox Lite 5(睿)作為溫度測試機箱,而裸機性能測試機箱則是聯立T70開放式機箱。

測試平台系統為微軟Windows 10創意者,具體版本是Microsoft Windows 10 Build 15063。顯卡驅動方面,為NVIDIA Geforce 381.65 WHQL。

##########NextPage##########

參測顯卡外觀——10分

大腦的審美觀就是對該物體外觀進行一個粗略的評估,然後與曾接觸過的、需求的東西進行比較,因此外觀評分上很大程度與自身經歷有關,是一個十分主觀的意象,然而「看盡世間浮華,淡然於心」之後,評判標準就更為公允。不過儘管我們編輯「閱卡」無數,最終我們將評分的決定權交給了廣大玩家,也想了解一下如今大家的「口味」如何。

作為NVIDIA當家花旦之卡,各大廠商都不屑於「短小精悍」設計,轉而「怎麼大怎麼來」的思路,非公版的GTX 1080 Ti的長度都不低於290mm,過往罕見的越肩式PCB設計也為了兼顧豪華用料和增加散熱面積都成為標準設計。在GTX 1080 Ti顯卡上,堅持使用雙風扇設計已經成為一種勇氣,其中不少顯卡都用上自家研發的特殊設計風扇。而且顯卡導風罩使用金屬材料也逐漸成為趨勢,可以帶來更好外觀質感,而且RGB燈的布置是否與顯卡外觀融為一體也是一張顯卡「逼格」夠不夠的重要因素。

華碩 ROG GTX 1080 Ti O11G GAMING

華碩今年的顯卡都是基於整體素黑的調調,由於厚度增至2.5槽位以後,顯得壯碩了不少,就像是一名黢黑的肌肉男。同時顯卡的Aura RGB燈繼續隱藏在縫隙中,只有點亮它才能發現它的美,背面依然有我們熟悉的發光「敗家之眼」ROG LOGO。

七彩虹 iGame GTX 1080 Ti Vulcan X SOC

Vulcan X SOC顯得特別有精神,全金屬外殼顯得質感滿滿,而且「X」造型隱藏燈顯得相當內斂,而且兩側風扇中間紅色的iGame金屬銘牌就像一雙眼睛,就像是暗中觀察你一舉一動。頂部還有其引以為傲的彩色LCD屏幕,只能評價為七彩虹近年來設計得最好的看顯卡了。

EVGA GTX 1080 Ti FTW3 GAMING

EVGA顯卡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寧願做寬,也不會做厚,因此EVGA GTX 1080 Ti FTW3 GAMING為了保證散熱效果,放棄了過去「煤氣灶」外形,繼續保持「纖細」的雙槽,變長變寬,顯得配「骨感」十足,金屬背板上的洞都是為了散熱而設計的。

耕升 GTX 1080 Ti 追風

中規中矩的造型,全金屬的導風罩,雙槽厚度,風暴X雙風扇散熱器,簡直就是非公版GTX 1080 Ti一股清流,而且背後的黑白配的X鏤空背板還是挺好看的。

影馳 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

為自己的加冕的影馳 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也是獨樹一幟,純白色外觀更是在9款顯卡中鶴立雞群,RGB燈隱藏在顯卡HOF LOGO皇冠中,確實很精妙的設計。頂部更有影馳首創的HOF Panel可自定義液晶顯示屏。

技嘉 AORUS GTX 1080 Ti Xtreme Edition

以AORUS之名推出的技嘉 AORUS GTX 1080 Ti Xtreme Edition繼承了前任的精髓,X造型燈正正是這個系列顯卡的標誌,AORUS的鷹牌LOGO點綴其中,有點信仰圖騰的味道。重巒式風扇是技嘉顯卡超強散熱能力的最新力作。

映眾 GTX 1080 Ti 冰龍超級版 Extreme

堅持使用金屬材料作為高端顯卡的導風罩是映眾一直以來所堅持的,磨砂質感的黑色外觀雖然很低調,但總給人予一種戰艦般的感覺。最特別的就是顯卡頂部的MosFET散熱小風扇,加上換上了半透明的風扇有利於燈光透過,亮機更加光彩奪目。

微星這個造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紅龍」和「黑龍」都是家族式設計,Pascal架構顯卡上全部都「長」得十分相似,區別在於厚度、燈效、尺寸上,不過紅黑配色一直以來都是「常青樹」,十分耐看。

索泰 GTX 1080 Ti PGF OC

磨砂質感、壓鑄鍛造的合金骨骼導風罩配上碳纖維紋路,顯卡的霸氣頓時噴涌而出,而且索泰這次的前置燈光區就像兩把利刃架在胸前,頂部的幻彩LOGO燈也是相當漂亮的,至於更換式背板更是滿足了很多人的不同需求。

由於本次外觀評分權利交給了廣大網友,發放了電子評分問卷,最後我們發放出321份問卷,有效問卷數為320份。而大家對於各種顯卡外觀滿意度不一,甚至打出了1分的情況,總體平均分為7.17分。

最後華碩 ROG GTX 1080 Ti O11G GAMING和七彩虹 iGame GTX 1080 Ti Vulcan X SOC雙雙獲得7.76分,並列第一,而第三名則是RGB燈效非常出彩的影馳 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

##########NextPage##########

參測顯卡視頻介面——3分

按照公版設計,GTX 1080 Ti視頻介面取消了DL-DVI,只保留了一個HDMI 2.0b以及三個DisplayPort1.4介面,就是為了創造更加良好的風道(公版是渦輪式散熱,只能靠PCI位置散熱)。雖然說2種不同的視頻輸出介面已經滿足大部分人需求,不過非公版GTX 1080 Ti都把DVI介面加回來了。也因此引起一部分玩家的爭論,這個額外的DVI介面到底有沒有必要。

以GTX 1080 Ti的性能定位,目標就是4k以及VR遊戲了,要用上HTC VIVE頭戴式VR顯示器,額外的HDMI介面使用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因此本環節採用扣分制度,採用VR友好型HDMI介面的將獲得滿分,沒有的扣1分。

改動視頻介面往往需要對PCB設計進行大刀闊斧改革,而技嘉在這方面是做的最好的,PCI擋板上有 DVI-D x1、HDMI 2.0 x2 DisplayPort 1.4 x3 六個介面,可以在VR模式下屏蔽掉其中兩個DisplayPort 1.4介面,轉而啟用顯卡前後增加的HDMI介面,使得接入VR頭像更加方便快捷。

華碩、七彩虹繼續使用VR友好型HDMI介面,去掉DisplayPort換成HDMI,DVI-D x1、HDMI 2.0 x2、DisplayPort 1.4 x2這種搭配也更加合理。

其餘除了耕升使用標準公版HDMI 2.0 x1、DisplayPort 1.4 x3視頻輸出介面外,都選擇在公版基礎上增加一個DVI介面。

##########NextPage##########

參測顯卡安裝兼容性——5分

為了迎合消費者心理以及壓制GP102大核心的高發熱量,我們看到9塊顯卡都是大塊頭,各種安裝兼容性問題都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如果你是小機箱顯卡預留位置不足30cm,即便是你買了GTX 1080 Ti還要換一個大機箱才有可能放入龐大的非公版顯卡。

由於散熱規模急劇增加、部分顯卡又使用金屬材質的導風罩,從統計的數據來看,顯卡重量都超過了1000g,長度都大於280mm,只有EVGA、耕升是雙槽卡,還有接近雙槽卡的華碩,其餘都是2.5槽設計。對於普通機箱兼容性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果顯卡沒有自帶的支架,我們建議選購一個,輔助支持又大又重的非公版GTX 1080 Ti。

要說到安裝兼容性問題,最完美的當然是27cm、雙槽厚度、6+8Pin外界供電啦,這個就是公版的GTX 1080 Ti Founder Edition顯卡。非公版能做到嗎?其實不是不可以,但是廠商們有出於各種因素考慮,並不會這麼做。雖然耕升GTX 1080 Ti 追風就是這樣的顯卡,但它依然是給予公版PCB設計,換了一個散熱器而已,所以安裝兼容性非常不錯。

另外還有堅持雙槽厚度、長度不超過30cm的EVGA GTX 1080 Ti FTW3 GAMING,安裝起來也相當方便,獲得4.5分。

此外還獲得4.5分的還有華碩 ROG GTX 1080 Ti O11G GAMING、映眾 GTX 1080 Ti 冰龍超級版 Extreme、微星 GTX 1080 Ti GAMING X。

##########NextPage##########

參測顯卡規格用料——15分

NVIDIA也知道GTX 1080 Ti重要地位,在發布會也重點強調其公版每相供電使用了雙MosFET,不僅可以均分通過的大電流,減少器件發熱,而且還可以有效地增加能源效率。這個下方至非公版顯卡上應該就是只有更好,沒有更差的。因此各大顯卡廠商都在用料上做文章。

作為最頂級的遊戲顯卡,各大廠商自然不會虧待GTX 1080 Ti,都在它們PCB元器件用料下足了功夫。公版的是7+2相供電,而非公版就更加誇張了,像影馳的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直接就上了16+3相方案,小編想這大概是堆料的最高境界吧,畢竟PCB面積有限,而元器件大小都是固定,16+3相應該是極限了。

下面我們就來點評一下各部分的用料吧。

顯存

GDDR5X顯存是NVIDIA與美光聯合開發的產品,因此獨此一家別無分號。不過與GTX 1080上的D9TXS系列GDDR5X稍有不同,GTX 1080 Ti的GDDR5X是升級版,型號為D9VRL,顯存頻率提升至11GHz水平,也就說等效帶寬同樣增加,已經快要追趕上HBM2顯存了。

PWM供電主控

我們在GTX 1080 Ti上見到有三種方案,一個是我們常見的台灣uPI力智uP9511P,這款在顯卡上出鏡率十分高,8相獨立PWM通道,若果超過8相,則會搭配例如uP1961s帶驅動的倍相晶元完成控制任務;而是國際整流器IR的IR 3595A,也是一枚獨立8通道PWM主控,可控頻率範圍很廣,200kHz-2MHz都可以;三是比較少見的安森美NCP 81274,

MosFET

MosFET在供電部分起到關鍵性作用,可以利用電壓變化精確控制電流輸出,這個就關係到GPU核心供電穩定性問題。因此廠商們都選擇用上最好料或者是使用一上兩下橋接方式使用,達到最好的供電效果。

而有4個廠商使用了更加先進的DrMos,這種由Intel定義的集成性MosFET,通過集成整合兩個MOS管和驅動IC,不僅能夠增加轉換效率、減少電磁干擾,同時還能夠有效降低MOS管的發熱量,華碩/影馳使用International Rectifier的IR3555M、技嘉使用仙童半導體的FDMF6823C、都是屬於DrMOS,DrMos的售價是普通MosFET的好幾倍,性能也更為優越。

此外還有四家(七彩虹、EVGA、耕升、映眾)使用了Alpha&Omega 萬國半導體MosFET產品,型號為AOE6932、AOE6930兩種,一般都是採用一上一下方式橋接分流,公版GTX 1080 Ti也是這個方案。

還有比較特殊的就是索泰的GTX 1080 Ti使用了台灣UBIQ 力祥的QN3107和QN3103,是一上兩下三隻MosFET橋接,就是比較佔地方。

電容

顯卡上使用的電容無非就是那三種:普通固態電容、鋁聚合物電容、鉭電容。固態電容用得最多,例如華碩、技嘉、微星這些國際大廠也是如此;鋁聚合物電容體積小,性能也不錯,EVGA、耕升、映眾就喜歡用它們,可以減少PCB高度,讓位散熱鰭片;七彩虹就很誇張了,PCB整塊板上全都是鉭電容,奢華程度讓人瞠目結舌。

電感

電感是顯卡PCB最大的元器件,主要用於供電部分,一般來說對於顯卡性能沒有多大影響。主要是電感在高頻電流下會產生一些人耳能聽到的高頻嘯叫雜訊,如果你一打開遊戲就能拿聽見這中噪音,遊戲體驗慾望一下子就化為烏有。

不過電感的好壞很難從外觀識別,畢竟基本上所有的電感都已經做成全封閉式結構,表面塗裝有自己顯卡定製性LOGO,我們也只能依靠官方宣傳信息得知答案。

例如華碩SAP II電容是鐵氧體電感,微星的SFC電容是超級鐵素體電感,索泰的AIO電感是改良鐵素體電感,其同屬鐵素體電感,金屬粉末壓合實心封裝,使得其電磁屏蔽性、溫度都更優異,而且能有效避免高頻電流雜訊下產生人耳可察覺範圍的聲音。

而七彩虹表示自己的I.P.P電感也是一體成型,擁有同尺寸下最低直流阻抗、5MHz超高工作頻率等特點。

而EVGA、耕升、映眾都使用了超薄型封閉性貼片電感,降低PCB高度。

從我們測試結果來看,這些顯卡都沒有明顯的PCB設計缺陷,滿載運行時顯卡也沒有明顯的高頻嘯叫聲。

##########NextPage##########

參測顯卡附件——2分

贈品這個玩意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多花錢肯定有更多的附贈品。不過像是驅動光碟、說明書、雙6pin轉8pin線三樣幾乎是每家都必備的附近,我們就不列入考慮範圍之內了。

這次給予滿分的分別是七彩虹 iGame GTX 1080 Ti Vulcan X SOC、影馳 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索泰 GTX 1080 Ti PGF OC三家。各自的贈品都相當實用,例如工具包、顯卡支撐桿、防靜電手套、可替換背板,都是具有實際意義的。

##########NextPage##########

參測顯卡特色、功能——10分

現在顯卡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大家都是基於同樣的核心,消費者憑什麼買你的產品?尋找顯卡差異化的任務逐漸提升了異常,因為特色功能是最能體現廠商的實力以及設計底蘊,更長更寬的PCB上可以放置更多元器件、控制晶元,完成更多具有特色的功能,例如RGB燈效,風扇控制等。或者是例如超頻軟體的開發、日常使用的APP、附帶的錄製、網路優化軟體上。能夠做出差異化的顯卡產品,在不同程度上會對消費者形成一種潛意識,表明自家的產品更加「有料」、優秀,做到人有我優、人無我有,這也是我們鼓勵廠商們去做的一點。

超頻軟體

不過長期依靠別家的超頻軟體不利於提升品牌的權威性,展示自己軟硬體開發實力。因此基本上每家都會有自己專屬的超頻軟體,至於超頻軟體的UI設計還真不好評論,因為大家審美不太一樣,需求功能也同樣如此。

當然更加簡單還有華碩GPU Tweak II、技嘉XTREME ENGINE,它們的操作邏輯非常簡單,沒有繁雜的選項,新手也可以玩轉。

但是像耕升EXPERTool III、影馳MagicPanel Plus、映眾TuneIT OC Utility的超頻軟體UI設計真的亟待提高。

另外在這裡要點名批評一下華碩以及微星,他們的超頻軟體與燈光控制軟體都是相互獨立的,你需要下載兩個軟體操作,友好度較差。還有部分超頻軟體僅支持對自家顯卡操作。

一鍵超頻

廠商為了減少玩家們的超頻學習成本以及時間成本,或者是不希望顯卡那麼吵,直接設置了一鍵超頻物理按鍵,如七彩虹、影馳兩家。也有像華碩、技嘉、微星三家鼓勵玩家使用他們自家的配套超頻軟體,裡面也設置對模式,一鍵提升性能,儘管沒有物理按鍵來得方便。

額外的特色軟體

微星都比較注重對玩家遊戲體驗,提供了免費一年XSplit Gamecaster直播錄製串流軟體使用許可權,或是提供兩個月WTFast軟體免費使用許可權,降低多人聯機時的PING值和意外中斷的狀況。

獨家的特色

華碩顯卡獨有ASUS FanConnect功能有其獨到之處,顯卡尾部提供兩個4Pin風扇控制接頭,可以將機箱內風扇接入,當GPU核心溫度高時,同時調節機箱風扇轉速,更智能更低溫。

七彩虹的iGame Status Monitor狀態監測屏就不用說了吧,第一款搭載多彩LCD屏幕的顯卡,可以實時顯卡顯卡的頻率、轉速、溫度,不要特意去打開軟體查看相當方便。

EVGA的iCX散熱器簡直就是本年度顯卡的最大創新(小編認為),9個溫度感測器、非同步控制風扇、GPM三區溫度指示,都是很好的溫度控制教學案例。

影馳HOF Panel液晶顯示屏雖然只是單色設計,但是勝在內容可以自定義,可以把想要顯示的內容展示在上面,例如你的名字等等。在平常使用我們可以直接看到GPU核心頻率、轉速、驅動信息,非常便捷,影馳表示今後將會開放自定義圖案。而且純白色設計以及RGB燈和外觀的融合非常不錯,大家對這個燈效都讚不絕口。

技嘉在顯卡保修上要超出同級別產品,增加一年保修至四年,你所需要做的僅僅是到官網註冊就行了。經過這麼多年的散熱設計上鑽研,這次的重巒式散熱器可以做到無死角均衡吹透散熱器。

索泰的PowerBoost速能引擎,可以起到濾波、穩壓、穩流的作用,為GPU核心及顯存提供更為安全和穩定的供電,也讓顯卡超頻得到了安全的保障,有助顯卡挑戰更高的頻率極限。新升級的智靈模塊也能拜託USB線獨立控制燈效。

微星則是選擇在細節上做文章,選用導熱性能更好的硅脂,PCB上使用3M防護漆,抗氧化抗腐蝕。

最後我們打出了一個較為均衡的成績。

##########NextPage##########

參測顯卡外觀規格得分匯總

經過六個回合的較量,目前大家的成金還是不相伯仲,而影馳 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以38.2分一騎絕塵,領先第一,主要在用料、特色、附件上全面領先;七彩虹iGame GTX 1080 Ti Vulcan X SOC則是以36.8分排名第二,技嘉AORUS GTX 1080 Ti Extreme Edition也不示弱,以36.5分進入三甲。其後的華碩、七彩虹也是緊追不捨,分數差距相當之少。

##########NextPage##########

參測顯卡性能測試——15分

我們終於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顯卡的外在,終於到了考察顯卡內在潛能的部分。評價一張顯卡好不好,性能高低就成為評價中權重十分大的部分。不過已經預計到採用相同核心下,產品之間性能差距不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顯卡的運行頻率對於性能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了顯卡默認頻率高低也是要和顯卡用料、BIOS設定呈高度相關。

在測試中都會使用顯卡最高默認頻率模式進行測試,廠商預超頻都是一個經過長時間測試的,並不是說用不得,而且要去用!發揮出Pascla架構GP102大核心的高頻潛能。

而這次橫評當中,我們看到幾款顯卡設置了一個相當高的默認頻率,從公版的1480提升至1645MHz,幅度增長有11%之多,可以說相當可怕。

其實橫評中,我們基本上可以靠顯卡默認設置的頻率高低來識別。最終結果也是如此,默認頻率高達1645MHz的顯卡基本上都入圍了14分,而技嘉AORUS GTX 1080 Ti Extreme Edition奪得的性能之王稱號。

索泰 GTX 1080 Ti PGF OC緊隨其後,七彩虹 iGame GTX 1080 Ti Vulcan X SOC和影馳 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並列第三。

##########NextPage##########

參測顯卡散熱測試——10分

GP102這種大核心,想要獲得比較低的運行溫度確實有難度,看看公版的84℃就知道了,幾乎是已經碰上了溫度牆。現在顯卡的散熱能力成為最能體現廠商們的設計、研發實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廠商們在顯卡的性能、散熱、噪音三者之間做出權衡的時候。測試時全程進行封箱處理,測試環境溫度約為25攝氏度。待機溫度是開機以後15分鐘記錄,滿載溫度則是完成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後記錄下。

華碩 ROG GTX 1080 Ti O11G GAMING

被你們詬病多時的DirectCU III直觸散熱技術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MaxContact鏡面直觸技術,超光滑的散熱底座能有效提高與GPU接觸面積,而且顯卡厚度拓展至2.5槽厚度,散熱面積也隨之增長,搭配5根6mm鍍鎳熱管。同時華碩為顯存、MosFET部分設置了一塊加固散熱板,一舉兩得。

七彩虹 iGame GTX 1080 Ti Vulcan X SOC

七彩虹為了照顧發熱量巨大的GP102核心,特意打造了超大面積的銅底散熱底座,覆蓋了GPU核心以及顯存部分,六根鍍鎳熱管穿過散熱面積巨大鰭片,散熱效果確實有保證。針對MosFET部分也做了加強散熱措施,保證能及時散發出多餘的熱量。

EVGA GTX 1080 Ti FTW3 GAMING

EVGA雖然在吸取在GTX 1080 FTW上的教訓,開發了iCX散熱器,但是有了保持雙槽苗條身材,不能不將熱管壓扁與鰭片連接,導熱效能有所降低,而且散熱面積不及其他顯卡。非同步控制的風扇也是一大特色,註定了溫度表現會吃虧,但可以監控各個部分的溫度,有需要就開啟散熱風扇,保證散熱效果之餘,噪音得到有效控制。

耕升 GTX 1080 Ti 追風

耕升的風暴X散熱器雖然看起來簡陋,但是已經覆蓋了GPU、顯存、MosFET三大發熱區域,五根熱管也是必備的,但同樣受限於雙槽厚度,鰭片散熱面積依然吃大虧。

影馳 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

超厚純銅全覆蓋式散熱底座,兼顧GPU核心和顯存散熱,導熱效能應該是最棒的,5根熱管穿插在散熱鰭片中間。一塊厚度十足的散熱板也覆蓋在所有發熱元件,這應該是影馳散熱措施做得最完美的一次。

技嘉 AORUS GTX 1080 Ti Xtreme Edition

技嘉招牌式的風之力散熱器早就威名遠播,獨創的重巒式三風扇設計更是達到一個新高度,無死角吹透散熱鰭片就全靠它。豪華的全銅散熱底座同樣照顧到GPU、顯存散熱需求,儘管沒有做散熱板,但是都是用了導熱硅墊與散熱鰭片緊密相連,增強散熱。

映眾 GTX 1080 Ti 冰龍超級版 Extreme

既然能叫冰龍,在散熱上肯定有自己的殺手鐧啦,3根6mm、2根8mm鍍鎳熱管連接著金屬吸熱底座,底座雖然沒有打磨成鏡面,整體的平整度還是很不錯的,其散熱鰭片密度也十分高,MosFET位置設置有單獨的熱管,單獨使用一個小風扇進行散熱降溫。

索泰 GTX 1080 Ti PGF OC

4根8mm+1根6mm熱管與散熱面積高達4000cm2鰭片連接,在純銅底座周圍為了彌補顯存的高度不足,敷設有散熱的硅脂墊,散熱效果應該也相當不錯。MosFET單獨設計了一小塊散熱鰭片,可以交由右側的風扇直接吹透。

上次GTX 1080橫評中,我們看到還有個別廠商沒有做低溫、低負載風扇停轉功能,在這次GTX 1080 Ti中全面引入,也因此大家的成績十分接近,除了那個耕升GTX 1080 Ti追風以外。

滿載環境下,表現最優秀的是七彩虹 iGame GTX 1080 Ti Vulcan X SOC,只有僅僅的72℃,表現相當好,這全靠的是超大規模的散熱面積。

##########NextPage##########

參測顯卡噪音測試——10分

講到噪音測試環節,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告知大家,那就是我們超能網已經搬到創業園中辦公,地方更加寬敞,測試起噪音來還是比較方便的。

在會議室中,環境噪音一度可以達到噪音測試儀的測量上限30dBA,因此我們拋棄原來密封箱測試方法,直接整機測試,更加貼近大家的真實使用環境。

我們測試機箱基本上和散熱測試是同一套平台,酷冷至尊 MasterBox Lite 5(睿)為機箱,CPU是Core i5的原裝散熱器,電源風扇開啟普通模式,機箱內安裝有一個後置散熱風扇。在整台機器待機時,環境噪音為37.5dBA。測試方法:封閉機箱按照習慣放在地上,在距離機箱50cm位置放置噪音儀,噪音儀正對顯卡正中央。

9款非公版GTX 1080 Ti在待機時均會風扇停止運轉,也就是說顯卡已經可以成為一個靜音源,不過各家設置的風扇啟動溫度各不相同,50-60℃都有,因此這次不測試待機噪音,只測試滿載噪音。

在滿載狀態下,本來以為雙風扇應該會獲勝,但是雙風扇顯卡為了更好的散熱效果,不得不調高轉速,使得噪音也跟著提升。

而技嘉的黑科技風扇繼續領跑在第一線,而索泰新開發的全域干涉FCI風扇也挺有效果的,同樣只有39.9dBA水平。華碩、EVGA、耕升三家以41.xdBA水平站在第二梯隊上。

最可惜的是今年噪音控制上大有長進的影馳,既然落後於其他品牌顯卡,轉速高帶來的高噪音,最終還是要靠技術研發去擺平,就像2000轉的技嘉風扇噪音只有39.9dBA。

##########NextPage##########

參測顯卡功耗測試——10分

功耗測試上,本次採用再次升級版的專用儀器單獨測定整卡待機、滿載下功耗作為成績。待機狀態是指系統無操作狀態下,負載狀態是運行《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測試時長為3分鐘。

作為GP102大核心,就應該料到功耗不會太低,而且各家瘋狂堆料,16+3相供電就要不少元器件,它們待機的時候同樣要消耗大部分的電力,因此功耗都在20W附近。

滿載功耗上的功耗峰值差異就相當大了,寬鬆的TDP設定能讓GPU使用更多的電壓,boost至更高頻率,造就了3個8Pin口的影馳 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411W功耗峰值,相應地超頻能力也得到釋放。

除了技嘉 AORUS GTX 1080 Ti Xtreme Edition峰值373W以外,其餘顯卡都在340-320W範圍之間,都是比較合理範圍。而耕升因此公版卡、頻率比較低,功耗也就是公版水平。

##########NextPage##########

參測顯卡超頻測試——10分

非公版產品之間的競爭,終歸比拼的還是誰家默認頻率高,因為GPU頻率高低直接與性能掛鉤。因此廠商們爭先恐後地為顯卡設定一個比較極限的默認頻率,能讓自家顯卡成績更加好看。然說這種預超頻的做法可以降低玩家自行超頻成本,但是今年Pascal架構顯卡GPU頻率已經比上代提升了40%,日常遊戲中,BOOST頻率基本都逼近2GHz,所以顯卡的超頻能力都已經被廠商們預先榨乾了一波。玩家想要更進一步,就要多費點心思自行揣摩上意了。當然啦,超頻能力高低與顯卡的良好的散熱設計、較高的功耗上限息息相關。

超頻測試中,提供超頻前後GPU、顯存頻率對比,測試採用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最終評分採用超頻後3DMark GPU分數為基準衡量是比較合理的,畢竟是考察顯卡最終能達到什麼樣的成績高度。超頻軟體均使用顯卡自家的超頻軟體,超頻前將溫度控制、功耗上限均拉至最高。

在超頻環節裡面,我們看到每一家顯卡的TDP限制各不相同,因此製作出一個對比列表供大家參考,需要注意的是TDP高低雖然能說明一些問題,但並不是超頻性能的絕對參考值,還要考慮到顯卡散熱能力、供電設計各方面。

默認性能中FireStrike Ultra最好的是影馳 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成績已經高達7316分,比起公版的6819分已經領先7%。

經過漫長的超頻測試,不斷刷新紀錄,最終提升幅度最高的是耕升GTX 1080 Ti追風,能在原來基礎上提升7.25%。不過最厲害還是索泰的GTX 1080 Ti PGF OC,最終跑出了7603分,領先公版11.5%,比默認成績高4.16%。

其實我們最後看到只要用料、散熱、TDP限制做得不錯,最終能超頻的成績都是相差無幾,基本上同屬一個陣營,畢竟大家都是同出NVIDIA GP102-350一個「娘胎」。

##########NextPage##########

參測顯卡超能指數&性價比指數

超能指數

經過一系列的評比、測試後,匯總得出了9款GTX 1080 Ti顯卡的超能指數。

超能指數排名第一的是技嘉 AORUS GTX 1080 Ti Xtreme Edition,以88.3分絕佳成績獲得了GTX 1080 Ti橫評第一名,簡直就是戰鬥機中的王牌。雖然只有基本性能和噪音表現突出,但是其餘項目表現、發揮非常溫度,處於絕對領先水平,造就了它的非凡實力。

第一第二名的競爭相當激烈,最終影馳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以0.3分惜敗,獲得第二名。這次影馳的外觀以及包裝上大受玩家喜愛,評分相當高,加上性能又非常不錯,超頻潛力滿滿。

第三名則是索泰 GTX 1080 Ti PGF OC,在噪音、超頻環節中表現相當突出,而且依靠過硬的基本性能、不俗的外觀獲得不錯的評價。

性價比指數

前面的超能指數反映的是顯卡自身的綜合實力,而對消費者來說還要考慮顯卡的價格和質保,這部分就是性價比指數。這裡顯卡的售價首選京東商城的自營報價,若果京東沒有就選用天貓旗艦店售價,實在是都不銷售則選擇淘寶商家報價。計算公式如下所示,其中K值取69,N取2。

性價比 = K x 超能指數N/ 價格 + 2 x 保修年數 (K、N均為修正係數)

最後性價比方面,影馳的GTX 1080 Ti HOF限量版雖然成績不錯,但是7199元的售價確實非常高,也因此性價比非常低,不過這張卡定位在高端發燒級超頻玩家,貴有貴的道理。

經過一輪的比拼,計算上價格以及保修問題,獲得第一名的居然還是技嘉 AORUS GTX 1080 Ti Extreme Gaming,有92分之高,依靠88.3分超能指數、售價6399元以及加強版的4年保修助力變成性價比之王。

第二名則是各方面都表現平庸的映眾GTX 1080 Ti 冰龍超級版Extreme,這是一張表現十分均衡的卡,方方面面都表現的不錯,且沒有重大失誤的地方,而且只要5799元就能買到,確保了非常不錯的性價比。

##########NextPage##########

GTX 1080 Ti顯卡評獎&總結

經過多項目的綜合測試,綜合各主板的超能指數與性價比指數,我們超能網授予以下4款顯卡推薦獎:

-技嘉 AORUS GTX 1080 Ti Xtreme Edition

-影馳 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

-索泰 GTX 1080 Ti PGF OC

-映眾 GTX 1080 Ti超級冰龍版Exteme

技嘉 AORUS GTX 1080 Ti Extreme Edition

技嘉 AORUS GTX 1080 Ti Extreme Edition不僅超能指數上榮獲第一,而且6399元的價格加上4年的保修讓它登上性價比指數第一,雙榜第一的榮譽在超能網橫評中也是非常罕見。其實力是毋庸置疑,默認OC頻率下性能之高,讓其他顯卡望而卻步,而且其重巒式風扇的低噪音也是相當驚人,因此超能網授予推薦金獎。

影馳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

影馳GTX 1080 Ti HOF 限量版為什麼獲的我們授予超能網推薦銀獎?是因為顏值高嗎?不不不,我們沒有那麼膚淺,內外兼備才是我們的原則。儘管影馳這次在外觀規格上優勢很明顯,但是其超高默認頻率不容忽視,可以助力你登上其他人達不到的頻率高度。尤其是3個8Pin供電介面,加上7199元的售價,這個對於骨灰級超頻愛好者來說,還有很大發揮餘地。

索泰GTX 1080 Ti PGF OC

索泰GTX 1080 Ti PGF OC不同於其他顯卡的外觀感受,第一眼就有種充滿肌肉感的爆發力鋪面而來。新研發的幻彩LOGO燈、別出心裁的背板LED模塊、好用的FireStorm超頻軟體、全域干涉風扇,助力其榮獲超能指數第二,顯卡就是要靠實力說話,因此我們超能網授予推薦銀獎。

映眾 GTX 1080 Ti 冰龍超級版 Extreme

映眾 GTX 1080 Ti 冰龍超級版 Extreme雖然綜合表現一般般,但是結合上5899元的售價性價比就非常不錯了。適合那些想要GTX 1080 Ti性能,不在乎絢麗的外觀、RGB等,而且囊中羞澀的玩家,這是一個比較接地氣的選擇。

華碩 ROG GTX 1080 Ti O11G GAMING

ROG信仰加成貌似並沒有發揮出什麼大作用,華碩 ROG GTX 1080 Ti O11G GAMING吃了頻率上的虧,默認性能不如別家,但是切勿小看它,畢竟有著眾多特色環繞的它,在實際使用上,你會感到非常順心。如果你是ROG忠實玩家,選擇它也不錯,背板有個大大的「敗家之眼」哦。

EVGA GTX 1080 Ti FTW3 GAMING

EVGA作為歐美大廠,市場佔有率極高,不過GTX 1080 Ti FTW3 GAMING也是吃虧在性能、功耗表現上,而且大家對於其外觀接受程度很低,間接反映了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審美觀不一樣。獨創的iCX散熱器創新點滿滿,9個溫度感測器+非同步控制風扇,這個對於平衡溫度、噪音、性能是比較完善的方案。5999元性價比也是非常不錯的。

七彩虹 iGame GTX 1080 Ti Vulcan X SOC

作為七彩虹扛鼎之作,七彩虹 iGame GTX 1080 Ti Vulcan X SOC表現超乎想像,表現都非常不錯,但還是欠缺一些火候,如果能在各方面再精進一步,可能就進入了新的天地。作為第一個引入彩色LCD屏幕的顯卡,實用性上尚且不錯,加上不錯的外觀設計,是一個很好的裝逼點,但6599元的價格確實有些貴了。

耕升 GTX 1080 Ti 追風

耕升 GTX 1080 Ti 追風的話,這是一張披著非公版散熱器的公版卡,各方面表現都和公版一致,就連價格也是公版價5699元。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能網 的精彩文章:

NVIDIA禁止顯卡挖礦,P106也別想玩遊戲了:DX被禁用
當你以為只是SSD、顯卡買不到時,神U奔騰G4560也已悄悄漲價
每日新聞早報:京東618金額1199億,騰訊包攬最賺錢手游
騰訊進軍電子書領域,推出999元QQ閱讀電子書

TAG:超能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三星Gear IconX 2018評測:AirPods最強敵
蘋果 AirPods 最強敵手?三星 Gear IconX 2018 體驗
最強V4之爭!「Panigale V4/RC213V-S」
iPhone X 對比 三星 Galaxy S9,到底誰才是2018年最強智能機?
最快最強大的Lotus 3-Eleven 430
18SS最強聯名 Supreme x NBA x Air Force 1細節圖
三星S9+、iPhoneX、華為P20 Pro誰才是目前最強機皇?
鞋王Virgil Abloh x NIKE竟然不是第一!猜猜2017最強Air Force 1是哪雙?
鞋王Virgil Abloh x NIKE竟然不是第一!猜猜2017最強Air Force 1是哪雙?
地表最強市售V4!Panigale V4S大戰RC213V-S 隔空對決
最強Android性能SoC Exynos 9810跑分出爐
驍龍845/6G內存 最強機皇三星Galaxy Note 9現身官網
2018最強聯名Supreme&Nike強碰Palace&Adidas,會挺誰?
eSUN易生參與2018 Asiamould展,共奏3D列印最強音!
6800元最強迷你主機!intel NUC冥王峽谷4.2Ghz!
Galaxy S9 VS iPhone X誰最強?
三星Galaxy S9+和LG V30多角度橫評:誰才是韓國手機最強者?
最強拍照手機!三星Galaxy S9+正式超越Google Pixel 2
iPhone X最強競爭對手?三星Galaxy S9評測
國產雙雄DxO拍照得分碾壓iPhoneX:P20Pro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