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馬帝國的榮耀絕響:斯特拉斯堡一戰擊潰宿敵日耳曼蠻族

羅馬帝國的榮耀絕響:斯特拉斯堡一戰擊潰宿敵日耳曼蠻族

公元357年春夏之交的一天,高盧東部斯特拉斯堡的萊茵河谷兩岸旌旗招展。一支龐大的蠻族軍隊背靠大河,氣勢洶洶地排開戰陣。背水列陣,兵家大忌。但是大軍統帥卻無所顧忌。100年來,他的祖先們曾數次從這裡長驅直入,飽掠而歸。而帝國的大軍只會龜縮在堡壘里瑟瑟發抖。這一次羅馬人竟敢主動出擊,難道他們忘記了從前的教訓嗎?

北國腥風動地來:日耳曼蠻族入侵

從歷史上看,能讓羅馬人數個世紀一直深懷恐懼、寢食難安的對手,只有日耳曼人。公元前2世紀中葉,日耳曼人從北歐大舉南遷,逐漸與羅馬發生接觸和衝突。

公元前113年—前101年持續12年的「辛布里戰爭」讓羅馬人領教了日耳曼戰士無比狂暴的力量。在災難性的阿勞西奧之戰中,16個羅馬軍團全軍覆滅,12萬之眾僅有10人生還!前所未有的慘敗幾乎動搖了羅馬霸權的根基。

羅馬帝國建立後,奧古斯都不斷派兵討伐日耳曼部族,企圖迫使他們臣服。公元9年秋天,羅馬3個精銳軍團在條頓堡森林遭切魯西人伏擊殲滅。噩耗傳來,奧古斯都掩面長嘆,痛惜不已。他已經抽不出力量去徹底平定日耳曼威脅了。1世紀下半期,羅馬人開始在萊茵河東岸修築邊牆,這意味著帝國最終放棄了對日耳曼人的全面征服。

條頓堡森林戰役之後,日耳曼從此永為羅馬邊患

1世紀中後期,日耳曼地區的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原先分裂的小部族逐漸融合成了大的部族聯盟。這些部落聯盟為了擴張生存空間,開始頻繁襲擾羅馬帝國邊境,終於釀成了公元168年的第一次蠻族大入侵。

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在征討蠻族的戰爭中染病死於前線,帝國盛世也隨之一去不復返。隨後的200年間,羅馬帝國在此起彼伏的蠻族入侵、內亂和瘟疫的打擊下日益衰落。

到了公元4世紀,帝國不僅喪失了萊茵河以東全部領土,萊茵河以西的高盧也岌岌可危。在入侵高盧的日耳曼蠻族中,又以盤踞萊茵河中上游的阿勒曼尼人最為兇悍。100年來,他們4次入侵帝國邊境,其中2次兵臨義大利。

阿勒曼尼武士,越靠近羅馬邊境的蠻族裝備越精良

公元355年底,一位年僅24歲的年輕人被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任命為帝國副皇帝,接管因三年內戰而滿目瘡痍的高盧。他不得不率領一支缺乏戰鬥力的部隊,去迎戰蜂擁而來、難以對付的蠻族大軍。這位年輕人名叫弗拉維烏斯·克勞狄烏斯·尤利安努斯,他的異教信仰還給了他更廣為人知的稱號:「叛教者尤利安」。

金戈鐵馬今安在:晚期羅馬帝國軍團

隨著帝國的動蕩與衰落,羅馬軍團的軍制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馬可·奧勒留時代的蠻族大入侵打破了羅馬帝國長期以來奉行的以少量軍團駐守漫長防線的前沿防禦戰略。為了應付鋪天蓋地,多點突破的蠻族大軍,羅馬軍團被迫進行了改革。

改革的結果之一是軍隊的作戰任務和職責發生變化:塞維魯皇帝(193-211年在位)專門組建了一支由軍團和禁衛軍組成的中央預備隊,以便在危急時刻增援各個行省;加里恩努斯皇帝(254-268年在位)創建了獨立作戰的騎兵部隊。

君士坦丁皇帝(306-337年)將軍隊劃分為「邊防軍」和「野戰軍」兩部分,前者擔任邊境衛戍部隊,抵禦小規模入侵。如果出現大規模入侵,邊防軍依託設防城鎮和戰略據點阻擊遲滯敵軍,以待野戰軍馳援戰場,與敵軍進行主力會戰。為確保戰略機動性,野戰軍配備精銳重裝騎兵部隊,但仍以步兵為主。

4-5世紀的羅馬軍隊

改革的結果之二是軍團數量激增。帝國早期和中期的軍團數量一直維持在15個軍團外加15個輔助軍團,約18萬士兵的定額。到了塞維魯時期,正規軍團數量被擴充到30個,幾乎翻了一倍。戴克里先皇帝(284-305年)又進一步將軍隊總兵力擴充到50萬人。

改革的結果之三是軍團的日益蠻族化。羅馬軍團過去只能由擁有羅馬公民權的人服役。而卡拉卡拉皇帝(211-217年)將公民權範圍擴大到帝國境內所有自由男性都能享有,許多非羅馬血統的人自動獲得公民權,從而有資格加入羅馬軍團;戴克里先皇帝為了擴軍而實行強制徵兵和軍人身份世襲制,使羅馬軍隊的兵員素質、軍容風紀和組織訓練嚴重下滑,昔日的無敵鐵軍,逐漸淪為蠻族和強拉壯丁組成的烏合之眾。

這一時期羅馬帝國軍團的武器裝備和戰術,自然也隨之蠻族化和劣質化了。由於公民權的普及化,羅馬公民和行省人、蠻族之間的界限消失了。軍團和輔助軍團的劃分不再有意義。

君士坦丁皇帝將每個軍團的人數從6000人縮減到了1000人,由於經費被優先分配給騎兵,昔日裝備精良的羅馬重裝步兵的風光消失殆盡:步兵盔甲被換成粗糙廉價的蠻族式樣,羅馬軍團的象徵——方盾、重投槍和西班牙短劍都被廢止,改為裝備輕便的橢圓形盾牌、騎兵用雙刃長劍、以及輕質投槍。輔助軍團沿用了傳統的名稱,但已經變成了輕裝部隊。

裝備寒磣的軍團兵和輔助兵,指望他們去保衛帝國實在是勉為其難

相對於步兵的衰敗,帝國的騎兵力量卻得到了長足發展。帝國騎兵的基本作戰單位是騎兵旅。每個旅有三個營組成,總兵力1000人。騎兵部隊的主力當屬重裝騎兵。羅馬的重裝騎兵的裝備與戰術基本模仿其東方勁敵波斯人:人馬都身披重甲,配備圓盾和4米長的騎槍。此外,還有馬匹不披甲的重裝騎兵和弓騎兵。

穿戴華麗的晚期羅馬帝國騎兵

由於戰鬥的主角已由步兵轉為騎兵,這一時期羅馬軍隊的戰術變得笨拙粗陋:步兵的任務只是結成方陣、投射箭矢標槍以削弱敵方的進攻勢頭,然後在肉搏戰中盡量維持戰線,軍團傳統的嚴格而標準化的操典與精巧靈活的戰術不復存在。

羅馬騎兵則展開於步兵方陣的兩翼及後方。弓騎兵負責騷擾掠陣,重裝騎兵單獨編組集中使用,依靠集群突擊戰術在戰役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羅馬帝國騎兵衝鋒

雄威猶存力回天:斯特拉斯堡大捷

從公元356年年中到年底,尤利安在高盧擊退了阿勒曼尼人的入侵,並渡過萊茵河收復科隆。這些勝利為他在軍中贏得了崇高的威望。

公元357年春,阿勒曼尼人捲土重來,再次入侵羅馬高盧行省。受到上年戰役勝利的鼓舞,君士坦提烏斯皇帝從義大利為尤利安調來了由巴爾巴提奧將軍的2.5萬援兵。尤利安計劃與巴爾巴提奧實施聯合作戰:

尤利安率領1.3萬人的軍隊,從高盧的桑斯出發,向東直抵蠻族的前線基地斯特拉斯堡。巴爾巴提奧率領的2.5萬大軍,從米蘭出發,翻越阿爾卑斯山,迂迴到斯特拉斯堡以南的萊茵河沿岸城市巴塞爾,這裡是阿勒曼尼人的大本營。兩支羅馬軍隊將以一次漂亮的鉗形攻勢困住敵軍,將其壓縮在一個狹小空間內殲滅。

尤利安圍殲阿勒曼尼人的計劃

然而,這個看似完美的計劃卻被羅馬人自己給破壞了。在行軍前往斯特拉斯堡的途中,尤利安接到報告,巴爾巴提奧的部隊在巴塞爾附近突然停了下來。在原地待命了數日之後,竟然全軍撤退,掉頭回米蘭去了。這個不可思議的舉動讓尤利安瞬間陷入窘境。

現在,他必須依靠自己的1.3萬人獨自面對由阿勒曼尼酋長赫諾多瑪統帥的3.5萬蠻族大軍。尤利安沒有選擇退縮,他敏銳地捕捉到了與阿勒曼尼人進行主力決戰的機會。羅馬軍以先發制人的姿態,繼續向著斯特拉斯堡挺進。

此時,經過三天三夜的急行軍,阿勒曼尼人的1.5萬援軍也已抵達斯特拉斯堡。加上本地守軍,赫諾多瑪手中已有3.5萬強悍的蠻族戰士。驕傲的酋長自恃兵多將廣,決心出城野戰,憑藉優勢兵力擊潰羅馬人。這對尤利安來說倒是個好消息:如果用他僅有的1.3萬兵力去攻打設防堅固的前羅馬軍營駐地,那是絕無勝算的。

兩軍在萊茵河西岸遭遇。佔據絕對人數優勢的阿勒曼尼人擺出常用的「野豬頭」楔形陣,但羅馬軍團毫不畏懼,主動發起進攻。

羅馬軍左翼是老將塞維魯斯指揮的步兵分遣隊。中央由軍團兵和輔助兵組成六列橫隊:

第一列稱之為「主力兵」,由經驗豐富,久經戰陣的老兵組成,他們穿戴盔甲,裝備標槍、盾牌和長劍。

第二列則由重裝弓箭手和裝備輕型投槍的步兵組成,這兩列部隊組成戰陣最堅強的部分,就像一面牆,掩護後面第三列、第四列的裝備飛鏢、弓箭和短標槍的投射兵。

第五列士兵裝備新式的弩和老式的投石器,最後一列是由重裝步兵組成的預備隊,在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投入作戰。

晚期羅馬軍團陣列,以重裝步兵掩護多列投射兵中遠程打擊敵人

羅馬重裝騎兵則組成右翼。統帥副皇帝尤利安和他率領的200人的近衛軍騎兵居於中央,站在前衛與後衛之間的位置。

斯特拉斯堡戰役雙方布陣

羅馬軍右翼騎兵首先向阿勒曼尼騎兵發動進攻,尤利安隨即命令中央的步兵軍團主力緊隨騎兵發起衝鋒。阿勒曼尼人隨即展開迎擊。羅馬騎兵初戰不利,因軍官陣亡陷入慌亂之中,被阿勒曼尼騎兵擊敗,逃回本陣。此時阿勒曼尼主力已經壓上,戰鬥演變為全線步兵交戰。蠻族人身軀高大,孔武有力,向著羅馬軍發起狂風一般的衝擊。

羅馬軍陣的前兩列迅速組成盾牆,抵抗第一波衝擊。阿勒曼尼人咆哮著用長劍巨斧和矛槍亂砍亂刺,用盾牌、肩膀和膝蓋用力推擠,試圖壓垮羅馬人的盾牆。赫諾多瑪率領一支由部落頭領組成的精銳突擊隊親自上陣,一度突破了羅馬軍的中央陣線。

但蠻族的好運到此為止了。羅馬軍團猛烈的中遠程投射火力有效削弱了他們的衝鋒威力,標槍嗖嗖划過天空,重飛鏢像冰雹一樣落下,還有密集如雨的鐵頭箭迎面飛來……阿勒曼尼人的陣形開始破損,傷亡越來越多。已經突破的中央陣線,被羅馬軍第六列的預備隊迅速填補。這支預備隊訓練有素,以傳統軍團的方式作戰——他們蹲伏在盾牌之下防禦蠻族的大力劈砍,然後用長劍對敵人暴露的側面進行刺殺。

晚期羅馬軍團注重步兵投射火力,以期在近戰肉搏前最大限度殺傷蠻族有生力量

關鍵時刻,尤利安決心一鼓作氣。他帶著200名近衛軍騎兵策馬揚鞭,一邊呵斥著逃跑的騎兵,一邊激勵著亂了陣腳的前線步兵,及時扭轉了戰局。

被擊退的羅馬騎兵迅速重整隊形,作為主力軍的預備隊,面對大批壓上的敵人,沒有絲毫的退縮。而躲在丘陵後面的敵軍右翼部隊,終於按捺不住紛紛現身,正好被嚴陣以待的塞維魯斯步兵分遣隊攔住截殺。

阿勒曼尼人具備蠻族勇猛衝殺的典型優點,也有著蠻族不耐久戰的致命缺點。

由於無法突破羅馬人的堅固陣線,自身傷亡慘重,阿勒曼尼人的大軍很快動搖了。他們狼奔豕突,繼而潰不成軍,向著身後的萊茵河飛奔逃命。羅馬軍散開隊形乘勝追擊,並用投射武器對慌不擇路跳下河泅渡的敵軍殘兵進行攻擊。

戰役最後階段態勢

包括酋長赫諾多瑪在內的大批阿勒曼尼人被俘,6000餘人被殺,還有很多人被萊茵河的激流捲走。羅馬人僅損失4名隊長和243名士兵。這次戰役被稱之為「斯特拉斯堡大捷」,是羅馬帝國後期戰史上少有的一次大獲全勝的戰役。

凱旋:羅馬霸權的落日餘暉

斯特拉斯堡大捷為尤利安帶來了難以想像的威望。戰役結束後,軍團高呼其為奧古斯都,他平靜地婉拒了這個稱號。尤利安的輝煌勝利引起了君士坦提烏斯皇帝的極端妒忌,他甚至荒謬地宣稱是自己指揮了這次戰役。在「贏得」了多瑙河戰線的蠻族征討後,虛榮的君士坦提烏斯皇帝在公元357年4月底駕臨羅馬,迫不及待地為自己舉辦了一次凱旋式。

被士兵簇擁著的君士坦提烏斯,無視民眾的歡呼,紋絲不動地坐在戰車上,由始至終維持著君主在臣民面前的威嚴形象。戰車造得實在太高,穿過拱門時,連小個子的他也不得不低下頭才能通過。羅馬人喜歡用拱門來裝飾街道,所以一路上他得不停地低下頭去。

這是他唯一的動作,戰車上的皇帝始終眼望前方,目不斜視,似乎脖子得了不能轉動的毛病。如果此時有誰說那不是真人,是座雕像,所有在場的人都會深信不疑。」

沐猴而冠的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凱旋式,竟成羅馬榮光的絕響

這個略顯滑稽的儀式,竟然成了羅馬最後一次凱旋式。不久之後,君士坦提烏斯便撒手人寰。尤利安繼任皇帝,旋即戰死沙場。病入膏肓、內憂外患的羅馬帝國在100年後壽終正寢。

歷經千載的霸權榮光,也終究逃不過凱旋將軍身邊那名奴隸所堅定重複的耳語:「這一切不過是過眼煙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得意的十場戰爭,81歲寫下《御制十全記》,自稱「十全老人」
混血美女作家,為毛主席周總理寫傳,兩千場演講主題都是中國
袁世凱的事業基調:一桿鋼槍手中握
170艘戰艦吊打4萬日軍,零傷亡打服日本,怕報復遷都
葉劍英反蔣震驚各界,蔣介石直到二師暴動才痛心相信

TAG:國家人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麥克賽爾對陣木村菲利普,卜部功也迎戰擊敗吳雪松的亞瑟!
獨造三球真英雄,巴薩租借埃瓦爾的小將一戰擊垮皇馬
鏖戰!納達爾苦戰擊敗阿根廷黑馬 第十四次晉級蒙特卡洛四強
巴薩點球大戰擊敗西班牙人,捧得加泰羅尼亞杯!
阿森納球員遭遇持刀劫匪 科拉希納茨奮勇迎戰擊退 厄齊爾開車逃走
巔峰對決!哈勒普拒絕逆轉鏖戰擊敗科貝爾,首入澳網決賽將戰沃茲
武僧一龍誓死捍衛武者榮譽,三戰擊敗播求有望力壓雅桑克萊
李赫亂戰擊倒韓國「最牛女棋手」 黃龍士杯中國隊開局樂觀
二戰中,德國海軍也兇猛,曾一戰擊沉英國王牌戰艦
浴血布拉格:蘇聯二戰最輝煌的勝利,一戰擊潰俘虜86萬德軍
英格蘭隊逆轉世界盃歷史,在點球大戰擊敗哥倫比亞隊
二戰唯一炮戰擊沉敵方戰列艦:美國華盛頓號戰列艦傳奇
中國KO女王汪柯菡回歸崑崙決,開年首戰擊敗法國拳王雷蒂莎
諸葛亮逆向思維,誘敵深入,一戰擊敗魏國兩名將,司馬懿望塵莫及
二戰中唯一炮戰擊沉敵方戰列艦:美國華盛頓號戰列艦傳奇
譯站丨舍甫琴科:我最美妙的勝利是歐冠點球大戰擊敗尤文
納粹德國的「嬰兒師」,軍服標誌是一隻奶瓶,首戰擊垮一個坦克團
國際冠軍杯,曼聯點球大戰擊敗米蘭,積分原因,本菲卡隊最終奪冠
此人才是湘軍創始人,拜曾國藩為師,一戰擊殺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
深陷包圍圈!炮彈攻擊如雨,美特種兵5天激戰擊退六千伊拉克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