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亡國皇帝卻成了佛教高僧, 最終因一首詩而被賜死
維約話歷史
縱觀各朝代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其末代皇帝一般有兩種結局,要麼於亡國時身死殉國,如大明崇禎皇帝;而另一種則是成了俘虜後最終也鬱鬱而終,這似乎便是末代皇帝們的宿命。其實,在眾多的末代皇帝中,有一位卻逃過了此宿命,他成了俘虜,但最終卻成了一名對佛教發展做出貢獻的高僧,他便是南宋皇帝宋恭帝趙顯。
1279年崖山海戰後,陸秀夫背著八歲的小皇帝趙昺投海自盡,至此,南宋徹底滅亡。其實,在此之前的1276年,南宋朝廷就已經投降了元庭,而這位投降元庭的皇帝便是趙昺的哥哥宋恭帝趙顯,於此來說,趙顯便是南宋的末代皇帝。當然了,趙顯此時才6歲,投降這件大事是在其祖母謝太皇太后的主持下進行的,後人所寫的一首詩「當日陳橋驛里時,欺他寡婦與孤兒。誰知三百餘年後,寡婦孤兒亦被欺」正是對大宋命運的真實反映。
趙顯投降元庭後,其與一班宮廷人員被送往元大都北京,不久後他就受到了忽必烈的召見,召見後,忽必烈並沒有像對待金國皇室那樣對待趙顯等宋室成員,而是封他為瀛國公,其母親全皇后、祖母謝太皇太后等人都封了爵位,也算是得到了較好的安置。
以趙顯為代表的南宋朝廷雖然投降了元庭,但文天祥等人卻不肯投降,而且還立了趙顯的弟弟趙昺為帝,而後繼續在福建、廣東一帶抗擊元庭。1279年崖山海戰後,趙昺隨陸秀夫跳海自盡,而文天祥也不幸被俘並且被帶到了元大都。忽必烈素知文天祥在民間有巨大的影響力便想招降他,於是派出南宋原丞相去勸說他,勸說不成後,忽必烈又讓宋恭帝趙顯前去勸降。見到「先皇」趙顯後,文天祥痛哭流涕,之後說了「聖駕請回」四字,聽到此後,趙顯也「噤不得語」,就這樣,文天祥最終英勇就義。
時間一晃便到了1288年,趙顯在元庭生活了12年,此時他也已經18歲,而此時的忽必烈似乎不想再養著這對母女,於是他「賜瀛國公趙顯鈔百錠」並讓「瀛國公趙顯學佛法於土番」,其母全皇后也被令出家為尼。就這樣,趙顯與他的母親從此骨肉分離,各安天涯。


※此人是大明最忠誠的人之一,最終因謀反被殺,皇帝後悔不已
※他們被譽為帝國雙璧, 最後卻都死在皇帝手裡, 國家也因此滅亡
※她被譽為大唐第一皇貴妃,但因一特殊原因,到死皇帝都不敢封其為皇后!
※此人是最成功的江湖術士,哄得秦始皇不僅給錢賜美女,而且還在國外當了皇帝
※她是皇帝寵妃,因孫子當上皇帝而成為太后,但最終被廢掉
※此人是皇帝的寵妃,卻成史上死得最慘的女人,死後被百姓祭祀千年
※此人是其母未婚所孕,曾以牧羊為生,最後成了開國皇帝
※此皇帝在逃跑的途中仍臨幸妃子,最終死於非命,最後被做成了人干
※她雖是二婚,但是卻在後來成為了皇后,她的兒子成為了皇帝
※她貴為一介皇后,被廢之後卻被封為太后,是皇帝薄情還是另有原因
※她是皇帝最愛的女人,最終鬱鬱寡歡而死,皇帝為他殉情
※此女一生只是奴隸,死後卻享受至高榮耀,4為皇帝為其抬棺
※本是普通女人,因一雙小腳倍受皇帝寵愛,亡國後怕被辱而自殺
※皇帝登基大典上,一人不耐煩,說了3個字,後來皇帝成了亡國之君
※他是個太監卻被人們稱為皇帝,還曾當過世界首富,最終身受凌遲卻又活了兩天
※此人是北宋第一名將,卻因一句口頭禪得罪皇帝,最後抱憾終身!
※她一生嫁了三個皇帝,最後因守貞節而死,被認為是「成功」女性
※此人是清朝開國功臣,為一美女改變了歷史,死後卻被皇帝刨了祖墳
※她是清朝皇帝最寵的女人,先從宮女成為了皇后,後又成為了太后
※古代皇帝殺功臣,是因為他們犯了皇帝的忌諱,而這種人更是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