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父親節:你知不知道「爸爸」這個詞的來歷?

父親節:你知不知道「爸爸」這個詞的來歷?

今天是父親節,祝天下父親節日快樂!來聽任老師來聊一聊為什麼父親叫做「爸爸」吧!

為何叫「爸爸」?「爸媽」常打架

文 / 任繼昉

母親節那天,我們說到,「媽媽」這個詞來源於嬰兒吃奶時發出的/m/m/鼻音。由「媽媽」一詞的來歷接著說下來,自然就到了「爸爸」一詞的來歷這個話題。

「爸」字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張揖所作的《廣雅?釋親》:「爸,父也。」從字形上說,「父」字則見於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金文。商代晚期的金文作,左邊是石斧(遠古時代用於砍伐等多種用途的石質斧頭)之類工具的象形,右邊是手的象形,合起來表示人手拿斧頭勞動。

李樂毅《漢字演變五百例》

李學勤主編《字源》

再從語音方面來看,「爸爸」實際上是與「媽媽」相伴而生,又在嬰兒那裡糾纏不清的一個詞。關於這個問題,美國語言學家雅可布遜寫道:

也有些研究者,比如利奧波德堅持說,這種由m音感嘆詞轉為母親稱謂詞的現象往往出現較晚,而表示父親的稱謂詞「papa」,倒作為完全明確的指稱詞首先出現了。比如,在利奧波德女兒的話語中,起先,「mama」這個形式只是一個感嘆詞,「它沒有意義,不是『papa』(爸爸)的語義上的對應詞。」表示爸爸意義的「papa」卻要到一歲零三個月才學會。

格利戈里曾仔細地描述過,在幼兒學語期間,出現過這樣的情況:「papa」用來指在場的父親或母親,「mama」則表示要求滿足某種需要,或者要求不在場的餵奶的人(並不一定是母親)快來。「埃德蒙嘴裡喊著[mama:am:am]叫喚當時不在場的媽媽,但是當他見到媽媽回來時,他叫的卻是[papa]。……當埃德蒙見到我在給他準備奶油麵包時,他又叫[mama],而不是[papa]」。同樣,斯莫琴斯基的孩子在一歲半時,當向父親要什麼東西的時候,也是向他叫:[mama ma-ma ma:ma:ma]。

為了驗證這一問題,筆者對自己的兒子進行了觀察。1988年暑假時,兒子才三、四個月,筆者抱了他一會,然後將他放進小躺車裡時,他發出「meimeimei」的聲音來,大概是表示不願躺下,還要大人抱。寒假時,他已八、九個月。這時他發的兒語,以baba為多,而mama則很少。為此,他的媽媽常常要求他:「叫『媽媽』。」可是兒子叫出的仍是baba,這使得他的媽媽很失望,後來她在一封信中說兒子「整天叫『爸爸』,還是不會叫『媽媽』。」有時,筆者在用雙手將他一上一下地舉高時,一邊數著「一、二、三……」,兒子「哈哈」地笑著,當聽到數「八」時,他也會發出「ba」的音來。到1989年暑假時,兒子已十三、四個月了,既會叫「媽媽」,又會叫「爸爸」,開始時分不清,後來有一段時間分得很清,並不亂叫;再後來卻叫顛倒了,管他的父親叫「媽媽」,而對他媽媽卻叫「爸爸」;再到開學時,他又管父親和母親都叫「媽媽」,卻不叫「爸爸」了。直到一歲半時,他才分得清清楚楚,而不再叫混了。

伍鐵平先生也發現,他的兒子「七個月學會叫『媽媽』,八個月學會叫『爸爸』,但忘了『媽媽』。」 可見這種現象並非偶然。

徐山《兒童語言的觀察日記》記載了他的女兒發音的各個階段:

(5)7個月8天:要吃母奶的哭喊聲「m—ma—」

S餓了要吃母奶而發出哭喊聲「m—ma—」,由於情緒激烈,緊閉的雙唇音在音長上有一定的延續,所以先有「m—」的一段鼻音,然後打開雙唇,發出「ma—」。「m—ma—」的哭喊聲是嬰兒餓了以後要吃母奶的慾望表現。從嬰兒餓了發出「m—ma—」的哭喊聲到母親乳汁的滿足的過程,經過不斷的重複後,即隨著嬰兒「m—ma—」哭喊聲母親出現以後,「m—ma—」不再是單純的表示情感意義的聲音,其語義指向了這一語言環境中的安慰者母親。

(6)7個月23天:baba

「父親」義的「baba」聲晚於「母親」義的「mama」聲,從文化角度看,是由於嬰兒和母親的關係更為直接;從發音器官看,發雙唇鼻音m比雙唇音b更符合發音的自然狀態。而從發生學角度看,「父親」義用「baba」聲表達,正是由「母親」義的「mama」聲通過「語義-語音」的對立原則實現的,即嬰兒認識了母親和父親的區別後,運用m∶b的語音對立來分別稱呼。這裡,我們看到了發音部位相同的聲母在相關事物的命名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語義親屬關係。

根據自己和別人的實際觀察,再參考國內外的有關文獻,我們可以發現,在嬰兒最容易發出的聲音中,母音(氣流通過口腔而不受阻礙發出的音)是[a];輔音(氣流在口腔或咽頭受到阻礙而形成的音)則是唇音(用嘴唇發出的音)的b和m。這是因為,「兒童首先學會a和唇音的對立,這是因為發а時口張開的程度最大,而發唇音時口張開的程度最小。這一最簡單、最大限度的對立是兒童最先學會這些音的根本原因。」 但在發音方法上卻有區別:發塞音即成ba,發鼻音即成 ma。發ba發ma,游移不定,只是隨口而發。

我國兒童心理研究者用漢語拼音記錄了四至八個月嬰兒的發音:「a-ba-ba-ba-ma」、「a-ba-ba-ba-m-a-ba-ba-ba-ba」可見pa與ma是交替而發的。意義也不固定,只是表示某種要求,或根本就沒有意義,只是玩得高興時的一種兒語。正如兒童心理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樣:「大約五個月左右的兒童進入了呀呀學語的階段,所謂呀呀語就是類似於成人語言中所使用的那些音節的重複。這個時期的兒童出現和語音極為相似的聲音,並能將輔音和母音相結合連續發出,如把輔音b和母音a相結合連續發出,形成ba-ba-ba,ma-ma-ma,類似於『爸』、『媽』等單音節語音。其實這些聲音對嬰兒毫無意義,他們只是以發音作遊戲而得到快感。」

再從原始社會發展史來看,人類早期社會經歷了二百多萬年的原始群時代和二萬多年的母系氏族社會的早期階段,由於婚姻關係不穩定,這時的人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 (《呂氏春秋·恃君覽》),因而嬰兒無論是叫mama還是baba,經常應答的恐怕還是哺育他們的母親。只是到了母系氏族社會的發展期,已過渡到對偶婚,婚姻關係開始穩定,這時,嬰兒無論是叫mama還是 papa ,他們的父母都有可能應答,因而 papa mama是沒有分別的,「在契努克語(北美印第安人的一種語言)中,mama指的是『爸爸』;而在有些斯拉夫語中,baba 指的是『媽媽』,這可以在俄語方言баба(村婦,女人)中找到遺留的痕迹。」社會又發展到了約公元前四、五千年以後的父系家族社會時代,子女的血統關係由以母系計算到以父系計算,人們才能確認自己的父親,人類思維也日趨精密,需要區分雙親而不致混淆,於是,在許多民族中,嬰兒發papa 時,父親應答;發mama 時,母親應答。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再經過「約定俗成」,大家都是這麼做,於是,mama(媽媽)和papa(爸爸)終於有了分工,形成了固定的稱謂。但有時也免不了有些例外。「在嬰兒語言方面,一切人種都處於同一起點。但是為什麼 mama在一個地方被用來稱呼母親,在別的地方被用來稱呼父親,而在另一個地方又被用來稱呼叔叔和伯伯呢?……這種現象說明了兒語辭彙的隨意性。」 因此,「拉伯克氏斷定這二個語根是嬰孩最易發的聲,即自然的聲。由此觀之,或者別種語也有出於自然的。」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兒語是語言辭彙豐富的一大來源,而且,語言中眾多的表示『爸爸』、『媽媽』的詞的一致性不是偶然的。」 可以說,嬰兒的自然發音「papa」、「mama」就是「爸爸」、「媽媽」等詞所由產生的。

漢語口語的「爸爸、媽媽」這兩個詞現在拼音為bàba 和 māma ,聲母分別是b和m,但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書面語是「父、母」,「母」的聲母也是m,與「媽」的聲母仍然一致;而「父」的現代讀音卻是f聲母,與b聲母有著明顯的區別。也許有人會問:這又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是古今聲母變化了的緣故。章炳麟(太炎)《新方言·釋親屬》說:「今通謂父為『爸』。古無輕唇,魚模轉麻,故父為爸。」所謂「古無輕唇」,是說在上古時代沒有現在漢語普通話里的聲母f以及一部分以w開頭的零聲母字;所謂「魚、模、麻」就是上回所說的中古韻目。「父、母」二字的上古音,有學者擬為[biwɑ]和[m?]。簡單點說,就是從古代的「並」母字,經過語音的發展,演變為拼音的f。而在口語詞中,人們仍然保留了「爸爸」,稱呼父親。

「爸」與「父」的這種由b到f的變化,在世界各種語言中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父親」一詞:希臘語patér,梵語pitá,歌特語fader。這幾種語言中的幾個詞就是同源詞。同源詞源自同一母語形式,現存在於不同的子語(daughter language)之間。表現在語義上,相同或相近,如上例,都指父親;表現在語音上,有可能相同、相近,但更可能因為分化後的各自發展因而相去甚遠,但必定存在著嚴格的、系統的、規則的語音對應(phonetic correspondence),列成公式,就是語音對應規律,如上三詞:

希臘語P 梵語P 希臘語f。

說完了聲母的演變,該說韻母了。上篇關於「媽媽」一詞來歷的文章後部說的韻部問題,原本就是放在這裡的。因為把原是一篇的文章拆成兩篇,要平衡兩篇的長短,就移到了上篇,卻忽略了「母」是「之」部字[?]而非「魚」部字[a]。本篇所說的「父」字,才是真正的「魚」部字,所以讀[a]。

這樣看來,我們說「爸爸」「媽媽」的稱呼來源於嬰兒自然的發音,是有多方面證據的了。

註:

[美] 羅曼·雅可布遜:《為什麼叫「媽媽」和「爸爸」》,載《語言學動態》1978年第4期,第34頁。

伍鐵平:《直接教學法和自覺——實踐教學法重探》,載《語言與思維關係新探》(增訂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25頁。

徐山:《徐山訓詁文字論集》([韓國]新星出版社,2002年。

李丹主編:《兒童發展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121頁。

[美]雅可布遜:《兒童語言、失語症和語音普遍現象》,轉引自伍鐵平:《語言與思維關係新探》(增訂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81頁。

吳天敏、許政援:《初生到三歲兒童言語發展記錄的初步分析》,載《中國心理學會發展心理、教育心理論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58頁。

吳玉璋:《語言中的「爸爸」和「媽媽」── 語言的普遍現象研究之一》,載《外語學刊》1988年第6期,第6頁。

[英] 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1頁。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356頁。

李珍華、周長楫《漢字古今音表》,中華書局,1999年。

岑麒祥:《歷史比較語言學講話》,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參看馬秉義《英漢媽媽語族比較》,《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年11月第18卷第6期,第127-129頁。

相關鏈接:母親節:你知不知道「媽媽」這個詞的來歷?

任繼昉,中南大學教授,師從蔣禮鴻先生,主要從事訓詁學、詞源學研究。

董京塵,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微信號: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美術編輯:張臻 孫雯 高佳玉

責任編輯:林丹丹

專欄畫家:黃亭穎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章黃國學 的精彩文章:

語言文字是中學國學教育的基礎
王立軍:漢字與古代兵器
王寧老師:走向現代的章太炎國學思想
章太炎先生:學習是很容易的
高考作文題:我不想當「網紅」!

TAG:章黃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父親節來了!但你知道你爹怎麼就能成了你爹的嗎?丨漫畫
你知道父親節是什麼時候嗎?
父親節,你爸要對你說的話是?
父親節: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不一樣的父親節——嘿,爸爸!
父親節來了,如果你能回答這幾個問題,說明你了解父親!
父親節到了,我還欠天堂的父親一句:爸爸,對不起,我真的好愛你!
父親節:爸,我想你了!
不知道這個父親節,我送什麼禮物好呢?
沒有父親的父親節:爸,我想你了!
父親節,他這樣對爸爸說「心裡話」
沒有父親的父親節:老爸,我想你了
父親節,還記得爸爸為你做的第一次嗎?
父親節到了,你想對爸爸說什麼?
父親節:你是否欠他一次這樣的告白?
「爸,我媽呢?」 父親節,我想吐槽我爹很久了……
沒有父親的父親節,遠在天堂的爸爸,你還好嗎?
父親節來了!在你心裡,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
王嘉爾也可以過父親節,難道他當爸爸了?粉絲的一句話道破真相
父親節:給不了你最好的,但我是那個最愛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