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坦克故意落後中國一項技術,背後竟然藏著鮮為人知的秘密

美國坦克故意落後中國一項技術,背後竟然藏著鮮為人知的秘密

美國坦克為啥總要多個人?並不是設計缺陷!

美國M1坦克從研製到今天,已有30多年的歷史,根據50年代以後,世界各國主戰坦克技術服役規律來看,30年是一款坦克服役的「大限」,因為坦克從預研階段開始,提出的設計方案受到當時作戰需求理念的影響和制約,所以最初的戰績指標和設計方案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這是考驗總設計師是否稱職的試金石。

然而時至今日,M1坦克仍然穩居世界坦克第一的位置。這主要得益於M1坦克在這30多年中不斷地改進和現代化升級。

30年了,M1外形基本沒有改變

這得益於其設計具有前瞻性

今天的M1坦克已經不再是剛剛誕生時的M1坦克,除了火炮口徑和外形等方面基本保持純正的血統外,很多部件都經歷了一次甚至幾次更新和升級,在這個漫長的進化過程中,M1坦克也曾根據當時的技術條件和作戰理念,對自身設計做過一些調整。今天我們看到的所有M1坦克是沒有自動裝彈機的,

自從蘇聯T-64坦克問世以後,由於獵-殲式火控還沒有誕生,自動裝彈機成為提高坦克射速的關鍵。當時擺在世界各國坦克技術人員面前有兩條路,一條路是蘇聯已經形成的,不在火控系統上糾結,直接在火炮射速上下功夫,一炮打不準,能夠先敵開出第二炮。另一條路,是繼續在火炮精度上下功夫,這是後來西方世界採用的思路。在觀瞄系統、火力火控上下功夫,爭取先敵發現目標、先敵開火,一擊斃命。(轉載請註明本文原作者:《總說裝甲》劉曉峰)

M1的彈藥選擇方式是自動化的

僅僅是沒有完成從彈倉到炮尾

所以,我們看到美國M1坦克雖然火炮口徑小,但採用的穿甲彈彈芯尺寸偏大。這就是美國和俄羅斯坦克研發思路中,對於火力存在的不同認識。然而,在30年前,M1坦克也曾受到東方世界坦克設計理念的影響,專門設計了一套自動裝彈機。在這一期的《總說裝甲》中,我將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款被計劃裝在M1坦克上的自動裝彈機。

M1坦克並非自始至終都堅持人工裝彈,在80年代中期,美國曾經設計出適用於M1A1坦克的自動裝彈機。但與俄羅斯輪盤不同的是,美國設計的裝彈機為旋轉式彈倉,這種裝彈機的結構比俄羅斯輪盤簡單,當時俄羅斯的坦克自動裝彈機都是依靠繼電器控制,坦克界對於自動裝彈機故障的評判標準是低於千分之五,所以在設計中難免會有運轉程序錯亂的情況發生,而程序錯亂的最典型癥狀就是空裝或者卡彈,因此當時自動裝彈機的可靠性很難得到有效保障。

美國為M1A1坦克設計的自動裝彈機,由兩個方向對置、設計相仿的彈倉組成,每一個彈倉分為內外兩層,內層裝有6枚炮彈,外層裝有12枚炮彈,形狀類似左輪手槍。兩個彈倉一共能儲存彈藥36發。由於採用這種類似蜂窩結構的總成,使得每發炮彈的彈筒之間並沒有採用支撐板件,而是依靠自身結構,相互之間形成了剛性可靠的支撐結構。

M1A1坦克自動裝彈機的旋轉式彈倉

排列十分密集,設計結構緊湊

裝彈機被布置在炮塔尾部兩側,這個地方原本就是為了存放彈藥設計的,因此在炮塔尾艙的頂部,預先設計了兩個泄壓門,而且炮塔內採用隔艙化設計,兩個彈藥倉之間被一塊實心裝甲板隔開,這項設計最大的價值就是能夠使M1坦克裝甲萬一被擊破,彈藥室被引爆彈藥的巨大能量能夠順著炮塔頂部的泄壓門散出,而另一個彈藥倉仍然能夠繼續使用。這對提高乘員安全性和車輛的作戰能力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

M1坦克炮塔尾部兩個長方形就是泄壓門,根據設計,彈倉一旦被擊中,兩個泄壓門將會首先被彈開,釋放車內巨大的爆炸能量。安裝自動裝彈機後,兩個泄壓門的外形將做一些改變,以適應裝彈機彈倉的圓形結構。

由於M1坦克採用的120炮口徑比蘇聯(俄羅斯)坦克普遍採用的125毫米火炮略小,所以M1坦克自動裝彈機每一部機構總成的重量比俄羅斯輪盤裝彈機要輕得多,而且經過疊加後,裝彈機尺寸也小的多,再加上M1坦克本身炮塔較高,所以內部空間能夠布置得開。與俄羅斯輪盤採用分裝式彈藥不同的是,兩部彈倉被直接橫置於炮塔內,這種設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炮彈的完整性。

裝彈機被布置在炮塔尾部兩側

選定彈種後,推彈桿將炮彈推進炮膛。

保留炮彈的完整性有多重要?這是提高坦克炮穿甲威力的一個有效途徑。由於分裝式彈藥在裝入炮膛內以後,裝滿推進葯的主葯筒與裝有推進葯與彈芯的副葯筒之間存在一個很小的間隙,這個間隙在開火時,會消耗掉一定量火藥爆炸時產生的能量,但分裝式彈藥卻確實解決了如何在外形較為低矮的坦克車身內,布置下較大口徑火炮彈藥的難題,如果125炮採用整裝彈藥的話,在車內是很難布置的。雖然分裝式彈藥存在先天不足,但採用這種裝填方式的坦克,能夠適應更大口徑火炮的裝填需要。口徑加大意味著炮彈藥室容積加大,多出來的裝藥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分裝式彈藥的不足。所以,既不能因為有主副葯筒之間的間隙,就武斷地否定分裝式彈藥的性能;又不能因為分裝式彈藥的優勢和特點而一味地加大火炮口徑。(轉載請註明本文原作者:《總說裝甲》劉曉峰)

分裝式彈藥主、副葯筒之間的空隙(紅色箭頭位置)是造成推進葯能量損耗的關鍵,所以在未來的坦克設計中,應盡量保持彈藥的完整性

M1坦克的自動裝彈機搭配的就是120毫米口徑火炮的整裝彈藥。操作人員通過感測器獲得並傳輸到監視器上的數據掌握車內彈藥情況,並通過遙控設備控制裝彈機構運行。而在其它自動裝彈機中,需要裝填機先對彈藥架中的彈藥進行檢索,在尋找所需要的彈藥。選定彈藥以後,通過大量電動和液壓驅動裝置,將彈藥裝進炮膛。而順應複雜的機械動作,大量採用電驅動和液壓驅動部件,是美國坦克設計的一大特點。

由於美國對自己坦克的火控系統和火炮十分自信,認為一炮就能幹掉敵人,再加上先進的觀瞄裝置,能夠做到先敵開火、一擊必中。海外戰爭天時地利人和,就將這個觀點發揮到了極致。但裝填手隨著戰鬥時間延長,會出現體力不支等情況,混亂中也容易出現意外。

自動裝彈機給M1坦克帶來最大的影響——是否保留第四名乘員。美國軍方認為,坦克內乘坐四名乘員,不僅能夠鼓舞士氣,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坦克日常使用與維護當中,多一個人的力量。美國坦克設計者認為,四個人比三個人更高效,四個人分擔坦克的使用與保養工作,不僅縮短了車輛維護時間,又減少了每一名乘員作戰時需要處理的信息量。

坦克的日常維護工作十分繁重,一般情況,誰駕駛,誰維護。到了保養期限再送工廠。所以對於車組而言,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

從坦克設計角度看,是否保留的第四名成員一般指的是裝填手,裝填手在工作時採取站立姿態,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坦克的高度,如果採用16~18發的尾艙式自動裝彈機,是最容易降低坦克高度的設計。但是在新的地面戰場上,火控系統的進步和空中對地面打擊的新手段,又使得坦克之間並不太明顯的高度差變得不那麼重要。再加上當時計算機技術限制較多,裝彈機可靠性始終得不到解決,所以,美國M1坦克在後來的改造與升級中,就沒有繼續堅持自動裝彈機的方案,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世界上最好的主戰坦克繼續採用人工裝彈的原因。

M1坦克至今仍有一個裝填手站姿工作,這使得車輛高度難以降低。但對於空中反坦克武器攻擊以及坦克之間交火的距離而言,這一點點高度似乎不是太重要了。

而當年被美國擱置的自動裝彈機技術,將會隨著美軍作戰理念的變化和對自動化對破解需求,更重要的是自動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熟,相信會在未來四代坦克中得到應用。

筆者認為,自動裝彈機將成為四代坦克的標配;而體積更小、可靠性更強的尾艙式自動裝彈機將成為四代坦克的首選部件。(轉載請註明本文原作者:《總說裝甲》劉曉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曉峰 的精彩文章:

珍寶島與蘇軍交涉連《語錄》都用上了,後來用秘密武器扭轉戰局
中國無人機彎道超車美國,這位老朋友都幫了什麼忙
在沒有北斗導航的年代,中國發射了什麼,讓美國和歐洲惶恐不已
當年為防止蘇聯突然襲擊,中國用什麼神奇阻擋這股鋼鐵洪流?

TAG:劉曉峰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坦克神奇之處,披著神秘外衣,關鍵技術卻是我國獨有
各國軍隊是如何處理退役後的坦克的?中國的這一方法世界獨有!
各國坦克退役後都是如何處理的?美國令人無語,中國備受稱讚
中東一國與美國的關係不一般,世界最優秀的坦克讓其可勁造
二戰時德國最會開坦克的四個人,最後一個是隱藏實力的陸地之王!
繼美國,俄羅斯後,中國無人坦克亮相
中國倒「福」字為何出現在二戰德國虎式坦克上,背後故事耐人尋味
世界坦克發展史,中國首批坦克買自法國,最後卻落入日本人手中!
二戰法國設計的這款坦克,造型奇葩,可沒少讓德國人頭疼
中俄兩國坦克儲備遙遙領先,美國坦克儲備落後,戰鬥力不認慫
一次出擊,摧毀美軍一坦克連,中國這頂級武器人讓美國人拍手稱讚
揭秘 | 法國二戰前的坦克竟強於德國?
中國軍工再創造一奇蹟,無人坦克一公開,美國軍頭又上火!
這國看上中國坦克,閱兵用完後卻反悔,今又厚著臉皮求購無人機
法國二戰前的坦克竟強於德國?
坦克退役後,各國都是如何處理的?美國實在太浪費,中國備受稱讚
各國是如何處理退役後的坦克的?中國的這一做法絕了!
二戰德國虎式坦克出現中國倒「福」字竟是因為一場跨國婚姻?
俄羅斯這麼強大的一個軍事大國,居然對中國的坦克非常的羨慕
堪稱陸戰之王的坦克,我國竟和外國的有個明顯差別,一眼就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