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新解釋,銀河系內的暗物質是超流體狀態
它占我們宇宙總質量的85%,它在我們宇宙中無處不在,然而,到目前為止,物理學家們仍然無法完全揭開它的面紗。它,就是暗物質。
然而,最近有一種假設,可能讓我們離真相更近了一步。最近,物理學家們懷疑,暗物質可能是在不斷地改變著它自身的形態——從幽靈一樣的粒子變幻為宇宙中的巨大天體,或者變成較小的超流體狀態。而且科學家們相信,我們很快就能找到測量暗物質的工具了。
暗物質,其實是一種假設中的物質,在大約一個世紀之前被提出,用來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存在的引力不匹配的問題。我們無法直接探測到暗物質,但是我們能夠看到暗物質所產生的效果。比如,銀河系自旋的形式以及光線在暗物質周圍發生彎曲等現象,都意味著宇宙中暗物質的量比我們想像中要大得多。
而當前這兩位科學家提出的,暗物質一直在改變自己形態的理論,就能夠解釋為何暗物質如此神秘難測,捉摸不定。
傳統的暗物質理論認為,暗物質是由一些弱作用物質構成,比如軸子。暗物質在較大尺度上會受到萬有引力的影響。這種暗物質理論可以用來預測大型星系的運動,以及解釋目前宇宙的結構。然而在解釋單個星系以及星系的自旋的時候,這種傳統理論並不能奏效。
因此,普林斯頓大學的Khoury和他的同事Lasha Berezhiani就認為,之所以傳統暗物質理論無法在較大尺度和相對較小尺度上都起作用,就是因為暗物質總在改變著自己的形態。在較大尺度上,暗物質是以粒子的形式存在,而在單獨的星系尺度上,暗物質則以超流體的形式存在。
超流體是一種溫度較低且密度較大的物質,這種物質沒有摩擦和阻尼,並且有時候會變成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即物質的第五種形態)。超流體也是目前得到廣泛研究的一種物質形態,事實上,這也是宇宙中一種廣泛存在的物質形態。
兩位科學家認為,星系中的暗物質具備形成超流體的條件:星系內的巨大引力使得其具有較大密度,而太空中的低溫則提供了超流體所需的溫度條件。而在較大尺度上,引力相對較小,因此就形不成超流體了。
這樣一來,這個理論就能夠完美地修復傳統理論的不足了,能夠解釋為何暗物質的作用對於大尺度結構和較小尺度的結構效果不一樣。之前有研究證明,暗物質其實在地球周圍也廣泛存在,而且是像刺蝟的刺一樣,放射性地向外伸展的。而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按照傳統的暗物質理論,應該也算是比較小的,單個星系的天體結構了。也就是說,在地球附近,暗物質的形態應該是處於超流體形態的。
※人工智慧也會騙人了,還創造了他們自己的語言,人類聽不懂
※為什麼要送人類上火星?找火星人只是原因之一
※這些蘇聯宇航員曾神秘消失在太空,至今不明原因
TAG:子曰科技 |
※暗物質的發現
※暗物質在移動
※暗物質之謎、物質中蘊藏的巨大能量及動物的角
※暗物質新突破!新的數據表明暗物質實際上可能帶有電荷
※神秘的暗物質可能與普通物質發生交互,科學家:暗物質或許不複雜
※關於暗物質、暗能量、反物質的簡單敘述
※尋找暗物質大突破?科學家暗示已發現暗物質存在證據
※神秘物質使銀河系「穿洞」?專家猜測是暗物質
※兩個沒有暗物質的星系,證明了暗物質的存在
※探測「暗物質」的新標準,能找到暗物質嗎?
※暗物質或存在「鏡像世界」
※暗物質是什麼
※暗物質的存在被廣泛認可,美英科學界就有靈魂是暗物質的說法
※暗物質可四處移動:為了解宇宙神秘物質本質提供線索
※暗物質突破!物理學家揭示了新的暗物質候選體以及如何探測它
※何謂宇宙的暗物質.反物質
※科學家發現暗物質跡象!星系團內微弱的輝光照亮了暗物質
※第二個超大質量黑洞?暗物質天體?銀河系星流似遭神秘物體擊穿
※自然界或許存在一種暗力量,其可以串聯普通物質和暗物質?
※沒有暗物質的星系又現身?暗物質理論面臨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