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別跟我談理想,都是生活所迫
雄赳赳氣昂昂 成為更好的自己
2017年6月19日
聽我說球第507天
PS:本文寫於今年1月2日期末考前,舊文重讀下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
看這篇文章之前,首先祝你
有時到了期末,在複習的時候總是會恍惚的突然問自己,我到底在做什麼。
心很難靜下來是一方面,或許對未知的恐懼,是另一方面。
我一直很羨慕那些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也很希望成為一個自己做的可以是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這是理想和現實的高度統一。
讓·格瓦納說:「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
現實和理想,本身不就是衝突的嗎?
又到了一年兩度的期末考的時間,大學的期末,跟之前的完全不一樣,沒有人會逼著你學習,也沒有老師會完全的給你畫個重點,大多數的時間,還得靠著你自己。
我一個重點大學的同學W,跟他聊天時,有時候我會跟他抱怨我上的課無聊學不到內容沒什麼可學的一直在荒廢光陰,有一次他直接甩了一張課堂照片過來,那是一個大大的黑板,上面寫滿了微積分和概率論的公式和演算法。
—看,我們每天就學這個
—哇,好厲害呀
—厲害個屁啊,我昨晚熬到兩點剛把作業寫完,老師今天講評又留了一堆作業,沒做完的還當場被批評了。
—好巧,我昨晚寫論文也寫到兩點了
—這不算啥,你知道老師把你錯誤的答案就那麼展示在ppt上的感受嗎?
—新年快樂!
有一天,他問我你還記得當年學的行列式和矩陣的區別嗎,我用我有限的記憶力憋出了下面這句:好像一個是表格,一個是方陣吧。
他:再見!
後來我們聊夢想,我問他將來想做什麼。
他說不知道,但一定不是現在學的這個。
這幾天正在進行下學期的選課工作,最近會有同學問我:你們這學期的X老師,他下學期教我們啥啥啥課,怎麼樣啊?
我一開始還會特耐心的解答,這個老師講課其實不怎麼樣,但是呢他技術上還是很不錯的......
對面會不耐煩的打斷:給分高嗎?
我說,挺高的,放心選吧。
對面回了一個表情:老哥,穩!
我承認,我在選課的時候也會看給分高不高,因為我想保研我要高分我要刷績點我得提高自己的排名。
如此紅果果的表達出自己的慾望,有時候真的挺不錯的。
我一個國外的同學L,他們聖誕節前就已經放寒假了。之前我問他,你臨近期末之前都在想什麼啊?
他:錢,一掛就是兩萬塊,別他媽的跟我扯理想。
哈哈哈,國外的期末和國內的期末,差別還是蠻大的。
現在回頭看看,高中那會兒的自己,真的是自己人生的巔峰。我們的高中,都經歷過那每周一次的周考,每月一次的月考,各種大大小小的模擬考,和人生中最大的難關之一高考。
在高考前我看到學長學姐轉發的說說:高考前的自己是你人生知識儲備的巔峰,這會兒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數學題能解的暢快淋漓,英語閱讀做的十拿九穩,語文也能看得懂那麼枯燥無味的文言文閱讀。
在我高考前我嗤之以鼻。
考完以後,到現在,我也這樣覺得了,整個高三,可能會是我一生中最厲害的時候。而現在,除了玩手機,廢人一個。
我是學文科的,文綜里政治學的最好,那會兒什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啊、什麼增值稅各種貿易的計算題啊,什麼辯證唯物主義聯繫觀發展觀矛盾觀啊,還有歷史地理上那些厲害的專業名詞,那時真的是倒背如流什麼都懂,我到現在都很崇拜那時候的自己。
所以高考,可能是人生中最接近理想的考試了吧。因為你邁過了成人禮經歷了18歲,你知道你所有的夢想都會從這裡起步,你知道想要離開家鄉去一個大城市脫離父母和管制你自己就得有本事考出去啊。你也知道考不好會被人看不起,會讓父母不算太開心,至少也得讓那個不太喜歡自己的老師看看自己到底有多牛逼啊。
當然,更可能的是,我們都抱著一個為了自己的未來盡全力去拼一下的念頭。
拼搏到無能為力,堅持到感動自己。
這他媽的才是理想吧。
是那種即使撇開出人頭地和日入百萬,也想拼一拼的理想。
上了大學,尤其是學了文科類的專業,真的會經歷期末考前上萬字複習資料的背誦。
去年這個時候,我們考傳播學。我用了四天時間敲出來了一萬一千字的複習資料,然後在圖書館坐了四天四夜,背完了厚厚的十一頁紙。
雖然最後老師只給了我89分,但是逼著自己啃下了那本書的爽快,我至今還記得。畢竟大學不像是高中,每天積累的背誦和期末的速記本身就不是一個難度級上的。
從小我就是一個短時間背誦能力很差的人,所以從來害怕老師第二天的默寫作業,因為我從來都背不過,但是我忘得慢。可是上了大學後你會發現,忘得慢這件事情,P用沒有,因為現在要的就是你的速記。
可我真的背不過,我也不是那種天才,該複習還是要複習,該背的還得認真背,該運氣好的時候還必須得拜個佛。我會很羨慕那些背的特別快的同學,因為我做不到,我能做的,只是逼著自己多背幾次而已。
別問我是不是為了理想,我喜歡的東西才能叫理想。
可我喜歡什麼,我真的知道嗎?
學霸Z是個我很欣賞的人,因為她總能在合適的時間整出來合適的筆記,這和我很像。而且,他會在一張A4紙上整整齊齊的寫下所有的名詞解釋和所有的簡答題的重點。以及她的成績比我好。
但是她說,她也不知道什麼理想啊,她也沒什麼規劃啊,她只是就到了這一步了,她的成績這麼好了,就順其自然的順著保研這條路能走下去了。
Z算是佼佼者了吧,她也想不太清楚,那理想到底有什麼用啊?
那天跟H老師聊天,她會說,拜託,你別去想複習資料想這個考不考那個考不考的問題了,這重要嗎,你把該背的都背了,讓所有人讓閱卷老師看得到你的努力,高分自然水到渠成。
是啊,誰管你喜不喜歡,把該背的都背了,那就行了唄。
很多事情,你得學會去做,甭管你喜不喜歡,就像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一樣。沒有人會喜歡做那些無聊的事情的,學霸們也不喜歡,就像那個深夜,學霸也會負能量滿滿的來吐槽。
當然了,最後的結局是,她照樣還是做完了一切,並且,做的很好。
下星期就是期末考了,元旦過節,朋友圈除了看到了很多出去玩的照片和各種版本的年終總結之外,也有不少人發了自己挑燈夜戰的狀態。又看了好多期末考的段子,甚至還有很多「轉發XXX期末會考好期末不掛科」「我們XXX人從來不掛科老師你看著辦吧」的狀態。
小時候說「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可在中國當下,似乎除了考試成績和排名,也沒有一個更好的方式能夠直觀的體現出誰比誰優秀了吧。
當然,並不是每一科的成績都會直接影響到以後,影響到畢業的去向、保研的資格、獎學金的評審、留學的機會、工作的高低、未來的生活。
但是,這些都很重要,而且,人生也不就是一次次的成績堆砌起來,最後看看誰比誰堆的高嘛。所以,分數還是高點好。
人活著就得契合現實,當然,我也不喜歡什麼所謂的唯成績論,但至少,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分數高的同學,確實比你更努力。
實際上,浮躁的社會和自我催眠式的心靈雞湯讓現在的我們變得脆弱懶惰又敏感,於是只要一有類似於「考試無用」的言論和畫不出重點的科目,便能引得所有人的吐槽。可每個人只有在竭盡全力之後,才有資格去談論考試到底正不正確這件事。沒經歷過風雨的洗禮,不願意接受磨難,不願意努力學習卻還相信自己有個好未來,這樣的心態根本就是自大和盲目的。你說卷子不行也不能用一場考試和排名看能力,那只是因為你每天總是比班裡其他同學起得晚、不願意背書不願意做題,碰到困難不願意解決只是想著抱怨和走捷徑,堅持不下去而已。你所有的吐槽所有的不滿,都是因為「心虛」啊!如果一件事情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需要去經歷或者承受,那麼這件事情就算不上什麼艱難和痛苦。因為只要夠用心夠努力,就會發現學習,和自己之前覺得所有那些難題,原本就像吃飯喝水呼吸一樣,是這個世界上最稀鬆平常的事情。
沒錯,這個世界也總有那麼一些不屑現實的人,他們自我標榜叫有情懷。我沒法也沒資格去評價人家的考試和人家的看法,畢竟人家就是有自己的理想。
但有也很多人,考試的科目都不是真心熱愛的科目。為了追求高分踏入完全不感興趣的領域,為了追求績點拋棄了很多珍貴的東西。
你說,我不考得好我以後怎麼踏入社會啊。大人們從小就喜歡語重心長的和我們說,這都是為了你自己好,不是為了我們。
是啊,為了我們自己好,所以分數、排名、績點、獎學金,變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那他媽的有沒有誰關心過我的理想?
沒關係,自己的理想自己照顧。
有的話,拿著該拿的分和績點,然後天高地闊任你飛。
沒有的話,總會有的。
怎樣不擇手段的拿高分,那是你的能力。只要別在這漫無天日的考試中丟失了理想就好,那樣才是最危險的啊。
本來不想扯理想和情懷,因為好好考試就好好背書吧,現實最大。
無論如何,對自己負責就好。
最後,再上一碗雞湯吧。


※對國足絕不放棄治療——世預賽最後三輪國足形勢分析
※第三次總決賽,這一次,勇士是挑戰者
TAG:聽我說球 |
※我也想追她一輩子,可我還要生活啊
※你要按你所想的去生活,否則,你遲早會按你所生活的去想
※你總要度過生存期,才能談生活和理想
※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
※選擇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算它並不符合他人的期望!
※現實會告訴你,不努力就會被生活踩死,一無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人生感悟的一些小句子,我們不要雞湯,但生活需要靜下來,想一想
※生活,讓我們懂得。生活,讓我們感悟
※你都不了解自己,談何過上理想生活?
※生活對你的每一次刁難,都是善意的提醒
※想知道你假期的生活是?
※這該死的生活,談來談去,都是錢
※瀟瀟:醒來,知道自己是誰,找到生活目標,任何時候都不晚
※生活很苦,但我們依舊是我們
※如果你不按所想的去生活,那你必然按照生活的去想
※我們生活的平靜,是他們不斷堅守的結果
※生活就是如此,給了你想要的就會拿走你更在乎的
※無論生活還是感情,只要我們努力了,珍惜了,就算不曾得到也不後悔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只因生活中我們不留意這個!
※未來你的孕期生活可能是這樣的!看完之後好想抱抱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