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中國式眾籌的兩大基礎

談中國式眾籌的兩大基礎

「眾籌」這個概念在中國幾乎和「騙子」可以划上等號,可能僅僅是因為幾個不靠譜的人把別人的錢騙了,然後一經媒體炒作,把「眾籌」這個概念給炒壞了,導致你只要和朋友提到「眾籌」二字,人家就會用懷疑的眼神看著你。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想落地一個眾籌項目,尤為艱難。中國式眾籌的每一個設想都是非常好的,到今天已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局面,特別是中國式眾籌的開創者楊勇對眾籌理論的探索,為中國式眾籌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有些事情可能只有交給時間來解決。個人認為,中國式眾籌的的未來決定在兩大基礎之上,如果缺乏這兩大基礎,前景不容樂觀。

第一個基礎是信任基礎

楊勇老師在一天的分享中,專門談到了中國的信任現狀問題,中國人之間普遍不信任,楊勇說:「中國需要一場信任革命,我們生活在什麼都不信的社會裡,即使親眼所見也不信,最後的結果是劣幣驅逐良幣。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好東西推不出去,你也得不到好東西,對別人不利,對自己也不利,全社會都成為受害者!」。

這就是中國的信任現狀。我們身邊常都有不靠譜的事發生,一些事件甚至光怪陸離,人們為了保護自己報以「寧願信其有,不願信其無」心態,對新事物、創新總是報以觀望的態度,即使嘴裡說著信,心裡卻一直打著鼓。這種現狀的改善不能僅僅依賴於「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因為信用體系只能解決人們的不作惡的問題,不能解決信任問題。中國人的信任是「只要我信你什麼都行,如果不信全是是屁話」,所以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信任往往是感覺,而不是理性分析的結果。中國人的信任必須依賴於社會和文化的全面進步,人們從心智上願意選擇「相信」,我認為,選擇「相信」是一種人格,與其它關係不大。

中國式眾籌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的信任,以楊勇為中心的中國式眾籌社群,就是一個相對而言值得信任的群體,但客觀上講,每個人對信任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因為信任是一種感覺,也是一種人格。

第二個基礎是全民投資意識

無論我們的眾籌的方法論上有多麼先進!眾籌的實質是「投資自己信任的人」,這裡面有兩個概念,一是信任,這是前提,二是投資,兩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信任,朋友即使願意借錢給你,寧願不計利息,甚至告訴你虧了不用還,但眾籌需要的不僅僅是錢,還要「籌人、籌智」,簡單說就是要朋友和你一起玩,把資源玩好,把平台玩大。

「一起玩」就是一種投資行為。普通中國人的投資形式非常單一,除了股票期貨和不動產,幾乎沒有更多的投資渠道,一二線城市可能投資渠道會多一些,三四五線城市就更窄了。投資形式單一也是中產階層最大的風險之一,「投資身邊的朋友」是一種新的理念,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儘管我之前也投資過一些朋友,但我是第一次通過楊勇老師聽到這個概念,並把它變成一種有意識的投資行為。我相信,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並沒有這種意識,特別是三四線城市。

我認為,「信任」和「全民投資意識」是中國式眾籌的落地的兩大基礎,從宏觀上講,這種基礎依賴於社會和文化的進步,從微觀上講,可以利用中國式眾籌的方法論,有意識的推動圈層信任和人才投資理念,剩餘的我們只能交給時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言語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言語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現代化就是高樓大廈?| 王澍談中國式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