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NASA發布開普勒星表:行星大小很有講究!

NASA發布開普勒星表:行星大小很有講究!

發布會現場(來源:NASA@Twitter)

6月19日美國航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開普勒」望遠鏡最新的探測成果並公開發布,一批共計219個新的系外行星候選目標,其中有10個接近地球大小並運行在各自的「宜居帶」內。同時NASA表示即將公開發布2009-2013年期間的觀測數據。在此次公布的星表中新增了

黃色圓點表示新發現的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候選目標(來源:NASA/Ames Research Center,繪圖:Wendy Stenzel)

這是「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第8次公布星表,也是迄今為止最完整詳盡的星表,囊括了這台望遠鏡最早的4年觀測數據,包含了4034個系外行星候選目標,其中2335個獲得確認的系外行星,而宜居帶內類地行星則有大約50個,其中超過30個得到了驗證。NASA表示,這也是「開普勒」第一階段任務的最後一份星表。從2009年升空以後「開普勒」的主要任務就是掃描天鵝座內的一小片天區中的約10萬顆恆星,通過凌星法探測系外行星。

左邊為2009-2013年開普勒望遠鏡探測的天區,右邊為2014年至今的探測天區。(來源:NASA/Ames Research Center,繪圖:Wendy Stenzel)

2013年,望遠鏡發生重大機械故障,無法對原有天區進行精確定位。由於遠在1.2億公里之外,派人過去修是不可能的。眼看數億美元的望遠鏡不得不報廢,地面工程師想到一個大膽的遠程拯救方案——調整太陽能帆板角度,利用太陽光壓幫助望遠鏡實現平衡!不過代價是望遠鏡必須和太陽保持一個特定角度,不能隨心所欲地觀測任何天區;同時它的觀測範圍也被迫從天鵝座移到了黃道面,這當然也是有利有弊,好處是掃描的天區其實更大了,但缺點就是黃道面附近「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不過好消息是,這種前無古人的太空修復工程竟然獲得成功!2014年起「開普勒」望遠鏡進入生命中第二個探測階段,NASA的科學家把它命名為「K2」計劃。

「K2」計劃原理圖,通過太陽輻射光壓保持望遠鏡平衡,令其可以穩定地觀察目標天區,每一次觀測大約可以持續75天。(來源:NASA/Ames Research Center,繪圖:Wendy Stenzel)

此次公布的數據中沒有涵蓋「K2」計劃,但顯然,第一階段其完成的任務已經足夠出色,給我們展現了許多位置世界。雖然天鵝翅膀邊上的天區範圍十分有限,但那麼多恆星擁有自己的行星,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消息,積累下來的數千個案例也給了天文學家做統計分析的機會。研究表明,存在兩個體型較小的系外行星群落,一個是「類地岩石行星」,另一個是「亞海氣態行星」(比海王星略小的氣態行星),而其他行星數量相對較少,這或許對天文學家研究行星演化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1-12倍地球半徑的系外行星統計數據,1-1.5倍以及2-3倍地球半徑的行星數量明顯偏多。(海王星半徑約為地球3.88倍)(來源:NASA/Ames Research Center/CalTech/University of Hawaii/B.J. Fulton)

系外行星歸類。圖中小圓點為用不同方法發現的系外行星,淺藍色為視向速度法,粉紅色為凌星法,綠色為直接成像法,藍色為微引力透鏡法,褐色為脈衝星時差法,白色為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系外行星。縱軸為行星半徑,中間三條白線分別對應木星、海王星和地球的半徑。橫軸表示行星軌道周期,公轉周期越短說明離恆星越近。粉紅區域表示「熱木星」,紫色為低溫氣態行星,藍色為液態或冰凍巨行星,綠色表示「熔岩世界」,黃色表示岩石類行星。(來源:NASA/Ames Research Center,繪圖:Natalie Batalha/Wendy Stenzel)

天文學家從大量的統計數據中推測,在一開始的時候,自然形成的岩石類的行星可能至多也就比地球大75%,然而在某個尚未知曉的原因的影響下,其中一半的行星裹上了氫氣與氦氣,半徑開始增加,這讓它們離開了「類地行星」的行列,向著海王星靠攏。當然這並不說明其他尺寸的行星不存在,如「熱木星」、「冷氣星」(低溫氣態行星)等也是普遍存在的,它們都被歸為「類木氣態行星」或是「巨行星」。其他系外行星探測項目對巨行星也有不少收穫,但要發現更小的「類地岩石行星」和「亞海氣態行星」,「開普勒」更有優勢。不過由於「開普勒」主要依靠凌星法來探測,而恆星本身亮度也會存在一定的變化,公轉周期較長(離恆星較遠)的行星對它來說還是頗有難度的,尤其是被迫開啟「K2」計劃後「開普勒」盯著某一天區的時間就更短了。NASA的科學家表示,目前「開普勒」望遠鏡運行狀況良好,如果一切順利,它還將繼續運行到2018年10月。毫無疑問,「史上最成功的系外行星望遠鏡」的桂冠非他莫屬了。

天文學家猜測的「行星生產線」,或許行星形成過程中氫與氦的比重決定了行星最終的大小和形態(來源:NASA/Ames Research Center/JPL-Caltech,繪圖:R. Hurt)

如今有天文學家將行星分為巨型行星和小型行星,小型行星再細分成「超級地球」和「迷你海王星」;還有一種分法是直接歸為三類:類地行星、類海行星、類木行星。(來源:NASA/Ames Research Center/JPL-Caltech,繪圖:Tim Py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文茶餐廳 的精彩文章:

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太空望遠鏡
破繭成蝶的恆星
早期恆星周圍發現重要生物成分
探秘太陽——從神秘的日全食說起
一個比大多數恆星還要燙的行星

TAG:天文茶餐廳 |

您可能感興趣

出征MSI的RNG新戰袍出鏡,卡薩穿衣講究,網友:別忘了國旗!
揭秘 ZEALER 直播,「幕後利器」大有講究
時尚行業,南橋美髮T-MOTA、美容,MM們選擇都是有講究
NBA和CBA主、客場, 球員衣服為何有講究? 你知道嗎
開播零差評,IU呂珍九新劇大火,劇里送的月見草也大有講究
NBA和CBA主、客場,球員衣服為何有講究?你知道嗎
喝酒也講究!mastermind JAPAN x DASSAI聯名限定清酒發售在即!
喝酒也講究!mastermind JAPAN x DASSAI聯名限定清酒發售在即!
冠軍榮耀與恩怨交織,NBA揭幕戰有哪些講究?
沒有CHANEL,沒有GUCCI,最講究的宋代人用什麼牌子的「香水」?
戀愛有高招,追人講究戰術的三大星座
小兄弟的大講究
明星別墅的沙發擺放,原來有這麼大的講究
颱風少年團回復前輩祝福,講究發文順序,不愧是TFBOYS師弟
小春聯,大講究
NBA冷知識:在比賽中球員下場時喝的飲料都有什麼講究?
新月天蠍,木星射手,若是想要滿筐星星的收穫,就要了解木星射手其實還蠻講究一個比金星天秤更高等級的互惠、交流與共同發力
遼寧艦航母艦隊橫空出世:為何一字排開?戰術隊形大有講究
企鵝快看 華為MateBook E:皮質後蓋講究,高級感強
都知道DHA幫助胎兒腦部發育,准媽媽補充DHA有什麼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