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熹如何看待義和利

朱熹如何看待義和利

義利之辨是儒家關注的重要議題,孔子一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為儒家義利觀確定了基調。孟子踵其後,面對梁惠王富國強兵的期望,毫不客氣地給對方碰了一個釘子:「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漢代董仲舒的名言「正其誼(義),不謀其利」,大有將孟子的「唯義論」進行到底之勢。宋儒對義利之辨的討論即圍繞對這些經典論述的詮釋展開,朱熹批判地繼承了其道學前輩的詮釋成果,對義利關係重新釐定,試圖打通《孟子》與《易傳》,緩解孟子以來儒家義利之辨上的緊張。

1

朱熹對經典的重新整合

朱熹之前的道學諸賢對義利問題的認知基本上不出孟子與董仲舒範圍,是朱熹首次將《易傳》的「利者,義之和」思想帶進對「孟子見梁惠王」章的詮釋,通過整合不同經典而推進義利觀。

「孟子見梁惠王」章是《孟子》全書第一章,記錄了魏王(梁惠王)與孟子的一問一答。朱熹在為這章作注時,特別點出,孟子之答的意思是指「仁義未嘗不利」,並在《孟子或問》中進一步解釋:「仁義得於此,則君臣父子之間,以至於天下之事,自無一物不得其所者。」

這樣,「仁義未嘗不利」就意味著「仁義對每個人都有利」。孟子是想讓梁惠王明白:言利、逐利根本就是誤入歧途,其結果一定會禍及自身。相反,他只需用仁義教導人民便足亦。因為,如此他的利益自然就能得到保證,實在不必將利整天掛在嘴邊。

然而,這樣理解孟子,仁義似又變成了牟利的工具或手段。朱熹也意識到這一理論風險。因此,他又謹慎地指出,「利者義之和」,固然也是聖人之言,但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不如像孟子那樣只說仁義不說利。朱熹承認,利是很難說的。難就難在如何拿捏利與義的分寸,既不能把義與利撇得一乾二淨,又不能把義與利的關聯理解為沒有離開利的義,即所謂「義無利則不和」。

朱熹像

2

新典範的成型

朱熹詮釋義利問題的要點為門人後學所承繼,並得到新的概括與凝練。其弟子陳淳(字安卿,號北溪,1159—1223)在解釋「義利」字義時,除了繼承朱熹在《孟子集注》中以天理與人慾區分仁義與利的思想,還把天理(義)表述為當然而然、無所為而然,把人慾(利)表述為不當然而然、有所為而然。陳淳寫道:「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欲是所欲得者。就其中推廣之,才是天理所宜底,即不是人情所欲;才是人情所欲底,即不合於天理之所宜。天理所宜者,即是當然而然,無所為而然也。人情所欲者,只是不當然而然,有所為而然也。」

葉采(字仲圭,號平巌,建陽人,生年不詳,淳祐元年進士,景定初卒)為朱熹、呂祖謙編《近思錄》作注時,繼承了朱熹關於義是天理以及「利者,義之和」的思想,同時也吸收陳淳從有所為與無所為之分的角度對朱熹義利論的概括:「義者,當然之理;利者,義之和也。然君子惟欲正其義而已,未嘗豫謀其利。有謀利之心,則是有所為而為之,非正其義也。」

至此,通過反覆轉述以及有意識地通俗化,朱熹的義利論述變成易於記憶、便於傳播的若干教條。

3

朱熹義利說影響近世東亞

隨著理學書籍在元代以降陸續傳入朝鮮、日本,朱熹思想在近世東亞地區也傳播開來。這裡以朝鮮儒者李退溪(名滉,字景浩,安東人,1501—1570)為例,說明朱熹義利說在近世東亞的影響。

李退溪在與其門人黃仲舉(名俊良,號錦溪,平海人,1517—1563)就朴英(字子澤,號松堂,密陽人,1471—1540)為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所作的集解的討論中,有力地衛護了朱熹。

《白鹿洞書院揭示》在講「處事之要」時引了董仲舒的名言:「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朝鮮學者把《揭示》稱為《洞規》。朴英作《白鹿洞規解》,關於「處事之要」這一條,他的注完全照抄了葉采那段話,更有甚者,他把這段話直接視為朱熹本人語錄。

黃仲舉對朴英引用「利者,義之和」這句話來解釋董仲舒的「正其義不謀其利」感到困惑,因為,在董仲舒那裡,「義」與「利」明顯是對舉的,而「利者,義之和」則對「利」作了更多肯定。李退溪先後寫了兩封信來回答黃仲舉對於《白鹿洞規解》的疑問。在這些信中,李退溪儘力作出分疏,以證明朱子既承認董仲舒的「正其義不謀其利」又接受《易傳》「利者,義之和」的做法在理論上不存在任何矛盾。

李退溪首先指出,「利者,義之和」的「利」字與平常所說的「貪慾之利」的「利」字含義不同。「利」字就其本義而言,只是「順遂便益」。其次,他又解釋說,「利者,義之和」的「利」雖在「義之和」當中,但畢竟與「義」相對,彼此呈消長之勢。究其原因,乃是因為人心有所意向,即有所為而為,而一旦有所為而為,按照朱熹的講法,就是「利」而非「義」了。所以,「利」字本來不是什麼不好的詞,只是被人有所為(謀之)之心弄成不好的東西了。「利者義之和」與董仲舒的「不謀利」並不衝突。

可見,李退溪對漢文理學文獻的運用嫻熟,其對朱熹觀點的了解,除了《朱子文集》本身外,也信賴像陳淳、葉采這樣的朱熹後學。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經過朱熹幾代門人後學的努力,其有關義利之辨的思想,在近世東亞已得到廣泛傳播與引用。

歡迎在文末發表留言評論,

也請別忘了動手點贊支持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古人的書房文化: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朱光潛:如何擺脫煩惱與愁緒
解讀丨曾國藩的教子與治家之道
曾國藩的教子與治家之道
中國八類古典樂器:古音雅韻,聽覺盛宴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義和利能否兼得
航空公司將打擊情感支持犬上飛機,道義和利益應該如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