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腕力和書益疾 懷人情至問猶疏

用腕力和書益疾 懷人情至問猶疏

用腕力和書益疾

懷人情至問猶疏

西泠印社所藏吳熙載篆書《用腕力和書益疾》七言聯非常有意思,恰恰在這幅強調寫字用腕以及書寫速度的對聯中,出現了不少贗品,其問題剛剛是書寫速度所暴露出來的。

吳熙載(1799-1870),原名廷揚,字熙載,後以字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號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蘇儀征(今揚州)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

吳氏的作品與現在大約相隔近200年。正是年代久遠,得到一些好古之人的追捧,仿品也就多了起來。紙也可以做舊,甚至還可以找些老紙來書寫,但書家的功力是很難模仿的,不然怎麼稱得上是名家?這裡將兩幅作品同時亮相,真偽就很容易看出來。

再說說用腕。小時候聽老師方居先生(著名美學家方既之弟)說過,舊時代的人為什麼要自己研磨?就是通過研磨先把手腕用活。所以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根據不同字的大小,強調懸腕或懸肘,並不是傳說中的什麼腕力,而是各個肢體關節的協調。如果單一強調腕力,那麼舉重運動員是不是比我們更條件成為書法家呢?顯然不是。字的力度不等於毛筆表現出來的鋒芒。所以上聯說「用腕力和」是有道理的。「和」是圓潤和協調。

字寫得快也不等於有力度。當前誤導寫字的俗的東西很多。比如「毛體字」,有人追捧,也有市場。也不是說他的字一無是處。但在我們面前有那麼多名家的字為什麼不去學習?習字當然可以「百花齊放」,喜歡他的字也沒什麼不好,但是,評價一個字的好壞,應當從歷代傳世作品中尋找其共同的美學價值。如果不是在這個平台上看問題,討論起來就是南轅北轍。

贗品,上聯的腕和下聯的猶都寫錯了

在琉璃廠聽到一個故事,就是有人去拜訪啟功先生,虔誠拜師,啟功先生生性幽默,問他:「你是想出名呢還是想練字?」對方說:「想練字!」(想出名也不是壞事,只是不太好說出口)啟功先生說:「那好辦,你去買200刀宣紙,回家去練,練誰家的字都行。200刀紙寫完了,你的字就寫好了!」

就像李宗盛的歌寫的一樣,你我平凡人,有點雜念都很正常,想通過寫字出點名,甚至掙點錢花,都不是問題。問題是看清楚當下自己是在做什麼?有多少東西與寫字有關係?有多少是要堅持的執著?還有什麼是需要看輕的「執念」?

想通過寫字混碗飯吃也不是易事。包括鄧石如,包括吳讓之,生前也是貧困潦倒。吳讓之有詩:「但使殘年飽吃飯,只願無事常相見。」晚年吳讓之借居於泰州東壩口觀音庵,他曾撰八言聯自嘲:「有子有孫,鰥寡孤獨,無家無室,柴米油鹽。」正因環境所迫,窮而後工,形成了吳讓之生活上「題品雲山歸畫卷,收羅風月入詩篇」的超然態度。

本文標題聯也有人歸於沈覲冕名下,並作「用挽力和書疾夜,懷人情至問猶疏。」 沈覲冕,清末名臣沈葆楨後人。1907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與吳熙載相隔的年份太遠。書寫內容或有誤。

下聯「懷人情至問猶疏」寫得非常好,家人、朋友之間默契到不用問,說明心心相印。噓寒問暖說明什麼?說明平時是漠不關心。今天是所謂父親節,懷念父親的文字充滿了網路。想起了一句老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還有父親健在是幸運的。

明天繼續說吳讓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我篆 的精彩文章:

文字才傳漁隱話 湖山約與酒人看
得一日閑為我福 做千年調笑人痴

TAG:最美我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