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保險到底買不買?
▌關於保險的疑問
有好多寶媽都在糾結給寶寶買不買保險,我也是因為保險這個事情也是絞盡腦汁,買還是不買,有的人說沒有用,有的人說挺好的。
理財型?消費型?花樣繁多的兒童保險,到底要不要給寶寶買?
買不買,首先我們得先了解保險
不過也有一些媽媽存有疑問:已經有城合農合了,還用不用再買商業保險呢。
首先,它們是擁有本地戶籍的寶寶才能享受。
門診報銷比例是50%,住院報銷比例80%,不包括檢查費用,其餘部分需要自己承擔。
其次,不在社保報銷清單之內的藥品和手術器材也是要自己承擔的(比如進口藥物等)。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白血病患兒家庭因無力承擔高昂的醫療費放棄治療這樣的報道。
所以,社保不是「全包」,完整的家庭保障還需要補充商業保險!
除了保障功能之外,保險還是目前一種新興的理財手段。
▌關於保險的類型
商業保險是比較複雜的金融產品,所以很多媽媽在給寶寶選擇保險的時候經常看看就暈了。
不過認真歸納起來也就兩大類而已,其實也沒那麼難懂。
消費型保險:
這種保險的特點是保費便宜,到期不返還。大部分的意外險和住院費用報銷,津貼,定期壽險都屬於消費型保險。
可以起到用很小的成本得到保障的作用。
儲蓄型保險:
這種保險具備儲蓄以及保險功能,保險期內出險賠保額,如果不出險的話,保單具有現金價值,可以返還。
常見的儲蓄型保險有終身壽,養老金,教育金等。
▌適合兒童的保險
剛才說的兩種其實只是大類,除了這種分法之外,按品種分,又可以分為意外險、壽險、重大疾病險、教育金、養老金等等。
市面上的兒童保險產品繁多,哪些真正適合兒童,怎麼買最科學呢?
兒童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在這一期間保障的目標是「生存」和「教育」,保證孩子在成長中有足夠的醫療基金和教育基金。
所以,按照購買兒童保險的推薦順序來說,建議給孩子配備意外險,健康險和教育金。
意外險
意外險指被保險人遭受外來的,突發的,非疾病的意外事故,導致身故或殘疾時,保險公司給付保險金的保險。
意外險大部分都屬於消費型保險,特點是保費低保額高。
意外傷害是導致兒童身故或殘疾的第一大「殺手」,所以媽媽們一定要為寶寶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健康險
隨著環境和食品安全的日益惡化,兒童重疾已經成為繼意外傷害之後,威脅兒童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殺手」,健康險也是家長必須為寶寶預備的險種。
這裡面又包括重大疾病保險和高端醫療保險。
重大疾病險只保障嚴重疾病,一般的感冒發燒是不在重疾險理賠範圍內的,所以有些家長會考慮高端醫療保險。
高端醫療保險一般都是消費型的。
特點是保額高,可以在私立醫院就醫,大病小病全管,持卡直付,無需墊資。
如此高標準的服務,保費也是不菲。保費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而且目前大部分的高端醫療一般要求以家庭形式投保,大人和孩子同時投保。
媽媽們可以根據家庭經濟條件,客觀需要來選擇購買。
教育金保險
教育金是每個家庭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支出,它的特點是強制儲蓄,本金安全,確定支付,非常適合用於為寶寶建立教育基金。
由於教育金金額比較大,所以一般需要提前規劃。
▌買保險常見誤區
很多家長在給寶寶買保險的時候盲目跟風,往往買了保險卻還是不「保險」,事與願違。
常見的買保險的誤區:
只給寶寶買保險,不考慮大人保險
爸爸媽媽們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買保險只想著給寶寶買。
這是人之常情。但從專業理財的角度來看,買保險應該是「先保大人,再保小孩」。
家長是家裡的經濟來源,如果這個經濟支柱因為生病或者意外導致收入中斷,大人又沒買保險的話,寶寶的保費由誰來交呢?買了保險就真的保險嗎?
只買理財類,不關注保障和豁免
有些家長忌諱談疾病、身故等話題,不願意給孩子買意外險、健康險,只接受理財類的保險。
其實生老病死是一個客觀存在,給孩子買保險的目的是為了保障當意外發生或孩子生病時,我們可以不必考慮經濟上的問題,保證孩子能接受最好的醫療。
孩子的健康有了保障,未來才有無限的可能。一旦出險,為什麼不把這些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其實大部分的兒童險都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條款,也就是說當投保人(父母)發生身故,患重疾的情況時,可以免掉寶寶保險的餘下各期保費,保險合同依然有效,免除父母的後顧之憂。
寶寶的健康成長牽繫著每個家庭的幸福,給寶寶購買保險家長千萬別跟風,應該謹慎挑選合理搭配。
點擊展開全文


※寶寶一出生就包皮過長,竟然是這個原因
※寶寶多練習1個技能 學走更順利
※研究表明:寶寶與大人分床睡,越早越好
※寶寶起名注意避免的誤區
※想讓寶寶愛上吃飯,那麼一開始就要培養好寶寶進食好習慣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