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01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人得和尚法?師云:得者莫測其數何故?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01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人得和尚法?師云:得者莫測其數何故?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GIF/1.0M

《宛陵錄》,「宛陵」在今天的安徽省的宣城縣,今安徽的宣城縣,就是「宛陵」,

這是一個地名。

這個裴休為和尚節錄的。問這個希運禪師,就是斷際禪師的這些語錄。

[裴相公問師曰:]裴休就問這個希運:山中四、五百人,以前都是大叢林,你不守規矩就把你趕出去了。

現在不行了,現在有時候一個道場,才兩、三個人。你再趕他出去就沒人了,

自己也沒什麼德行剃度徒弟。又沒有人,連一個晚上叩鐘、打鼓,都沒有人。

以前的叢林人多,四、五百個人,開除十、二十個,這沒關係的。

還有好幾百個,是不是?

現在不行了,現在的人素質也差,師父對徒弟也很客氣,因為沒有人嘛。

那麼這樣就雕塑不出一個高僧出來,師父不嚴。

嚴師出高徒嘛,是不是?

你不嚴的話,他沒有辦法,所以現在變成要出高徒很困難,為什麼?

師父對他很客氣,是不是?

他有時候,徒弟比師父更凶,真的啊!

師父念他兩句,他就說:我師父真是啰嗦!

不知道為什麼愈老愈胡塗!

還說師父老糊塗,真是糟糕!

你念他幾句,他就說師父老糊塗,沒有辦法,很難教化的。

[「山中四五百人,幾人得和尚法?」]

就是幾個人,得到和尚的心法呢?

[師云:「得者莫測其數。]

得道的人,你沒有辦法,測量這個數目多少。[何故?]為什麼?

[道在心悟,豈在言說?]

這個「道」是真正的「心悟」。

悟到平等法、空性,放下,真的無所住。

那裡是用語言、嘴巴講的,對不對?

【你講得好,不如放下】。

所以有人說:師父!你講那麼多經典,我都沒聽完。

很簡單!今天放下,今天三藏十二部經典,都看完了。

明天放下,明天三藏十二部經典,全部看完了。

你今天放不下,你就是十年你也放不下,你經典還沒有看完。

你聽了經典聽了十年,你放不下,你一樣,大藏經沒有看完,你什麼都沒看完啦!

所以說:「道在心悟,豈在言說」?

[言說只是化童蒙耳。」]

「童蒙」就是未受啟發教育的無知孩童。

沒有受到啟發教育的,無知的孩童。

「童蒙」就是無知的孩童。整個童心被蒙蔽起來,是不是?

所以說:未受啟發教育的無知孩童,叫做「童蒙」,懵懵懂懂的,是不是?

迴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迴向偈二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諧家庭幸福人生 的精彩文章:

慧律法師:《金剛經》上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什麼意思呢?
慧律法師: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凶暴的人群中要溫和,在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慧律法師:真妄覺迷
慧律法師:師父的心中有三句的哲學:第三句:沒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來的。上蒼要給你最好的禮物,一定會
【傳心法要】53[問:如何得不落階級?][師云: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與

TAG:和諧家庭幸福人生 |

您可能感興趣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五十七首《游黃檗山》
黃檗禪師的故事
黃檗禪師:著相修行,皆是惡法!
黃檗禪師:大孝度母
百丈禪師被徒弟黃檗禪師摑了一掌,不怒反喜:無師無徒,禪機開悟
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黃檗宗祖師 木庵性滔墨寶:閒窓任月明
山水福清│山嶽風光篇:黃檗山
中日黃檗文化界齊聚京都,紀念隱元禪師誕辰426周年!
黃檗禪師的高徒裴休居士
臨濟宗黃檗禪師像
臨濟語錄|黃檗佛法無多子
日中論壇「隱元禪師與黃檗文化」在長崎召開
日本黃檗宗禪畫僧訪閩 尋訪宗祖隱元東渡足跡
在高僧輩出的時代,黃檗希運為何說連一個禪師都沒有?
神僧在水面行走如履平地,卻被黃檗希運禪師一句話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