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實驗二小華應龍: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真好!

北京實驗二小華應龍: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真好!

這是

校長派第19篇精選來稿文章

投稿郵箱:

註:全文長1500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小編說

面對這個困擾無數教師的問題,享譽全國的數學特級教師、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華應龍,卻選擇將課堂教學中的差錯,融化為教學資源。

人生自古誰無「錯」,在深入探索30餘年後,他打出一記響亮全國的招牌——「化錯教學」。

「農民種的莊稼長得不好,從來不責怪莊稼,而是反思自己」,收穫背後,是他與農民的情結,是他對葉聖陶先生「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的深刻踐行。

「能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真好!」

作者簡介:

華應龍

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著有《華應龍和化錯教學》、《我這樣教數學》、《我就是數學》等著作。

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真好!

文/華應龍

我與農民有著一種天然的情結。

家庭出身農民;初到這個世界,父親給我取的名字是「華逸農」;從12歲起,干過不少農活:放泥,播種,捉蟲,噴葯,除草,施肥,收割,脫粒……不但為家裡掙得了不少工分,還在同伴中很有成就感。

就是現在做教師30多年了,仍不肯丟棄「農民」的心態和氣質,覺得能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是件很愜意、幸福的事情。

凡是與農民有過親密接觸的人都能體味到農民對於自己田裡的莊稼所擁有的那份非常濃厚、深沉的感情。

我覺得做教師也同樣如此,真心誠意地喜愛孩子,並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喜愛,是一種功夫,也是一門藝術;這種喜愛,是對生命的尊重,而不是功利的訴求;這種喜愛,是自心底里流出,而非虛偽的做秀。

哪怕勒緊腰帶,哪怕走痛雙腳,農民也要千方百計地挑選良種(我曾不懂事地把父親從遠房親戚那裡找來的紅薯種給吃了)。

教師應像農民精選種子那樣精選教學內容,教皈依學,從學的視角,對冷冰冰的教材進行選擇,加工,預熱,以期引起學生火熱的思考,製造令孩子們難忘的經歷,讓孩子們終身受用。

即使是最優良的種子,在未經耕作的土地里也難以生長。

我們應該像農民深耕細翻土地那樣精心設計問題情境。

好的問題情境,應像西班牙鬥牛士的紅布,能喚起學生挑戰自我的激情,又像「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的褒禪山,柳暗花明,內蘊豐厚。

在農業耕種過程中,不可預知的東西太多,所以農民總是不斷地調整,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地栽培,細心地呵護。

老農說:人勤地不懶;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我們應像農民那樣滿懷期望、憧憬,但又從不希冀天上掉餡餅。

新課程倡導因材施教,尊重生成性的課堂,但有預設的生成才是真正的精彩。預設需要全情的投入,需要兢兢業業的付出。

我們應像農民那樣耐心地等待,不做揠苗助長,貽笑大方的傻事。

我們應像農民通過看天、摸土,確定播種時機那樣尋找課堂上大膽地退與適宜地進的時機。

我們應像郭橐種樹那樣「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不害其長」,「不抑耗其實」,使「其天者全而其性得」。

農民種的莊稼長得不好,從來不責怪莊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適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時,有沒有及時澆水和除蟲。因為他知道莊稼始終是無辜的。

我們應像農民那樣,經常追問自己:學生上課為什麼不專心,作業為何總是出錯?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

細細品味葉老的話,「農業」與「工業」最根本的區別在哪裡?

或許是農業的工作對象是有生命的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業所需要的是一名技術熟練的操作工,而農業所需要的卻是能真正關注生命的農民!

一位哲人說:「人不是一件東西,他是一個置身於不斷發展過程中的生命體。在生命的每一時刻,他都在成為卻永遠尚未成為他能夠成為的那個人。」

教育像農業一樣需要期待,是一種守望,一種耐心,一份信任,一份寬容。

人的成長,並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的積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靈魂的發育、成熟和提升。知識是容易教授的,技能是容易訓練的,但精神和靈魂的成長卻需要「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追逐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更不是商業。

能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真好!

小編說

如果您是校長,可以加小秘書的微信投稿哦~而且,我們創建了多個教學流派微信群,囊括近4000名全國中小學校長,您加了小秘書後,她會拉您進群呢!

微信加好友

長按二碼微信加小秘書微信

【說明】因為社群的受眾全部為中小學校長,所以加校長派小秘書微信的您,身份得是中小學校長哦!

| 來源:華應龍化錯化人

| 編輯:校長派

校長智庫教育研究院

GIF/108K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老闆電器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創「創新實驗室」
朝鮮監獄有多恐怖?初生嬰兒被虐殺,犯人被迫進行人體實驗
美國男子挑戰滾燙可樂入嘴做實驗,沒想到剛一進去他就瘋了!
地藏王菩薩:朱清時用身體實驗比西醫用老鼠實驗更科學

TAG:實驗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末上色老照片:真實的舞龍場景,農民灌溉農田方式很特殊
像撒麥子一樣種穀子?漢陰農民好奇怪!
馬云:管理要像農民種地一樣!
農民種的一種丑東西!而女生都喜歡它?這是為什麼?
你知道嗎?田間地頭的農民?
湖北宜昌:鄉村趣聞,農民背著稻草去喂牛!牛脖子上掛著鈴鐺!
看!淄川勤勞的農民大哥穿梭於地頭田間!這是在幹嘛?
知府:怎樣發展經濟?林則徐:讓農民種鴉片吧!
農民的地里真是啥都有!你家地里說不定也藏著好東西?
道光朝大量農民沒有地種,卻為何放任東北荒蕪?
皇帝問農民:地種的怎麼樣?農民一番回答,皇帝立即下地幫他幹活
羊駝那麼貴,養著就為了好看嗎?南美洲農民笑了:全身都是寶
朝鮮印象:朝鮮農民集體下地幹活,他們平時都吃什麼東西?
山東萊西農民書法家田會禹:金剛鑽的傳奇書寫
淮濱一農民種的稻子像韭菜,割一茬還一茬!
大衣哥:做明星還不如養雞種地當農民,自在又舒服!
農民熊慶華的畫,你怎麼看?
小時候的記憶,這4種野果都認識的,都是地道的農民!
陝西真是寶地,農民在山上發現藏寶洞,專家樂壞了!
實拍農民總理陳永貴墓:死後埋在虎頭山上,好親眼看看大寨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