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經義理:陰陽逆順妙難窮

易經義理:陰陽逆順妙難窮

易學經典《煙波釣叟歌》有云:

陰陽逆順妙難窮, 二至還鄉一九宮。 若能了達陰陽理, 天地都在一掌中。

生命在於陰陽元氣的運動,萬物存在也是依賴於陰陽之變化。因此,陰陽是人類認知天地的重要渠道,正因為如此,《煙波釣叟歌》強調,一旦人們通達了陰陽治理,那麼天文地理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還怕不能長生久視么?!

此前我們在《易經義理:一陰一陽之謂道》之中已經明確指出,陰陽,嚴格地說是陰陽,是能量的兩種表現形式,來自於天道,源自於人類對太陽能量的認識,因而陰陽是一體的。這個「一體」其實就是「太極」。陰陽本身就是太極,太極的兩種屬性就是陰陽。由此而推理,中國古人就推演出一套陰陽可以覆蓋萬事萬物的理論體系來。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中岐伯回答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陰陽理論可以覆蓋一切。

那麼,陰陽理論體系歸結起來有哪些提點與屬性呢?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看陰陽的屬性:一是範疇;二是功能;三是存在;四是質量。在範疇上,陰陽既是一體,又是統一的,誰也離不了誰;從功能上,陰陽是對立的,又是相吸的,確定了運動的方向;從存在上,陰陽既是互根的,又是互補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質量上,陰陽既是相互消長的,又是能相互轉換的。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出,任何事物中都存在著陰陽兩種天然的屬性,只要有概念與範疇的存在,那麼就必然有陰陽理論的支持,也就是說只要有太極的存在,就有陰陽的存在。這是一個必然的規律,把握了這個陰陽理論,也就是掌握了天文地理,也就掌握了天道地道,就可以通人事。

《黃帝內經》特彆強調遵守陰陽理論:「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除非不想活了,否則就必須認同並順從陰陽理論。

《黃帝內經》關於陰陽的重要性非常多: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榮松國學MBA 的精彩文章:

易經義理:一陰一陽之謂道

TAG:榮松國學M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