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澳:海島棚屋,別有生趣

大澳:海島棚屋,別有生趣

今日劃重點

大澳:位於香港西南邊的一個島,島上有香港現存不多的水上棚屋,是一個適合休閑玩耍的地方。

大澳島上是一個非常熱鬧的漁村,有逛有吃有玩,還有窄窄的商業一條街,十分熱鬧。

飲食:島上的飲食大多都是本地海產品餐廳,還有一些小的快餐店,吃、喝都不用愁。

交通:過去大澳的交通方式有三種。

從深圳灣出關:出關後在公交車站找到B3,搭乘到屯門碼頭,轉輪渡到大澳。

從羅湖或福田出關:搭乘地鐵東鐵線到九龍塘轉轉塘線到太子,轉荃灣線到荔景,最後轉東涌線,到東涌B站出口,搭乘11路巴士到大澳巴士總站,約50分鐘左右行程到達。

到中環,6號渡口搭乘輪渡到梅窩,出梅窩碼頭後前面廣場公交車站轉1路巴士到大澳。

從深圳灣出關後有車直達中環,需要提前在關內買車票,45元港幣/人,進去後找到對應的上車點,車程50分鐘左右;(關於買票,可以在網上購買到深圳灣口岸換取車票,也可以直接到深圳灣口購買。)

從羅湖或福田口岸出門,搭乘東鐵線,於九龍塘轉觀塘線調景嶺方向,到油麻地下車,轉荃灣線中環方向,到中環E1出站口,從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穿過去到中環6號碼頭

去大澳漁村是在春天,3月的時候,天氣正好,不熱不涼。因為是周末,大澳漁村內也是十分熱鬧,人來人往。

我們是從深圳灣出關,直接搭乘公交車B3路到屯門碼頭,轉輪渡過去,全程1個多小時。

出了大澳碼頭,直走就是大澳公交總站,左邊有一條狹窄的巷子,遊客幾乎都往那裡去,那邊是通往漁村商業街的路口。

商業街是一條窄窄的巷子,兩邊遍布小店。沿街走著,房子與房子之間的通道就露出了海水,走過去水邊順著圍欄七拐八繞,離開商業街,看到的就是有「香港威尼斯」之稱的大澳水上棚屋。

這一片大部分屋子都是建於海灣的海水水面之上,用長長的木頭從水底支撐著房屋,房子高於水面1-2米不等。所有的通道都是用木板搭建在水面之上,縱橫交錯,有的水道寬敞,可以過小艇,有的則狹窄得可以伸手跟對面房主握手。

遇到喜歡種花的店主,索性在水面的院子里開了一間小小的咖啡吧,四面海水環繞,身旁鮮花滿溢,也別有樂趣。

這裡跟商業街那裡就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那邊還有著香港的繁華與人氣,這邊則像是回到了上個世紀8、90年代的香港,本地漁民黝黑的皮膚,赤著腳在木板上走來走去,用白話東家長西家短地聊著天,拖著魚網準備往自家棚屋外晾曬……生機盎然。

返回商業街,走著走著就沒了人,原來是走到小區去了,中午陽光正曬,只有我們兩個人頂著日頭在小區里好奇地閑逛,老媽還忍不住去試了人家的健身設備,也不知道跟深圳的有什麼區別。

時至中午,逛得差不多,感覺有些餓了,返回人多熱鬧處覓食。這裡雖小,卻也找到了好吃的。

這家店賣的墨魚餅,是我們在街上看到別人拎著吃得香,聞著也香,忍不住問了路找過來的。沒想到居然意外地好吃,以至於從來不喜歡吃墨水嫌太腥的老媽時至今日還會偶爾想到「我們去的香港那個島上的墨魚餅好吃」。

這家車站豆花,加了黑芝麻糊和花生糊,豆花滑嫩,加上糊糊的香甜,十分可口呢。香港的不少小島都非常有意思,有的可以徒步,有的可以吃到極鮮美的海鮮,有的可以體會本地的風土人情。大多數島上的生活與我們平時對香港那種時尚之都的印象想差了十萬八千里,在這裡島上,更本地、更生活、更接地氣,也能吃到很多別外根本吃不到的美味。

~~~~hi,我們是小八

這裡是我們跟大家隨便聊天的roli八說

我們有許多的共同愛好,比如旅行、美食、電影……

roli八說 | 生活說一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oli八說 的精彩文章:

東歐行見聞錄(八):在布拉格,這些建築很有意思,這些美食一定要嘗
喜歡看老電影么,這裡有一份上映50周年的電影清單(下)

TAG:roli八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孟加拉國首都貧民窟發生大火,數千棚屋被燒毀,1萬多人無家可歸
鏡頭下:北方漁民的蝸居生活,簡陋棚屋就是家,生活實屬不易
從鐵皮棚屋開始創業,成香港最強工業家,打破幾大地產富豪的壟斷
老照片:美國住棚屋的人
一周藝術人物丨紐約新地標「棚屋」將啟,倫敦夏季展花落喬克
泰興面業抗擊颱風「溫比亞」——記搶修大棚屋脊頂擋板
尼泊爾婦女因來例假被關棚屋,生火為孩子取暖卻全部吸入濃煙死亡
母子三人在棚屋中慘死,都是因為媽媽來月經太骯髒了?
南非一男子為抗議拆除棚屋從屋頂扔下半歲女兒
尼泊爾陋習:經期女性被視為不潔需住棚屋,寒冬里女子和孩子死亡
心好大,價值千億的核心網路設備放停車場棚屋裡,沒上鎖也沒保安
美國夫婦私吞殘疾女資助金讓其住棚屋,還強迫其賣淫每時收上千元
阻止自家非法棚屋被拆 爸爸將1歲女兒摔下屋頂示威,女兒做錯了什麼?
英一小棚屋主人去世後將被拍賣 維權故事曾被翻拍
「草棚屋」簽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