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冷戰期間,蘇聯打航母很有一套

冷戰期間,蘇聯打航母很有一套

在赫魯曉夫「航母是浮動棺材」思想的指導下,蘇聯一度不發展航母,而發展能制衡航母的反艦導彈,然而,隨著美國防導系統的建成,蘇聯制衡航母的美夢也隨之破滅。

導彈的面前航母是棺材

在冷戰初期,蘇聯紅海軍只是一支近海防禦力量,連一艘像樣的巡洋艦都沒有,斯大林時代的「大艦隊計劃」超過了蘇聯的經濟承受力,只能擱淺。赫魯曉夫認為在導彈面前「航母是一具具浮動的鐵棺材」,這種思想日後成為了蘇聯飽和攻擊戰術的理論來源之一。

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讓赫魯曉夫認識到了海軍編隊的重要,蘇聯遠洋海軍開始有了發展。從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蘇聯紅海軍的黃金時期,又被稱為「戈爾什科夫時期」,飽和攻擊理論也在這個時期最終形成。

「飽和攻擊戰術」是蘇聯反航母戰術中影響最大的作戰方式,戈爾什科夫元帥認為「協同突擊是使用有限的力量防禦海岸,並與較強大的海上敵人進行鬥爭的最有效的方法,總的來說這是弱小艦隊被迫採用的防禦理論。」

大力發展「飽和攻擊戰術」的戈爾什科夫元帥其實是一位「大海軍主義者」,他認為結構過於單一的海軍對對手的威脅必然是短暫、而且有限的。戈爾什科夫追求的是一支更為全面、強大的海軍。

但蘇軍奉行「大陸軍主義」,大海軍建設要耗費巨資,這必然引起其他軍種的不滿,為了贏得蘇共中央對海軍的支持,戈爾什科夫元帥只能按照勃列日涅夫的「積極進攻戰略」發展飽和攻擊戰術。

蘇聯大力發展反艦導彈

戰後,蘇聯發展了四代反艦導彈。在射程上,從40公里到550公里不等。在速度上,相對於西方反艦導彈0.9馬赫的速度,蘇聯反艦導彈則能達到3.5馬赫。

蘇聯反艦導彈主要依靠速度和機動突防,其中SS-N-27「俱樂部」(P-900)反艦導彈,採用雙速制,在其350公里的最大射程中,前250公里用0.9倍音速巡航以節約燃料,而後100公里的射程則以3倍音速攻擊,同時導彈飛行高度也下降至距離海面3米處掠海飛行。

而當時的普通警戒雷達只能搜索到距海面20米以上的目標;SS-N-22「日炙」(P-270)中程超音速反艦導彈和SS-N-26「寶石」(P-800)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則能在最後時刻為躲避防空導彈攔截而進行蛇行機動。

為了增加威力,蘇聯SS-N-12「沙箱」(P-500)和SS-N-19「海難」(P-1000)這兩種超音速遠程導彈的戰鬥部都在1噸左右,必要時這兩種導彈還可換裝3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一枚這樣的導彈就能擊沉或重創一艘航母。

蘇聯的反艦巡航導彈大多實現了通用化,在其發射平台上,蘇聯研製了對海型水面戰艦如專門對付航母戰鬥群的「克列斯塔」級導彈巡洋艦和「光榮」級導彈巡洋艦,特別是裝備了500枚各式導彈的「基洛夫」級導彈核巡洋艦(至蘇聯解體前共裝備了3艘)。

在空中平台上,蘇聯還研製了圖-142巡邏機、蘇-24攻擊機、蘇-27K戰鬥機;戰略空軍的圖-22M3轟炸機和圖-95轟炸機也可以進行海上攻擊,它們主要發射AS-12和AS-15防區外反艦導彈;同時,潛艇則起配合作用。

「飽和攻擊戰術」劍走偏鋒

「飽和攻擊」的具體使用方法是:使用衛星發現敵航母戰鬥群,然後在衛星、相控陣雷達、中繼通信直升機的目標指引下,導彈從水下、空中、軍艦上甚至陸地機動裝置中以不同的方向,用近2倍音速的速度貼著海面對敵艦隊進行攻擊。必要時戰略核空軍的核轟炸機也可以在預警機的指引下,發動常規對艦攻擊。

利用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加上機動性強、隱蔽性好的平台,用最大限度的高密度導彈攻擊、拖垮美軍艦隊區域防空系統,然後重創美國航母戰鬥群。

具體戰術:第一波導彈重點打擊航空母艦編隊中執行區域防空的導彈巡洋艦、驅逐艦,使其喪失用艦空導彈遂行區域防空的能力,第二波導彈集中打擊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力爭使其喪失作戰能力或將其擊沉。

在美國「宙斯盾」戰艦和多通道全向垂直反導導彈系統(VLS)出現以前,美國一個航母戰鬥群通常只能同時發射36枚防空導彈。

1973年蘇美海軍地中海對峙中,美國第6艦隊面對蘇聯地中海第五支隊時只能退讓,因為當時的海軍判斷:一旦雙方「擦槍走火」雖然美艦載機可以摧毀蘇軍艦隊,但蘇軍艦艇在被擊沉之前數百枚超音速反艦導彈構成的飽和攻擊也足以將全部美軍艦艇送入海底。

美防導系統可防蘇導彈

1980年代美軍研發了「宙斯盾防空反導系統」。

所裝備的相控陣雷達(SPY-1A)能在500公里為半徑的地理範圍內同時跟蹤350個目標並用遠程防空導彈攻擊其中最有威脅的150個目標,且命中率為95%,而這一切都在一秒鐘內自動完成。

這套系統被美國裝在「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和和「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美軍開始具備了防禦蘇軍「飽和攻擊」的能力。

在裝備「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後,其艦載F-14、F/A-18等先進戰鬥機,具備用中距主動空空導彈攔截敵方來襲導彈的能力,同時艦載的E/A-6B電子戰飛機和E-2C早期預警機可以有效發現和干擾敵方來襲導彈。

且護航的「宙斯盾」防空艦、「斯普魯恩斯」級反潛驅逐艦和「洛杉磯」級大型攻擊型核潛艇使航母編隊的控制半徑達到了1000海里(約1800公里),而直到現在都沒有射程達到1000海里的反艦導彈(目前最遠的俄羅斯「花崗岩」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射程為360海里)。

僅有一兩件殺手鐧靠不住

有一種觀點認為70年代蘇聯建成了能威脅美國的遠洋海軍,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偏見,雖然70年代蘇聯有近200艘的遠洋潛艇和80多艘主力戰艦,但就其實質而言只能是一支「遠航海軍」而非「遠洋海軍」。

而直到解體前蘇聯都沒有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戰鬥群。其建造的航母,從「莫斯科」級(1123型)到「基輔」級(1143型)都是巡洋艦和航母的混合體(蘇聯稱之為載機巡洋艦)。這種不倫不類的航母,過分強調單艦能力,而沒有協同思想。

直到1990年蘇聯建成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時,蘇聯已經走向解體。在反航母作戰中最有把握的航母編隊對抗對蘇聯來說只能是庫茲涅佐夫元帥和戈爾什科夫元帥心中永遠的夢了。

蘇聯海軍的反航母編隊戰術和海軍發展戰略的教訓告訴我們,僅靠一兩件「殺手鐧」武器和劍走偏鋒的戰術是不可能真正取得海權的。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同時也是海權繼續發展的世紀。只有打造遠洋海軍,即真正意義上航母編隊、水下艦隊、海軍航空兵,岸防兩棲部隊綜合發展和反潛、反艦、反導、對地攻擊、海地、海空一體協同等能力有效整合的「均衡海軍」,才能使艦隊形成一個完整的作戰體系,能夠用「遠洋作戰」的方式來保衛海防和維護海外權益。

正如蘇聯紅軍名將伏龍芝將軍說的那樣:「我們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海軍,就不可能堅定地保障國土邊疆的安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母 的精彩文章:

200萬噸的超級航母 該國欲造6艘 可搭載700架戰機 擁40個螺旋槳
翹首以盼70年的中國首艘大陸航母: 它的到來圓毛主席多年前的夢
與航母碰撞,排水量數萬噸又怎樣,撞誰誰倒霉
兩顆550磅炸彈命中3萬噸航母,發生大爆炸,700餘人喪命
烏克蘭將核航母技術打包送給中國,幫助中國海軍迅速發展!

TAG:航母 |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期間,日本最怕的一個國家,不是蘇聯卻比蘇聯更狠
差一點就擁有航母了,蘇聯二戰時也曾設計建造航母
二戰時期,蘇聯空軍有多弱?十萬架損毀戰機有一半自己摔的
二戰期間蘇聯這一舉動讓日軍傻眼,大喊:作弊!
二戰期間:蘇聯派百萬女兵上場殺敵,卻不允許穿褲子,原因很簡單
在二戰期間,蘇聯女兵為什麼穿著裙子上戰場?
為何二戰期間蘇聯對迫擊炮情有獨鍾,原來大有原因
二戰結束後,這一戰場蘇聯沒有打掃,如今一抬腳就能踩到黃金
蘇德對戰,蘇聯一件家當也不剩,為何一夜擁有一個師的武器?
為什麼蘇聯二戰前期被打的很慘,二戰後期卻變得十分強勢?
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不打蘇聯,反而偷襲美國珍珠港
蘇聯海軍最痛苦的一次撤退,水兵在船上只能閉眼做一件事
二戰期間被蘇聯俘虜的日軍,因為一頓飯,遭到蘇軍的集體屠殺
二戰時期,把日軍往死里打的有哪些國家?除了蘇聯,還有兩個沒人猜到
二戰期間,蘇聯入侵此小國,結果被一頓胖揍,兩個師遭全殲
蘇聯冷戰時為什麼不重視發展大型航母?因為航母在蘇聯就是打雜的
二戰德國這一戰打得蘇聯差點崩潰,連續槍斃4名將軍都沒用
蘇聯最恥辱一戰,被一小國打到吐血,蘇軍:佔領的土地夠埋戰友了
二戰期間,蘇聯女兵不得不這樣做,令人又驚又氣!
二戰期間,日本為何敢打美國卻不敢打蘇聯呢?真相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