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抹華妃頭上的幽藍,驚艷中國千年,令89年男孩拒紀梵希,棄百萬年薪

這抹華妃頭上的幽藍,驚艷中國千年,令89年男孩拒紀梵希,棄百萬年薪

搖曳在髮鬢間流麗奪目的「翠」,將中國女子委婉含蓄的美娓娓道來。

《甄嬛傳》里的華妃,烏黑如雲的髮鬢間,一抹綺麗奪目的翠色,行一步,光線變換,翠色亦跟著光線流轉,如幽幽湖水上點點靈動的浮光魅影,愈發襯出華妃容光煥發,只一眼便傾心,迷倒了皇上,也迷倒了萬千觀眾。

那抹翠色,就是點翠。幾乎失傳的宮廷絕學,卻被這個89年的大男孩奇蹟復活!

|近乎失傳的宮廷絕學手藝 |

左書僑,生在山城重慶,從小家境殷實。他本可以做個無憂的「公子哥兒」,卻偏要折騰起這個近乎失傳的傳統宮廷手藝——點翠。

花絲為胎,翠羽為魂。點翠,是源於漢代的一項中國傳統金銀首飾製作工藝。聰明的工匠們,早早發現純金銀首飾太過呆板俗氣,靈機一動,發現翠鳥羽毛瑰麗異常,嵌入其中,本無生氣的金銀頓時變得溫柔靈動。

翠,即翠羽,翠鳥的羽毛。其或藍或綠光澤度高、色澤感強,不同的部位可呈現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變幻莫測的色彩,且永不褪色

翠鳥左右翅膀上各十根、尾部羽毛八根,一隻翠鳥身上只有大約二十八根羽毛可用於點翠。一支小小的點翠金簪,或許就要用上數只翠鳥的羽毛,金貴得很。

古時的美人,一襲霓裳,一支點翠,一步蓮花,一笑嫣然。

恍惚之中,左書僑好像回到了兒時那座戲台。馬家堡的爺爺家,明黃色的舞台,女子身著戲袍,頭戴絨鳳冠,款款而來。

GIF/1399K

驀然回首,頭上的一抹幽藍,驚醒了夢中人,驚艷了歲月悠悠。

左書僑說:這抹藍,一眼萬年。

GIF/1605K

匠人一般先用金或鎦金的金屬,做出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藍色羽毛,仔細鑲嵌其中,美輪美奐,流光溢彩。

《韓非子》記載: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那裝珍珠的盒子「輯以羽翠」,用翠鳥羽毛做裝飾,在那抹嬌艷欲滴、華貴又脆弱的翠色前,珍珠的光澤顯得淡然無奇。

在那嬌艷欲滴、華貴而又神秘的翠色前,就連寶珠的光澤,都變得黯然失色。

明清時期,清宮內務府設立了「皮庫」,負責管理和收集翠羽,而「銀庫」專設「點翠匠」3名,專門承造「翠活計」。

在《雍正十二美人圖》中,很多清宮貴族女眷們,穿戴都可見到點翠,也足見其風靡程度。

點翠頭面,更是梨園名角的臉面。梨園行里,點翠更是名角的標配,沒有點翠頭面,不足以稱名角。一抹點翠,得驚鴻一瞥。

梅蘭芳先生一個點翠頭面,光澤流動,冷艷凄美,至少需要幾百隻翠鳥的羽毛,極為珍貴,價值連城。

這世間唯一以生靈之美與器物之美相結合的飾品,曾一度是中國最華貴的珍寶。卻因為翠鳥羽毛的絕市,漸漸退出了歷史舞台。1933年,中國最後的一家點翠工場關閉。

看到那些只能躺在博物館裡的點翠工藝品,想到從太奶奶那一輩失傳的手藝,左書僑總覺得,「我要做點什麼。」

六歲就學習京劇的左書僑,對與戲劇關聯的一切,都有著迷一樣的眷戀。他甚至違背父母的意思,從會計系轉到服裝設計系,還偷偷花了很多錢,去學習化京劇妝容。

真正喜歡的事情,往往才是天賦所在。左書僑很快就成了小有名氣的國際註冊彩妝師,還收到了來自紀梵希的邀約。

就在前途一片大好之時,他卻始終忘不了,心頭攢動的那抹翠藍。他收拾好行李,跑到李昌義大師那裡,拜師學藝。

| 第一年,手指被扎出血卻也沒有一件成品 |

李昌義,是重慶唯一的銀飾工藝美術大師,猶擅「花絲鑲嵌」。曾創作出以圓明園為背景,囊括大水法、觀水法、遠瀛觀的「金玉大水法」微縮工藝景觀,並於1999年被某富商名流以2.4億元天價收藏。

「花絲鑲嵌是點翠的胎,點翠是依附在花絲鑲嵌的魂,要想恢復點翠這門工藝,就必須學會花絲鑲嵌。」

但興緻沖沖的左書僑,卻在李老這裡吃了個閉門羹。「你也就是想玩玩,這個不好玩很無聊。」

李昌義大師

左書僑默不作聲。他沒有解釋什麼,只是每天都跑到李老那裡,細細看、用心揣摩,就這樣堅持學習了大半年,李老終於被這個年輕人的執著所打動,收他做了關門弟子。

花絲鑲嵌,工藝十分繁複。要將金銀拉成髮絲一般細,編織、堆壘出各種形狀,?最細的花絲直徑只有0.16毫米。

第一年,即使努力到手指也被扎出了血,左書僑也沒有做成一件作品。

「一個成熟的工匠最快一天也只能拉出4個,再加工成麻花絲,手工一點點鑲在銀板上面,之後煮硫酸清洗、拋光、鍍金、焊接,中間如果有一個步驟沒做好,就全部重來。」

GIF/663K

點翠技藝更是困難重重,很多工藝已經失傳,左書僑只能慢慢摸索、不斷試驗。

GIF/1613K

首先把翠鳥的羽毛進行特殊處理,讓它平整均勻,不露根底;再用蒸汽烤乾再到刷平刷順,整個過程反覆多次。然後用鑷子溫柔而緩慢地把羽毛,一根根貼在首飾底座上。

GIF/716K

GIF/930K

貼法也相當考究,要掌握一個排布方法和順序,每個圖形的規則不同,沒有固定的模式,但一定要排得好看,否則會很凌亂。

採集、剝皮、熟皮、選料與釘翠、輯翠與陰乾···72道工序,先後順序不可出錯,每道工序缺一不可。

千百次的點點貼嵌,千百次的萬無一失,才造就那一抹攝人心魄的翠藍。

多少個不眠日夜,左書僑就趴在工作室的桌子上,從羽毛的處理方法,到膠水的提煉,一次次經歷失敗,又一次次燃起希望。

| 被誤解活體拔鳥羽毛 |

GIF/911K

最鬱悶的,還要面對大家的誤解。網上傳言,做點翠的翠羽需要活鳥拔毛,手法極其殘忍。這讓點翠藝人飽受詬病。

可左書僑查遍古籍文獻,都無此說法,老手藝人也不知有活體取毛。這只是現代人為了增加點翠神秘性的噱頭。

而且點翠所用的翠羽,主要來自白胸翠鳥,其實在我國南部和東南亞分布廣泛,並非國家瀕危保護動物藍耳翠鳥和鸛嘴翠鳥。

左書僑做點翠使用的羽毛,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60-80年代國家向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進口的,一是在老點翠首飾上面收集下來的 。

點翠不該被誤解,點翠之美,更不該被遺忘。

這朵牡丹花,是左書僑的第一個作品,也是最滿意的一件,它是點翠工藝的一個突破。「虹暈貫連,寶光交照,盈盈國色,世上難找。」

這個鳳鈿,是十多個人加班加點,做了六個多月才完成的,凝聚了無數汗水和心血。

如今,左書僑是整個西南甚至國內,唯一能做出完整鳳冠的人。也是重慶渝派花絲鑲嵌、點翠非遺傳承人。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點金綴翠,左書僑和好友,還合作開了攝影工作室,為喜愛清宮服飾的有緣人,拍攝復古寫真。

| 流瀲紫光顧拍寫真,傳承之路仍舊任重道遠 |

《甄嬛傳》作者流漣紫,也是其粉絲,拍攝了一套清宮照。

拍攝用的所有服裝都是拍賣來的清晚期真品,扇子是京綉,指甲是清代玳瑁,手鐲是老的翡翠。總價值超60萬元。所有的首飾都是左書僑親手製作,就連頭上和裝飾用的絹花,也都出自其工作室。

儘管這樣,左爺的工作室並不賺錢,為了將點金綴翠這門手藝傳承發揚,左爺收徒都給工資,雖然不高但也能溫飽。

然而願意學的人屈指可數,能堅持下來的也寥寥無幾。「現在還有兩個在跟我學。我記得有一個,第一天來,第二天就走了。」

GIF/914K

每天睡6個小時,有時甚至不足4小時,已經累到麻木。在旁人眼裡,放著舒服日子不過,做這女人活計的左書僑,是個十足的「瘋子」。

但只有左書僑自己知道:

能為了自己所愛,

拼盡全力;

能為了傳承,

盡一份心力,

何其幸福!何其幸運!

對話框輸入關鍵詞「點翠

觀看精彩點翠視頻

本文編輯 | 企鵝優品

本文素材來源 | 文字來源於匠心之城、圖片來自左書僑本人授權提供,視頻《我的紀錄片:匠心守業 點金綴翠》,騰訊大渝網紀錄片《傳承》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

更多匠心測評、體驗搜索微信服務號「企鵝優品小助手」

隨時隨地發現好物搜索微信小程序「企鵝優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鵝優品 的精彩文章:

一不留神!這裡有人戳中了父親的心!
小個子也能撐起一片天!中國只有它能跟日本天價牛肉比肩
南北粽子大比拼,來和上海老阿姨比比手藝
好吃到要打假!這家做了32年的雙皮奶到底有什麼魔力?
85後帥哥做出一種團扇,叫不用超模劉雯也能驚艷你

TAG:企鵝優品 |